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1月触底至9.8港元以来, $泡泡玛特(09992)$ 两年半股价暴涨近20倍[看涨]!截至4月30日收盘,已升至193.8港元。4月28日更一度大涨13%,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2025年首季业绩预告,泡泡玛特Q1营收同比增长165%-170%,叠加LABUBU 3.0全球热卖、海外业务高增速,市场情绪爆棚,机构密集上调目标价🔥。
但高光背后亦存隐忧:当前PE高达76倍,大宗交易折价套现,估值压力浮现。有人看好其“东方迪士尼”潜力,也有人担忧IP红利见顶、回调在即。[暗中观察]
那么现在我们还能上车吗?是“高位接盘”还是“趋势未尽”?全球化+IP生态这盘棋,能否撑起千亿估值?
以下是虎友们的观点,你怎么看?[你懂的][你懂的][你懂的]
@启程巴芒阁 :泡泡玛特:从潮玩黑马到全球巨头的逆袭密码——错过的投资者,你们还好吗?
文章要点:
现在还能上车吗?
短期视角:
• 狂热中的危险信号:当前股价已透支未来6个月增长预期,若LABUBU热度下滑或北美店效不及预期,可能触发20%-30%回调;
• 关键观测点:Q2新品销售数据(如LABUBU 4.0)、美国独立日促销战报。
长期逻辑:
• 买入条件:若回调至135港元(对应PE 40倍)或海外收入占比突破50%,可分批建仓;
• 核心跟踪指标:IP爆款率、存货周转天数、会员ARPU值。
机构分歧:
• 美银看多至200港元,认为“多巴胺消费”具备抗周期属性;
• 部分私募警示“主题乐园可能重蹈迪士尼覆辙”,需警惕现金流压力。
@江瀚视野 :泡泡玛特涨超13%再创历史新高,市值超2600亿的泡泡玛特该咋看?
文章要点:
首先,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泡泡玛特的股价飙升和市值增长反映了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特别是LABUBU这一IP的成功推出,不仅在国内引发了抢购热潮,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高度关注,这表明泡泡玛特的产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广泛的市场基础。这种强劲的需求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增长预期,从而带动了股价的上升。
其次,从品牌效应和IP运营的角度分析,泡泡玛特通过精心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丰富的IP资源库,成功吸引了大量忠实粉丝。此次LABUBU系列产品的全球发售进一步巩固了泡泡玛特作为潮流玩具领导者的地位。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增强,都是支撑股价持续走高的重要因素。
第三,从国际市场拓展的角度来看,泡泡玛特APP在美国市场的突出表现显示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扩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随着泡泡玛特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中的渗透率提高,公司的收入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单一市场依赖的风险,同时也为未来的盈利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从投资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于泡泡玛特未来发展前景持有乐观态度。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10%,说明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认可和对未来收益增长的信心。
@理想中的生活 :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文章要点:
直到去年股价一路大涨,从不到10元,涨到当年离场价位附近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年底,泡泡玛特成为10倍妖股的消息铺天盖地,股价回到当初高点附近,我又一次放弃了,现在居然快涨到200,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没有一步踏上点。
1、错误的入场时间:因为一句玩笑,根本没有考虑市场整体的趋势变化,全球加息周期到来,茅台作为高端消费和藏品的代表,从那个时候已经崩了,潮玩流行风潮的不确定性,IP单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逐渐暴露,那个时候入场的风险绝对是大于收益的。
2、放弃了新机会:因为股价持续下跌而放弃关注一只优质潜力股,上面说的问题,从2023年开始陆续迎来改善,缩表后期降息周期开启,估值修复的预期,IP矩阵逐渐成熟,复购活跃用户粘性提升,消费降级导致的藏品消费有小额高频趋势,国内谷子经济崛起,出海战略成功等明显的信号。
现在只能望洋兴叹,泡泡玛特从纯粹的无故事IP,也开始讲起故事,甚至做起了POPO Land,说不定有成为中国迪士尼的潜质?
当然,资本是疯狂的,资本也是无情的,现在的泡泡玛特还能涨多久?涨多少?要看神话故事能不能续得上。
@新途直上 :港股“三姐妹”暴涨背后:消费赛道的狂欢还是估值陷阱?
文章要点:
$泡泡玛特(09992)$ :IP运营与Z世代经济
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初的11.98港元飙升至193港元,反映市场对潮流文化消费潜力的认可。其优势在于头部IP(如SKULLPANDA)的长周期变现能力,但盲盒模式易受监管政策(如未成年人消费限制)和需求波动冲击,去年渠道压货导致库存周转天数升至120天即是一例。
估值争议:成长性VS性价比
泡泡玛特 动态市盈率超40倍,对比A股可比公司(如晨光股份25倍)明显溢价;
支撑逻辑:消费赛道具备穿越周期属性,三家企业分别占据“黄金保值”“精神消费”“下沉刚需”三大锚点,在港股科技股回调背景下成为资金避风港。
风险隐患:高估值依赖业绩持续兑现,若增速放缓(如泡泡玛特Q4营收同比仅增9%),可能出现戴维斯双杀。
投资策略:结构性机会与对冲思维
做多窗口期已过: 短期涨幅过大透支未来预期
做空工具稀缺制约操作: 港股缺乏高效融券机制,且三者均为细分赛道龙头,替代标的有限。若看空需等待技术面信号或基本面拐点。
替代思路:布局产业链上下游: 潮玩IP衍生品供应商(如奥飞娱乐);
各位虎友:
你有买过泡泡玛特的产品吗?你怎么看待泡泡玛特暴涨?
你怎么看待泡泡玛特的前景?
当前你会进场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你懂的][你懂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