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潮
芯潮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半导体行业观察
IP属地:北京
0关注
3040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芯潮
15:06

库存警报未除,关税大棒悬在头上,恩智浦有苦难言!

昨晚,半导体巨头恩智浦公布一季报,业绩略超预期:其中,一季度营收28.35亿,符合分析师预期的28.33亿;调整后每股收益2.64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6美元。但管理层警告关税冲突将带来不确定性,盘后股价大跌7.26%: $恩智浦(NXPI)$ 恩智浦是一家位于荷兰的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其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物联网、移动设备和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处理器、汽车微控制器(MCU)、汽车网络芯片、NFC控制器、射频(RF)功率放大器及安全芯片等。今年一季度,恩智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下滑9.3%,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主要是下游客户疫情期间担忧供应链中断,疯狂囤货,而疫情过后,需求不振,客户去库存超预期:收入下滑的情况下,恩智浦毛利率延续下滑趋势,一季度为55%,低于去年同期的57.7%:分产品看,汽车芯片是恩智浦第一大收入来源,一季度营收为16.7亿,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58.9%,同比下滑7.2%;工业和物联网营收5亿,同比下滑11.5%;通信市场营收3亿,同比下滑21%;移动市场营收3.4亿,同比下滑3.2%:分区域看,中国是恩智浦第一大市场,第一季度营收10亿,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6%,同比增长2%,是唯一在增长的地区;第二大市场来自除中国外的亚洲,一季度营收7.5亿,同比下滑17.8%;欧洲和中东市场营收6.4亿,下滑14%;美国营收4亿,下滑11%:恩智浦主要收入来源于汽车芯片,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242万辆,同比增长36.4%;欧盟市场电动汽车一季度销量增长23.9%,达到约41.3万辆;美国电动车一季度销售296,227辆电动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4%。汽车新能源化是趋势,而且相比传统汽车,需要更多的半导体芯片,恩智浦在
库存警报未除,关税大棒悬在头上,恩智浦有苦难言!
avatar芯潮
04-25

别急,英特尔涅槃重生需要时间!

昨晚,英特尔公布了一季报,业绩大超预期:其中,英特尔一季度营收126.7亿,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23.1亿;调整后每股收益0.13美元,大超分析师预期!但因二季度指引不及预期,盘后股价大跌5%: $英特尔(INTC)$ 具体来看,英特尔一季度营收126.7亿美元,同比下滑0.4%,下滑幅度明显收窄,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17-127亿指引中值:分业务看,传统的客户端产品营收76.3亿,同比增长1.3%,明显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9.3亿;数据中心营收41.3亿,同比增长35.9%,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9.6亿;代工业务营收47亿,同比增长7.6%,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3亿;其他业务营收9亿美元:今年一季度,英特尔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网络与边缘计算事业部整合至客户端及数据中心,业务变更后的客户端营收同比下滑8%、数据中心同比增长8%、代工增长7%:推动客户端业务增长的动力主要是Windows 10服务即将终止、AI PC渗透率提升和疫情后PC更新换代需求,预计PC潜在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3%-5%。服务器方面,去年数据中心客户主要采购的是人工智能服务器,基础设施升级延迟,带动今年传统服务器实现两位数增长。除此之外,英特尔管理层认为一季度营收增长还受到客户担忧关税而提前购买行为,尽管具体幅度难以量化。在收入超预期的情况下,英特尔一季度毛利率为36.9%,调整后毛利率39.2%,大超分析师预期的36%:虽然盈利能力超预期,但与以往60%的毛利率水平和竞争对手英伟达70%的毛利率水平还相差甚远。同时,受关税冲突、通胀和监管风险上升影响,经济形式愈发不确定,英特尔预计二季度营收在112-124亿美元之间,大幅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28亿;预计毛利率在34.3%左右。虽然英特尔在全球都有工厂,但关税必然会导致成本上升,消
别急,英特尔涅槃重生需要时间!
avatar芯潮
04-24

熬过寒冬,德州仪器终于迎来半导体的春天!

昨夜,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公布了一季报,业绩大超预期:其中,一季度营收40.7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39.1亿;每股收益1.28美元,大超分析师预期的1.07美元,盘后股价涨超5%: $德州仪器(TXN)$ 在业绩会上,管理层释放了乐观的信号,称所有终端市场都实现了复苏,目前是半导体周期的底部,所有客户的库存都处于低位!真是不容易啊,德州仪器在历经2年多下行周期后,终于迎来了反转!具体来看;德州仪器一季度营收40.7亿,同比增长11.1%,超过管理层给出的37.4-40.6亿指引中值,亦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9.1亿:虽然业绩超预期,但德州仪器周期回暖特征早就显现了,比如此前2个季度收入下滑幅度明显收窄;去年四季度业绩会上,管理层称个人电子产品、企业及通讯市场已经复苏并实现同比增长。如今,德州仪器另一个重要的工业市场也实现了复苏,带动收入恢复两位数增长!具体来看,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工业市场在连续七个季度环比下滑后,实现了高个位数增长。汽车市场实现了低个位数增长。个人电子产品实现了中个位数的下滑,符合典型的季节性趋势。企业系统实现了中个位数增长,通信设备增长了约10%!在收入回暖的情况下,德州仪器一季度毛利率为56.8%,超过分析师预期的55.4%:展望二季度,德州仪器预计营收在41.7-45.3亿美元之间,中位数同比增长13.8%,增速继续提升!预计毛利率也将较第一季度有所上升。根据摩根大通发布的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站上50荣枯线,工业市场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唯一令人担忧的是,眼下的关税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德州仪器作为模拟芯片巨头,产品广泛用于工业、汽车等终端市场,对宏观经济反应灵敏,目前的业绩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不排除是下游客户在关税落地之前囤货造成。至于长期影响,现
熬过寒冬,德州仪器终于迎来半导体的春天!
avatar芯潮
04-17

霸气,台积电无视关税大棒,用强劲业绩狠狠回击特朗普!

刚刚,芯片制造霸主台积电公布了一季报,业绩全面超预期:其中,一季度营收8392.5亿新台币,超过分析师预期的8343亿;每股收益69.7新台币,超过分析师预期的67.8元。二季度指引方面,台积电预计营收在284-292亿美元之间,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71.6亿;预计毛利率在57%-59%之间,分析师预期58.2%。业绩会上,台积电维持了今年营收增长20%和380-420亿美元资本开支的指引,打消了投资者对关税冲突的疑虑,老虎证券夜盘显示,台积电股价在财报披露后直线拉升超5%: $台积电(TSM)$ 具体来看:台积电一季度营收25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公司指引250-258亿,超预期:考虑到台积电在4月10日时已经公布了一季度销售额,为8392.5亿新台币,因此,一季报中收入部分符合投资者预期,但高于分析师此前的预测:台积电一季度毛利率为58.8%,逼近管理层给出的57%-59%指引上限;一季度净利润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净利率达到43%:分芯片制造工艺看,最先进的3纳米贡献了22%的收入、5纳米贡献了36%、7纳米为15%,7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合计贡献了73%的收入,低于上一季74%的历史记录,主要是3纳米工艺应用在智能手机上,而四季度是手机旺季,一季度是淡季,同时,英伟达的H100芯片采用的是台积电4纳米制造工艺,归类于5纳米技术中:分产品来看,一季度高性能计算贡献了59%的收入,创历史记录,大大超过智能手机的28%!环比来看,高性能计算比去年四季度增长7%,智能手机受季节性影响,环比下滑22%;自动驾驶芯片环比增长14%;数字消费电子及其他产品贡献收入只有低个位数,对整体影响很小,不做分析:一季度,台积电资本开支100.6亿美元,此前公司对2025年的指引是380-420亿美
霸气,台积电无视关税大棒,用强劲业绩狠狠回击特朗普!
avatar芯潮
04-16

阿斯麦又被错杀了?

刚刚,阿斯麦公布了一季报,业绩靓丽:其中,一季度营收77.4亿,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77.5亿,差别不大,可以忽略对股价的影响;但在毛利率超预期的情况下,每股收益6欧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5.7欧。虽然一季报业绩不错,但由于新增订单不及分析师预期,阿斯麦夜盘股价下跌6%: $阿斯麦(ASML)$ 以下是阿斯麦一季报的详细解读:首先,阿斯麦一季度营收为77.4亿,同比大增46%,但略低于管理层给出的75-80亿营收指引中值。考虑到实际值与预期相差不大,营收不及预期的影响很小: 其次,阿斯麦一季度毛利率达到54%,创历史新高,超过管理层给出的53%指引上限,可谓是大超预期:阿斯麦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下游AI需求旺盛,毛利率超预期主要是一季度EUV光刻机单价提升,性能更高的NXE:3800比NXE:3600毛利率更高。一季报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是新增订单只有39亿欧元,而分析师的预期是48亿,加上管理层在一季报警告贸易战对未来业绩带来不确定,导致市场担忧阿斯麦未来的增长会出现隐忧:新增订单这个指标虽然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由于阿斯麦的客户较为集中,主要是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中芯国际等,一旦其中一家下订单时间有所变化,都会对这个指标产生极大的影响。我的印象中,分析师对新增订单的预测,往往差距较大,无论是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因此,之前管理层曾经说过,计划取消公布该指标,但不知道为什么继续保留了下来,由此又带来了股价的剧烈波动。但实际上,管理层在一季报中维持了2025年营收300-350亿欧元及毛利率在51%-53%的指引,与此前描述相同,并未下调指引。同时,阿斯麦认为当下AI需求依旧旺盛,预计今年和明年都将实现增长。一季报中,公司还表示下游客户采用先进光刻机的趋势仍在继续,包括芯片代工及内存客户,都希望采
阿斯麦又被错杀了?
avatar芯潮
04-16

黄仁勋被特朗普坑了!

昨日,英伟达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一份监管文件,称特朗普政府于本周一通知公司,其H20芯片被纳入出口管制,如向中国及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五个出口,需获得许可证,该要求将在未来无限期生效!英伟达在文件中解释了美国政府的动机——防止H20芯片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H20是英伟达面向中国客户推出的定制版AI芯片,性能较当前主流产品H100落后一半,属于H100的阉割版。H100在拜登政府时期纳入出口禁令,中国科技公司只能买H20参与AI竞赛。H20被纳入出口管制后,英伟达预计第一财季与H20产品相关的库存、采购承诺和相关准备金费用为55亿美元。受此影响,英伟达盘后股价大跌6.3%,捎带着把AMD也干崩了: $英伟达(NVDA)$ $美国超微公司(AMD)$ 这个事对英伟达及相关半导体公司有着怎样的影响?对英伟达来说,H20这种阉割版的芯片都无法卖到中国,将直接损失上百亿美元的收入!截止今年1月26日的季度业绩中,英伟达来自中国的收入达到5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4%:今年年初,DeepSeek火爆出圈,其性能媲美ChatGPT,但训练成本只有其1/20,而且采用的是H20芯片,并非英伟达最先进的H100。有了DeepSeek打样,中国科技公司,包括腾讯、字节跳动在内,纷纷抢购H20芯片,有消息称,今年一季度,中国科技公司已经订购了160亿美元的H20芯片!如果英伟达无法获得美国政府许可,这部分收入也将化为泡影!禁售H20芯片的消息令人颇为意外,一方面,本周英伟达刚刚宣布将联合富士康、纬创等合作伙伴在美国建厂,未来四年,将采购5000亿美元的AI芯片、服务器以及相关电子产品,预计该投资将在未来几十年增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消息公布后,
黄仁勋被特朗普坑了!
avatar芯潮
04-15

英特尔血亏80亿,割肉Altera,断臂求生!

昨日,英特尔一纸公告,宣布出售Altera51%的股权给Silver Lake(银湖资本),保留剩余41%的股权,作为财务投资人,Altera后续业绩将从英特尔中剥离!此次交易,Altera估值87.5亿美元,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交易。Altera是一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通俗解释下,FPGA 就像是“可以编程的硬件”,出厂后还能由用户根据需求重新配置电路逻辑。2015年时,英特尔斥资167亿美元壕娶Altera,英特尔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案之一!嫁入豪门的Altera发展并不顺利,2024财年的收入为15.4亿美元,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毛利3.61亿美元,营业亏损6.15亿美元!与竞争对手AMD相比,英特尔吸收合并的能力太差了!2020年10月,AMD耗资350亿美元收购FPGA行业另一巨头赛灵思(Xilinx),去年四季度的收入达到9.2亿,营业利润高达3.6亿,利润率高达39%,比数据中心30%的利润率还高! $美国超微公司(AMD)$ 如今,英特尔选择忍痛割肉,聚焦核心业务,也不能说错,毕竟英特尔现在自顾不暇,大力瘦身才有断臂求生的可能。从股价上看,出售消息发布后,英特尔股价盘中一度涨超6%,最终收涨2.9%。 $英特尔(INTC)$ 此次收购,交易方银湖资本来头不小,它是全球最知名的科技领域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它专注于投资技术驱动型企业,通常出手就是大手笔,跟红杉、KKR这种偏广撒网不同,银湖走的是“高门槛、高控制力”的策略。比如银湖资本2013年联合Michael Dell私有化戴尔,耗资244亿美元!从纳斯达克退市后,戴尔完成对EMC(存储巨头)的收购,金额 670亿美元,
英特尔血亏80亿,割肉Altera,断臂求生!
avatar芯潮
03-21

业绩炸裂,股价不为所动,存储巨头美光怎么了?

昨日,美股盘后,存储巨头美光公布了2025财年二季报,对应截止今年2月27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美光在核心业绩指标上全面超预期:其中,美光二季度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2%,超过分析师预期的79.1亿:分业务看,包括HBM和数据中心存储的计算和网络业务营收45.6亿,同比暴增108.9%,大超分析师预期的41.7亿;用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存储业务营收10.7亿,同比下滑33%,大幅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4亿;用于PC和企业的存储部门营收13.9亿,同比增长53.8%,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3.5亿;主要用于汽车存储的嵌入式业务营收10.25亿,同比下滑7.7%,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1.8亿:数据中心业务保持高增长不难理解,毕竟美光2025年HBM(高带宽内存)的产能已经售罄一空,二季度HBM 收入环比增长超过 50%,创下季度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新里程碑!二季度,高容量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模块和行业领先的数据中心LPDRAM(Low Power DRAM for Data Center低功耗数据中心级动态存储器)的收入总和也超过了10亿美元的里程碑!预计到明年,HBM的需求都十分旺盛,美光已经在与客户商讨供货协议。而且,今年下半年,美光最新的HBM3E 12 Hi产品将量产,该产品比上一代性能更强,潜在收益更高。预计到2026年,升级版的HBM4E产品将量产,盈利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在数据中心NAND(闪存)方面,由于短期客户库存影响,第二财季需求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几个月出货量将恢复增长。移动业务在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3%,主要是手机厂去库存,目前库存去化进入尾声,预计第三财季的出货量将恢复增长,美光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低个位数增长。嵌入式业务的下滑也主要受制于汽车存储去库存。不过,数据中心业务现在贡献了美光主要的收入,其他市场的下滑
业绩炸裂,股价不为所动,存储巨头美光怎么了?
avatar芯潮
03-13

带领铿腾电子暴涨45倍,EDA传奇领袖陈立武能否拯救英特尔?

昨日,英特尔官宣Lip-Bu Tan(陈立武)将成为新一任CEO,3月18日生效!陈立武是Cadence Design Systems( $铿腾电子(CDNS)$ )前任CEO,在职期间,铿腾电子股价暴涨45倍,缔造了EDA传奇神话!值得注意的是,陈立武是马来西亚华裔,与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博通的陈福阳、台积电的张忠谋有相同的背景。华人在半导体领域的成就令人震惊!受此影响,英特尔盘后股价大涨10.44%:陈立武能否拯救英特尔?先来看看陈立武的背景。陈立武1960年1月出身于马来西亚,16岁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修物理。1978年,陈立武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学习核能源工程。之后,陈立武在旧金山大学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陈立武不仅陆续尝试过从能源到投资的一众公司中的不同职位,还短暂地当过老牌英国音乐发行商/钢琴生产商Chappell的副总裁。1987年,年仅28岁的陈立武正式在旧金山创立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初创管理资金300万美元,专注于早期阶段的技术投资。华登国际在国内投资了诸多耳熟能详的公司,包括新浪、创维、中芯国际、大疆、美团、当当、迈瑞等,在海外,华登国际投资了定制芯片龙头Marvell Technology(迈威尔)、FPGA芯片龙头Xilinx(赛灵思,后被AMD以498亿美元收购)、另一家领先的 FPGA 设计公司Altera(后被英特尔167亿美元收购)等。可见,陈立武对半导体行业颇为青睐。2004年2月,陈立武加入铿腾电子董事会,2009年1月,出任CEO,拯救陷入危机的铿腾电子。当时,铿腾电子面临着来自Synopsys(新思科技)和Mentor Graphics日益激烈的竞争,加上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定位不够明确,
带领铿腾电子暴涨45倍,EDA传奇领袖陈立武能否拯救英特尔?
avatar芯潮
03-07

博通赢麻了,重回万亿市值指日可待!

昨日,博通公布了2025财年一季报,对应截止今年2月2日的季度业绩。与分析师预期相比,博通本次财报超过预期:在博通本次财报披露前,市场对AI概念股降温,不少明星企业在财报披露后纷纷大跌,博通的对手迈威尔昨日财报后更是暴跌19.8%,所有人都为博通捏了一把汗。幸好,博通无论是当季业绩还是未来指引,皆超过市场预期,盘后股价反应强烈,大涨12.8%: $博通(AVGO)$ 具体来看:博通一季度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4.7%,超过管理层给出的146亿指引:分业务来看,博通的半导体解决方案营收82.1亿,同比增长11%,超过管理层给出的81亿指引,基础设施软件集团营收67亿,同比增长46.7%,超过管理层给出的65亿指引:半导体解决方案中与AI相关的收入达到41亿,同比增长77%,超过了管理层给出的38亿指引!非AI相关的半导体复苏缓慢,一季度营收为41亿,环比下滑9%,主要是通信、存储、无线、工业和消费电子等领域表现疲软,但预计在电信公司增加资本开支及客户去库存进入尾声下,非AI相关的半导体收入有望企稳,预计二季度营收将环比持平。不过,市场对博通的期待主要是AI半导体,而且随着大型科技巨头的定制化芯片交付,AI半导体营收占比将继续提升,非AI半导体无关紧要。基础设施软件集团在收购Vmware后保持了高增长,主要是博通将之前的永久授权销售模式转向订阅制,目前已完成60%的转化。另外一方面,随着大型公司采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本地化需求,博通的大客户纷纷采用VCF(完整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相比之前传统的软件授权模式,VCF收入大幅增长:在AI及软件收入占比提升的情况下,博通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一季度毛利率达到68%:展望25财年二季度,博通预计总营收在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预计AI
博通赢麻了,重回万亿市值指日可待!
avatar芯潮
03-06

迈威尔暴跌背后的2大元凶!

昨日,定制化芯片龙头迈威尔科技公布2025财年四季报,对应截止今年2月1日的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迈威尔四季报略超预期:但是,迈威尔盘后股价暴跌15%: $迈威尔科技(MRVL)$ 问题出在了哪里?从四季度营收来看,当季斩获18.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略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8亿指引中值和分析师预期的18亿:其中,四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3.66亿,同比增长78.5%,略超分析师预期的13.58亿,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除数据中心外,迈威尔还有企业网络、运营商基础设施、汽车工业及消费者业务,除企业网络略低于分析师预期外,其他几个业务都超过了预期,有复苏迹象。由于除数据中心外的业务营收规模较小,增长或下滑并不会决定迈威尔的股价,因此,本篇内容将不做分析:迈威尔的数据中心业务主要包括SSD控制器、高端以太网交换机(Innovium)及定制ASIC业务(亚马逊AWS等定制化芯片),主要应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等场景。在数据中心业务中,DSP等光电产品贡献了一半,另一半由AI收入组成,定制化ASIC芯片占数据中心收入的比重约25%。在数据中心营收占比提升之下,迈威尔的盈利能力开始上升,25财年四季度的毛利率达到50.5%,高于管理层给出的50%指引:值得兴奋的是,迈威尔在25财年四季度盈利了,拿下2亿的净利润。展望26财年一季度,迈威尔预计总营收在18.75亿左右,上下浮动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8.7亿。预计一季度毛利率在50.5%。管理层预期2026财年来自AI的收入将大幅超过25亿,但未给出具体数值,市场预期在35亿,令投资者有所失望。对AI概念股抱有高期待不止是迈威尔,因此,稍有值得挑剔的地方,投资者都会担忧是不是AI需求下滑了?是不是拐点要来了?这也不怪投资者挑剔,毕竟迈威尔之前
迈威尔暴跌背后的2大元凶!
avatar芯潮
03-04

台积电连续大跌,半导体大牛市结束了?

昨夜,半导体又血流成河,英伟达暴跌8.7%,台积电大跌4.2%,市场弥漫着悲观氛围!消息面上,有报道称,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产能遭大客户砍单,投资者担忧AI需求降温。对此,业内知名分析师郭明𫓹在产业调查后指出:1. 台积电CoWoS扩产计划仍无改变 (逐季增加,至2025年12月扩产至每月约7万片);2. Nvidia在台积电的2025年CoWoS投片约37万片之规划(正负低个位数变化都是合理范围),自4Q24至今无太大变化。市场传言指出 Nvidia 在台积电 2025 年 CoWoS 投片规划自 40 万片以上,下修至 38 万片,这与他的调查有出入,可能原因:1. 部分市场参与者对Nvidia的2025年投片规划预期过于乐观。2. 部分市场参与者对台积电2025年的CoWoS投片过度乐观,连带高估Nvidia的2025年投片。3. 由于B200和B300系列的产品转换时间显著提前,造成的生产计划改变,被误认为Nvidia砍单CoWoS投片。摩根大通的报告指出:英伟达、Marvell、亚马逊等客户确实下调了2025年的CoWoS订单预期,降幅约为8-10%。其中,英伟达的产能预期下调了约4-4.5万晶圆。但这并不意味着需求出了问题。这些调整更多是由于客户最初的预期过于乐观,远超台积电及整个生态系统的供应能力。随着2025年交付时间临近,台积电开始要求客户提供更准确的预测,促使客户修正了此前的过度预订。摩根大通还指出,产品变化和订单优先级也可能导致了供应链的预期调整:英伟达有多款产品变更,产品发布时间和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的总体预期可能过高;台积电优先考虑CoWoS-L,而将英伟达的CoWoS-S订单转移到OSAT(外包封测厂),Trainium 2的CoWoS-R订单也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转移到Amkor。封测供应链指出,近期CoWoS相关订单仍供不应求,
台积电连续大跌,半导体大牛市结束了?
avatar芯潮
02-28

巨额订单也拉不动戴尔了?

昨日,美股盘后,戴尔公布了25财年四季报,对应截止1月31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戴尔四季度营收不及预期:盘后,戴尔股价先涨后跌,小幅下跌1.23%: $戴尔(DELL)$ 虽然戴尔四季度营收不及预期,但手握大额AI服务器订单,且预计26财年营收增速在8%左右,基本面依然强劲。可是,强劲的AI需求之下,戴尔也有隐忧。具体来看,戴尔四季度营收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2%,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46亿,更低于管理层给出的240-250亿指引下限:分业务看,戴尔的服务器与网络四季度营收66.3亿,同比增长36.6%,不及分析师预期的73.9亿,其中,AI服务器营收21亿,大幅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7.7亿;存储营收47.2亿,同比增长5.4%,超过分析师预期的44亿;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营收118.8亿,同比增长1.4%,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20亿,其中,面向企业的商用电脑营收100亿,同比增长5%,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01亿,面向消费者的电脑营收18.9亿,同比下降12%,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0亿:从四季度营收来看,戴尔翻车了。展望26财年一季度,戴尔预计总收入在225-235亿之间,中位数增长3.4%;稀释后每股收益预计为1.29美元,同比下降6%。预计2026财年,戴尔的营收在1010-1050亿之间,中位数增长8%:从收入增速上看,8%中规中矩,不算差,其中,预计AI服务器收入将达到150亿美元,较25财年98亿的营收大增50%左右!但预计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营收增速在低至中个位数之间。由于AI服务器竞争激烈,非会计准则下的毛利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得益于成本控制,预计26财年非会计准则下的稀释每股收益将同比增长14%。从指引来看,戴尔的AI业务依然强劲,毕竟刚刚拿下马斯克旗下xAI50亿美元的
巨额订单也拉不动戴尔了?
avatar芯潮
02-27

业绩强劲、股价萎靡,英伟达还有戏吗?

今日凌晨,AI之王英伟达公布了2025财年四季报,对应截止今年1月26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英伟达四季报全面超预期:盘后,英伟达股价一度涨超3%,但好景不长,很快转跌,最终小幅下跌1.5%: $英伟达(NVDA)$ 英伟达这份财报万众瞩目,主要是春节前夕,DeepSeek V3大模型横空出世,凭借极致的性能、超低的成本和采用英伟达落后的H800 GPU训练,一度颠覆了AI叙事逻辑,英伟达更是单日暴跌17%,市值蒸发5600亿美元,创下美国上市公司单日损失纪录!短暂的冲击过后,英伟达股价一度收复失地,但在前高附近犹豫不决,市场期待英伟达财报能够打消市场疑虑,重拾升势。但可惜,虽然英伟达CEO黄仁勋一再表示新一代GPU Blackwell的需求是惊人的,DeepSeek的出现加速了AI正在从感知和生成式AI向推理和逻辑推理领域发展,未来,逻辑推理型(AI)模型需要100倍的计算量!但从盘后股价走势来看,老黄的激情显然没有打消投资者的疑虑。投资者到底在担心什么?主要是两点:一是DeepSeek通过算法创新,降低了对最先进GPU的依赖,未来,科技巨头是否会放缓AI投入?英伟达的好日子是否快要结束了?二是谷歌、OpenAI、亚马逊等巨头大力拥抱定制化芯片,是否会蚕食英伟达的GPU市场?业绩会上,分析师围绕这两个问题轮番提问,但英伟达,或者黄仁勋的态度始终如一,即DeepSeek的出现,对英伟达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至于定制化芯片,属于老生常谈,其和GPU并非替代关系,前者功能更单一,而GPU更加通用。从股价走势上看,如果说DeepSeek颠覆了英伟达的投资逻辑,那英伟达就不该在财报前收复失地;反过来,如果DeepSeek的出现,利好英伟达,就不会出现单日损失数千亿市值的情况。由此来看,资本市场
业绩强劲、股价萎靡,英伟达还有戏吗?
avatar芯潮
02-19

华虹半导体还有翻倍空间?

近日,华虹半导体连续大涨,短短3天,涨幅高达46%,引发投资者关注。 $华虹半导体(01347)$ 消息面上,2月13日盘后,华虹半导体公布四季报,业绩出现反转。具体而言,去年四季度,华虹半导体营收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8.4%,扭转了此前连续5个季度下滑的局面:毛利率方面,去年四季度为11.4%,较2023年同期的4%明显回升!展望今年一季度,华虹半导体预计营收在5.3-5.5亿美元之间,取上限计算,同比增长19.7%;预计毛利率在9%-11%之间,2024年一季度为6.44%!从四季度和一季度的指引来看,华虹半导体的基本面正式反转!虽然业绩恢复增长,但财报发布后的次日,华虹半导体股价表现不佳,下跌2.47%。当大家都以为华虹半导体也就这样了,突然,2月17日,华虹半导体大爆发,当日暴涨17%,自此掀起暴涨序幕!华虹半导体的走势为何如此反常?如果是因为四季报业绩靓丽,为何财报次日不涨反跌?如今大涨到底是补涨还是开启新的周期?首先,财报后股价表现不佳的原因是低于分析师预期,比如分析师预期每股收益为0.017元,实际为-0.015,营收虽然超预期,但幅度较小,不足以让分析师乐观:而且,对于今年一季度,华虹给出的营收上限是5.5亿美元,而分析师的预期是5.508亿,如果按指引中值算,不及分析师预期。既如此,为何后续股价开始暴涨?首先,华虹四季报虽然不及预期,但基本面确实反转了,营收增速恢复到20%左右,迎来景气周期;其次,华虹半导体的估值并不高,市净率只有1倍,大幅低于中芯国际的2.38倍,亦低于格罗方德的2.37倍:最后,全球半导体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美股、A股相关公司都涨疯了,港股的中芯国际亦创出历史新高。与之相反,华虹无论是股价还是估值,都处于历史地位,引发资金抢筹。从估值上看,华
华虹半导体还有翻倍空间?
avatar芯潮
02-14

应用材料还有机会!

昨日,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公布了2025财年一季报,对应截止今年1月26日的季度业绩,营收和每股收益略超预期:但因为美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应用材料预计2025财年的营收将受到4亿美元的损失,由此导致业绩指引不及预期,盘后股价大跌5%: $应用材料(AMAT)$ 虽然应用材料财报不及预期,但从长期来看,还有机会。具体来说,应用材料一季度营收71.66亿美元,略超管理层给出的71.5亿指引中值,同比增长6.8%,季度营收创历史记录:应用材料的收入主要来自设备销售,一季度营收为53.56亿,同比增长9.1%;伴随设备销售带来的服务收入,一季度为15.9亿,同比增长8%;显示收入1.8亿,同比下滑25%,因规模比较小,也没啥前途,不做过多讨论:应用材料在半导体刻蚀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加上技术积累深厚和半导体行业轻易不会更换设备厂的特性,让应用材料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充分受益AI带来的芯片需求!根据台积电的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预计将达到380亿~420亿美元,这一数字优于市场原先预期的上缘400亿~41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7%-40%。在资本支出的分配上,台积电将约70%的资金投入先进制程技术,以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另根据中芯国际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预计全年在75亿美元,与2024年持平。从晶圆厂的资本开支来看,应用材料今年的业绩无忧。根据管理层的指引,预计二季度营收在71亿美元左右,上下浮动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8%,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其中,预计半导体设备销售53亿,同比增长8.5%,预计服务营收15.5亿,同比增长5.4%,不及预期。服务营收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半导体出口管制,预计 2025 财年的收入将受到约 4 亿美元的不利影响。其中近一半的影响将发生在第二季度。由于应
应用材料还有机会!
avatar芯潮
02-12

格罗方德:寒冬已过,暖春将至!

昨日,芯片代工厂格罗方德公布了四季报,业绩超预期:其中,四季度营收18.3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8.26亿;调整后EPS0.46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452。财报发布之后,格罗方德股价大涨6.25%: $GLOBALFOUNDRIES Inc.(GFS)$ 除了财报利好之外,昨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确保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硬件在美国制造,并使用美国设计和生产的芯片!考虑到格罗方德是美国唯一的芯片代工厂,预计公司将从政策中受益。格罗方德的业务和台积电、中芯国际没有区别,都是芯片代工厂,但在制造工艺方面,台积电最领先,量产技术达到3纳米,今年实现2纳米量产。中芯国际已经量产14纳米,接近7纳米。格罗方德早已宣布放弃7纳米工艺研发,目前量产工艺主要是12纳米。从营收上看,去年四季度,格罗方德为18.3亿,同比下滑1.3%,下滑幅度较此前有所收窄:展望今年一季度,格罗方德预计营收在15.5-16亿之间,同比增长约1.7%!与此同时,管理层将2025年视为增长之年!这意味着格罗方德的业绩反转了!业绩反转倒也不令人意外,台积电因受益AI,业绩早就大幅增长,2025年营收增速约25%左右;中芯国际昨日公布了四季报,预计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速高达30%,同样预期2025年将是增长之年,上游客户的需求保持稳定或复苏!从毛利率来看,格罗方德四季度为24.5%,预计今年一季度在22.1%左右,虽然复苏不明显,但预计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2025年末的毛利率有望提升至30%:分终端来看,格罗方德的收入主要来自手机、IoT和汽车,其中,手机贡献了45%的收入,IoT19%,汽车18%:从去年四季度来看,格罗方德来自手机的营收为7.38亿美元,同比下滑3.5%;来自通信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的营收1.7亿,同比增长
格罗方德:寒冬已过,暖春将至!
avatar芯潮
02-11

半导体巨头超预期!

刚刚,中芯国际公布了四季报,业绩大超预期!其中,四季度营收22.07亿美元,略超分析师预期的21.97亿,同比大增31.5%:四季度毛利率为22.6%,大超分析师预期的19.1%,亦大幅超出管理层给出的20%指引上限:管理层预计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在23.6亿美元左右,环比增长6%-8%,同比增长约35%;预计毛利率在19%-21%之间,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3.7%;预计2025年的资本开支与2024年持平!从收入上看,中芯国际89%的收入都来自国内,按应用划分,智能手机贡献了24.2%的营收、电脑与平板贡献了19.1%、消费电子40.2%、互联网与可穿戴设备8.3%、工业与汽车8.2%:中芯国际去年四季度营收大增不难理解,主要是去年消费电子迎来复苏,如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攀升至12.23亿部,与2023年的11.42亿部相比增长了7.1%:2024年全年PC出货量为2.453亿台,较2023年增长1.3%: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全年总出货量达到1.476亿台同比增长9.2%;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考虑到台积电的产能被AI挤占,中芯国际再受益一波!展望今年,一月份,国家开始对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补贴,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标准为,对于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受此影响,各电商平台手机销量大增,中芯国际将受益!除了国补外,今年AI手机、AI PC也有望迎来爆发,毕竟DeepSeek大幅降低了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大大提升了杀手级AI应用出现的概率!总的来说,中芯国际今年的营收有
半导体巨头超预期!
avatar芯潮
02-11

1400亿芯片巨头迎来至暗时刻!

昨日,汽车芯片巨头安森美发布四季报,业绩不及预期:受此影响,安森美股价大跌8.2%,创近3年来新低! $安森美半导体(ON)$ 安森美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公司,专注于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解决方案,服务于多个行业。核心产品包括:功率管理产品:例如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池管理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汽车系统;传感器:如图像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逻辑和接口产品:用于连接和通信的半导体芯片;模拟和功率产品:包括用于电源调节和信号放大的器件。安森美在汽车领域尤其有强大的布局,提供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系统等的各种解决方案。去年四季度,安森美总收入为17.2亿美元,同比下滑14.6%,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7.58亿,位于管理层给出的17.1-18.1亿指引下限:按终端市场划分,安森美第一大收入来自汽车市场,四季度营收为10.3亿,同比下滑8%,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7亿;来自工业市场的营收为4.2亿,同比下滑16%,不及分析师预期的4.3亿;来自其他市场的营收为2.8亿,同比下滑31%,大幅不及分析师预期的3.6亿:汽车芯片收入下滑主要是除中国以外的市场,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足,其中,去年四季度,安森美来自中国市场的汽车芯片营收环比增长18%,欧洲新车注册量环比下降10%,北美市场新能源汽车增速低于预期。展望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因春节放假时间较长,影响了下游整车厂销量。美国则因为税收抵免的不确定性,需求放缓。其他地区在地缘政治导致的关税威胁之下,整车厂偏谨慎。工业市场方面,安森美下游客户一直在去库存,根据摩根大通公布的全球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衡量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于50表示经济扩张,低于50则表示经济收缩)指数,过去一年,始终
1400亿芯片巨头迎来至暗时刻!
avatar芯潮
02-06

ARM大跌,市场又开始挑刺了!

昨日美股盘后,ARM公布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去年12月31日的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ARM业绩堪称完美,营收和利润悉数高于预期:但因ARM修改了2025财年业绩指引,营收上限由41亿下调为40.4亿,盘后股价大跌6.3%: $ARM Holdings(ARM)$ 对此,我只想说市场对ARM的预期太高了,财报稍有瑕疵,便被投资者鸡蛋里挑骨头,归根结底,不是ARM业绩不好,而是估值太高惹的祸!具体来看:ARM三季度营收9.8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超过了管理层此前给出的9.7亿指引上限:分业务看,ARM的特许权使用费(royalty)营收5.8亿,同比增长23.4%,超过分析师预期的5.68亿;授权许可(license)营收4.03亿,同比增长13.8%,超过分析师预期的3.79:授权许可是指ARM向客户提供使用其知识产权(如CPU设计、GPU设计等)的权利,客户需支付一次性许可费。特许权使用费是客户基于ARM技术生产并销售的芯片,按每颗芯片支付给ARM的费用。从商业性质上来说,ARM就是一家IP公司,靠技术授权获利,下游应用包括手机、pc、服务器、汽车、IoT等,其中,手机依然是最大的市场,占比40%:随着AI时代及芯片复杂度的提升,ARM推出了最新的v9架构以及Arm Neoverse 运算子系统(Compute Subsystems, CSS)。V9架构是此前v系列架构的升级版,CSS是一款预先配置、整合及验证的Arm Neoverse 平台,可降低开发成本并加速产品的上市进程。这两个产品,价格是此前产品的两倍,盈利能力更强!截止2025财年三季度,V9架构贡献了ARM25%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由于ARM架构垄断了手机市场,同时AI时代之下,各类半导体产品对性能和功耗的要求增加
ARM大跌,市场又开始挑刺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