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理想,小鹏,这“三驾马车”,一直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造车新势力”。
但是在最近,这一格局有了变化。
日前,部分车企陆续公布8月交付量。根据公开的数据:理想汽车8月共交付9433辆,环比增长 9.8%;小鹏汽车8月交付7814辆,与7月8040辆的销量相比环比下滑;哪吒汽车8月交付6613辆;蔚来汽车8月总交付量为5880辆,环比下降26%,同比增长48.3%。
也就是说,造车新势力在交付量上暂时出现了新的排名:理想,小鹏,哪吒,蔚来。
一度领先的蔚来汽车,在交付量上暂时落后。当然要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交付量,没有涉及到销售额。
蔚来被小鹏和理想超越,这并不奇怪。可是,哪吒为何会有这样的成绩呢?
这个排名,应该是蔚来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蔚来,今年遭遇了不少困难。最主要的是自动驾驶事故,给蔚来带来沉重的打击,更是让自动驾驶成为舆论的焦点。甚至,比特斯拉造成的影响一点也不小。
再加上供应链的短缺,二次上市的迟迟不能落地,蔚来汽车被小鹏和理想甩在后面,很正常。
可是,哪吒能后来居上却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华为的加成,不可忽视,但不是根本原因。毕竟,华为加成的不止它一家。而其被热炒的“哪吒加电”,以及对某些产品的终身免费服务,也是其亮点。不过,最关键的因素是:哪吒汽车足够便宜!
价格的优势,还需要质量的辅助,哪吒是不是昙花一现,目前还不敢说。
当然,尽管面临颓势,但蔚来的优势依然很明显,只是近来的负面因素冲击力过大。
蔚来暂时落后,造车新势力格局会改变吗?至于未来,是旧三驾马车还是新三驾马车,或者是四驾马车,就看他们的努力程度了。是理想、小鹏、蔚来吗?是理想、小鹏、哪吒、蔚来吗?是理想、小鹏、哪吒吗?想一想也蛮有趣。
造车新势力这边红红火火,传统车企也没有袖手旁观。试举两例。
根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8月产销快报显示,8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2,598辆,销量为61,409辆。
而根据媒体报道,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开幕大会上表示:广汽集团计划在2025年实现整车销量达3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25%;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100万辆,全面实现电气化,力争新能源汽车占自主品牌达到50%,新能源汽车搭载车联网比例达到100%。
从这两个例子看,传统车企的努力不容忽视,造车新势力还需要努力。
此外,更新的“新势力”也蓄势待发,将来可能会搅局。比如,小米。
雷军亲自挂帅,百亿注册资金,小米汽车开始上路了!由几年前的不造车,到如今的高调入场,小米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小米——不管是资金的积累,还是技术的积淀。而当下的环境,堪称百花齐放。且不说那些传统造车企业,前面说过的造车新势力俨然已经成为前辈,华为的不断深入,都让造车市场眼花缭乱。
只是,百亿资金放在造车上有多少分量还不得而知。即便说来搅局,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目前,蔚来暂时落后;未来,造车新势力格局会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