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陈先生的两条视频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一条视频是特斯拉FSD落地国内后陈先生的首试,另外一条是陈先生去交首次尝试国内特斯拉FSD后的交通违章罚单;两条视频综合一下,老鱼的看法,陈先生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视频博主,已经给大家提醒,自动驾驶也好,辅助自动驾驶也罢,尚处于政策&市场&人工智能&使用者的磨合期,未来成长周期依然较长;
虽然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且在国内已经使用许久,但应用场景的实际使用情况不同,改善过程依然需要市场和用户去考验,上周吉利汽车率先宣布自研大模型星睿与DeepSeek已完成深度融合;随后零跑汽车也宣布部署DeepSeek-R1的全新座舱即将上线;长城汽车也宣布DeepSeek的demo已经在长城跑通,Coffee Agent已完成融合适配;
短短半个月时间,DSK的卓越成就就像哪吒二电影一样,创造着我们国家2025年的历史甚至未来10年的历史,但冷静思考下来,是否有点“拔苗助长&捧杀”;灵魂追赶躯壳时会抖落太多未经沉淀的碎片,似乎DSK的主创团队和哪吒二的主创团队都很清楚;热投资过后的“一地鸡毛”依然需要用户和产业来承担,不是么?
今天(2025年2月28日)是DSK开源周的第五天,在过去的这一周里,DSK向全球市场塑造了一个「技术共享&开放创新」、「降低技术门槛&普及AI技术」、「推动行业变革&促进生态建设」、「促进全球合作&技术创新」的缔造者形象;用最普通的话解释,当年苹果用自己的全新产品iPhone,开启了围绕IOS系统的全球智能APP世界,DSK用开源周的方式重新构建了一个当年苹果一样的人工智能新世界;
其意义在于,打破常规,开源免费将自己融入每一个行业、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行业,而2025年的今天,DSK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27日夜,黄仁勋的一句话说的没错,人工智能正在从感知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成推理AI,DSK- R1点燃了全球的热情!
是的,当全球的热情被点燃的时候,这对黄仁勋 $英伟达(NVDA)$ 的GPU是利好的,虽然早期市场认同有了DSK- R1,对算力需求的成本是有所降低的,这对垄断市场是全面的打击,但市场依然需要相关的产品和技术,除非国产的替代品可以与类似DSK这种公司完成快速对接,并根据需求构建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以目前各方对于DSK的合作和接入来看,老鱼认为这些都属于起步阶段,后续带给DSK的算力压力将不断提升且更新换代的压力巨大;
目前,百度和微信都已经接入DSK且推出了对应的产品,微信的服务页面已经有了元宝下载且显示的是满血DeepSeeK;因为已经下载了DeepSeeK官方版本,所以老鱼并没有选择元宝下载;
在过去的五天里,港股&A股市场已经上演了多个板块快速上涨获利离场然后切换板块继续制造概念的场景,这种情况倒逼投资者去快速学习什么是DSK,哪些行业与DSK接入了如何完成AI,如何完成大模型等等,如何提升效率,等等!
老鱼这里想问,风险呢?DSK一定是好的,利好市场的?难道DSK不是应该先利好自己的行业和产业么?开源的意义是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使用,在云计算领域和已经具备AI条件的供应链体系去更新;难道不是么?制造这么多的概念,投资者真的能看的过来?还是挤破脑袋去选择什么群加入?钱多好忽悠?!!?
DeepSeek真正的意义在于,激发中国“云计算&AI“市场的基础建设热潮
2023至2024年期间,对于中国“云计算”&“AI”市场来说,谁能买到英伟达最新的芯片,是全国市场最热的话题,中国“芯”,中国的“AI”公司和“云计算”的真实实力,一直被严重低估中;甚至在移动终端上我们只能看到“华为”、“OPPO”、“小米 $小米集团-W(01810)$ ”的身影,过去几近疯狂的品牌没有了,换成了几近疯狂的新能源汽车,好像国人的消费水平正在从手机换成了大件的汽车,但是除了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品牌外,多个倒闭的企业为何会遇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呢?难道不是因为其没有自主创新能力?!
2025年2月27日,雷军成为中国新首富,公司股价也创历史新高,这一天距离雷军宣布造车的时间是几年,大家还记得么?但雷军至今也没解决且一直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适配统一化,老鱼曾经看到过报道,雷军就此问题也与其他车厂品牌交流过,但,谁又原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开源”呢?
这与“AI“&”算力“基础建设的提速一样,国产”云“产业的各方是否愿意将整个”云“市场”开源“呢?
熟悉老鱼的股友可以翻看过去一段时间的随笔,其中我多次提及“跨境支付金融“的基础建设;2025年,港股&A股市场中,会有多个产业进行全面的产业技术建设升级,适配的供应链市场也将迎来全面升级,市场需要新鲜的血液,也需要新的市场机会,但,总结一句话,适配并不代表跨界,真正需要或者有适配能力,才是核心!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