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肉类的Beyond Meat,价值究竟几何?
@小虎周报:
5月2日登陆纳斯达克的“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 $(BYND)$创造了今年以来上市的神话——上市首日就大涨163%,并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在一个月后的第一份季度财报公布后,更是冲上了每股186.43美元,就25美元的IPO价格大涨近7倍。在避险情绪升温的5月,“人造肉”是为数不多的逆风热门话题。Beyond Meat的CEO伊桑·布朗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在股东信中提到2009年创办公司的初衷就提到了“为了吃肉就应该杀死动物”这样的人文主义话题,瞬间将这一属于科研、金融领域的食品开发上升到道德层面,于是,“当人类决定吃不吃肉的时候,人造肉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最好的新方向”。 这样的题材,配上这样的故事渲染,加上已经搬上餐桌的食材,让不少天使投资者看上了这家公司。Beyond Meat的董事会中也不乏领导甲骨文上市的Raymond J. Lane、可口可乐公司现任CFO Kathy N. Waller、麦当劳前CEO Donald Thompson,此外不在董事会里的是著名投资者还有微软的比尔盖茨,以及好莱坞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其实仔细看Beyond Meat一路走来的管理和投资人班子,也是一票专业队伍的职业化操作,这也是它能领先于比它规模更大的另一家人造肉企业“Impossible Foods”提前上市的原因之一。这样的操作,与国内的瑞幸咖啡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工肉的“虚”与“实” 主流的人造肉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由动物细胞培养的“真肉”,另一种是植物蛋白合成和改造而来的“仿肉”。人类对“真肉”的研究在2013年就由荷兰科学家实现了。 只可惜那一块肉饼造假32.5万美金,实在昂贵,直到现在这种培养的真肉依然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但是“仿肉”则是由大豆等植物提取的植物蛋白合成,同时混上植物性血红蛋白,连“血淋淋”的效果都有了。关键是“仿肉”虽然造价也比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