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供氢系统产品升级,成本降幅有限单价来看,国富氢能车载储氢产品平均单位由2021 年的132 元/升下降至2023 年的117 元/升,2024 年1-5 月进一步降低至108 元/升,相比2021 年降幅18.0%。降幅较小一方面在于成本相对偏刚性(碳纤维成本降价不多),此外燃料电池乘用车对70 兆帕储氢瓶的需求增加、大容量多瓶组的铲平增加对整体均价造成一定程度的上行影响。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的原材料成本结构主要包括储氢瓶、管阀件、传感器及控制器等,其中储氢瓶占系统总成本的比例最大。
就单个车载储氢瓶而言,原材料成本结构主要包括碳纤维及铝内胆等,其中碳纤维占储氢瓶总原材料成本50%以上。由于过去数年国内产量有限及国外出口管制,碳纤维面临供应限制,导致2021 年及2022 年价格上升,随着中国核心技术本土化和产能提高,碳纤维价格已逐步下跌,2023 年为人民币175.6 元/千克(2023 年平均下降30.9%),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4 年碳纤维平均价格相比2023 年均价又下降23.7%。未来储氢瓶降本一方面取决于行业放量规模效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制造原料(碳纤维、铝材、四型瓶用到的聚酯纤维等复合材料)的成本下降趋势,如果考虑未来碳纤维等原材料国产化替代进度加速,成本或进一步下降。
加氢站核心装备期待未来规模化降本
无论从加氢站设备的价格下限或者平均价格来看,2023 年相比2022 年降幅都较为有限,主要原因在于:1)单站加氢规模逐渐扩大,设备投资额有所增加,反映单套设备价格降幅不大;2)加氢站建设需求近年没有明显增加,2021-2023 年中国新增加氢站数量分别为97 座、86座、118 座,规模降本不明显;3)降本不降价,毛利率略有提升。2021-2023 年国富氢能车载储氢系统毛利率有明显恢复,2024 年1-5 月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张家港工厂三期生产车间及租赁土地有关的折旧大幅增加,预计未来随着新项目产能逐渐达产,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燃料电池系统持续降本,重塑能源自研系统售价已降至2,982 元/kW重塑能源2023 年氢燃料电池系统销量1,902 台,同比增长52.6%,销售总功率规模242.3MW,同比增长82.6%,在出货量放量的背景下,重塑搭载自研电堆的燃料电池系统售价由2021 年的4,635 元/kW 下降至2022 年的3,720 元/kW,2023 年进一步降低至2,982 元 /kW,复合年降幅达19.8%;与此同时,公司搭载第三方电堆的系统产品售价也由2021 年的2,846 元/kW降低至2023 年的1,958 元/kW,年降幅也达17.1%。售价下降核心是产品成本持续下降,2021-2023 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复合降幅达21.5%,对应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1.6%、23.2%、28.0%。
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非储氢瓶等来料加工产业),核心零部件逐渐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且随着燃料电池车放量规模优势逐渐明显。
投资策略:重点看好核心零部件投资机会
展望2025,即将迎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考核时间点,电解槽、燃料电池环节有望高增,政策已为行业放量奠定基础;从顶层重视度来看,2025 年示范城市群政策到期后,我国有望出台全国性政策以继续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氢能是实现零碳重要抓手,上中下游加速推广过程中,重点看好电解槽、输氢管道、压缩机、储氢瓶、燃料电池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机会。
风险提示
1、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补贴政策风险;2、燃料电池技术升级导致的产品迭代风险;3、氢能产业政策变化不及预期;4、绿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