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指数
躺平指数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财经自媒体
IP属地:北京
73关注
10708粉丝
13主题
0勋章

京东外卖“价格战”进入新阶段,商家不出资参与补贴会被“降级”

4月23日,多名商家反馈京东外卖再次调整“百亿补贴”政策,所有补贴活动均需要商家分摊50%成本。据悉,本次新规已是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12天来的第三次调整。 4月11日,京东外卖宣布上线“百亿补贴”活动。据商家反馈,活动上线时平台推出的“满8减7”等活动,补贴成本全部由京东外卖承担。一周后,京东外卖取消该政策,改为将补贴成本摊派向餐饮商家,如“满11减10”“满15减14”“满40减20”等活动,商家需承担30%-50%不等的成本。而按照23日商家反馈的最新规则,商家承担比例已全部上调至50%。 在此之前,已经有商家反映接到京东外卖通知“不参加店铺排序会下降”“不参加的商户将会永久禁止加入排名推流系统”,另有商家发现后台被京东外卖锁定,餐饮商品降价后无法再恢复。京东外卖上线数月来,以补贴价格战的方式拓展市场,近期单日峰值已达500万单,单量约为行业第二名饿了么外卖的25%。 01   京东外卖称商家出钱补贴后排序才能靠前 “我们早就接到通知,要求参加商家补贴活动,不参加就会‘裸奔’。”北京一家餐饮外卖运营负责人张先生证实了这一消息。张先生表示,所谓“裸奔”就是活动空窗,不能享受任何补贴,门店客流会受严重影响。 商家提供的另一份截图显示,京东外卖工作人员对上述“档位升级”进行了说明,参加(补贴)活动店铺排序会靠前,如果不参加,店铺排序会下降。 图片 “我们是正餐品牌,在北京有20家店,都是大店。现在堂食确实缺客人,品牌就重点运营外卖,目前外卖占比高的门店,能占总营收的一半。”张先生说,京东外卖宣布做外卖后,考虑多一个平台多份收入,品牌20家门店统一入驻上线,但订单量并不十分理想。“上线了两个月,最初20家店一天总额1000块钱也卖不了,只有几百块钱,也就最近几天京东推高额补贴,销量最高的店一天二三十单,能卖200多块钱。” 接到京东外卖让商家
京东外卖“价格战”进入新阶段,商家不出资参与补贴会被“降级”
我开仓了$紫金矿业(02899)$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从财报暴雷看“马斯克困境”:天才企业家何成美国灾难推手?

北京时间周二凌晨,特斯拉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和市场预期的一样,这份财报的成绩非常之差,核心财务数据全面弱于预期,盈利锐减40%;不过,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特斯拉业绩的低预期,加上马斯克于业绩会上暗示5月份会抽身DOGE,业绩后公司的股价反而暴涨超5%。 当然,盘后美股普遍上涨,最大的原因还是懂王选择在关税和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态度上“认怂”。 根据懂王自己的说法,他计划在贸易协议的谈判中对中国示好,认为关税将会下调,但不会降至0;另一方面,他明确否认了寻求解雇鲍威尔的说法,并仍然敦促鲍威尔尽快降息。美股市场的表现,是在为懂王的态度软化定价,但这种定价的持续性非常脆弱。 在我们覆盖的重点资本市场中,A股和H股受关税影响最为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再来什么不可控的黑天鹅概率很小,就算来了,造成的震荡也不会更强;但对于美股市场来说,短暂的喘息机会过去之后,仍要面对诸多疑难问题。 首先,懂王的降税承诺建立在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基础上,尚未作出实际的降关税举措。换而言之,如果双方谈判时间较长,美国经济仍将受到目前关税水平的负面影响,接下来几个经济数据还是会对市场造成抛压;再加上总计36万亿美元、6月到期规模超6万亿美元的美债迟迟得不到解决,光靠懂王嘴上说说是很难有实际作用的。 然后,就是企业的基本面会受到巨大影响。在美国对峙全世界的关税争端中,企业将会是最先受到影响的,特斯拉拉胯的基本面已经说明了部分问题。接下来发布的业绩和业绩会,市场会着重关注那些被关税争端影响的基本面,并对公司进行重新估值;换言之,美股仍然会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综上,懂王迟迟无法真正解决的关税争端,成为美股的“弱预期”;懂王带来的关税等负面问题影响下的企业基本面,成为美股的“弱现实”。在一个“弱预期、弱现实”叠加懂王随机发牌的市场中,只有低买高卖这一种方式是合适的,大幅度上涨一定会带来做空机会,反之亦然。 说完宏观
从财报暴雷看“马斯克困境”:天才企业家何成美国灾难推手?

AI没落?台积电业绩力证繁荣仍在,却难扫关税阴霾

最近这一个月,你周围有多少投资者还高频关注AI?想必已所剩无几了吧。 在那个疯狂的特朗普开始向全世界“征税”之后,全球股市的涨跌几乎只系于一人之言,什么AI应用、比特币等等,这些盛极一时的题材无论基本面如何,该跌的时候是几乎没有底线。在这种状况下,市场变成了“赌场”,虽然遍地都是交易的机会,动不动百分之十几的震荡,赚钱的难度远高于以往。 就在这个市场唯一主题是特朗普推特的时候,台积电召开了2025Q1业绩会,向整个美股传达了坚定的信念: AI带来的基本面大繁荣没有消散。 据台积电预计,2025年全年公司以美元计算的增速为25%,仍然维持在“关税战”爆发前所预测的水平;Q2公司的收入将会受益于3nm和5nm制程工艺的强劲增长,达到284亿美元至292亿美元之间,环比增速将达到13%,同比增速约40%,大幅超越华尔街的一致预期。 这种乐观的预期和心态,和现如今风雨飘摇的全球市场形成了格外鲜明的对比。甚至,在特朗普关税开始征收之前,当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市场就开始怀疑微软、谷歌这些巨头是否会在2025年缩减购买英伟达高算力芯片的预算,而英伟达正是台积电继苹果之后的最大客户,一旦英伟达收入被影响,会直接拉低台积电的业绩。 公司CEO则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公司明白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客户行为有任何变化。但在我们看来,无论高管说什么都不重要,现在的市场关键还是关税,即便是台积电自己的业绩,也极大依赖于特朗普未来的选择。 现实情况是,特朗普针对中国特供的H20芯片禁令加码,对于英伟达生产的H20芯片以及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联带宽的其他芯片,若出口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需要获得许可证,且该许可证要求将无限期生效。 北京时间4月17日下午,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到北京,开启他的系列访问,这是短短四个月内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和上一次全程松弛相比,这次
AI没落?台积电业绩力证繁荣仍在,却难扫关税阴霾

美团闪购称对商家坚持行业最短3天账期,业内主流电商平台最长达近60天

4月15日,美团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在美团官方微信推文中注意到,美团闪购称始终致力于为商家创造生意增量,帮助商家降低经营成本,坚持行业最短的3天账期,支持随时提现。并称比自营快递电商平均回款周期缩短2个月,让实体商家现金流更稳,库存周转更快。 图片 账期问题是电商行业内商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业内平台对商家的账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3天到近60天不等。据京东2024年Q4财报显示,京东商家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58.6天,之前两个季度分别为57.5天和57天;拼多多商家的平均账期在15天至30天不等;淘宝、天猫商家的平均账期为15天,大促等期间部分可获得“0账期”服务;即时零售电商美团闪购对所有商家的账期均为3天。 行业人士表示,部分电商平台延长账期占用供应商资金,实质是无息融资用于自身扩张,为了转移矛盾,甚至衍生出“供应链金融”,变相侵蚀中小企业利润。 此前,《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马克曾撰文称,超长结算账期的受害者主要是中小企业,施害者主要是大企业,尤其是某些行业龙头。并称,热衷价格战的公司往往是热衷压榨供应商的公司,往往是超长账期的公司。 此前,电商行业商家也曾公开向平台表达,期待降低经营成本。在今年一篇题为“2025年商家们对某电商十个期待”的报道中,某品牌电商运营负责人称,希望新一年,平台可以减少些运营侧的成本。“第一个是平台的毛保(毛利保护)费用。我们2023年的毛保比例提高过一次,今年连续提高的话,我们就很难承受这项成本了。” $美团-W(03690)$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美团闪购称对商家坚持行业最短3天账期,业内主流电商平台最长达近60天
我开仓了$三倍做空半导体ETF-Direxion Daily(SOXS)$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我开仓了$联想集团(00992)$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我开仓了$纳指三倍做空ETF(SQQQ)$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我开仓了$Peabody(BTU)$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我开仓了$Direxion Daily TSLA Bull 2X Shares(TSLL)$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我平仓了$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YINN)$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我开仓了$小米集团-W(01810)$ ,来看看我最新分享的订单!

AI应用的扩张速度,决定了港股涨势持续多久

从Deepseek开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席卷全球,1月以来,中国资产正在全球资本的聚光灯下逐渐崛起;但在最近一段时间,港股市场迎来一波调整,这个今年以来全球表现最好的资本市场,正经历新一轮的重估。 截至3月31日,恒生科技的PE只有22.4倍左右,和今年高点的26倍市盈率比较,已经明显缩窄;恒生科技倒是没怎么变化,目前PE是10.3倍,和今年高点11倍左右差别不大。对比3月31日纳斯达克指数38倍左右的市盈率,港股依然具备较强的估值吸引力,且技术性牛市的基础仍在。 最近几年,中国资产被无理由低估,而引爆这一轮上涨的核心动力,就是和AI相关的一切。众所周知,纳斯达克指数能够从2022年中旬的1万点左右,涨至今年初的2万点,生成式AI大模型功不可没。资本市场相信,这是能够改变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技术,能够与互联网、PC和手机相媲美,因此给予相关标的无上限的资金支持。 经历调整之后,港股的阶段底部越来越清晰,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决定了后续上涨的持续性:AI在应用的扩张速度有多快?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现在的企业业务? 01   科技股持续上涨 从目前来看,港股科技股这一轮的涨势,首先来源于AI科技进步带来的资本关注。 尽管都是受益于AI带来的牛市,但从具体的个股表现看,港股科技股的爆发与美股有显著区别。美股那边,是以芯片设计企业英伟达的爆发为起点;而港股这边,则带有明确的应用科技特色,几个表现比较好、权重占比大的科技公司,都是应用这个大赛道的成员。 这种区别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恒生科技中,应用科技的比重本身就比纳斯达克更突出;另一方面则是,引爆中国科技资产的原初——Deepseek的颠覆性创新,以及之后对中国科技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大部分都发生在软件这个赛道上。 AI引发的市场变动方面,美股那边直到去年Palantir的股价开始爆发,AI应用才逐渐成
AI应用的扩张速度,决定了港股涨势持续多久

心动2024年报:靠游戏实现大幅扭亏,TapTap商业化保持克制

财报发了,照例先聊一下公司的业绩。2024年,公司收入5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9%;年内溢利8.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536万元;公司的毛利率为69.4%,高于去年同期的61%;年内经调整净利润9.5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0.6万元,经调整净利润率达到19%。 盈利能力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归功于公司2024年非常成功的几款游戏:《出发吧麦芬》《心动小镇》和《铃兰之剑》等。在这几款游戏的支持下,全年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加64.2%。相比之下,心动算是2024年最成功的手游公司,这样的优秀表现,也无愧于全年超过一倍的股价涨幅。 如果要让我们从投资人的角度,评选三款2024年最成功的新游戏,那一定会是: 心动的《出发吧麦芬》,腾讯的《三角洲行动》和《DNF手游》。 如果非要选择一个的话,恐怕答案只有《出发吧麦芬》了。这款游戏看似简单,开发成本在这三款重磅新游里是最低的;但找准了核心玩法和人群,成为了受众面又广、又能巨额吸金的游戏。 可一款游戏太过成功,也很容易让市场对心动产生误判。在新游成绩被市场充分预期的情况下,很多人开始进一步期待心动释放更多的利好消息;特别是2024年末发布的《2024TapTap移动游戏行业白皮书》,披露了不少乐观的公司数据,让市场相信2024年TapTap的商业化应该进展很大才对。 但是,心动并没选择在这时大幅提升TapTap平台的商业化水平;甚至,相对这个平台的用户增长,商业化其实是滞后的。根据最新财报,TapTap平台的用户增长非常不错,中国版APP的MAU增至4405万人,同比提升23%,可平台的收入增速只有21.6%,TapTap国际版甚至都没开始商业化。 另外,平台的用户数量,极度依赖爆款游戏的表现,相比2024H1财报4324万的MAU,H2贡献的用户增量还是太少,这也会让市场怀疑TapTap的确定性。心动这家公司相比其他游戏公司
心动2024年报:靠游戏实现大幅扭亏,TapTap商业化保持克制

中海油2024年报:目前唯一正增油企,2025还得降本增效

在分析这份四季报有多亮眼之前,有两个主要问题是市场目前焦虑的点:资产减值和分红。 首先说一下资产减值的事情。根据公司最新的财报,2024全年出现80.5亿元的资产减值,相比上年同期的35.2亿元大幅扩大。在业绩会上,对于这个幅度的资产减值表态是,属于正常的资产价格调整,按照当时油价计算部分油田没有办法达到收益,就会做减值处理,对未来一年的减值规模无法预期。 这种一次性的损失,从规模上看确实对海油的整体业绩影响不大;但很多之前没有跟踪过这家公司、对石油行业了解不多的朋友,可能会有些恐慌。 归根结底,减值对于一家石油企业来说,真的再正常不过了。以海油自己为例,根据2023年公司年报,当年出现的35.2亿元资产减值,比2022年的6.7亿扩大了好几倍;但公司股价,在2024年的涨幅接近60%,全年业绩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说白了,资产减值就是为2013年以前高价买油田的错误买单,但很明显,最近几年中海油增值的重点是国内海域、巴西和圭亚那等等,这部分早期买贵了的资产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会非常有限,不需要过多担心。 而分红方面,2024年的末期股息(0.66港元)确实是比不过中期股息(0.74港元)的;但考虑到目前国际油价的波动因素较多,中海油也面临着不少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如美国等资产剥离)等等,一个全年加起来1.4港元的派息水平,还是挺厚道的。 2022年至2024年,中海油设定的股息支付率目标是不低于40%;2025至2027年,这个目标达到了45%,也是一个相当有诚意的派息方案。还是那句话,从过去几年中海油管理层表现出的态度来看,这是一家非常重视股东回报的企业,也很在意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口碑,不需要担忧他们未来的分红意愿。 01   有能力穿越周期 如果单看第四季度,中海油的业绩表现确实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很差。根据2024年报和三季报综合计
中海油2024年报:目前唯一正增油企,2025还得降本增效
躺姐327今日思考: 跟趋势很难赚到钱,除非及时止盈,对抗内心贪念。 真正能赚到钱的还是对公司基本面的把控,不怕跌,不怕套,牢牢拿住至少一倍。 1.确定年度整体目标,比如先实现20%收益 2.有大空间的票一两只,死死拿着不动 3.剩下的为了整体目标而规划,该卖卖,不格局 4.关键是要分清楚哪一类公司是长持的,哪一类是投机跟趋势的 5. 从去年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时候是不需要做交易的,需要的是耐心。 最近波动很大,躺平学习ing,认真审视自己的持仓及对公司的认知,重新梳理持仓个股,然后静待花开。

快手四季报:是时候重估“视频AI大模型第一股”的价值了

在诸多公布2024年Q4业绩的科技公司中,如果要比较AI对收入增长贡献的程度,快手几乎可以说是最明显的那个。 $快手-W(01024)$ 总结要点: 1,2024年全年,活跃用户数字继续保持在中高个位数增长,且每名日活用户平均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大幅增长14%。活跃的“老铁们”是快手所有业务增长的基石,在短视频平台彼此竞争愈发激烈的2024年,能够取得这样的用户增长成绩,证明了整个快手社区对用户的吸引力。 2,作为最近唯一一个被国家级新闻发布会提及的视频大模型,可灵作为快手视频生成领域的基座大模型在2024年全年都为快手产生了实质的增长贡献,为后者的内容和商业生态赋能。Q4,快手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环比增长50%,展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增长能量。 3,在这个由AI点燃的港股涨势中,快手这个在AI货币化上全面开花的公司,今年1月13日低点至3月25日收盘涨幅不足50%,具备后续估值修复的空间。另外,在年报公布之后,公司全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77.2亿人民币,根据最新公司总市值2444亿港元计算,经调整PE只有不到13倍,在“AI+营销”概念相关标的处于低估状态。 在国内科技大厂公布的财报中,很少见到像快手这样,生成式AI对业绩贡献如此突出的企业,能大大方方地把AI这个词写到收入增长的解释中,而不是只在业务进展这一部分里扭扭捏捏地讲。简单说,在别人还在说AI的未来多好多好的时候,快手已经把利好兑现在业绩里了。 2024年全年,公司收入达到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毛利达到693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高于同期收入增速;毛利率则从去年同期的50.6%扩大至2024Q4的54.6%;盈利能力方面,全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7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5%,经调整净利润率则扩大了近
快手四季报:是时候重估“视频AI大模型第一股”的价值了

美团四季报:基本面全面改善,增长依然可期

图片 关注美团的朋友,看他们财报时大概率会有一个习惯:上来不是看收入,而是翻到他们财报第一页靠下或是第二页靠前的位置,看一看这个季度他们即时交易配送笔数的情况。这个数字不仅关乎这家公司的业绩,更关乎他们在即时零售赛道里,究竟有多强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可在这份2024年四季度财报里,这个数字消失成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推理线索”,大概率以后都不会在财报中披露了。于是,2024Q4很可能成为最后一个可以推测美团即时配送订单情况的财季,就像当年的GMV之于淘宝那样,未来可能不再是一个公司披露的重点数据了,且看且珍惜吧。 先说我们的推测结论:2024Q4,美团的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区间是60.5亿笔至70.8亿笔,具体数字很大概率是区间内的中高值,同比增幅则在10%至16%;美团,依然是这个赛道里竞争力最强的那个。 计算过程如下: 图片 根据和2023年同期(60.5亿笔)相比的财报信息,2024Q4即时配送交易笔数是同比上升的,并直接影响核心本地商业部分收入大幅增加18.9%。 图片 而根据和2024Q3(70.8亿笔)对比的财报信息可以看出,2024Q4的即时配送交易笔数是环比下降的。结合2023Q4的数据来看,2024Q4的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区间是60.5亿笔至70.8亿笔之间;如果我们再结合2023Q4和2023Q3之间的数字变化、以及2024Q4的收入增长情况看,实际的交易笔数应该是前述区间的高值,同比增幅则为10%至16%。 719766920bd2923f142c7707319f0d2 如上图所示的那样,即便2024Q4的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取区间高值,依然有一个明确的趋势——增速放缓;并且,相比前几个季度来说,增速可以说是断崖式放缓。我们相信,这并不是美团的竞争力下降,更不是之前的竞争对手切割了市场,而是这么多年各家企业饱和式的竞争下来,即时零售市场的潜力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了。
美团四季报:基本面全面改善,增长依然可期

腾讯四季报:有很多惊喜,但争议也大

图片 腾讯这份财报全面超越了市场预期,可一个剧烈变动的财务指标仍然引起不少讨论。 45c608e40fc7ff9e008e08d5b82705b 根据2024年Q4财报,腾讯的资本开支规模在该季达到390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实现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在已经公开财报的科技企业中,这个资本开支规模排名第一。但受此影响,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骤降至45亿元,和前三个季度动辄四五百亿的自由现金流相比差距巨大。 如此巨大的核心财务指标波动,自然会带来不小的争议:2024年四季度,Deepseek尚未火爆全球,腾讯就如此大动干戈;到了2025年,扩张会不会继续扩大,以至于对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其实也可以理解。过去两年,腾讯在市场中走的是“红利股”的曲线,大量资金是冲着他们“旱涝保收、稳健分红”的特点买入。以这种自己的偏好看,如此大幅度的自由现金流波动、以及2025年收缩后800亿港元的分红规模(2024年全年1000亿港元),必然会对腾讯这份财报产生质疑。 本质上看,这是腾讯估值体系的变化,是从红利股向成长股的重要转型。从今年1月13日开始,腾讯股价从364.8港元/股的低点,涨至3月19日收盘的540港元/股,涨幅达到48%。拿一个同样受益于AI的红利股——中国移动对比,后者同期涨幅只有14%,远低于腾讯。 这说明,这段时间在港股涨势中占据主导的南下资金,已经开始把腾讯当成一家成长型公司来看待;但和那些真正享受到成长型企业估值的公司相比,腾讯还有一定差距。 同样是自1月13日开始,另一家巨头型公司阿里巴巴的股价涨幅达到82%,远超腾讯。一方面,这说明腾讯由于“刻板印象”深入人心,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但另一方面,这或许也说明公司的股价还有较大弹性,在市场接受腾讯的“AI叙事”之后,会有一波不错的股价反弹。 更何况,大型科技公司“放水”扩大资本开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是利
腾讯四季报:有很多惊喜,但争议也大

再度破产的Forever21:快时尚终将面对的生死劫难

最近,曾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00多家门店的经典快时尚巨头Forever21,再一次申请破产。和六年前不同的是,这次破产不再是一对夫妻贪心不足、创业失败的故事,而是几家巨头合作未成、草草了事的唏嘘。 其中,一家是背靠体育巨星沙奎·奥尼尔和大卫·贝克汉姆两大股东、专门经营破产品牌的Authentic;另一家则是在疫情后声名鹊起、2024年快时尚品牌销售额排名全球第二的某音;再加上商业地产运营商Simon property等等,这些知名且专业的企业耗时数年全力施救,都没能阻止Forever 21再次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Authentic还是某音,均处于积极筹划IPO的敏感期。Authentic方面,其创始人曾对媒体表示,希望2026年登陆美股上市;而某音继2023年被曝在美股IPO之后,最近又有权威外媒报道,正在与伦敦方面商讨IPO,但受诸多原因影响,估值很可能会“打折扣”。 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Forever 21成为不得不抓紧处理的“负面资产”,不能让它的糟糕表现,拖累公司的上市进程;而对于Forever21来说,第二次失败很可能不会像第一次那样等来拯救自己的接盘方,传统快时尚这个商业模式,注定会在时代的浪潮中迎来终结。 01  两度失败揭示模式困境 第一次失败,还可以归咎为创始人决策失误、盲目扩张;两次都失败,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一层,是不是快时尚的商业模式本身有着大坑? 灵活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策略、上新频率加快到前所未有、再加上低廉亲民的价格,是所有快时尚品牌成功的必备秘诀;可随之而来的,却是高退货率、健康隐患和质量风险,消费者会因为一时的刺激和购物爽感选择快时尚品牌,但越是长期体验,就越会感受到它高昂的隐性成本。 例如,服装更新换代越快,购买的窗口期就越短。一件原价399元的夹克可能在三个星期后就打折至99元,若消费者在原价期间购买,相当于多花了三
再度破产的Forever21:快时尚终将面对的生死劫难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