图片
发布 | 乐风资本
2024年,不少提供云服务的企业相继完成赴美上市,如有信云、网班科技、云学堂等,成为云服务厂商走向资本化的一个个生动例子,也给予更多云服务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发展信心。
如今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快速推进,企业级SaaS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云计算的战略价值不断提升,甚至于成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据Garner统计,2022年的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491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9%。若增速保持,到2026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万亿美元。市场底盘持续的发展壮大,云服务厂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01
AI驱动云市场快速增长
国内云产业以公有云为主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以SaaS行业为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SaaS行业市场规模达702.8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过1500亿元。
市场的增长态势延续,新的技术进步再次点燃市场需求。过去一年,AI浪潮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选择,有效助力公有云市场回暖。如华为的盘古模型,腾讯云AI解决方案等都为各自的业务实现更高的赋能,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此外,阿里云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企业用云十大趋势》报告显示,阿里云平台上2020年至2024年AI类产品消费额增长超20倍,特别是在2024年增速显著加快, AI带来的云市场爆发仍在持续。
与此同时,据安永研究,国际上代表性SaaS公司的毛利率通常能超过70%。而国内的SaaS行业毛利率水平可能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六十,未来如何提高毛利率将成为一大挑战。
02
迎接“云”时代
目前在国内云服务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依旧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几家头部厂商。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各大云服务厂商的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分别是: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其中,阿里云占据中国云市场份额的36%,排名第一;华为云**国云市场份额的19%;腾讯云在第三季度中市场份额为15%。
在巨头盘踞下,中小服务厂商依旧存在不少机会。因为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有着较大差异,基本不存在可以全领域通用的云服务设计,无法覆盖全部的行业企业需求。在这一情形下,软件服务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特定化需求,从而出现了细分赛道。如2024年上市的云学堂是数字企业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有信云则致力于帮助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领域的服务提供商利用云计算服务为自身业务赋能,从而为业绩可持续增长提供技术支持。
激烈竞争下,为争夺这一巨大的利益市场,服务厂商们不能掉以轻心。据腾讯2023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腾讯近五年在数字科技领域投入了超过2300亿元进行研发;同时腾讯云今年还宣布投资36亿元人民币(约5亿美元)在印尼建设第三个数据中心。
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厂商们或可将出海作为另一选择。根据Barnes的报告,亚太和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SaaS市场,合计超过全球75%的市场份额。同时,这两个地区也是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预计2025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1.2%和18.3%。未来若能撬动海外云市场经济,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助力。
在一个科技决定生产力的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乃至社会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云经济领域的追逐战,显然才刚刚开始。
03
结语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4G网络,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1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3.84亿户,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的85.4%,这些都满足了云产业蓬勃发展的现实条件。而不断推进的5G建设甚至未来的6G时代,都会成为引爆云经济的催化剂。随着未来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深入,云计算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布局只会越来越广,与实体经济逐步走向深度融合。“上云”迎合了企业家们降本增效的需求,具有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的明显优势,是企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一大重要举措。
此外,从整个数字产业的发展来说,大模型、AI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一个产业协同化的科技社会,云计算的技术和其他数字产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如OpenAI的成功离不开微软Azure的云算力支持,通义大模型、零一万物、百川智能等中国一半的大模型公司都在阿里云的服务上进行训练;另一方面,云计算服务也出现了智能化的趋势。云计算为人工智能提供算力基础,人工智能为云经济赋能,未来想必会有更多这样的学科交叉应用实践,为云计算等数字产业技术创新开拓更多可能。随着大模型等其他数字产业技术的发展,云产业的价值驱动力会越来越强。
声明:本文由乐风资本原创发布,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