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NoNoise

噪音太多,来点有意思的吧

IP属地:未知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4-24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2025年开年,京东跑步入场外卖行业,让沉闷已久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又有了一丝「活人感」。 4月21日,社交网络有人晒出了刘强东亲自为其配送外卖的合影,画面颇为诙谐。有网友扒出,刘强东上一次亲自送外卖还是2018年为了力推京东奢侈品快递服务。时隔7年,刘强东再次亲临一线。 当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人们似乎常常忽略,外卖是一个已经成熟发展十几年的赛道。饿了么诞生于2008年,美团外卖诞生于2013年,但因为商业模式问题,外卖天生就是「Hard模式」,赔本吆喝是行业特性。摩根大通曾估算,美团2024年外卖净利润率仅为2.8%,而日单量仅有美团四分之一的饿了么甚至至今没有盈利。 此前,字节和快手都希望在外卖领域大有作为,但最终还是把业务重心转至到店。 一位从业者告诉《降噪NoNoise》,京东可能期望在618前让外卖达到某一个量级,如果单量能够稳定在大几百万就可以做下去。现在的大额补贴并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但撤掉大额补贴后的真实单量,才是验证其可行性的关键,这一结果最快几个月内就能看到。 尽管有日均1000万订单量和一定的配送基础在手,但想要真正深入美团饿了么腹地,这场持久战的消耗也可以想见。有江浙沪区域的本地生活服务商估计,京东目前一天补贴约有2000万元。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未卜的低净利市场,京东为何孤注一掷、狂砸百亿补贴?唯一的可能是,外卖之外还有托底之物。 01 外卖只是打头阵 京东正通过这场空前绝后的「补贴战」将外卖战局推至高潮。 百亿补贴后的外卖价格有多夸张?3块9的库迪生椰拿铁已经卖掉了2000万单。蜜雪冰城茉莉绿茶三杯6块8,霸王茶姬5块一杯,有网友分享,作为京东Plus会员,他几乎可以天天喝到1块2的茶百道。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布的相关截图 面对京东的攻势,美团也不甘示弱。除了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美团外卖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红包补贴
      328评论
      举报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4-24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文|墨迪  编辑|孙静  2025年开年,京东跑步入场外卖行业,让沉闷已久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又有了一丝“活人感”。 4月21日,社交网络有人晒出了刘强东亲自为其配送外卖的合影,画面颇为诙谐。有网友扒出,刘强东上一次亲自送外卖还是2018年为了力推京东奢侈品快递服务。时隔7年,刘强东再次亲临一线。 当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人们似乎常常忽略,外卖是一个已经成熟发展十几年的赛道。饿了么诞生于2008年,美团外卖诞生于2013年,但因为商业模式问题,外卖天生就是“Hard模式”,赔本吆喝是行业特性。摩根大通曾估算,美团2024年外卖净利润率仅为2.8%,而日单量仅有美团四分之一的饿了么甚至至今没有盈利。 此前,字节和快手都希望在外卖领域大有作为,但最终还是把业务重心转至到店。 一位从业者告诉《降噪NoNoise》,京东可能期望在618前让外卖达到某一个量级,如果单量能够稳定在大几百万就可以做下去。现在的大额补贴并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但撤掉大额补贴后的真实单量,才是验证其可行性的关键,这一结果最快几个月内就能看到。 尽管有日均1000万订单量和一定的配送基础在手,但想要真正深入美团饿了么腹地,这场持久战的消耗也可以想见。有江浙沪区域的本地生活服务商估计,京东目前一天补贴约有2000万元。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未卜的低净利市场,京东为何孤注一掷、狂砸百亿补贴?唯一的可能是,外卖之外还有托底之物。   01 外卖只是打头阵  京东正通过这场空前绝后的“补贴战”将外卖战局推至高潮。 百亿补贴后的外卖价格有多夸张?3块9的库迪生椰拿铁已经卖掉了2000万单。蜜雪冰城茉莉绿茶三杯6块8,霸王茶姬5块一杯,有网友分享,作为京东Plus会员,他几乎可以天天喝到1块2的茶百道。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布的相关截图 面对京东的攻势,美团也不甘示弱。除了正式发布即
      130评论
      举报
      京东外卖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团饿了么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4-23

      新线城市老铁,为什么都在抢黄金?

      三年前,我们做过一个判断:美团没有躺赢的命。不同于电商,本地生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无限战争,只是有时是气氛缓和的休战期,有时是煎熬的堑壕战。 因为市场大而分散,时机在动态变化,入局者以及其决心和策略也随时在变。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在业务形态上,到家端的外卖出现新的变量;在市场分层中,主打差异化竞争的快手,在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速度悄悄加快。 在本地生活领域,快手此前存在感并不强。从时间线来看,快手2022年9月整合本地生活业务,将其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发力时间相对较晚;从开城策略来看,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慢节奏——先在一线、新一线试点城市跑通模型,再复制到更多城市。 不过目前来看,在一个足够广袤的增量市场,慢有慢的好处。比如在十几万亿的本地生活市场,快手发力虽晚,却正好赶上近两年的两个大趋势:一是高线市场饱和,大量品牌加速往下走;二是宏观经济影响下,一二线城市中产消费力受挤压,新线城市反而消费力爆发。 古茗创始人王云安曾说,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三四线。三四线只是收入低的人群占比大,还要看支出结构,他们也渴望去酒吧、电影院,他们不缺少消费力。只是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供需的同频不仅把古茗、蜜雪冰城送到港股IPO,也为快手杀进本地生活开了一个传送门。来自快手本地生活2025聚力大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GMV同比增长均超220%;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快手本地生活整体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2%。 或许是受到业务爆发的鼓舞,快手高级副总裁、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笑古对外表示,「新线城市+AI」将成为快手本地生活的增长引擎。这也算是快手对去年提出的「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的路径指引。 不过在《降噪NoNoise》看来,只有当「新机会」可被量化时,快手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本地商家来掘金。尤其在本地生活再燃战火之际,快手团
      217评论
      举报
      新线城市老铁,为什么都在抢黄金?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4-17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当我在母婴店里拿出我的棉花娃娃想给她挑件衣服的时候,店员的表情相当复杂」,00后女孩丸子一边说一边展示着她的「娃墙」——12只不同造型的棉花娃娃,按心情每天挑选「今日出街款」。 在小红书上,有博主不仅到母婴店给娃娃买新衣,还到金店给娃娃置办小银锁,惹得柜台店员一脸震惊:「你们年轻人好有仪式感。」 2025年,全中国有超9200万独居青年,这其中,有越来越多的「丸子」们成为了「娃妈」,用棉花娃娃安放TA们对于「陪伴」实体化的需求。这些看似幼稚的玩偶,正悄然成为治愈当代孤独的「精神解药」——它们不需要喂养、不会生病,却能24小时提供柔软的陪伴。 微店数据显示,2021年,棉花娃娃的线上交易额达10亿元。有机构测算,2023年,中国棉花娃娃市场规模已达百亿规模,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1%,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消费者人均持有量达8.73只,而衍生出的娃衣、配饰等周边消费金额更是高达主产品的3倍。 这场由「萌系」带来的消费浪潮,还能诞生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01 棉花娃娃 因何诞生 有何不同? 许多IP产业从业者都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棉花娃娃成为了潮玩市场新晋顶流? 无论你以何种角度审视,棉花娃娃都绝对算是个市场上的新面孔。论诞生年限,在历史悠久的积木玩具、手办面前,棉花娃娃还是个毛头小子;论质地手感,它又远不如市场上同品类的毛绒玩具那样「好rua」。 ▲「rua娃吧」出品的某联名款棉花娃娃 图源:「rua娃吧」官微 要想理解棉花娃娃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就必须追溯到一切的原点:棉花娃娃,因何诞生。 2015年,韩国男团EXO成员CHEN(金钟大)的一名粉丝以他为原型,用棉花制作了一个娃娃带去演唱会现场应援。这一全新的与爱豆互动的方式逐渐在追星圈中流传开来,并随着中韩粉丝圈层的交流传播到内地。 ▲金钟大和粉圈第一只棉花娃娃 不同于近一年来另一个同样
      963评论
      举报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4-17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文|易莜瑜  编辑|小维  “当我在母婴店里拿出我的棉花娃娃想给她挑件衣服的时候,店员的表情相当复杂”,00后女孩丸子一边说一边展示着她的“娃墙”——12只不同造型的棉花娃娃,按心情每天挑选“今日出街款”。 在小红书上,有博主不仅到母婴店给娃娃买新衣,还到金店给娃娃置办小银锁,惹得柜台店员一脸震惊:“你们年轻人好有仪式感。” 2025年,全中国有超9200万独居青年,这其中,有越来越多的“丸子”们成为了“娃妈”,用棉花娃娃安放TA们对于“陪伴”实体化的需求。这些看似幼稚的玩偶,正悄然成为治愈当代孤独的“精神解药”——它们不需要喂养、不会生病,却能24小时提供柔软的陪伴。 微店数据显示,2021年,棉花娃娃的线上交易额达10亿元。有机构测算,2023年,中国棉花娃娃市场规模已达百亿规模,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1%,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消费者人均持有量达8.73只,而衍生出的娃衣、配饰等周边消费金额更是高达主产品的3倍。 这场由“萌系”带来的消费浪潮,还能诞生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01 棉花娃娃  因何诞生 有何不同? 许多IP产业从业者都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棉花娃娃成为了潮玩市场新晋顶流? 无论你以何种角度审视,棉花娃娃都绝对算是个市场上的新面孔。论诞生年限,在历史悠久的积木玩具、手办面前,棉花娃娃还是个毛头小子;论质地手感,它又远不如市场上同品类的毛绒玩具那样“好rua”。 ▲“rua娃吧”出品的某联名款棉花娃娃 图源:“rua娃吧”官微 要想理解棉花娃娃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就必须追溯到一切的原点:棉花娃娃,因何诞生。 2015年,韩国男团EXO成员CHEN(金钟大)的一名粉丝以他为原型,用棉花制作了一个娃娃带去演唱会现场应援。这一全新的与爱豆互动的方式逐渐在追星圈中流传开来,并随着中韩粉丝圈层的
      217评论
      举报
      省吃俭用的年轻人,为什么甘心被棉花娃娃掏空钱包?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4-07

      大厂「超级框」之战,框走了工具App的未来?

      3月18日凌晨,马化腾又回到了产品经理的本能。 在收到一名腾讯股东总结的用户对腾讯元宝的十条产品建议后,他的回复有如产品经理埋彩蛋:「很好的建议。很多都在规划中排期,也有很新的点子。」 这张回复截图让股东们热血沸腾。大家没想到,小马哥对自家产品如此了如指掌。 我们从腾讯方面证实,截图内容确为马化腾本人回复。 也难怪马化腾如此重视。作为腾讯旗下AI助手,元宝正成为这一轮DeepSeek接入潮中的最大赢家,并有可能成为腾讯的下一个超级入口。 在AI时代,「超级」往往意味着全能。股东们对元宝的产品建议大部分也围绕增扩功能展开,比如建议加入作业批改,特别是拍照解题功能;娱乐功能太少;复利计算总算错;希望增加收藏和笔记分类功能等等。 这也顺应了去年以来各家大厂做AI应用的趋势:通过功能的集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夸克、豆包、百度文库、文小言、讯飞星火莫不如此。类似功能叠叠乐的现象,正变成大厂旗舰AI应用间的接力赛。 只是,当一些产品功能陆续被划入大厂的「must have」,那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活得还不错的垂类产品、小而美的工具类APP们,会不会面临被分流、被替代的命运?这是否会成为新的AI进化法则? 01 大厂争夺「超级框」 工具类产品天塌了? 进入3月,大厂间对「全能助手」的你追我赶开始加速。 3月13日,腾讯翻译君-在线翻译、翻译君App和翻译君小程序正式停止运营。腾讯在官网公告中表示,计划将翻译服务迁移至腾讯元宝。结合马化腾前述回复来看,元宝的服务功能还会持续增加。 同一天,阿里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打造AI「超级框」。 新夸克吸引了很高的关注度。今年2月马云现身阿里园区时,还专门到访了夸克办公区。「旗舰」的定位则进一步明确了夸克的战略地位——阿里AI to C的最重要入口。 如果从产品形态来看,「超级框」实际承载了一种新的AI产品交互的探索。「框」的背后是夸克将过
      822评论
      举报
      大厂「超级框」之战,框走了工具App的未来?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3-24

      一个高举高打的新消费品牌,决意原地掉头

      在大众消费品领域,有两大品类几乎是创业者的「禁区」。一个是白酒,另一个是碳酸饮料。 多年来,碳酸饮料的城池始终由「两乐」把守,白酒则成了茅五泸洋汾等名酒的疆界。不过两个「禁区」都跑出过一战成名的黑马,比如饮料领域长出了元气森林,白酒领域长出了江小白。 这两个品牌都经历过爆发性增长,也都在竞争环境骤变后,从一路畅通的高速路驶入昏暗隧道,低调寻找新的机会。 2024年末「江小白」所在的集团公司更名为「瓶子星球」。瓶子星球2024年业绩逆势强劲增长了16%,头也不回地走向低度新酒饮战略。 一个品牌从高举高打到穿越生死线、逆风翻盘,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大概是创业者们最为关注的议题。 01 ALL IN新酒饮 背后的认知校准 「如果不是第二曲线找得好,我们可能已经挂了。」内部员工透露,3月12日,在名为《新酒饮新世界,成就明日之星》为主题的战略人才大会上,瓶子星球董事长陶石泉说了不少大实话。 实话也是讲究时机的。通常企业危难时,老板最爱画饼;企业活得越好,老板越爱强调生存。瓶子星球的对内讲话,同样有一个安与危的时间差。 2011年,凭借「年轻人的第一瓶酒」出圈,经历了8年的传奇式增长,但此后5年,公司进入迷航状态。 直到2025年1月,瓶子星球经销商大会上传出消息,公司2024年已经重回增长通道,「低度新酒饮」势头强劲。 仅从业绩来看,其新酒饮产品确实争气。据上述经销商大会数据,2024年梅见+果立方的低度新酒饮业务增长达到了30%。仅在成都,梅见去年卖了一个亿。同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同比下降1.8%。 新酒饮业务撑起瓶子星球的第二增长曲线。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一种常见的解读法是因果倒置:企业能「续命」,全靠押中赛道。但通过瓶子星球今年的几场公开分享和内部人士观察来看,押注新酒饮是果,公司认知转变是因。 瓶子星球曾经历过长达5年的「路线之争」,也曾经试图回
      444评论
      举报
      一个高举高打的新消费品牌,决意原地掉头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3-21

      李斌的心思,曾毓群最懂

      对于过去一年身处风暴中心的李斌来说,他的苦衷,曾毓群读懂了。 3月18日,宁德时代和蔚来同日宣布,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全球最大换电网络,并推进换电行业技术标准的统一,促进跨品牌、跨车型电池兼容。根据协议,除了换电合作外,宁德时代正在推进对蔚来能源不超过25亿元的战略投资。 李斌和曾毓群共同出现在了签约现场。这也是曾毓群近来少有的公开场合露面。这位福建籍企业家向来以低调著称,并不喜欢抛头露面,此次站台背后,对蔚来换电模式的认可和双方合作的笃定不言而喻。 签约后的晚餐,曾毓群精心准备了一道由芋头、冬瓜、萝卜做成的「锂光逐梦号时光机」,李斌在微博上写到:「这也预示着我们的合作一定会脚踏实地,种出实实在在的果实。」 李斌的振奋很容易理解。从2014年创立蔚来,到2017年启用换电模式,2018年建立第一家换电站,有关换电模式的争议伴随始终。因为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这些年他常常被迫陷入长期主义和企业生存的自证,几乎成了一种「心病」。 迈入2025年,不只一家媒体报道了蔚来内部的改革风暴。变革不会一蹴而就,短时震荡却有可能会随时爆发,就在外界准备在一个更长时间维度内观望和打量蔚来的时候,「宁王」用真金白银站出来为换电背书。 在舆论场,此举无疑是给蔚来送上了一枚定海神针。消息当天,蔚来港股股价直接拉涨15%。 对于李斌来说,他似乎终于可以卸下重负,专心投入到最激烈最残酷的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了。 01 换电成主流补能方式 受益的不只是蔚来 2024年12月,在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曾毓群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判断:到2030年,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在现场他还提到,要感谢先行者蔚来。 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成立11年,蔚来在换电站建设、芯片研发、电池技术等方面研发投入超过530亿元。这其中,换电属于高投入、长回报周期的基础设施投资,李斌和蔚来因此承受了
      779评论
      举报
      李斌的心思,曾毓群最懂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3-18

      逛完这些直播间,我发现再不用「背锅」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一个从德国归来的国人,都有可能当一回「背锅侠」。 德国锅具的品质如此深入人心,要是谁的行李箱里没有塞进一口Fissler、WMF或者双立人,要么是他对烹饪兴趣冷淡,要么是他朋友数量有限。 国人对德国厨具的追捧,甚至还在全国两会上引发过人大代表的感慨。2014年两会期间,时任宝钢集团总经理的何文波代表在小组会议上说,「很多人喜欢买德国进口的厨具,他们用的钢很多是我们提供的,但国内厂家就是造不出那样的刀来。」 这当然不是一两个厂家的能力问题,而是中国制造业亟需转型的一个缩影。仅在锅具领域,日本雪平锅、法国珐琅锅双雄STAUB(珐宝)和LE CREUSET(酷彩)同样以鲜明特色,纷纷攻占国人的厨房,以及各路美食博主的种草名单。 有时候还真不是盲目的崇洋媚外,而是一个信任成本的问题。在锅具领域,国产大众品牌不少,但买到一口好锅真的没那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失望体验包括但不仅限于粘底、生锈,涂层容易脱落。运气不好的话,一年就要换口新锅。 说起来有点无奈,一口炒菜锅,明明是家庭耐用品,却因质量良莠不齐,硬是成了快消品。更别提与传说中的德国品牌「一锅传三代」的反差。 时间久了,「国货不如洋货」的消费偏见自然沉淀下来。即便浙江永康、河北邢台等锅具产业带的工艺实力已经强到可以承揽众多欧美大牌厨具的代工生产,或者以自主品牌的身份远销海外,即便同一座熔炉锻造出来的锅具与国际大牌价差10倍,当这些好货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时,依然要面临一个如何打破偏见的难题。 除了有《舌尖上的中国》背书的章丘铁锅,其他中国锅具产业带,拿什么过硬的理由说服全国消费者? 01 好锅在哪? 有锅中「爱马仕」之称的珐琅铸铁锅,最初只在国内高端商场和小众群体中流行。一个法国Le Creuset或Staub的珐琅锅,动辄一两千元,足够劝退普通消费者。 使用人群小众、国外品牌又占强势主导地位,国产珐琅锅想
      658评论
      举报
      逛完这些直播间,我发现再不用「背锅」了
    • 降噪NoNoise降噪NoNoise
      ·03-17

      拆解BOSS直聘财报:「刺猬型」公司,如何穿越周期?

      在一个顺周期的行业,走出抗周期的行情,这是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2024年拿到的剧本。 近日,BOSS直聘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2024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上涨23.6%;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上涨42.6%。两项关键指标均超市场预期。 倒不是市场预期过于保守,而是招聘行业向来被视作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一,当经济运行压力增大,理论上招聘平台的生意会变淡,甚至落入周期劫。就像面对一张难度超纲的奥数试卷,即便是好学生,成绩也未必乐观。 BOSS直聘作为在线招聘老大,为什么能穿越周期?其业绩增长是否有可持续性?我们或许能在财报里找到部分答案。 毕竟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财报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一种完美无暇的语言。 01 在线招聘一哥,位子依然够稳 要衡量一家招聘平台的业绩质量,至少有四个关键指标可以参考——营收、利润、月活跃用户数、付费企业客户数。 照此来看,BOSS直聘2024年还算发挥稳健。2024年全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上涨23.6%;即便11月、12月属于传统招聘淡季,第四季度营收仍有18.24亿元,同比上涨15.4%。 横向对比同行,上述收入增速依然可观。人力资源服务商科锐国际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0.6%,北京人力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5.46%,在线招聘平台同道猎聘前三季同比出现下滑。海外同行如Indeed、ZipRecruiter也都收入承压。面临外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全球招聘行业受到的挑战都不小。 而BOSS直聘之所以能在收入增速上领先,与招聘端开拓了新的市场,从而带动付费用户增长密切相关。 过去一年,为BOSS直聘的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610万,同比上涨17.3%;单个客户的付费金额(ARPPU)在2024年全年和第四季度同比都实现增长。 进一步分析的话, 公司没有具体披露ARPPU的数值。但是,如果用年营收/年付费企业数简单计算
      1,418评论
      举报
      拆解BOSS直聘财报:「刺猬型」公司,如何穿越周期?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