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IP属地:未知
6关注
7121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江瀚视野
2022-03-06

序贯免疫概念走强,康希诺的大风口要来了吗?

$康希诺(688185)$ 最近一段时间,面对着疫情在国内的点状散发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于疫苗类股票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来序贯免疫概念逐渐走红,很多人都在问序贯免疫到底是什么?序贯免疫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作为中国疫苗巨头之一的康希诺又会有什么样的机会?一、序贯免疫概念走强最近一段时间,疫情的消息再次揪起了每个人的心,一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 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1日17时37分(北京时间3月2日0时37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了4.35亿例,疫情的全球蔓延态势还没能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全国各地也开始出现了点状散发的趋势,让整个资本市场又开始全面关注起了疫苗概念股,在当前市场之上尚未出现明确特效药的情况下,面对着病毒,疫苗成为了最有效的应对办法,疫苗概念股再度在市场走红。特别是近期,期待已久的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新方案正式公布,序贯免疫概念成为了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什么叫序贯加强免疫呢?根据央广网的报道,序贯,是指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间隔接种(也就是现在国际上常说的“异源加强”),从而达到单一技术路径疫苗不能成功实现的高保护效力或持久免疫力。以新冠疫苗来说,如果先前已完成两剂灭活疫苗接种,后续需要打加强针时,改用其他非灭活路线的疫苗,那么就称为序贯加强。举个例子,之前初免接种的疫苗A,加强接种时选择疫苗B,便是序贯加强。就目前新冠疫苗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A+B的序贯方案比A+A的方案效果更好。据了解,截止目前我国共有7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灭活疫苗5个,腺病毒载体疫苗1个,重组蛋白疫苗1个。在当前大多数人都是接种灭活疫苗的大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序贯免疫无疑将会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单白疫苗带来更多
序贯免疫概念走强,康希诺的大风口要来了吗?
avatar江瀚视野
2022-05-04

成亚洲首个营收跨千亿乳企,伊利的未来该咋看?

$伊利股份(600887)$ 最近一段时间,上市公司的年报一直都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热门股票之中,乳业龙头伊利这次的成绩似乎格外被重视,财报一出讨论不断,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伊利的这份成绩单?营收突破千亿之后,进入新增长阶段的伊利还有哪些看点?一、伊利成亚洲首家营收破千亿乳企据上证报中国证券网的报道,伊利股份发布了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05.95亿元,同比增14.15%,营收增长绝对值超过137亿元;净利润87.32亿元,同比增23%。至此,伊利成为亚洲首个跨千亿乳企,中国乳制品行业形成明显的梯队阵营,“一超多强”新格局正式确立。同期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310.47亿元,同比增13.47%,净利润35.08亿元,同比大增24.08%。随着产业链布局日臻完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规模和管理优势持续拉大,伊利股份行业绝对龙头地位进一步显现。仔细分析伊利这份财报,我们发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点:一是多赛道全面开花特征非常显著。金典、安慕希、金领冠、巧乐兹冰淇淋、伊利儿童奶酪棒等重点产品收入同比增15.83%;以金领冠婴幼儿全新配方奶粉、金典A2β-酪蛋白有机纯牛奶、优酸乳气泡乳等为代表的新产品收入占比达到13.4%。二是各垂类市场占有率都占据高位。液态奶当期市占份额提高0.4个百分点,持续高位突破。其中,金典有机市占份额增0.64个百分点;“臻浓”系列纯牛奶年度销售收入更是大增近六成。冷饮业务也打造出巧乐兹、甄稀、NOC须尽欢等王牌产品,连续27年位居细分品类龙头地位。奶粉方面,金领冠收入取得百亿级突破,公司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提高1.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行业第一;而伊利一直占据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成亚洲首个营收跨千亿乳企,伊利的未来该咋看?
avatar江瀚视野
2022-07-31

微软三大业务增速全面放缓,科技巨头的未来到底该怎么看?

$微软(MSFT)$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美股科技巨头的财报陆续发布,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市场的超级巨无霸微软,作为全世界最有名的科技企业,微软的表现始终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然而就在最近微软的财报表现却让人惊讶,各类主要业绩产品全面放缓,很多人都在问老巨头微软这是怎么了?一、微软各项业务增速全面放缓?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微软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财年第四财季财报,第四财季微软营收为518.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创2020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净利润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增速同样也是近两年的新低。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微软就因美元汇率变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主动下调了其第四财季的营收和盈利指引。“在2022财年第四季度,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状况和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对财务业绩的影响,超出了我们在2022年4月26日提供的前瞻性指导中所包含的影响。”微软在财报中表示。在现在看来,这些变化对微软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从业务看,微软的三大业务——云业务、生产力与商业流程业务和个人电脑业务,营收增速均较上一季度放缓。微软的云业务(Intelligent Cloud),包括Azure公共云、GitHub和Windows server等服务器产品,实现营收20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低于华尔街预测的211亿美元。其中Azure和其他云服务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长40%,分析师预计的平均增速为43%,而上一季度该部门同比增46%。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本季度Azure合约数达到了1000万份以上,合约价值10亿美元。生产力和业务流程业务(Productiv
微软三大业务增速全面放缓,科技巨头的未来到底该怎么看?
avatar江瀚视野
2022-06-25

宁德时代官宣明年量产麒麟电池?麒麟电池会如何改变汽车市场?

$宁德时代(300750)$ 最近一段时间,受到油价持续高位运行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在这样的情况下,著名的A股“宁王”宁德时代却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型电池麒麟电池,麒麟电池的出现将会如何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会向何处去?一、宁德时代官宣明年量产麒麟电池?据界面的报道,6月23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第三代CTP(Cell To Pack)技术,同时宣布这款名为“麒麟电池”的新产品将于明年量产上市。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平台转发了麒麟电池发布的消息,同时评论称“明年见”。宁德时代官微随后转发了李想的此条微博,同时评论称:“麒麟有理想”。当天,宁德时代向界面新闻确认,理想汽车旗下的新能源车已确定将搭载麒麟电池。理想汽车则向界面新闻表示,该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以李想的言论为准,暂无其他信息可提供。宁德时代目前是理想汽车旗下车型ONE和L9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据宁德时代介绍,麒麟电池可将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 Wh/kg,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255 Wh/kg,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是锂电池两大主流技术路线,两者使用的正极材料不同。今年3月,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披露,该公司将推出第三代CTP技术,内部代号为麒麟电池。CTP即无模组动力电池包。其技术亮点是跳过模组,直接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二、麒麟电池的出现将会如何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前看到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很多人都会很诧异,说这个电池到底和我们日常所熟悉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有什么不同,有了这个电池之后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首先,这个麒麟电池我们能够看到它的核心逻辑是提升能量密度,
宁德时代官宣明年量产麒麟电池?麒麟电池会如何改变汽车市场?
avatar江瀚视野
2023-06-11

米哈游到底有多赚钱?一家还没上市的公司凭什么这么牛?

$腾讯控股(00700)$ 在上海互联网圈,米哈游绝对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公司,作为著名游戏《原神》的制作公司,米哈游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可谓是巨大,这些年更是以高额年终奖领跑整个上海互联网圈,如今米哈游的赚钱能力公布了,很多人都很诧异一家还没上市的游戏制作公司凭什么这么赚钱? 一、米哈游到底有多赚钱? 光明日报发布一篇关于科技型文创企业的报道提到,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哈游”)在202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73.40亿元,净利润为161.45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净资产为374.02亿元。 若该收入数据统计了米哈游海外实体公司Hoyoverse(位于新加坡)的收入,则按照收入表现(约38亿美元)计算,2022年米哈游已经进入全球收入最高的十大游戏公司之列。 排在它前面的是腾讯、索尼PS、微软Xbox、网易、任天堂、万代、动视暴雪、EA和Take-Two。而截至2023年6月份,米哈游推向市场的产品仅有《原神》、《崩坏:星穹铁轨》、《崩坏3》和《未定记事簿》等几款游戏。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根据米哈游在2017年和2018年提交并跟新的招股书文件介绍,在合作运营模式下,玩家通过充值平台向合作运营商支付充值款,合作运营商收到充值款后再按约定分成比例支付分成款给发行人(米哈游)。 也就是说,米哈游实际所得收入已经提前扣除了渠道商(App Store、Google Play、PS平台、国内第三方安卓渠道以及B站等)抽成。 目前主流渠道商谷歌和苹果的抽成比例均为30%,国内市场的渠道平均抽成比例在10%上下(根据产品强势度不同,与渠道谈判的分成比例不同,总体数据有所浮动;PC端充值不抽成)。 同时,在核算境外收入时,根据米哈游招股书的描述,需要提前缴纳境外离岸税,然后再将所得资金汇回
米哈游到底有多赚钱?一家还没上市的公司凭什么这么牛?
avatar江瀚视野
04-28 10:43

英特尔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英特尔究竟想干嘛?

$英特尔(INTC)$ 在世界芯片市场上,英特尔无疑是有名的巨头,其市场影响力始终在全球覆盖,然而就在最近却有媒体曝出英特尔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让人不禁想问这英特尔究竟想干嘛?我们又该怎么分析这件事? 一、英特尔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据多家媒体报道,英特尔计划在本周宣布裁员超过20%的计划。这将是该公司自1968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同时也是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上任后推动的首次重大重组。截至2024年底,英特尔全球员工总数为10.89万人,若按20%比例计算,裁员规模将超过2.18万人。 英特尔近年来因财务压力、市场竞争及战略转型需求,频繁启动大规模裁员。2022年10月为应对PC市场下跌困境,英特尔首次大规模收缩业务,全球裁员约1.2万人,占当时总员工数的5%。2023年5月,为了推动业务向AI和先进制程聚焦,英特尔进行了一轮结构性裁员,CCG和DCAI部门各裁员约20%,预算削减10%。2024年第二季度,因盈利表现不达预期。英特尔为了全面削减开支,将裁员规模提高到15%以上,涉及1.5万人。最新这次裁员计划,将使英特尔员工规模回到2010年的水平。 裁员背后是英特尔持续恶化的财务表现。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531亿美元,同比下滑2%,股价全年暴跌60%,市值蒸发超1000亿美元。更严峻的是,2025年一季度营收预计仅为117亿-127亿美元,大幅缩水。英特尔首位华人CEO陈立武上任后,明确提出聚焦AI和先进制程技术的战略转型,集中投入18A制程研发和AI芯片业务。 二、英特尔究竟想干嘛? 面对着英特尔的大裁员,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裁员的背后英特尔到底又想干什么? 首先,美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式
英特尔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英特尔究竟想干嘛?
avatar江瀚视野
2023-07-02

美团21亿大手笔收购王慧文的光年之外,美团入局AI该咋看?

$美团-W(03690)$ 最近AIGC市场可谓是大消息不断,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国内第一笔AI的大手笔收购案,美团斥资21亿大手笔收购其原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创办的AI公司光年之外,美团如此进入AI赛道我们到底该怎么看?美团入局AI又该如何分析呢? 一、美团21亿大手笔收购王慧文的光年之外? 据钛媒体的报道,在“老同学”创业四个多月因病离岗后,美团CEO王兴出手了。 美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买方已订立交易协议(即境外股份购买协议及境内股权转让协议)以收购整个光年之外集团的全部权益,收购价为2.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5亿元)。 具体来说,总代价包括现金约2.34亿美元(合人民币16.88亿元),债务承担约3.67亿元,以及王慧文获得现金1元。截至6月29日,光年之外集团的净现金状况总额约为2.85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美团将持有光年之外集团的100%权益。 美团称,董事会预计收购事项不会对本集团的盈利、资产及负债产生任何重大财务影响。创业仅四个多月,老东家高价收购。截至目前,光年之外成为国内史上最快被收购的创业项目,同时这也是中国 AI 大模型、生成式 AI 领域公开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 另外这也意味着,美团进入了ChatGPT热潮下的 AI 大模型领域。光年之外集团成立于2023年,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慧文曾是美团联合创始人。在美团内部,美团CEO王兴是“兴哥”,王慧文是“老王”,他们是清华大学的同学,还是同一寝室的室友。2001年7月,二人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二、美团入局AI到底该咋看? 美团21亿大手笔收购王慧文的光年之外,让人们对于美团入局AI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关注,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看,王兴的收购行为可以被视为对好友的深情厚意。王慧文是美团的联
美团21亿大手笔收购王慧文的光年之外,美团入局AI该咋看?
avatar江瀚视野
2023-08-24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网易云音乐财报预示了哪些市场趋势?

$云音乐(09899)$ 今年的中报季,各家上市公司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特别是各家互联网公司的表现开始全面向好,在这其中网易云音乐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面对着网易云音乐的市场表现,我们到底该怎么看?网易云音乐的财报又反映了在线音乐市场的哪些趋势呢? 一、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的网易云音乐 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网易云音乐披露2023年上半年业绩公告。财报显示,网易云音乐2023年上半年净收入39.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32亿元,营业利润及经调整净利润首次双双为正。 2023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持续强化以音乐为中心的产品体验和商业化能力。得益于订阅会员的显著增长,以及运营效率及成本结构的优化,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飙升至24.7%,2022年同期为12.6%。2023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稳步增长至2.067亿人,同比增长13.7%;在线音乐服务月付费用户数达4175万人,实现用户规模、付费规模双增长。 从财报数据可以发现,网易云音乐的业绩亮点非常突出: 一方面,净利润的增长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财报数据,网易云音乐2023年上半年实现毛利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达到了24.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努力,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持续改善。 另一方面,毛利率的提高意味着公司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网易云音乐通过优化运营效率、拓展多元化业务等方式,提高了业务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了毛利率。 网易云音乐在2023年上半年展现出了良好的财务数据。其收入和盈利能力的增长都表明,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成熟,且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二、优质内容正在成为驱动音乐市场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网易云音乐的财报,我们可以发现在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网易云音乐财报预示了哪些市场趋势?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4-07

特斯拉一季度销量闪崩远不及预期?特斯拉怎么了?

$特斯拉(TSLA)$ 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特斯拉始终是一家标志性企业,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特斯拉的市场表现始终备受市场关注,市场表现也是遥遥领先,然而就在最近特斯拉一季度的销量却出现了闪崩远不及预期,特斯拉的表现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一、特斯拉一季度销量闪崩远不及预期?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华尔街分析师对特斯拉不容乐观的一季度交付数据做好了准备,但实际情况比他们预估的还要糟糕。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斯拉公布的第一季度交付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特斯拉全球共交付38.68万辆,创过去5个季度的新低。交付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8.5%,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0.2%。 受一季度销量闪崩影响,特斯拉美股一度重挫近7%,在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中跌幅居首,最新市值为5300亿美元。作为“美股七雄”之一,特斯拉今年迄今股价累计下跌28%,是7只科技股里表现最为糟糕的一家。 这也是特斯拉近4年来首次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且远低于华尔街平均预估的45.42万辆。2020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一度停工停产导致销量下跌。 特斯拉将此次销量下滑归因于升级Model 3后的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还处于早期产能爬坡阶段,以及红海冲突和柏林超级工厂纵火袭击造成的运输改道,致使工厂关闭。 今年1月,因红海局势导致零部件运输出现短缺,特斯拉暂停了柏林工厂大部分汽车生产;两个月后,柏林工厂因环保人士纵火,被迫再次断电停产。 二、特斯拉怎么了? 特斯拉一度被视为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近期却传出了销量大幅下降的消息。这不仅令市场感到意外,也引发了人们对特斯拉未来发展的担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特斯拉的销量“闪崩”呢?我们该如何分析判断这件事? 首先,特斯拉在2024年一季度销量遭遇滑铁卢,从宏观视角审视,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无疑是影响
特斯拉一季度销量闪崩远不及预期?特斯拉怎么了?
avatar江瀚视野
2022-03-25

美团年亏235亿,但是为啥我们说亏损不是坏事?

$美团-W(03690)$ 一、美团财报亏损235亿?据金融界的报道,3月25日美团公布2021年财报。2021年全年,美团营收1791.3亿元(人民币,下同),去年同期为1147.95亿元,同比增长56%;2021年期内亏损235.36亿元,上年同期溢利47.1亿元;经调整EBITDA及经调整溢利净额均出现同比下跌,分别转为-97亿元及经调整亏损净额156亿元。收入结构层面,美团业务包括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新业务及其他。2021年,美团外卖收入同比增长45.3%至963亿元;外卖实现交易金额7021亿元,同比增长43.6%;交易笔数达144亿笔,同比增长41.6%。2021年美团外卖骑手成本为682亿元,骑手成本占餐饮外卖收入比例高达71%。用户层面,美团餐饮外卖的交易用户数及人均交易频次均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美团交易用户数目同比增加35.2%至6.91亿,活跃商家数目同比增29.2%至8.8户;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同比上升27.2%值35.8笔。另外,2021年,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增加53.1%至325亿元;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84.4%至503亿元。二、为啥说亏损却也不是坏事?说实在,我们看到美团的这一次财报,让人最大的感觉是如果单纯看数据,美团的财报可能不太理想,但是仔细分析这些财报背后的事情,其实感觉可能不仅仅是数据表现的那些事了,那么这件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首先,我们要明白美团当前的这个亏损实际上虽然在增加甚至增加的不少,但是我们仔细研究这些亏损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会发现这一些亏损实际上是亏在关键的地方,我们看到2021年美团骑手全年的配送成本达到了681亿,而全年的餐饮配送服务收入仅仅为542亿
美团年亏235亿,但是为啥我们说亏损不是坏事?
avatar江瀚视野
2024-11-25

雀巢下调中期盈利指标,将分拆矿泉水的雀巢想干嘛?

​在世界快消市场上,雀巢可以说是绝对的巨头,然而就是这个巨头最近却有些问题,一方面下调自己的中期盈利指标,另一方面要把矿泉水等重要业务分拆,雀巢的布局到底该怎么看? 一、雀巢动作不断 据新浪财经的报道,雀巢下调中期盈利能力指标,并计划将矿泉水业务分拆独立营运,以试图刺激销售增长。雀巢又将今年自然销售增长预测下调至约2%,这将是自2000年以来最低的年增长率,虽然明年销售增长将见改善,但基本经营利润率将下降。雀巢最新将交易经营利润率目标定为17%,低于此前的17.5%至18.5%,预计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销售将增长4%或以上,低于此前的中单数增长预测。雀巢还宣布到2027年将每年削减25亿瑞士法郎的成本,不过仍计划增加广告及营销开支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而据界面新闻,雀巢宣布旗下的水和高端饮料业务将自2025年1月1日起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由现任雀巢欧洲水业务负责人Muriel Lienau领导。新的管理团队将评估该业务的战略,包括探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机会,从而使雀巢的标志性品牌和增长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 界面新闻获悉,水和高端饮料这一业务单元在中国市场的具体变化尚不明确。 雀巢此番在全球层面分拆独立的水饮业务主要包括巴黎水、圣培露、普娜、Nestlé Pure Life等品牌,以及瑞士、法国、意大利当地的其他品牌矿泉水。 雀巢中国目前的水饮业务,主要品牌包括巴黎水和圣培露。其中巴黎水也包含一些风味气泡水,比如氼颂家巴黎水;以及圣培露也有多款含气果汁饮料。 二、雀巢一系列动作该咋看? 在当前全球快消市场竞争几近白热化的背景下,雀巢作为全球知名的食品饮料巨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雀巢近期宣布下调中期盈利能力指标,并计划将矿泉水业务分拆独立营运,这一系列操作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首先,快消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众多企业竞相角逐的领域,由于其消费群体广泛、产品更新
雀巢下调中期盈利指标,将分拆矿泉水的雀巢想干嘛?
avatar江瀚视野
2023-12-26

小鹏宣布G6全系降价,本月20个品牌参战,价格战又卷起来了?

$小鹏汽车(XPEV)$ 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曾经引发整个市场的热议,就在最近小鹏汽车宣布G6全系列限时降价,甚至有媒体统计本月已经有20个品牌参战了,新能源的价格战又开始卷起来了吗? 一、小鹏汽车宣布G6全系限时降价 据环球网的报道,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小鹏G6全系减免1万元,售价下探至19.99万元。根据官方消息,该优惠政策限于2023年12月内,据了解,小鹏G6是小鹏汽车的第五款量产车,于2023年6月29日正式上市,售价范围在20.99-27.69万元之间。 无独有偶,据上游新闻的报道,12月份的一轮降价潮由比亚迪拉开。12月1日,比亚迪宣布,针对燃油车主或者下订了的燃油车准车主,可享至高2万元“燃油转订基金”。紧随其后,理想汽车宣布推出12月限时2.5%的年费率,相关车型最高可得3.6万元补贴。 同在12月1日,零跑汽车宣布12月份开启八周年岁末限时优惠,旗下C11车型缴纳5000元定金可享受现金优惠5000元以及至高选装基金5000元、至高金融贴息8000元等。 智己汽车也在12月1日宣布,下定智己LS6可享价值3.76万元的综合优惠,包括立减12000元现金权益和特定限时权益价等。此外,包括哪吒、极氪、吉利、广汽传祺等在内的自主品牌,以及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资品牌,也都先后官宣了相关优惠活动。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2月官宣降价促销的品牌就有近20个。 二、新能源价格战又卷起来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小鹏宣布G6全系降价,并伴随着本月20个品牌的加入,无疑标志着新一轮价格战的开启,这一轮的价格战我们到底该如何分析呢? 首先,每年年底都是汽车消费的重点促销旺季,在这个阶段
小鹏宣布G6全系降价,本月20个品牌参战,价格战又卷起来了?
avatar江瀚视野
2022-09-17

蔚来手机将走高端路线?高端的蔚来手机会有人买吗?

$蔚来-SW(09866)$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手机市场可谓是相爱相杀,各家企业纷纷跨界,要么像苹果、小米等手机企业造汽车,要么像蔚来、吉利等汽车企业做手机,就在最近蔚来宣布其手机业务要走高端路线,很多人都在问高端的蔚来手机会有人买吗? 一、蔚来手机将走高端路线? IT之家消息,前不久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成立,后续蔚来汽车日报称,多原美图移动高级副总裁易炜已加盟蔚来手机团队,担任软件部门负责人。 此外,有消息人士称“蔚来手机团队已超过了300人,员工背景包括OPPO、美图和华为等”。招聘网站显示,蔚来正在大量招聘手机业务相关的人员,包括Android工程师、智能手表整机产品经理等。 之前蔚来创始人李斌也曾透露,蔚来手机的事正在推进,每年就开发一款手机,像苹果一样。 而博主 @电动星球蟹老板爆料称,蔚来手机原本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发布,但由于李斌追求高端路线,所以又推迟到了明年。目前只能确定会在明年发布,年底前肯定能拿到手,但具体日期他并未透露。 从之前的爆料可知,李斌称蔚来首款手机将采用直屏设计,搭载旗舰芯片,但比芯片首发时间晚两个月,并且该机将是和适配最好的手机,会有和蔚来汽车相同的配色。 关于手机的定价,有博主爆料,在常州蔚来车主面对面活动上,蔚来创始人李斌透露了蔚来手机的更多细节:7000元以上的旗舰机型,非曲面屏的直板机,会是和蔚来汽车匹配度最好的手机,预计一年后上市。 二、高端的蔚来手机会有人买吗? 我们看蔚来汽车宣布自己的手机要主打高端手机,这让很多人都很诧异,想知道蔚来的这个玩法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蔚来的玩法? 首先,从蔚来汽车自身的角度来看,去寻找这种高端市场的发展逻辑,这一直都是蔚来汽车的路径选择,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
蔚来手机将走高端路线?高端的蔚来手机会有人买吗?
avatar江瀚视野
2023-05-28

英伟达业绩爆表,有AI大规模加持的英伟达能破万亿吗?

$英伟达(NVDA)$ 今年的财报季,对于整个消费电子产业来说,可谓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不少芯片企业都在公布遇冷财报的时候,有一家芯片巨头却“赢麻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英伟达,甚至有媒体以业绩爆表来形容,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英伟达的业绩表现,有AI大规模加持的英伟达能破万亿吗? 一、英伟达业绩爆表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英伟达发布截至4月30日的2024财年一财季财报,公司实现营收71.92亿美元,同比减少13%,但大幅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5.2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7.13亿美元,每股收益1.09美元,分析师平均预期为0.92美元。财报发布后的盘后交易中,英伟达股价大涨24.63%。 对于营收下滑,英伟达称是因为面向游戏玩家的显卡芯片业务大幅下降,用户在疫情放缓后减少支出,刚刚才开始恢复消费。另一方面,上季度作为大型公司争相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高潮”期,对英伟达图形芯片(GPU)需求大幅增长,使得英伟达成为AI竞赛最大赢家,数据中心业务大幅增长。 两大主要业务中,数据中心一季度营收为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8%,较分析师预期的39.1亿美元高约9.5%,四季度同比增长11% 。游戏业务一季度营收22.4亿美元,同比下降38%,环比增长22%,较分析师预期的19.8亿美元高13.1%, 四季度同比下降46%。 由于AI芯片需求仍保持强劲增长,英伟达给出乐观业绩预期,预计第二财季营收约为110亿美元,扭转营收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滑的势头。 二、有AI大规模加持的英伟达能破万亿吗? 财报发布后,英伟达盘后股价又飙升近30%,市值增长接近2000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使得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接近1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让人不禁想问有AI大规模加持的英伟达能够
英伟达业绩爆表,有AI大规模加持的英伟达能破万亿吗?
avatar江瀚视野
04-28 10:29

沪上阿姨通过聆讯,第六家茶饮上市会引发怎样的产业大战?

$沪上阿姨(02589)$ 最近几年,中国的茶饮市场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家茶饮企业不断跑马圈地,在资本市场上更是持续推动上市,从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之后,第六家茶饮上市公司又要出现了,这就是沪上阿姨,持续上市的茶饮企业会引发怎样的产业大战呢? 一、沪上阿姨通过聆讯? 据新京报的报道,新茶饮企业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沪上阿姨”)发布聆讯后资料集,这意味着沪上阿姨已通过聆讯,距离上市更近一步,进入了发行倒计时阶段。 2024年2月14日,沪上阿姨递交了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2024年12月27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主板上市进程。中国证监会官网2025年1月10日披露,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披露了《关于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在沪上阿姨之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先后完成上市,其中前四家企业在港股上市,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 目前,沪上阿姨推出三大品牌概念,分别为“沪上阿姨”“沪咖”及“轻享版”。其中,主品牌“沪上阿姨”旨在为全国(尤其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现制饮品,产品包括鲜果茶、多料奶茶、轻乳茶、酸奶昔等。沪咖于2022年推出,2024年9月宣布正式开放加盟。“轻享版”于2023年推出,专为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选择,2024年3月,“轻享版”升级至2.0版本“茶瀑布”,进一步捕捉下沉市场需求,轻享版1.0及茶瀑布门店数分别为188家及304家。 二、第六家茶饮上市会引发怎样的产业大战? 近期,沪上阿姨通过聆讯,即将成为第六家上市的茶饮企业,这一事件无疑将在茶饮产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茶饮市场的大战又会向何处去? 首先,近年来,茶饮企业扎堆
沪上阿姨通过聆讯,第六家茶饮上市会引发怎样的产业大战?
avatar江瀚视野
2023-03-05

从日咖夜酒到咖啡炸鸡,哪个才是咖啡发展的终极形态?

$TH International Ltd(THCH)$ 这几年,咖啡市场的发展可谓是神速,在不断扩张的咖啡产业之中,除了从一线城市向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乃至于县城下沉,咖啡产业的又一大趋势是疯狂跨界,如果说去年的跨界风是非咖啡企业做咖啡的话,今年的咖啡圈的跨界则是多元经营,到底哪个才是咖啡产业发展的终极形态?我们该怎么看咖啡产业的发展逻辑? 一、从日咖夜酒到咖啡炸鸡的咖啡圈变革 据北京商报的报道,Tims天好中国(以下简称“Tims中国”) 宣布董事会批准同意与炸鸡品牌Popeyes中国进行合并,在Tims中国看来,此举能够在营收、成本及品牌发展中实现协同效应。自Tims中国展现出上市意图后,其盈利能力便受到多方关注,逐年递增的亏损状况似乎也折射出该品牌急于上市的意图,虽有改善,但该品牌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仍以亏损示人,似乎需要新的资本故事。 北京商报记者从Tims中国了解到,该公司宣布其在中国内地和澳门独家运营Popeyes的交易提案已获得董事会批准,予以开展。该项交易完成要取决于最终文件的执行和成交条件,Tims中国独立审计委员会获董事会授权监管这项交易及其完成情况。 对此,Tims中国董事长Peter Yu表示:“Tims中国目前已经开出600多家门店,门店数量将在年底前达1000家。鉴于此前的经验,我们将在中国市场再造一个品牌,相信此次Tims中国与Popeyes的合作,将在运营和开发等方面带来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咖啡+炸鸡的玩法将会成为一种可能的市场方向。 不久就在Tims中国推出咖啡炸鸡的玩法前不久,日咖夜酒玩法已经在市场中悄然普及了,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日咖夜酒生活方式”“日咖夜酒装修”“日咖夜酒宣传文案”等多个词条成为热门搜索。在大众点评上搜索“日咖夜酒”,定位北京的相关结果
从日咖夜酒到咖啡炸鸡,哪个才是咖啡发展的终极形态?
avatar江瀚视野
2023-08-28

唯品会连续43个财季盈利,面对各大巨头的价格战唯品会该咋办?

$唯品会(VIPS)$ 这些年,对于各家电商巨头来说,价格战几乎已经成为了各大电商的普遍玩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唯品会在其中就显得格外显眼,作为最早的折扣电商,唯品会的发展到底该怎么看?面对各大电商的价格战冲击,唯品会又该如何分析呢? 一、唯品会连续43个财季盈利?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折扣电商唯品会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净营收、净利润、活跃用户数和订单数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延续了连续43个季度盈利的纪录。 唯品会对公司长期业绩走势比较乐观,表示公司的“品牌特卖”定位符合当前消费趋势,公司商业模式的韧性与可持续性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 2023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总净收入同比增长13.6%,从上一季度的245亿人民币增加到279亿元人民币,唯品会方面将主要原因归结到了活跃客户的增长和由自由支配类别消费的复苏推动的支出。 唯品会的业绩表现虽然亮眼,但其面临的市场环境却并不轻松。在消费者越来越讲究性价比的大背景下,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纷纷加码低价策略,试图抢占唯品会的“品牌特卖”赛道。 强调性价比和低价策略,成为电商平台近一年来的转向共识。2022年底,刘强东确定把“低价战略”列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并在今年3月初发布“百亿补贴”计划。阿里的管理层们在今年初也确定了淘宝“五大战略”,价格力再被提及。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在2023年第二季度拥有4570万活跃用户。其中,2021年全年,唯品会核心SVIP用户的交易额占据了总交易额的36%。 二、面对巨头们的价格战唯品会该咋办? 唯品会,这个在中国电商市场上以其独特的销售模式和价格优势脱颖而出的平台,已经连续43个财季实现了盈利。面对日益激烈的价格战,唯品会需要采取怎样的策略来保持其竞争优势呢? 首先,唯品会的业绩向
唯品会连续43个财季盈利,面对各大巨头的价格战唯品会该咋办?
avatar江瀚视野
2023-06-13

5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60%?新BAT时代,蔚小理们该咋办?

$蔚来-SW(09866)$ 最近一段时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变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之下,新能源市场的BAT逐渐确立,很多人都在问大洗牌时代蔚小理们到底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办呢? 一、新能源的回暖与洗牌 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产销分别达到71.3万辆和71.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4%和12.6%,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 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了5月动力电池产销情况。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56.6GWh,同比增长57.4%,环比增长20.4%。1-5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33.5GWh,累计同比增长34.7%。乘联会发布消息称,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目前运行状态与预测基本吻合。 中汽协表示,“五一”小长假期间,多地纷纷推出购车促销措施,并举办汽车消费节、汽车嘉年华等营销活动,助力市场需求温和回暖。此外,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需求,综合施策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推动行业平稳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回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洗牌也在加速,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各大车企陆续发布5月销量成绩单。5月,比亚迪继续“断崖式领先”,以单月24万辆的成绩登顶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冠”,鲇鱼特斯拉(中国)以7.77万辆的成绩获得亚军,造车新势力队伍中,5月哪吒、零跑表现可圈可点。传统车企阵营中,比亚迪、广汽
5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60%?新BAT时代,蔚小理们该咋办?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