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研习社

公众号:读财研习社。10年指数化基金经验,低估值高成长策略

IP属地:未知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4-23

      自由现金流基金扎堆发行,怎么选?

      今年以来,“自由现金流”这个词在公募基金圈逐渐流行起来。进入4月,相关产品更是进入密集发行期。 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22日,包括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 类:023917、C 类:023918)在内,当月共有18只现金流指数相关产品发行。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由现金流?又该如何选择呢? 一、什么是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CF)是指企业在支付了所有必要的经营费用和资本支出后,剩余的可用于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是衡量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 而且现金流财务操控的空间远小于净利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质量。 相对应的,高自由现金流选股策略也不断受到追捧。这在国内是一个崭新策略,2024年以前无相关指数发布,但在海外是一个相对成熟概念,产品化已非常成熟,例如2016年上市的COWZ(Pacer US Cash Flows 100 ETF,又称现金奶牛ETF),目前规模已超250亿美元。在Pacer公司,该系列ETF产品约10只,被称作“现金奶牛系列”。 二、选哪个指数? 初步统计,当前市场上主要的自由现金流指数包括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和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等。 指数均剔除了现金流模式特殊的金融和地产行业,且均以自由现金流率作为排名依据,全部采用自由现金流加权方式,并设定单一成分权重上限为10%。 在样本筛选方法上,各指数在具体筛选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如富时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剔除了高波动、回报较弱、预期收益增长为负的证券。 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要求企业连续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正; 而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则要求近一年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以及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正,并剔除近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占营业利润比例排名后30%的股票。 具体到业绩,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表现尤为突
      238评论
      举报
      自由现金流基金扎堆发行,怎么选?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4-22

      换手率近30%,自由现金流为何这么火?

      近来,市场的“风浪”越来越大,权益资产的波动率也更高了,赚钱更难了。 怎么能更稳健的获取收益,是当前不少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在考虑的事情,一些小众但却更有价值的指数自然进入到投资的视野中。 自由现金流成为一个新的创新投资方向。 以前所有人的关注焦点大多在成长快、冲劲强、潜力足的企业,大家更多考虑的是谁先占领这个市场。 这类企业在和谐的环境下,自然没问题,但一旦遇到危机,在没有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可能很快就会支撑不下去。 所以在很早,巴菲特在投资上就指出:“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该企业是否具有足够充沛且源源不断的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之所以比净利润更真实,在于它过滤了“纸上富贵”。 目前市场上讨论比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指数包括有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980092,下称自由现金流指数),这只指数发行于2012年12月,高度聚焦于可选消费、工业、能源等现金流稳健的传统行业。 市场上已经有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代码:159222)等产品跟踪这个指数,4月22日该ETF成交额2.5亿元,换手率近30%、位于同类ETF第一。 光说不练假把式,在一个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还得看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表现到底怎么样?为什么投资者都在关注这只ETF呢? 1、跟沪深300对比 整体来看,自由现金流指数年化收益跑赢沪深300超12个百分点,年化波动率比沪深300低。 高收益的实现建立在较低的波动率之上,风险收益比尤为出众。 图1: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3/12/31-2025/3/7 2、跟中证红利对比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的中长期收益比中证红利指数更高。 图2: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3/12/31-2025/3/7 3、自由现金流指数为什么这么强? 在大多数传统宽基指数尤其红利类指数的样本中,金融尤其银行当仁不让占据着较高的行业权重。 但自由现金流指数的成分股里面
      166评论
      举报
      换手率近30%,自由现金流为何这么火?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4-14

      丢掉幻想,积极准备

      现在关税的消息,一天三变,跟着走,绝对吃大亏。 所以,既然长期来看,无论是涨跌,短期内的动荡情况不容易缓解,所以我在现在黄金突破前高的位置上,立马配置了一点黄金ETF份额。 虽说成本高了点,但实际上未来的上限谁又能说得清呢。 实际上,作为普通投资者,很难在小的细节中抓住所有机会,只能在宏观的大周期中,无奈的做出应对,这种应对有提前预判的能力,自然吃大肉喝鲜汤。 如果后知后觉,要么替别人出钱,要么喝点淡汤。 我们在经历了历史上不曾遇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有人都会主动被动的参与其中,或许从现在已经是转折点了呢。 牛犇的看法是,无论外界如何改变,关税、毛衣战等各种手段,内部的很多事情都还有更多空间做好。 所以,保持耐心,积极准备。看似震荡,但里面蕴含着挺多机会的,比如创新药、有色金属等。 二. 4月14日指数估值播报(1476期) 市场温度:41° 指标提示: 1.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粗略计算); 2. 近十年百分位: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近十年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3. -表示暂无或不适用数据; 4. 指数样本范围包含A股、港股、美股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5. 注意银行、地产、金融、证券、环保、大农业、基建参照PB估值;互联网参照PS估值; 6. 医疗、芯片、5G等统计周期短,十年百分位仅供参考。 估值说明: 1. 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合理,红色代表高估; 2. 理论上,绿色安全边际高,机会大,适合买;黄色空间小,适合持有;红色安全边际低,风险大,适合卖; 3.估值状态说明:低估(PE≤20%);合理(20<PE≤80%);高估(PE>80%) 4. 估值适合长期投资参考指标,短期忽略。 本指数估值为个人统计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和依据。
      9991
      举报
      丢掉幻想,积极准备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4-07

      千股跌停,市场温度直降13°

      今天是个什么情况,不用多说了,全市场下跌5284家,上涨106家。 其中,跌停数2902家,不止千股跌停,而是翻倍。 因为我之前《我把恒科卖了》就将一些持仓减掉了,整体仓位不到20%,算是避开了一次,绝对亏损不多,但是收益率却奔着20%以上走了,目前持仓中多以医药为主。 从投资的角度,这次暴跌并非企业真实价值变化导致的。 但同时,由于影响范围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不能比的,恐慌的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市场震荡。 最惨的当属港股,本来持仓中外资的占比就不小,避险情绪占据着主导。 接下来会怎么样,没有人能预测,但是从今晚美股的情况看,多空依然焦灼,纳斯达克指数一度涨幅5.16%,截至发文跌幅扩大至-2.06%。 中概股继续大跌,百济跌7.66%,阿里跌7.29%,京东跌4.32%,网易跌6.6%,百度跌2.64%。 整体看可控,虽然医药豁免,依然挡不住百济大跌。 接下来就等市场稳定住再说,虽说政策随时可以加持,除非对岸把加的税取消了,否则还是拉扯的过程。 二. 4月7日指数估值播报(1474期) 市场温度:34° 直降13°,果然川子的手段犀利。 指标提示: 1.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粗略计算); 2. 近十年百分位: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近十年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3. -表示暂无或不适用数据; 4. 指数样本范围包含A股、港股、美股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5. 注意银行、地产、金融、证券、环保、大农业、基建参照PB估值;互联网参照PS估值; 6. 医疗、芯片、5G等统计周期短,十年百分位仅供参考。 估值说明: 1. 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合理,红色代表高估; 2. 理论上,绿色安全边际高,机会大,适合买;黄色空间小,适合持有;红色安全边际低,风险大,适合卖; 3.估值状态说明:低估(PE≤20%);合理(20<PE≤80%);高估(PE>80%) 4. 估
      126评论
      举报
      千股跌停,市场温度直降13°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4-02

      黄金一度爆拉9.47%

      医药板块终于进入了“牛市”。 该轮到的只会迟到,不会消失。 我连续2天都写了医药板块,还是挺给面子,既然市场愿意轮动,那就接着持有吧。 从当前医药的情况看,创新药依然是各个医药的领头者,不要舍本逐末去搞什么医疗之类的。 除了医药,整体看没啥亮点,全市场的成交量也跌破万亿,成交量上不来,基本上不会有太多行情。 今天唯一的亮点就是黄金主题LOF,一度暴涨9.47%,收盘大涨7.93%。 黄金暴涨主要是外围的不确定,但如此暴涨也跟基金的规模有关系。 在小体量的基金中,非常容易被大资金趁着一些消息溢价炒作,从几百万直接爆拉上亿的成交量。 这种基金,涨跌都非常猛,如果你有信心能跟上,吃肉喝汤不在话下,但如果事后追踪,高位接盘必然被套利的资金砸盘。 炒作溢价,最好的方式是在市场热点起来时,就提前布局,等待热点发酵,但这种属于埋伏等待,可能会起来,也可能平淡如水,全靠运气。 二. 4月2日指数估值播报(1474期) 市场温度:47° 指标提示: 1.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粗略计算); 2. 近十年百分位: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近十年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3. -表示暂无或不适用数据; 4. 指数样本范围包含A股、港股、美股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5. 注意银行、地产、金融、证券、环保、大农业、基建参照PB估值;互联网参照PS估值; 6. 医疗、芯片、5G等统计周期短,十年百分位仅供参考。 估值说明: 1. 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合理,红色代表高估; 2. 理论上,绿色安全边际高,机会大,适合买;黄色空间小,适合持有;红色安全边际低,风险大,适合卖; 3.估值状态说明:低估(PE≤20%);合理(20<PE≤80%);高估(PE>80%) 4. 估值适合长期投资参考指标,短期忽略。 本指数估值为个人统计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和依据。
      1,113评论
      举报
      黄金一度爆拉9.47%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3-31

      好消息不断,上升阶段即将开启

      药茅恒瑞营收和利润都增长不错,这个业绩说明在医药集采的背景下,创新药龙头开始回血了。 虽然今年药茅没有神州涨的猛,主要还是后者业绩也顶起来,港股带着A股向前冲。 这就是一个好消息,昨天我对比了中证创新药和港股创新药,涨幅差了5倍,轮也要轮到A股涨了吧(我持有A股医药基,利益相关)。 医药自从上一轮后,几乎没有像样的表现,从持有感上很差,但在复苏的大背景下,依然有机会。 何况最新的集采政策意见稿也将从唯价格向价格和质量平衡转变,这对创新药板块是大利好。 目前创新药要么选择港股,要么A股,我个人认为港股的涨幅挺超前了,A股不能一直这么滞后吧。 激进点,都配置港股,稳妥点,A港一起买。 二. 3月31日指数估值播报(1473期) 市场温度:45° 指标提示: 1.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粗略计算); 2. 近十年百分位: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近十年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3. -表示暂无或不适用数据; 4. 指数样本范围包含A股、港股、美股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5. 注意银行、地产、金融、证券、环保、大农业、基建参照PB估值;互联网参照PS估值; 6. 医疗、芯片、5G等统计周期短,十年百分位仅供参考。 估值说明: 1. 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合理,红色代表高估; 2. 理论上,绿色安全边际高,机会大,适合买;黄色空间小,适合持有;红色安全边际低,风险大,适合卖; 3.估值状态说明:低估(PE≤20%);合理(20<PE≤80%);高估(PE>80%) 4. 估值适合长期投资参考指标,短期忽略。 本指数估值为个人统计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和依据。
      305评论
      举报
      好消息不断,上升阶段即将开启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3-23

      连续下跌,我把恒科卖了

      上周四、周五市场连续下跌,我把恒生科技卖了,仅保留着恒生互联的ETF仓位,整体仓位降到10%。 恒生科技的净值因为连续上涨、减仓,已经到了负成本,就算留着也没关系,份额都算是收益。 或许这个操作可能有点滞后,甚至卖飞了,没关系,至少牛犇仓位中还有10%。 互联网板块,如果从指数前期高点来看,虽然经过AI的刺激大幅上涨,但距离高位净值还有一定距离,恒生互联比恒科更落后。 估值上也已经进入合理的阶段,最有性价比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只能说价格合适,可以继续持有。 但是如果有更高潜力的票存在,也没必要耗着资金和时间。 我准备将资金找一些政策方向明显,行业业绩复苏的基金,比如消费、创新药。 可能这些暂时还没有显现出多少增长空间,但多观察、多等待吧,不急于一时。 从大方向看,目前沪指的月线中5月、10月、20月和30月都已拐头,其他几个核心指数还没有完全形成,但这种震荡的形式,会趋势市场和指数逐渐聚拢。 对大方向的判断,决定了整体的执行力度,如果是初牛,可以不断寻找低位的潜力股或基,如果是震荡市,结构性的把握比较困难,熊市更不必多说了。 二. 3月21日指数估值播报(1471期) 市场温度:46° 周五大跌,市场温度直接降了4°,经过IA的拉动,市场终于到了一个瓶颈期,必然会触发筹码交换。 短期看,周四周五大跌,空占据了主动,但不算坏事情,方向已定,中间都为序曲。 指标提示: 1.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粗略计算); 2. 近十年百分位: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近十年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3. -表示暂无或不适用数据; 4. 指数样本范围包含A股、港股、美股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5. 注意银行、地产、金融、证券、环保、大农业、基建参照PB估值;互联网参照PS估值; 6. 医疗、芯片、5G等统计周期短,十年百分位仅供参考。 估值说明: 1. 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合理,红色
      813评论
      举报
      连续下跌,我把恒科卖了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3-20

      思考一晚,这样选择最稳妥

      今年以来,全球AI技术迭代远远超过预期,随着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的利好不断催化,相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板块引人瞩目。 在这一背景下,基民对AI主题的投资关注度持续升温。 然而,面对新兴的技术、行业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怎么能贴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赛道,大概率是许多人要探索的。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已跨越概念验证阶段,步入商业化应用的落地关键期。 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为例,其通过开源生态、硬件协同优化等创新,实现训练成本降低40%、推理效率提升200%,直接带动下游机器人、AIGC等场景爆发。 这种“上游技术突破—中游成本下降—下游应用爆发”的传导链条,使得单一环节的投资难以捕捉行业红利。 因此覆盖全产业链的ETF工具也许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那么,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参与呢? 我认为选择大于努力。 举个例子,可以考虑关注三只差异化产品构建完整AI和机器人产业布局: 1、人工智能ETF(159819):聚焦通用AI技术与核心算法企业,覆盖算力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应用,一键布局全产业链; 2、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锁定科创板硬科技企业,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智能传感器等国产替代环节; 3、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瞄准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终端场景,布局智能制造等前沿赛道。 这种“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组合,既能分散技术路线风险,又可把握各环节轮动机遇。 如果想借着DeepSeek的风头,从上面三者中间选择任一都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对于ETF来说,规模与流动性是衡量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以人工智能ETF(159819)为例,目前其规模突破150亿元,规模和流动性稳居同类第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作为科技板块的成长潜力先锋,一旦起势跟上节奏较难,同时涨跌都很快,波动较大。 对个人来说,ET
      464评论
      举报
      思考一晚,这样选择最稳妥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3-17

      指数微涨继续新高,悄悄买点它

      整个市场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虽然指数微涨,但不影响这种强势。 目前估值表中70多个指数,绿色低估的已经不多了,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从“病房”出来,甚至还跳了一支舞。 从估值对比看,消费、医药的估值还处于“洼地”,20倍PE的消费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而科技板块估值百分位已经超过了90%。 芯片PE估值105倍,云计算PE估值89倍,人工智能估值61倍…等等。 科技作为朝阳产业,也是拉动经济引擎转型的希望,但目前还没有完全承担起这个责任。 过去三年时间,A股的下跌和经济周期匹配度相当高,也与房地产的下行周期保持高度一致。 这说明了,地产作为过去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牵扯到千家万户,只要它能稳住,对咱们来说就一定是好事情。 昨天发布的消费专项政策,覆盖方方面面,就是在努力减少房地产的影响,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的占比。 所以,接下来的消费政策只会保持甚至加码,直到能稳住,就是胜利。 在关注科技的同时,一些优质的消费板块或许也有不错的机会。 行业龙头或者二线细分龙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 3月17日指数估值播报(1470期) 市场温度:50° 大盘指数:微弱上涨,继续新高。 指标提示: 1.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粗略计算); 2. 近十年百分位: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近十年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3. -表示暂无或不适用数据; 4. 指数样本范围包含A股、港股、美股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5. 注意银行、地产、金融、证券、环保、大农业、基建参照PB估值;互联网参照PS估值; 6. 医疗、芯片、5G等统计周期短,十年百分位仅供参考。 估值说明: 1. 绿色代表低估,黄色代表合理,红色代表高估; 2. 理论上,绿色安全边际高,机会大,适合买;黄色空间小,适合持有;红色安全边际低,风险大,适合卖; 3.估值状态说明:低估(PE≤20%);合理(20<PE≤8
      376评论
      举报
      指数微涨继续新高,悄悄买点它
    • 读财研习社读财研习社
      ·03-16

      消费大涨,终于创新高了

      仔细看了下《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小5000字,大大小小政策有30条,基本覆盖了消费的方方面面。 跟打工人关系比较大的有几点: 金融: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人口: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休假:障休息休假权益,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大宗消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 科技: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品质电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以上是文件指导,各个地方还得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具体措施,各位静等吧,估计3月份会陆续有实质性的政策。 目前看,过去咱们以生产经济为主的运行模式,逐渐转变为靠消费拉动,既然靠消费,就得消除各种阻碍,开弓没有回头箭,以后在这方面的政策会越来越多。 上周五消费板块大涨,可能就有资金提前获悉,本来挺弱的指数,被各个板块强行拉起来,上证指数创了3419点新高。 指数强势,并不是整个市场强势,至少大势上有搞头,再往下就得看细分结构行情了。 在泛科技后行情下,消费如果能扛起大旗,医药医疗也有可能紧随其后。 二. 3月14日指数估值播报(1469期) 市场温度:50° 大盘指数:创新高,弱中有强 行业焦点:乳制品、保险、白酒等消费引领指数上涨。 指标提示: 1.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粗略计算); 2. 近十年百分位: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近十年数据中所处的位置; 3. -表示暂无或不适用数据; 4. 指数样本范围包含A股、港股、美股等宽基和行业指数; 5. 注意银行、地产、金融、证券、环保、大农业、基建参照PB估值;互联网参照PS估值; 6. 医疗、芯片、5G等统计周期短,十年百分位仅供参考。 估值说明: 1. 绿色代表低估
      478评论
      举报
      消费大涨,终于创新高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