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之一
IP属地:北京
0关注
7499粉丝
0主题
0勋章

沪上阿姨遇上了好时候,但也有难题

文 | 连线Insight,作者 | 王慧莹,编辑 | 子夜 新茶饮上市潮仍在继续。 4月23日,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东方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意味着沪上阿姨距离上市又近了一步。若成功上市,沪上阿姨将成为中国新茶饮第六股,也将成为今年的第四支茶饮股。 过去四个多月,中国新茶饮资本市场很热闹。刚开年,古茗二次冲击港股成功;紧接着,蜜雪冰城在港股创下冻资纪录;3月,霸王茶姬登陆纳斯达克。 相比于“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三年后,才出现“新茶饮第二股”茶百道,2025年新茶饮迎来了上市的好时候。 资本更愿意为新茶饮市场买单了,品牌们也必须抓住机会。对沪上阿姨而言,在红海之中找到上市之路更为关键。 从市场定位上看,瞄准中低端市场的沪上阿姨,向上有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等品牌,向下有蜜雪冰城,这个“中间层”不算好做。 更重要的是,从盈利能力和资金储备上看,沪上阿姨和同行相比都不算太有竞争力。行业竞争加剧、单店效率下滑、供应链需要完善,沪上阿姨的上市不仅是一个防御性动作,更是为扩张之路补足弹药。 当上市成为行业共识的时候,竞争也提高到新的维度。不管是万店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市都是品牌全新的节点。卷还是要卷的,关键是怎么卷,稳定有序地精细化运营是更核心的方向。 1、加盟狂奔,竞争之中提高单店效率是关键 2013年成立至今,从五谷奶茶,到鲜果茶,出自上海的沪上阿姨,以上海为起点,逐步向全国扩张,如今走到了港股门前。 上市,靠的是被资本认可的故事。在餐饮行业,门店数量和单店效率是支撑品牌想象力的关键,前者决定了市场规模,后者影响着盈利能力。 和众多茶饮品牌一样,沪上阿姨的资本叙事,离不开加盟二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沪上阿姨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达9176家。拉长时间来看,沪上阿姨的开店速度相当之快。2022年门店总数为5307家,2023年为778
沪上阿姨遇上了好时候,但也有难题
avatar钛媒体APP
04-29 10:28

Alibaba Debuts Upgraded Qwen 3 AI that It Claims to Outperform DeepSeek R1

TMTPOST -- Alibaba Group unveiled Qwen 3 on Tuesday, a next-generation upgrade of its flagship AI model featuring enhanced hybrid reasoning capabilities. Qwen3-235B-A22B, features 235 billion parameters but requires activating only 22 billion — roughly one-third the parameter size of DeepSeek-R1. This design dramatically cuts operating costs while achieving performance that surpasses leading models such as DeepSeek-R1 and OpenAI-o1, making it the most powerful open-source model available globally. The announcement comes as China’s AI landscape heats up, driven by the rapid rise of local startup DeepSeek, which earlier this year claimed to deliver high-performing models at lower costs compared to Western rivals. Baidu, China’s top search engine, also stepped up its efforts last Friday by la
Alibaba Debuts Upgraded Qwen 3 AI that It Claims to Outperform DeepSeek R1

关税战后,国内的直播间更热闹了

文 | 道总有理 特朗普胡闹式“发疯”,让原本面临挑战的全球贸易再次动荡。如何规避这只乱飞的“黑天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外贸商家的首要考虑。 “家人们,原本要出口欧美的订单,因为关税战卡在路上了,现在工厂直发直播间!” “姐妹们看清楚了!这件衣服的吊牌、洗标都是按出口标准做的。直播间4折,就当帮咱们外贸人渡个难关,买回去觉得不值,7天无理由退回来,运费我全包。” “说实话,做外贸10年,第一次这么直接面对国内的家人们。以前咱们的货都给老外赚差价,现在关税一涨,他们不要了,咱们自己人接盘!” “今天不为赚钱,就想让大家知道,咱们中国工厂做的东西,不比进口的差!支持一波国产外贸货,感谢家人们!” 这段时间的直播间里,类似的桥段随处可见,尽管存在剧本的之流,但也不得不承认,一大批外商商家正疯狂涌入国内的直播间。 就目前来看,由外转内也是整个关税战中的主流趋势。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成了大部分外贸商家的退路和机会。 当直播间越来越热闹,国内的消费环境或许将迎来新的竞合期,每个外贸商家都存在着巨大的机会,但同时,在奔向胜者的路上,也将面临重重考验。  “自己人的地盘”真的好混吗? 这不是外贸商家第一回尝试外转内。 事实上,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年代,推动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就成了大势所趋,当年,国内的出口额同比下降16%,大量外贸企业把市场转移到国内。2020年,全球供应链受外部环境影响而被迫中断,当年第一季度,国内出口额同比下降11.4%,整个外贸市场又迎来一次外转内的浪潮。 这也就意味着,早在关税战之前,国内外贸企业就积攒了大量的外转内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的国内市场中已经存在外转内的典型企业。如家清品牌乐乐桉,《天下网商》报道,乐乐桉背后的公司2004年开始做清洁市场,
关税战后,国内的直播间更热闹了

在技术喧嚣中坚持“**识”:余凯与地平线的第二次启程

图片来源:地平线 “在世界越来越‘疯狂’当下,信任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在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 余凯对外公布,地平线提出首个用户智驾信任度公式:用户智驾信任度=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夸大度。 同时,余凯也详细解析了这四大影响因子:安心度是指不只是物理安全,更要保障用户心理安全;专业度是指最短时间内选择最优路径的高效,以及稳稳操控所带来的舒适;亲密度是指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这些都与用户信任正相关。而夸大度,则是指营销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的偏差,这会损害用户信任。 余凯在最后发布会结束时强调说道,“所有的技术不是为了让机器更强大,是要让人更强大,让人更自由。最终的价值与意义——让机器归机器,让人的归人。” 在讲解自家产品与技术之前,余凯花了很长时间讲述了地平线成立1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感悟。 余凯指出,地平线十年沉淀了两条战略方法论。一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地平线不愿意内卷,更愿意做一个外卷型的企业,另辟蹊径,去拓宽技术和产业边界。如果真的要上“竞争战场”,那就以10打1,必须赢得胜利。二是永远不要在悬崖边跳舞:要花更多精力思考死门在哪里,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可见风险”。如果真的要跳,也要距离悬崖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图片来源:地平线 技术浪潮之巅的“**识者” 当行业一片嘈杂与疯狂时,我们需要更多清醒、克制与冷静的声音。在这场发布会之前,很多人还在好奇余凯这次会讲什么?如何来讲自家产品?与之前每次的对外分享一样,这次余凯依然还是抛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余凯将其称为“**识”。 当智驾平权的战火烧得愈演愈烈之下,余凯表示,在喧嚣中回归冷静,地平线更愿意做狂飙中的冷静者,悲观中的笃定者。在他看来,历史上,所有的产业里,大家一拥而上的共识,要么是错的,要么就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在商业世界里,没有独特性是毫无价值的。
在技术喧嚣中坚持“**识”:余凯与地平线的第二次启程

Netflix,美股关税风暴的避风港

图片来源:AP Photo 在公布了第一季度强劲的业绩表现之后,Netflix周五盘后股价重返1000美元。 一季度,Netflix实现营收10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为28.90亿美元,同比增长24%;每股摊薄收益为6.61美元。 Netflix第一季度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对第二季度营收和每股收益的展望也均超出预期。 今年以来,Netflix股价上涨了近9%,而其他多数科技公司均较峰值下跌了20%以上。 华尔街正在寻找一个避风港,以应对近期关税巨震与经济衰退的担忧,而Netflix在这一轮大型科技股暴跌浪潮之下,依旧表现强劲,被视为有能力抵御金融市场的动荡。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Netflix的核心产品是线上化的流媒体内容服务,通过互联网传输,不涉及实体商品的进出口环节,因此不受传统的关税政策直接影响。 而相比之下,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科技硬件企业,比如,苹果、特斯拉等公司,会因为关税导致成本上升,股价大幅下跌。 在业绩公布前两天,《华尔街日报》报道称,Netflix上个月举行的年度业务评估会议上,高管们对公司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向高级员工分享了,到2030年Netflix在收入、广告销售和营业利润方面的目标。 Netflix计划到2030年将收入从去年的390亿美元翻倍,并实现约90亿美元的全球广告销售额。高管们还设定了到2030年,将Netflix的营业利润从去年的100亿美元增至三倍的目标。 Netflix提出一个颇具野心的目标是,五年后迈入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目前,这家公司的市值刚超过4000亿美元。 远离关税与贸易风暴中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税新政,使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 在娱乐业,游戏尤其是游戏主机,以及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发行(中国市场),均在新政之后给出了即时反馈。 N
Netflix,美股关税风暴的避风港

对话擎朗智能CEO李通:当年投资人说做机器人的是“骗子”,但如今我们已部署超10万台|钛媒体AGI

2025年是“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风云之年。 一方面,投融资和规模预期市场火热。2025年前3个月,具身智能赛道的54家企业共获得60.46亿元融资,融资企业数量和规模已超过过去两年总和的三分之一。 IDC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近939亿美元。另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 另一方面,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称“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他认为表示目前看不到“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潜力,引发广泛讨论。 “我的观点是,双方都没有错,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终局肯定是美好的,但人形机器人需要长期获得商业价值的。”擎朗智能CEO李通近期对钛媒体AGI表示,行业确实存在一些“泡沫”,但并非坏事,行业整体向好,大家都能从中受益,要是行业垮了,那所有人都将面临危机。 成立于2010年的擎朗智能,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服务机器人赛道的企业,最开始是3个合伙人凑了20万启动资金成立。如今,擎朗智能总部在上海,全球拥有超过80+运营中心,并在美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地设有子公司/办公室,其配送、清洁等专用型商用服务机器人产品累计部署超10万台,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超600个城市及地区。 李通与钛媒体AGI独家交流中坦言,创业15年,他经历了机器人行业三轮低谷和三轮高潮时刻,跌宕起伏的外部环境使得擎朗智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发力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行业。 “2018-2019年资本寒冬时期,我们见到别人(投资人)的时候,他们说做机器人做AI都是‘骗人’的。我们当时也很懵,怎么就骗人呢,我们没骗人。”李通表示,机器人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技术产业,从来不是“模式创新”,而是科技创新,是劳动力的变革。因此,创业公司需要跨越周
对话擎朗智能CEO李通:当年投资人说做机器人的是“骗子”,但如今我们已部署超10万台|钛媒体AGI

口服减肥药将至催动股价大涨,礼来与诺和诺德双强决战在即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口服减重药物获批,礼来与诺和诺德正在争夺第一。 美东时间4月17日,礼来公司(LLY.US)盘中一度涨近17%,收盘涨14.30%,最新总市值7962.73亿美元。与此同时,诺和诺德(NVO.US)大跌7.63%。 消息面上,礼来公布了在研小分子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积极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在血糖控制、体重管理及安全性方面,口服的Orforglipron展现出与注射型GLP-1药物相当的疗效。 Orforglipron是首个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先发优势。目前,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罗氏、辉瑞等制药巨头均布局了小分子GLP-1类药物管线,但基本都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在国内,歌礼制药(01672.HK)的药物管线ASC30正是对标礼来的Orforglipron,正处于临床Ⅰ期阶段。 礼来公司表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Orforglipron用于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而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监管申请则预计在2026年进行。 礼来的减重GLP-1类药物阵营即将扩充,而且口服制剂的可及性优于目前主流的注射剂型,此外,小分子GLP-1药物在生产工艺、设备要求、纯化难度、储存和运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相较于多肽类GLP-1药物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要知道,此前礼来和诺和诺德的多肽类的GLP-1受体激动剂都因产能受限,长居于FDA的药物短缺名单。 靠减肥药向万亿市值迈进 2023年8月至今,礼来已稳坐全球市值第一位置,还曾一度进入9000亿美元市值俱乐部。市值蹿长的重要节点是公司的GIP/GLP-1双靶点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分别于2022年5月、2023年11月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减重适应症,公司产品进入庞大的减重市场带来的市值提升更为显著。 在GLP-1类减重药物赛
口服减肥药将至催动股价大涨,礼来与诺和诺德双强决战在即

痛惜,中国纸业大亨,刚刚走了

文 |华商韬略 刚刚,那个创造中国纸业奇迹的人,走了。 2025年4月18日凌晨,恒安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 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 这个曾蝉联福建首富,被誉为“福建商业教父”的大佬级人物,在过去三十余年,将恒安集团从一个乡镇小厂,打造成国内生活用纸的龙头企业。 他被先后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其商业思想影响了很多企业家。 安踏董事长丁志忠、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特步董事长丁水波,都曾感慨,从许连捷身上学到了很多。 福建晋江安海镇有一座工业园,名为恒安工业城,是恒安集团总部所在地。 你可能没有听过恒安集团,但你一定听过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这些品牌都是恒安集团的。 恒安集团不但品牌强大,而且业绩出众。 2024年,其全年营收226亿元,净利润超过22亿元,是国内最大的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 其生产的心相印纸巾,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执掌恒安集团的创始人许连捷,是国内第一批做卫生巾的企业家,推动了我国女性卫生习惯的转变。 1953年,许连捷出生于福建晋江农村,他的童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睡觉都只能去祠堂打地铺。 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早早开始工作。 许连捷不想种地,因为赚不到几个钱,他觉得只有做生意才能养家糊口,便开始卖鸡蛋、水果、芋头,还给人拉人力车。 这些小生意让他积累了一些储蓄,家里的日子开始好过起来。 不过那时做生意是很危险的,被抓住就要挨批斗。许连捷自然知道其中的风险,但却没有放弃做生意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对策: 假装下地干活,但锄头还没握热就溜了,去外面打听各种赚钱门路。 许连捷从这种早期商务交流中学到了很多,而且与外界建立了商业联系,不过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被人举报“不务正业”,被关进了“学习班”。 在“学习班”时,许连捷进行了深刻反思。不是反思还
痛惜,中国纸业大亨,刚刚走了

美国上次全球征税,世界发生了什么

文 | 摩登中产 一 95年前的春天,摩根大通合伙人拉蒙特闯入白宫,近乎跪求总统,别加关税,但无功而返。 总统胡佛正志得意满。几个月前,他刚目睹帝国大厦奠基,大厦高1250英尺,直插苍穹,延续着美国的骄傲。 过去的十年,是美国骄傲的十年,被称为咆哮年代。 冒险家的飞机越过大洋,3000万辆汽车疾驰路面,无数收音机昼夜欢声不歇,经济学家在广播里下令: 人人都应当富起来。 股市繁荣,楼市繁荣,产业繁荣,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48.5%,福特汽车将新厂建到泰晤士河边,每晚能看到伦敦的落日,听到晚祷的钟声。 时代如锦绣的画卷,唯有农民失落于画卷之外。 工业繁荣除带来产能过剩外,并未惠及农业。美国农业连续萧条7年,德州农民说: 二十年代,属于收音机,电影,乡村俱乐部和高尔夫,唯独不属于丘陵上的我们。 农民怨声越来越大,最后把怒火倾泻到进口商品:欧洲的小麦,扼杀了美国农民的生计。 1928年,胡佛竞选总统,竞选口号就是增加农产品关税,恢复美国农业,“让美国人民重新拥有美国市场”。 他以绝对优势,入主白宫,上任两周后,便成立胡佛农业委员会。 犹他州的参议员,顺势推出关税法案。 法案最初只想保护犹他州的甜菜,然而越来越多利益集团介入,希望夹带私货。 法案经过18个月激烈辩论,修正了1253处,最后对20000多种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 不安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报纸质疑家庭开支会增加,商会忧心海外贸易会断崖,最终,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胡佛,希望能否决法案。 胡佛置之不理,即便股市因法案崩盘,他也相信征收关税,能带来就业和繁荣。 1930年6月,关税战前夕,大批商界领袖,前往白宫,恳求胡佛不要签署法案,但遭无视。 总统坚定盟友,时代偶像,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在白宫待了一夜,反复劝说“这是愚蠢之举”,依旧无功。 1930年6月17日中午,白宫椭圆办公室内,胡佛用6支金笔,签署了编号HR
美国上次全球征税,世界发生了什么

J-Pop全球化,能否复制K-Pop的成功?

文 | 音乐先声 最近,日本金属乐队BabyMatel宣布签约环球音乐集团旗下唱片公司Capitol Records,成为该公司史上首位签订一线合约的日本艺人。 为了庆祝成立BabyMatel15周年,她们今年会在多个地区举行重要的演出。5月,乐队将在欧洲展开首次竞技场巡演,还计划在八个国家的12场演出中亮相,并且将在伦敦O2竞技场举办压轴演出,成为首支在该场馆举办演唱会的日本乐队。 就在不久前,J-Pop组合JO1也在美国纽约Brooklyn Bowl成功举办了首场世界巡回演唱会“JO1DER SHOW 2025 'Anywhere We Are'”门票火速售罄。 作为世界第二大音乐市场,被称为“实体孤岛”的日本总给人一种较为内敛的气质。相较于K-Pop的全球化进击,后知后觉的J-Pop似乎终于觉醒,开始谋求全球出海。 J-Pop觉醒了 这两年,J-Pop正在通过出海演出、培育头部艺人、产业合作等多维度的战略布局,加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3月16日,在美国洛杉矶孔雀剧院举办的“matsuri25”音乐会上,YOASOBI的主唱Lilas Ikuta一句“我们一直在努力,将我们的音乐从日本传播到全世界!”,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当晚同台演出的,还有J-Pop女团ATARASHII GAKKO!和日本音乐人Ado,Ado在演出结束时还用日语和英语表达了对观众和其他表演者的感谢,称这次演出是“梦想成真”。 这场音乐活动的出现,也是推动J-pop致力于走出岛国的缩影。 据了解,这场活动由日本文化娱乐产业促进协会(CEIPA)主办,该协会由五大日本音乐产业组织包括日本唱片协会(RIAJ)、日本音乐版权协会(MPAJ)、日本音乐制作人联合会(FMPJ)、日本音乐企业协会(JAME)和日本演唱会及现场娱乐促进者会议(A.C.P.C.)以及洛杉矶本地的推广公司Goldenvoice在
J-Pop全球化,能否复制K-Pop的成功?

叠纸告祖龙后者败诉,换装赛道不容二虎

文 | 价值星球Planet,作者 | 毓杭,编辑 | 计然 苏州叠纸与祖龙科技缠缠绵绵将近一年的官司,终于有了结果。 今年3月31日,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就叠纸诉祖龙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苏州叠纸公司因商标侵权产生的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10万元;赔偿苏州叠纸公司、上海暖叠公司因不正当竞争产生的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万元,并驳回了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官司败诉,赔款15万,金额不高但侮辱性极强。败诉方祖龙科技方面表示,正在和苏州叠纸打官司,理由同样是“不正当竞争纠纷”,目前该案正在审理当中,叠纸方面则表示会积极应诉。 换装赛道不大,为何两大巨头却拿出了不死不休的架势与对方缠斗?或许还是要从这场官司本身说起。 一则广告引起的风波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微信广告都不陌生,而叠纸与祖龙之间的官司就与此有关。 在说官司始末之前,先来简单看看两家公司在换装赛道的江湖地位。 苏州叠纸,更受年轻的玩家所熟悉,由80后老板姚润昊创建,与米哈游、鹰角、莉莉丝并称游戏次世代F4。2018年国乙大爆发,就源自于叠纸旗下的乙游《恋与制作人》,而换装游戏则是他们公司安身立命之本,从单机的《暖暖换装物语》到后来的《暖暖环游世界》《奇迹暖暖》《闪耀暖暖》《无限暖暖》等,形成了暖暖IP序列。 祖龙科技则是端游时代的头部公司之一,也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直男公司”,旗下大部分游戏都是重型玩法。《以闪亮之名》2023年才在内地公测,但发展速度很快,与“暖暖”系列并肩称霸换装赛道。 去年4月份,叠纸以“不正当竞争”状告祖龙,事由为祖龙在对其运营的换装游戏《以闪亮之》进行推广时,多次将叠纸公司的注册商标“闪耀暖暖”“无限暖暖”“奇迹暖暖”等设置为显性或隐性搜索关键词。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用户看到“暖暖”相关的搜索词,点进去后却发现是《以闪亮之名》的下载链接。 据从业者透露,这类这场商标
叠纸告祖龙后者败诉,换装赛道不容二虎

你对抖音算法的理解,都是错的

文 | 阑夕 抖音做了一件几乎没有其他国内互联网大厂会做的事情:在最大程度上,公开了抖音的算法规则。 被公开的那些信息有多详细呢,从技术原理到具体模型,甚至是计算公式,全都图文并茂的逐一做了解释,足以作为一本入门级的科普读物出版。 除了在已经上线的“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汇总之外,抖音还在北京办了一场线下公开课,让算法工程师担当主讲者,深入浅出的把所有细节又复盘了一遍。 抖音固然有它的压力所在——算法因其黑箱性质越来越从抗压位向背锅位转移——但是为了打消社会疑虑,抖音能够事无巨细的把算法摊开到这种地步,还是比较少见的。 而这逐字逐句的看完所有内容之后,可以这么说,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非技术类媒体所讨论的算法问题,都是错的。 这里的错,首先指的不是主观意义上的歪曲,而是过时。 比如很多文章都会写到,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是在给内容和用户打标签,然后去做相互匹配,这种甚嚣尘上的说法甚至反过来指导了做号产业,产生了很多教人在养号时怎么引导系统给自己打标签的玄学。 但事实上,标签机制是人工编辑时代的经验残余,是让算法模仿人类的糊涂做法,只有在非常早期的推荐算法里才有用过,当机器学习的技术成熟之后,依靠几百个标签去理解内容的做法就完全被淘汰掉了。 这意味着,今时今日的算法不需要去懂内容,这听起来有些反直觉,它不懂内容,怎么知道该把什么视频推送给什么人呢? 答案是:基于特征向量的数学统计。 说人话就是,算法会围绕用户的反馈建模,有没有点赞、看到了第几秒、写了什么评论、是否点开了作者主页……等等,这些互动都会让算法对一个用户的了解逐渐加深,最终越来越准确的“预测”他会感兴趣的下一条视频。 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专家吴恩达教授做过一个系列的“Machine Learning”课程,里面也讲过机器学习对推荐算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评分系统,在海量算力和海量供给的环境里,可以无限接近给用户推荐以他为标准的
你对抖音算法的理解,都是错的

一杯奶茶年售近300亿,霸王“硬上”美股

文 | 观潮新消费 2025年迎来了新茶饮上市潮,如今,“新茶饮美股第一股”也来了。 4月17日,霸王茶姬正式挂牌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CHA。霸王茶姬此次发行14,683,991股,募资4.11亿美元。霸王茶姬开盘涨超20%,截止发稿,霸王茶姬每股32.44美元,总市值达59.54亿美元。 成立不到8年便成功上市,在一众新茶饮品牌中,霸王茶姬的速度仅次于奈雪的茶。但相比奈雪的“惨烈”,霸王茶姬的成绩要好太多。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GMV(商品交易额)为295亿元,同比增长173%。若按照GMV计算,霸王茶姬已超越奈雪、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成为仅次于蜜雪冰城的中国第二大新茶饮品牌。 敲钟现场,霸王茶姬CFO黄鸿飞表示,IPO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上世纪70年代咖啡的现代化旅程一样,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现代化演绎,激发出茶这个历史悠久、为全世界消费者广泛喜爱的饮品的活力。 如霸王茶姬旗舰店墙上那句话:一杯茶能走多远,那要看东方的风吹向多远。接下来,就看霸王茶姬如何继续讲中国茶的故事。 一杯奶茶年入124亿 2017年11月,霸王茶姬在昆明五一路上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定位原叶鲜奶茶,创立之初,霸王茶姬坚持以原叶鲜奶茶为主打,原材料也尽量简单,仅保留原叶茶、优质牛乳和基底乳。 不同于运输及保存都较为麻烦的水果,原叶鲜奶茶的原材料仅有茶、奶、糖浆等,都是易储存易运输的材料,越扩张,霸王茶姬的规模效应就越明显。 据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全年GMV为294.577亿,日均GMV达8000万,同比增加173%;单店月均GMV从2022年的17.75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51.17万元;净利润为25.15亿元,同比增长213.32%,净利润率为20.3%。 营收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霸王茶姬的营收分别为4.92亿元、46.4亿元、1
一杯奶茶年售近300亿,霸王“硬上”美股

2025年,女性内容需要多一些宽容

文 | 眸娱 《雁回时》收官一个星期,编剧竟然和观众吵起来了。 作为近期剧集市场“杀”出的一匹黑马,《雁回时》可以说是小成本古偶逆袭的典范,心有丘壑、谋略满腹的女主角庄寒雁的复仇之路相当带感且反套路,一洗古偶剧娇妻漫天的陈旧套路,算是近期比较亮眼的女性题材作品。 然而,剧集收官后却深陷“烂尾”争议,庄寒雁最终走向婚姻并爱上男主角(也是她姐夫)的结局致使舆论爆发。爱上带娃二婚男的庄寒雁还算清醒大女主吗?“不干净”的男主角配得上大女主庄寒雁吗?女性题材作品无一例外都会陷入性别话题中。 在舆论大战持续进行的当下,《雁回时》的编剧曹笑天发长文回应了种种争议。在编剧笔下,庄寒雁是拥有强大信念、不被规训、无数次拯救自我于水火之中的大女主,但他仍然认为,庄寒雁无法和整个时代抗衡。 庄寒雁结婚并爱上了男主角,或许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时代局限下必然会发生的,曹笑天用“庄寒雁也终将被蒙蔽双眼”来解释这个结局,前期具有反抗精神的庄寒雁仍然被困在了时代命运里。 好了,让所有人不开心了。CP粉因为一句“如果有一天傅云夕成为加害者,她依然会为了保护所有人的性命而杀掉他”而破防,女主粉则因为庄寒雁最终仍然没有挣脱时代束缚而大骂“诈骗”,编剧曹笑天和观众在评论区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正如曹笑天评论区的网友所言“故事写出来,解读就不该只局限于创作者”,关于女性题材影视作品,常常会发生编剧的表达和观众的解读背离的情况,导致双方呈现出尖锐的对立,进而影响到作品的口碑和热度。 女性内容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编剧和观众针对女性题材的创作表达产生了分歧,影视作品的创作必然会面临着更尴尬、更艰难的处境。 编剧和观众的对立 在谈论《雁回时》创作理念的这篇长文中,曹笑天提到了女性题材创作的艰难:每次当我认为我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经验与教训,可下一部作品也总会踩到新的雷点。 女性题材作品以及女性创作者被批判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2025年,女性内容需要多一些宽容

游戏人的就业焦虑,也能成为网红起号的流量密码?

文 | 游戏茶馆 游戏行业找工作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近两年,受经济大环境和行业增长放缓等趋势的影响,大厂、小团队都在强调“降本增效”、“裁源广进”。 纷沓而至的砍项目、大裁员号外声中,随处可闻“失业一年了还没找到工作”,“gap十个月之后,连面试都约不到了”的叹息。 然而,在残酷的真实世界之外,居然还存在着另一番光景。 最近,某位在小X书上做游戏实习经历分享内容的五字博主成为了各个行业群里的话题中心。在这位博主口中,国内一线大厂均是“备胎”,HR都是“舔狗”,各种非技术岗位任ta挑选,笔试是可以不做的,面试是毫无压力的,通过率却是100%的。 这位博主甚至还因为这些毫无佐证的经验帖,一度成为了不少人的追捧对象。 百发百中的实习“魅魔” 在这位博主笔下,自己俨然是个被全世界宠爱的“气运之子”。 家境优渥、名校语言专业(辅修金融双学位)就读的她,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干”,从大一就开始了实习。第一年,她在父母的指引和托举下,进入了金融行业,先后在投行和咨询公司度过了一段轻松愉快的时期。 随后却只因一句“不喜欢”就潇洒离场,转头扎进游戏行业,开启“爽文模式”。 迈步游戏行业后,开局就是在大厂打杂,随后又在大厂的核心项目中干起了运营,入行第一步就已经打败了90%的游戏人。 在这之后,她又陆续入职更多游戏公司,尝试了运营、发行、用户社区、本地化、市场等等岗位,几乎将游戏行业的非技术岗位玩了个遍。 后来甚至还在没有Demo、没有游戏拆解、没有作品集的情况下,收到了策划、PM、商业化等各种研发岗的offer(咱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虽说实习经历丰富,但她几乎从未详细分享过工作日常,反而喜欢锲而不舍地讲述自己轻松求职的过程。 在她的世界里,寻找实习恍若一个能轻松通关的乙女游戏,而市面上叫得上名字的大厂,均不过她招手即来的“裙下臣”。 在找暑期实习的时候,面试30场,通过30场,通
游戏人的就业焦虑,也能成为网红起号的流量密码?

美团滴滴,决战巴西

文 | 大V商业,作者 | 方文 中国市场外卖大战重新卷起来的同时,一场海外外卖大战正在酝酿,而主角依然是国内的外卖和打车巨头——滴滴和美团。 滴滴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背后,除了自身国际化扩张需求外,一个更加隐晦的原因是,美团要杀进巴西了。 作为互相也去入侵过的两家企业,滴滴不得不提防美团在巴西市场可能带来的威胁,这可能是滴滴先发制人在巴西开展外卖业务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美团海外产品Keeta负责人正是前滴滴副总裁仇广宇,其曾经负责滴滴的国际化业务,主导了巴西99打车的收购,并担任过渡时期CEO。 99打车也正是当下滴滴重启外卖业务的业务承载主体,99 Food为旗下业务之一。 仇广宇是国内少有的擅长国际化尤其是拉美市场的操盘手。2018年其主导滴滴收购99打车,2020年离开滴滴加入快手负责国际化业务,2022年加入美团担任出海品牌Keeta负责人。 滴滴和美团,在巴西要打起来? 2025年4月,滴滴通过旗下巴西子公司99宣布重启“99 Food”食品配送服务。 之所以说是重启,是因为滴滴早在2020年就通过收购的打车平台99推出了外卖业务“99 Food”。当年面对巴西本土的外卖品牌iFood,99的外卖业务遭受到了巨大的困难。 巴西外卖市场已被iFood牢牢占据,其市场份额高达80%。iFood对商家施加了“二选一”,使得滴滴和Uber两家外卖平台难以获取足够的商家资源。 这一策略最终导致了包括滴滴的外卖业务退出了巴西市场。 此次滴滴选择推出外卖业务,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美团可能即将进军巴西。 据巴西媒体Neofeed报道,美团Keeta即将进军巴西市场。消息显示,过去几个月中,美团高层多次访问巴西,与巴西企业家就本地市场进行交流。目前,美团已开始与当地物流运营商洽谈合作,并着手搭建其在巴西的税务与运营架构网络。 Keeta进军巴西并不意外。 2024年,美团开
美团滴滴,决战巴西

蔚小理留给英伟达的时间不多了

文 | 字母榜,作者 | 彦飞,编辑 | 王靖 黄仁勋这次来北京脱下皮衣,穿上了西装——鉴于英伟达面临的严峻形势,最佳销售老黄必须把对客户的尊重提到无可挑剔的程度。 在中国市场,英伟达正面临多重挑战。 图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两天前,英伟达宣布,在可预见的未来,其“中国特供版”H20芯片将需要向美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预计第一财季将产生约55亿美元的相关费用。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约5%。 除了AI芯片出口受阻,英伟达的智驾芯片也面临客户流失。 在中国市场,蔚小理、小米、极氪、比亚迪、奇瑞、长城等车企一直是英伟达智驾芯片的重要客户。但随着英伟达下一代智驾芯片不断“跳票”,许多车企正在加速自研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产品的依赖。 据36氪此前报道,小鹏自研的AI智驾芯片“图灵”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量产,搭载于全新车型。这款芯片的研发始于2020年,2024年8月流片成功,如今即将正式上车,未来有望用于飞行汽车、机器人等。 蔚来和理想的自研芯片同样取得进展。 去年7月,蔚来宣布神玑NX9031芯片成功流片。今年第一季度,搭载这款芯片的蔚来高端轿车ET9开始交付。蔚来成为国内首家量产自研智驾芯片的造车新势力。 理想去年不断扩充芯片研发团队,分布于中国的北京、上海,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地。其自研智驾芯片代号“舒马赫”原定2024年底流片,但迄今并没有更多消息。 蔚小理纷纷转向自研,大背景是英伟达新一代Thor智驾芯片的发布时间一拖再拖。 Thor早在2022年9月就正式发布,原定2024年量产。但由于设计缺陷、工艺难度、制造良率等问题,这款汽车圈翘首以盼的智驾芯片屡屡爽约。最新消息是,这款芯片最早将于今年年中量产,且极有可能只有750TOPS的低算力版本。 Thor迟迟难以面世,蔚小理们却无法继续坐等。 2025年被国内汽车行业广泛视为“智驾平权元年”。尽管个别车企发生了与智
蔚小理留给英伟达的时间不多了

奈飞:关税动荡下的 “黄金避风港”?

文 | 海豚投研 $奈飞.US 美东时间 4 月 17 日盘后发布了 2025 年一季度财报。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对宏观敏感性没那么高的订阅流媒体成为了权益投资里面为数不多的避风港。 那么作为爆剧频出的流媒体之王,奈飞在 4Q24 带来王炸业绩后,今年开年是否延续王者姿态?而关税带来的环境剧烈变化下,市场也会更关心管理层对今年的指引会有如何调整。 具体来看: 1. 盈利大幅超预期 主要超预期在毛利率上,除了爆剧热度的延续外,海豚君认为,与一季度多地涨价、高毛利的广告推进有关。管理层对二季度利润率指引更上一层楼,经营利润率提高至 33%(环比 +1.5pct),但对全年经营利润率指引暂时还维持在 29%,可能处于当下环境变化的谨慎考虑,尤其是压力逐渐体现在下半年。 2. 用户增长 “预估” 还行 虽然一季度开始不再披露订阅数,但海豚君基于实际收入和各地区涨价情况,大致估算出了不同地区的订阅用户增量。从整体结果来看,一季度订阅收入增长还是靠用户增加驱动(海豚君预估净增 450 万用户,高于机构最新调整后的预期区间 300-400 万)。 其中欧亚地区增长较多,主要受益当季爆火的本地内容(《Squid Games 2》余热、《Ad Vitam》和《Counterattack》等欧洲电影)。但核心地区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短期对用户规模有一些冲击,使得比如北美地区收入增速存在明显下滑。 不过从历史情况来看,这些都是短期波动。今年内容 pipeline 仍然比较丰富,因此有望逐步吸引用户反流,并且在涨价效应下,拉动收入回归两位数增长。 3. 广告继续向规模化推进 至于 AVOD 业务,2025 年是正式开启规模化发展的一年。一季度奈飞在美国地区落地了自己的1P 广告系统 Netflix Ads Suite,今年剩下时间也将继续向其他地区推进部署。 全年 435-455 亿收
奈飞:关税动荡下的 “黄金避风港”?

汽车上云的不可逆之路

文 | 脑洞汽车 如果你买了一辆带智能驾驶的车,它的自动驾驶系统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车载语音助手背后是千亿级参数的大模型,甚至电池管理中心也要实时接收优化指令。他们每天产生的千万级数据,都离不开汽车云。 汽车云,顾名思义,就是专为汽车行业打造的云计算服务,涵盖数据存储、算力支持、AI训练、车联网协同等核心功能。 它的崛起,实际顺应了汽车市场的更新换代。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新时代车企向前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云厂商的支撑。 那么,为什么汽车必须上云?云计算厂商又该如何抓住这一波红利呢? 车之变驱动云登场 汽车云,本质上是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化生态平台,就像智能汽车的“外接大脑”,贯穿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它通过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支撑智能驾驶、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核心功能。 中国汽车云服务平台主要分为IaaS、PaaS、SaaS层,分别负责设计生产、售后和销售消费等环节。 但为什么现在的车要用云,以前的车就不用呢? 这还要从用户的需求谈起。 十年前买车,我们关心的是发动机性能和真皮座椅。现在年轻人选车,第一个问题往往是:“这车的系统好用吗?能远程升级吗?” 消费者对现代汽车的呼唤超越了原本的驾驶功能。传统汽车就像功能机,所有能力出厂时就固定了。而现在的智能汽车更像长了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可以通过云端升级不断获得新功能。 用户的第一个需求是解放双手,即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的升级伴随着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模型训练需千卡GPU集群。一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每天可能产生10TB以上的训练数据,相当于连续拍摄4K视频20小时。如果车企自己处理,则需要花上千万建设计算中心,而云厂商提供按需租赁服务,成本下降至少90%。 与智驾相伴的是智能交互能力,远程控制、智能导航、语音识别等功能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如AI大模型上车后的交
汽车上云的不可逆之路

438亿,伯牙绝弦捧出一个超级IPO

文 | 融中财经 纳斯达克奶茶第一股,来了。 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也“喝”上了来自东方的现制奶茶。 北京时间17日晚上9点半,霸王茶姬(CHA.US)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根据发行价28美元测算,此次IPO募资规模为4.11亿美元。晚间11点43分,第一笔交易产生,开盘价为33.75美元,涨幅20.54%。当日收盘总市值约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亿元。 作为首个在美股上市的中国现制茶饮品牌,不少投资者在霸王茶姬IPO这条路上为之保驾护航。 霸王茶姬还为此次IPO引入了四位基石投资人——鼎晖投资、RWC、安联、ORIX亚洲。据悉,它们将购买此次发行中总价值约2.0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ADS,约占此次发行中ADS总数的51.7%。 而早在IPO前,霸王茶姬便展现出强大的资本吸引力。拿到了知名投资机构复星集团、XVC、琮碧秋实的投资。如今随着纳斯达克上市钟声响起,这些独具慧眼相中霸王茶姬的投资机构,也将从中获得一笔不错的回报收益。 当然,IPO现场最瞩目的当属霸王茶姬创始人——堪称商界传奇人物的90后张俊杰。关于张俊杰,外界对其的标签是没接受过正规教育、18岁才会认字和写字……但却能从0开始创造出一个东方茶品牌,足以直观体现其优秀。 投资者XVC创始人胡博予在《XVC 2023年度信》中所言,“霸王茶姬的成功还与创始人的出色执行力密切相关”,或许是对张俊杰成功最直白的阐述。 对于霸王茶姬而言,上市无疑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 霸王茶姬CFO黄鸿飞上市敲钟现场表示,IPO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上世纪70年咖啡的现代化旅程一样,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现代化演绎,激发出茶这个历史悠久、为全世界消费者广泛喜爱的饮品的活力。我们的股票代码CHA,更是世界范围内至少30多种语言中‘茶’的发音。公司上市不仅代表着我们开始面向更加广阔的投资者市场,也代表着我们朝着我们的愿景更进了一步。
438亿,伯牙绝弦捧出一个超级IPO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