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 1
  • 1

中信:看好iPhone 13销量确定性,及其他业务高成长性

中信证券研究2021-10-01

过去五年苹果股价上涨幅度远超同期标普指数,主要原因是:1)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软件服务业务增长带动公司5年净利润增加接近1倍;2)公司依托强大的硬件安装基础、消费者忠诚度、垂直整合能力、软件&操作系统、服务生态,实现了由“硬件公司”向“平台公司”的转变,带动公司5年估值上涨接近1.7倍。我们认为,苹果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并非单纯的产品定义能力,更多在于“依托庞大iPhone用户群以及强关联软件服务建立的iOS生态系统”,使得用户粘性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展望未来,我们看好iPhone 13未来销量的高确定性,以及围绕智能手机衍生出来的可穿戴设备、软件服务、AR/VR、智能汽车等业务的高成长性。继续看好公司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报告缘起:苹果业绩确定性、未来成长性如何看待?

苹果公司股价在过去五年股价累计上涨566%,显著好于同期标普指数(131%)。公司股价上涨既有来自于盈利端上行的贡献,亦有来自于估值端提升的贡献(从2016年初10X附近上行至当前25X附近),显示出市场对公司业绩的预期。作为一家市值超过2.3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公司中长期业绩确定性几何,成长性空间如何看待,这是市场关心的问题,亦是本篇报告重点分析的问题。

▍智能手机:销量维持高位但增速放缓,我们预计未来1-3年销量稳定在2.4亿部附近。

历史数据显示,iPhone销量为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过去数年,借助在产品功能创新、SKU、定价等层面的积极努力,iPhone持续引领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累计销量已超过20亿。苹果手机销量在FY2021创出历史新高后,我们继续看好未来1-3年的销量,预计产品创新周期带来的大小年现象较难重现,主要原因是:

1)iPhone 13虽属微创新产品,但创新集中于5G能力、相机、电池等方面,和此前市场调研反映的用户主要诉求一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当前iPhone13发货周期好于去年同期iPhone12,亦是重要佐证。

2)超10亿iPhone存量用户5G渗透率较低(<10%)、iPhone12/ 13积极的定价策略,有望带来新一代换机需求。

3)华为芯片受阻,苹果依托iPhone12/13/SE3有利的产品周期,未来在高端市场有望保持有利的竞争格局。

▍可穿戴设备:看好iPhone庞大用户基础带来的渗透率提升。

1)当前正处于两轮科技红利之间,5AIoT(5G+AI+物联网)将成继移动互联网后,下一轮科技红利最大的机遇。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全球AIoT连接量将由2018年的64亿个提升至2022年的153亿个(CAGR=24.3%)。

2)2015年以来,苹果围绕智能手机推出AirPods、Apple Watch、Airtag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定义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公司可穿戴设备细分产品出货量均位居行业首位(2020年Airpods出货量为7470万副,市占率为32%;2020年Apple Watch出货量为3200万个,市占率约30%),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3)展望未来,苹果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中的核心壁垒不仅在于突出的产品定义能力,亦在于“庞大的iPhone用户群以及强关联性软件服务”带来的用户粘性。我们预计Airpods出货量有望由FY2020年的7040万副(渗透率为16.5%)增长至FY2023年的1.14亿副(渗透率为23.7%);Apple Watch出货量有望由FY2020年的3200万副(渗透率为9.4%)增长至FY2023年的5650万副(渗透率为13.4%)。

▍软件服务:受益于iPhone用户基数扩大、变现能力提升等,未来成长可期。

目前公司软件服务主要收入来源包括:Apple Store(约占比37%)、License(21%)、apple care(15%)、iCloud(11%)、流媒体订阅等。受益于iPhone存量用户基数的持续扩大,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带来的变现能力提升等,我们持续看好公司软件服务业务的持续成长性:

1)近期苹果&EPIC诉讼结果落地,但预计双方仍将上诉,据Sensor Tower的数据,TOP 50开发者平台收入贡献约47%,假定该类开发者完全绕过苹果税(中小开发者相对缺乏构建苹果外支付系统动力&能力),我们预计悲观情形下对苹果EPS的影响幅度也仅在中个位数水平;

2)2020年公司新推出订阅服务包Apple One,14.9美元即可享受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等流媒体服务,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同时伴随苹果智能硬件销量、ASP等核心指标的持续改善,我们预计来自AppleCare+收入亦有望稳步增长。

▍AR/VR、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公司长周期成长性来源。

1)从iPod、iPhone、Airpods、Apple Watch等,苹果出色的产品定义能力反复被验证,且成功概率极高,如:2008年iPod的峰值出货量为0.5亿部,远超出索尼随身听出货量的3-4倍;2019年Apple Watch出货量为3070万部,远超过瑞士手表的2110万部总额。

2)Digitimes报道,苹果拟于2022年发布首款AR头显面罩,售价超过2000美元。若按时推出,我们预计2023年苹果AR设备销量约210万台(市占率约10%),对应营业收入有望为45亿美元(营收占比约1%)。

3)路透社报道,苹果拟于2024年推出首款智能汽车产品。中长期来看,我们看好苹果智能汽车业务的成长,以及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曲线&估值弹性。未来随着苹果智能汽车的推出,中性条件假设下,苹果获得全球5%市场份额,对应智能汽车销量约287万辆,对应的营业收入约765亿美元,参考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可比公司估值水平,该项业务中长期有望为公司带来近万亿美元的估值贡献。

▍风险因素:

公司核心产品、技术演进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供给不足的风险;新机发布时间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及宏观环境变化导致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新兴服务渗透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政策监管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公司各项业务产品出货量、ASP,以及订阅服务渗透率、用户ARPU等指标,我们预计公司FY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3668/3882/4038亿美元,GAAP净利润分别为947/965/1021亿美元,当前股价对应PE(GAAP)分别为25/24/23倍。展望未来,凭借庞大的存量用户基础,以及全面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智能手机、可穿戴业务、软件服务、Pc&Pad等仍将持续构成公司短期业绩、中期成长性的支撑。而正在布局中的AR/VR、智能汽车等新业务亦将大概率成为公司长周期成长性的主要来源。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1

  • cgedward
    ·2021-10-01
    谢谢您
    回复
    举报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