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核心指标新跨越:一季度总保费同比增长5%,净利润同比增长39.5%

每日财报
04-30 11:25

中国人寿Q1业绩交质效双优。

文/每日财报 栗佳

近日,中国人寿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保费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0%,保险业务实现平稳发展;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5%,展现了强大发展韧性。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录得较快增长,分别达6.98万亿元、6.82万亿元,较2024年底均增长3.1%。同时,其偿付能力也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46.1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9.34%,在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中,连续27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纵览整份季报,国寿在不少衡量业绩经营发展的核心指标上都给市场带来了惊喜,包括保费规模质效的持续提升、长期资产配置依旧稳健,以及代理人队伍数量企稳和质态持续优化等,这在如今宏观环境的变动与行业的深度调整下,国寿还能够交出这样一份质效双优的答卷是颇为不易的。

作为寿险头雁,国寿在市场上的表现都代表着整个行业的走向,其整体经营情况和战略方针实施,都为我们把脉当前我国寿险市场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观察窗口。那么,国寿这份季报具体亮点在哪儿?取得如此好成绩,国寿的秘诀是什么?又给行业带来了哪些新启示?

稳中有进:坚持长期视角,

推动资负两端协同发展

《每日财报》认为,国寿的这份一季报给市场第一视角解读首先便是“稳中有进”,具体表现为负债投资两端协同并进齐开花。

正如开篇所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人寿实现总保费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0%,继续领跑行业。客观公允而言,这个数据是极具含金量的,原因在于2024年一季度是得益于整个寿险市场转型步伐加快,叠加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红利,另外一些政策端的变化共同促使保险公司在保费端受益匪浅,这就意味着去年一季度存在明显的高基数效应。数据显示,国寿在去年一季度的保费为3376.38亿元,同比增长3.2%。

在这样的高基数效应下,国寿今年一季度保费规模依旧能够取得5%的高额增速,且在行业依旧位居前列,这非常不易,体现出了国寿保险业务不仅稳健,而且还具有强大的增长韧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险行业强调“长期主义”的当下,保单“质量”逐渐成为市场判断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目前保费总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寿的保费“质量”同样可圈可点。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其续期保费达2469.75亿元,同比增长9.7%;新单保费达1074.34亿元,其中短期险保费为414.94亿元,同比上升19.2%,实现较快增长。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高达51.72%,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说明国寿整体保单结构优化转型成效明显,保险业务质量提高,而这也正是国寿不断践行长期主义所取得的成果。

与此同时,国寿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实现稳健增长,较2024年同期使用相同经济假设重述的结果同比增长了4.8%,表现不俗。

其次是投资稳,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利率明显回升,A股市场维持震荡走势,结构分化显著。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国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以跨越周期的长期视角做好资产配置管理,多措并举稳定投资收益,以此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熨平收益波动,保持了资产端的稳定。比如,固收投资把握利率阶段性抬升机会,持续稳固配置底仓;权益投资则是继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着眼长远开展投资布局。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2.75%;净投资收益442.4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2.60%。

正如国寿在2025年一季报中所阐述的那样,投资端保持稳定同样也是公司为有效应对利率环境变化,继续聚焦经营质效提升,深化资负联动,突出效益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成效不断显现所带来的直接结果。

进中求变:改革持续推进,

销售队伍基本盘保持稳固

以第二个视角来解读,“进中求变”是国寿这份季报带给我们另一层面最直接的感触,即在变局中主动亮剑出击,寻求新突破。

个险板块是国寿的基本盘,对自身经营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个险销售队伍一日不稳,保费端便始终会有隐患,所以今年一季度个险销售人力规模的稳定对于国寿来说意义重大。

但我们知道,过去几年代理人规模或因保险公司内部主动对代理人队伍进行清虚,亦或是受外部宏观经济景气度下滑而超预期下滑,从业人数不断减少,由此代理人渠道的不断改革升级迫在眉睫,受到行业各方的高度重视。

而在寿险改革已然成为行业大趋势的背景下,国寿作为寿险头雁,主动带好头逆流而上转型求变,对个险渠道展开了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改革。

对于个险板块的改革思路,中国人寿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稳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持续推进销售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转型。从2021年上半年推出的“个险队伍建设常态运作4.0体系”,到2022年上半年推出的“众鑫计划”,再到2023年上半年聚焦“销售渠道强体工程”。这些主动“求变”措施意味着国寿新型营销模式探索已经由研发阶段正式转入试点阶段,为稳固队伍基本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更令人关切的是,在不断推动现有队伍专业升级,持续强化优增优育的基础上,中国人寿还着力打造增育联动的一体化新人育成体系,即既要守住优增优育的基本盘,也要积极寻找新的动力。

2024年3月份国寿正式发布的营销改革新布局—“种子计划”,今年在前期改革基础上则持续深耕,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据悉,“种子计划”以县城及以上中端客户市场细分为切入点,向下带动普惠大众市场,向上延伸高端市场,旨在通过打造“专业、价值、融合”的金融保险规划师队伍,培育未来新动能,来为客户提供健康、养老、财富管理等多元保障。目前该计划已经在深圳、南京、广州、成都等24个城市开展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显示出国寿新型营销模式在不断有序推进中正一步步得到正向反馈。

守旧者原地踏步,改革者大步向前。在新旧动能转型改革的共同助力下,国寿个险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出现了极大的改善进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寿总销售人力达64.6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为59.6万人,队伍规模总体保持稳定,队伍优增率、留存率同比有效提升。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判断,国寿的代理人基本盘已经稳住了。

除了在渠道端的改革“求变”,国寿在产品端的改革创新也颇具看点。今年以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国寿积极推进产品供给形态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两全险、年金险、终身寿险、健康险业务实现均衡发展。

总结这份一季报,我们既洞察到这家寿险巨头历经岁月淬炼的稳健底盘,更捕捉到其主动拥抱变革的创新脉搏,正是这种"以稳固本、以变求进"的战略协同,构筑起国寿在行业变革浪潮中破浪前行的双引擎,也必将推动这艘金融巨舰驶向更具想象力的深水区,全力以赴向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寿险公司目标迈进。 $中国人寿(02628)$ $中国人寿(601628)$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