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韬略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IP属地:未知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2022-04-18

      保卫产业链!保卫供应链!

      作 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华商韬略出品 图片丨网络、图虫创意 人类缔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体系,它史无前例的强大,也史无前例的脆弱。 如果说击穿医疗体系的底线,比的是整个医患供需,而一个千亿、甚至万亿产业底线的击穿,可能只是封住几家零部件工厂。 去年冬天的北京格外冷。 最近发现,这给小区的生态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现在已是万物复苏了,但好几块去年补种的草坪都被铲光,还有一些去年新移栽的树,也被拔了,要重新补。 园艺工人说,那些草,那些树的根,大多被冻坏了,即便其中一些有机会再活过来,也都不如重新播种的好。 所以,全部拔掉,重来。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1、一些草,一些树,已经被冻死了,直接被天灾出清;2、一些草,一些树,奄奄一息,还没死,但被挑剔的客户(园艺工人)市场出清。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但那些草,那些树,没了! 永远的没了。 草拔了,树拔了,还可以很快补种。 企业,甚至企业背后的产业被拔了,要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过去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千万条,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争夺有带动性的产业企业,争夺企业背后的产业。 具体到后发国家,这个目标甚至可以更明确,方法也可以更简单、粗暴:打掉先发国家的带动性企业,继而一步步瓦解其整个产业优势,最终取而代之。 从纺织服装到半导体,欧美、日韩,中国,这几十年几乎都在这一逻辑下明争暗斗,你追我赶。家电就是个典型,先是日韩打掉了欧美,然后是中国正在打掉日韩。与之伴随,则是看得见的几家企业背后,整个家电产业链的重构。 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是过去几十年,最显著受益,甚至全世界最为受益于这种争夺的。这也是我们今天得以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一些人将其称为所谓的产业梯度转移。我个人是太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因为,转移一词看上去好像是自然而然,是人家想转,我们随便就可以要的。 事实显然不是这个样子
      2.53万8
      举报
      保卫产业链!保卫供应链!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5-01 12:37

      逆周期增长密码:泸州老窖,扛起高端白酒的长期主义“大旗”

        长期筑基,效率破局。   文 | 华商韬略 耿康祁   当中国白酒行业增速放缓至个位数,拥有700余年酿造史的泸州老窖却以一份稳健增长的2024年年报,为长期主义的战略深耕和效率革命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逆周期下的财务韧性】   2024年的中国白酒行业,正从“高增长红利期”转向“存量精耕期”。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速降至个位数,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增幅收窄至7.76%。   在这场洗牌中,老牌名酒企业泸州老窖却以一份稳健增长的年报,展现出惊人的财务韧性。   4月27日,泸州老窖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达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净利润达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约93.52亿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约45.93亿元,同比增长0.41%。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91.82亿元,增长80.1%。这不仅为泸州老窖提供了充足的“过冬”弹药,也印证了其渠道管控能力的强化。   诸多核心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更标志着泸州老窖从品牌力到资产质量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事实上,过去近十年泸州老窖业绩始终稳定增长,背后则是其“长期主义”战略的极致践行。   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公司将核心产品基酒储存周期延长至5年以上,通过时间成本投入构建品质壁垒。   此外,从酒业发展历史看,泸州老窖的长期主义战略具有连贯性。   2015年,泸州老窖大力度清理产品条码,重点强化“国窖1573”和“泸州老窖”双品牌的核心价值。这场改革成效显著,2015年至今,泸州老窖营收累计增长369.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3%。   如今,泸州老窖又以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验证着当前控量保价、效率刷新的新战术逻辑的成功。   【消费时代的效率革命】   中国白
      119评论
      举报
      逆周期增长密码:泸州老窖,扛起高端白酒的长期主义“大旗”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5-01 11:11

      上一个时代的王者,仍是AI时代的新王

        遇事不决看龙头。   文 | 华商韬略 陈斯文   一项新技术的问世,总会让各行各业跃跃欲试,希望借助它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   AI+医疗,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过去一年,医疗大模型纷至沓来,从医院到医疗器械企业,从软件企业到保险公司,只要与医疗能拉上关系,都开始大干快上。   行业热情高涨,现实却有差距:   绝大多数医疗大模型的真实应用,都局限在“帮忙写病历、辅助看片子”的场景。让人怀疑“绝不替代医生”这个行业共识的真相——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但行业的进化又常常遵循着另一条规律:在一片混沌之中,总会有人独辟蹊径,然后柳暗花明。   【01】   2024年12月,迈瑞医疗发布了自己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   “启元”这个名字,埋藏着迈瑞对大模型的颇深期许,它既代表着数智化能力对医疗服务赋能的开始,也是迈瑞在垂域大模型迈出的第一步,更是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大模型。   这个地位的决定因素,就体现在“重症”这个切入点。   与普通疾病相比,重症的特点是病情危重、诊疗繁难。比如心脏移植术后何时撤走人工心肺机、比如脑出血患者为什么出现意识障碍、比如卵巢上的巧克力囊肿是否恶变成癌、比如子宫大体积肿瘤扩散后的减灭……   治疗类似重症,医院打的都是“与阎王抢人”的硬仗,因此也最需要医生的能力——对病情给出一锤定音的精准判断,对治疗给出贴合临床实际的处置建议。   年轻医生与专家的差距,很多时候正是在这里体现。   在真实世界里,一位年轻医生想要成长为重症专家,只靠脑子快、基础医学知识多是不够的,医院对他的训练,通常会提出两个要求:建立重症思维、了解患者全貌。   所谓的重症思维,主要指的是面对重症时的诊疗经验,而患者全貌,则要求医生到患者床边去了解患者的病情历程、身体状况,甚至作出病情趋势的预测。   在许多专家口中,这两个要求常常被概括成“见得多、离得近”。
      87评论
      举报
      上一个时代的王者,仍是AI时代的新王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30 21:54

      一季度营收增28%净利润增41%的美的,背后藏着什么杀手锏?

        4月29日,美的集团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进一步加剧,美的一季度却呈现出“快跑”的积极局面: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12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8.0%,净利率9.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展现美的强大的增长势能。   用科技创新的确定性面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不确定性,是美的集团增长的密码。   【科技领先战略,赋能产业升级 】   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一方面源于美的集团一直奉行的“科技尽善、生活尽美”价值观。美的围绕“科技领先”的核心战略目标,通过对技术进行创新,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金目标,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还直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企业、消费者、社会发展三方共赢。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台式电烤箱、电磁炉、电暖器、电风扇、电热水壶、空气炸锅等9个品类,美的系产品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收割机。   除此之外,美的长期聚焦技术和产品创新带来的另一个成果是颠覆式创新。以美的无冷感燃气热水器M11S Ultra为例,搭载行业首创的“海豚巡航器”技术,借鉴海豚点感知等多项“绝技”进行仿生设计,实现沐浴用水点到点的精准预热,直击传统零冷水热水器的热水窜水、频繁误启动、费气费钱等诸多痛点。   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美的集团对研发的高度重视。美的一直保持对研发创新的高投入,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积极搭建研发体系建设。上一财年财报显示,美的近三年研发分别为126.19亿元、145.58亿元和162.33亿元,呈现增长态势,三年研发总投入超430亿元,甚至超过大部分A股公司市值,涵盖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等五大业务板块。   大量研发投入转化成一个个科技成果。2024年美的新增全球授权专利量超过1.
      50评论
      举报
      一季度营收增28%净利润增41%的美的,背后藏着什么杀手锏?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30 20:30

      逆周期增长密码:泸州老窖,扛起高端白酒的长期主义“大旗”

      长期筑基,效率破局。作 者丨耿康祁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当中国白酒行业增速放缓至个位数,拥有700余年酿造史的泸州老窖却以一份稳健增长的2024年年报,为长期主义的战略深耕和效率革命转型,写下生动注脚。2024年的中国白酒行业,正从“高增长红利期”转向“存量精耕期”。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速降至个位数,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增幅收窄至7.76%。在这场洗牌中,老牌名酒企业泸州老窖却以一份稳健增长的年报,展现出惊人的财务韧性。4月27日,泸州老窖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达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净利润达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约93.52亿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约45.93亿元,同比增长0.41%。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91.82亿元,增长80.1%。这不仅为泸州老窖提供了充足的“过冬”弹药,也印证了其渠道管控能力的强化。诸多核心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更标志着泸州老窖从品牌力到资产质量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事实上,过去近十年泸州老窖业绩始终稳定增长,背后则是其“长期主义”战略的极致践行。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公司将核心产品基酒储存周期延长至5年以上,通过时间成本投入构建品质壁垒。此外,从酒业发展历史看,泸州老窖的长期主义战略具有连贯性。2015年,泸州老窖大力度清理产品条码,重点强化“国窖1573”和“泸州老窖”双品牌的核心价值。这场改革成效显著,2015年至今,泸州老窖营收累计增长369.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3%。如今,泸州老窖又以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验证着当前控量保价、效率刷新的新战术逻辑的成功。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层转折——由渠道扩张过渡到消费主权时代的效率革命。中国酒业协会《2024年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研
      26评论
      举报
      逆周期增长密码:泸州老窖,扛起高端白酒的长期主义“大旗”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30 20:30

      上一个时代的王者,仍是AI时代的新王

      遇事不决看龙头。作 者丨陈斯文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一项新技术的问世,总会让各行各业跃跃欲试,希望借助它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AI+医疗,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过去一年,医疗大模型纷至沓来,从医院到医疗器械企业,从软件企业到保险公司,只要与医疗能拉上关系,都开始大干快上。行业热情高涨,现实却有差距:绝大多数医疗大模型的真实应用,都局限在“帮忙写病历、辅助看片子”的场景。让人怀疑“绝不替代医生”这个行业共识的真相——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但行业的进化又常常遵循着另一条规律:在一片混沌之中,总会有人独辟蹊径,然后柳暗花明。2024年12月,迈瑞医疗发布了自己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启元”这个名字,埋藏着迈瑞对大模型的颇深期许,它既代表着数智化能力对医疗服务赋能的开始,也是迈瑞在垂域大模型迈出的第一步,更是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大模型。这个地位的决定因素,就体现在“重症”这个切入点。与普通疾病相比,重症的特点是病情危重、诊疗繁难。比如心脏移植术后何时撤走人工心肺机、比如脑出血患者为什么出现意识障碍、比如卵巢上的巧克力囊肿是否恶变成癌、比如子宫大体积肿瘤扩散后的减灭……治疗类似重症,医院打的都是“与阎王抢人”的硬仗,因此也最需要医生的能力——对病情给出一锤定音的精准判断,对治疗给出贴合临床实际的处置建议。年轻医生与专家的差距,很多时候正是在这里体现。在真实世界里,一位年轻医生想要成长为重症专家,只靠脑子快、基础医学知识多是不够的,医院对他的训练,通常会提出两个要求:建立重症思维、了解患者全貌。所谓的重症思维,主要指的是面对重症时的诊疗经验,而患者全貌,则要求医生到患者床边去了解患者的病情历程、身体状况,甚至作出病情趋势的预测。在许多专家口中,这两个要求常常被概括成“见得多、离得近”。因此,当迈瑞来到AI世界,希望打造一款能够帮助医生做诊疗决策的重症大模型时,同样不能
      53评论
      举报
      上一个时代的王者,仍是AI时代的新王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30 14:20

      静悄悄的饿了么,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外卖大战再起,重温10年前的史诗级对决
      176评论
      举报
      静悄悄的饿了么,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30 10:56

      赛力斯张兴海,最宠用户的车企掌门人

        坚决以用户为中心,干实事。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在车圈,张兴海算是一个另类。   他不是明星企业家,也没怎么上过热搜,很多人甚至叫不出他的名字。   但他却打破了外国品牌对中国高端豪华车市场的垄断,并在上海车展成为顶流,被用户围得水泄不通。   【他在上海滩,掀起一场用户风暴】   上海车展,堪称中国汽车产业的风向标。   这里,见证了中国汽车的成长,更在近年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科技角斗场。   2025年上海车展,有近千家企业参展,各大车企纷纷亮出王牌。   在这场盛宴中,赛力斯凭借问界M8和M9成为车展顶流,赢得从明星车主到国际观众的纷纷点赞。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也现身车展,与著名演员陈道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展开深度对话。   在这三场对话中,“用户”成为最高频的词汇,张兴海几乎句句不离用户。   作为问界M9用户,陈道明坦言:用车感受非常好,因为足够满意,才敢在现场推荐。   未来,希望能实现问界M9的特别定制,让外观、内饰、座椅布局等,更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   针对陈道明的建议,张兴海宣布:   将推出高端定制服务,未来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深度定制车辆。   句句不离用户的张兴海,还陪同前来问界展台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深度体验了问界M9、M8两款车。   曾老板试乘完后,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赞不绝口。   在与余承东的对话中,张兴海再次强调了用户对车辆安全、智能、舒适及大空间的认可。   “我们争取做到,用户买了一台问界M8,收到一个放心,感到一份自豪。”   谈到老车主关心的硬件升级问题时,他还宣布: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打造专属的问界M9硬件升级车间和场所。   上海车展,寸土寸金。   各大车企都在利用这个绝佳的窗口,向全球用户炫技,展示自己拿手的绝活和黑科技。   作为赛力斯的董事长(创
      409评论
      举报
      赛力斯张兴海,最宠用户的车企掌门人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29 20:30

      赛力斯张兴海,最宠用户的车企掌门人

      坚决以用户为中心,干实事。作 者丨张静波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在车圈,张兴海算是一个另类。他不是明星企业家,也没怎么上过热搜,很多人甚至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他却打破了外国品牌对中国高端豪华车市场的垄断,并在上海车展成为顶流,被用户围得水泄不通。上海车展,堪称中国汽车产业的风向标。这里,见证了中国汽车的成长,更在近年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科技角斗场。2025年上海车展,有近千家企业参展,各大车企纷纷亮出王牌。在这场盛宴中,赛力斯凭借问界M8和M9成为车展顶流,赢得从明星车主到国际观众的纷纷点赞。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也现身车展,与著名演员陈道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展开深度对话。在这三场对话中,“用户”成为最高频的词汇,张兴海几乎句句不离用户。作为问界M9用户,陈道明坦言:用车感受非常好,因为足够满意,才敢在现场推荐。未来,希望能实现问界M9的特别定制,让外观、内饰、座椅布局等,更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针对陈道明的建议,张兴海宣布:将推出高端定制服务,未来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深度定制车辆。句句不离用户的张兴海,还陪同前来问界展台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深度体验了问界M9、M8两款车。曾老板试乘完后,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赞不绝口。在与余承东的对话中,张兴海再次强调了用户对车辆安全、智能、舒适及大空间的认可。“我们争取做到,用户买了一台问界M8,收到一个放心,感到一份自豪。”谈到老车主关心的硬件升级问题时,他还宣布: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打造专属的问界M9硬件升级车间和场所。上海车展,寸土寸金。各大车企都在利用这个绝佳的窗口,向全球用户炫技,展示自己拿手的绝活和黑科技。作为赛力斯的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却将这个珍贵的舞台留给了用户,在上海滩掀起一场用户风暴。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对张兴海和赛力斯而言,这不过是一次本色外露。提到赛力斯,人们
      787评论
      举报
      赛力斯张兴海,最宠用户的车企掌门人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29 20:30

      他用1000亿代价证明,公司的一大灾难就是CEO想做“好人”

      小鹏,发狠。作 者丨刘柏铖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前一秒还认为马斯克请走创始团队不正确,后一秒血洗自己公司的高层:曾经的创始成员半退休,曾经的12位高管仅剩2人。不再做老好人的何小鹏,翻身了。“我相信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3月13日,何小鹏带着改款换代的小鹏G6、G9登上发布会舞台。超高性价比,短短4天,大定超过25000辆,两辆新车已成爆款,已然是一场大胜仗。1月交付30350台,同比增长268%,重归造车新势力们冠军宝座;2月稳住超3万台的成绩,同时也稳住冠军宝座。而对于整个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已经给出最新数据,累计交付新车94008台,同比增长331%。2025开年以来—系列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确实正在开启新的时代,但发布会当天,何小鹏却这样描述公司处境:“有人说我们已经到了KTV,但其实我们刚走到ICU的门口”。开启新时代的G9,也曾让小鹏汽车进入至暗时刻——“那是创业以来最绝望的时刻”。时间拨回到2022年9月21日,小鹏全新车型G9的发布会。彼时,几乎所有人都对G9寄予厚望。何小鹏直接喊出:“50万以内最强SUV”,并声称“会接棒保时捷,超越奥迪”。整个公司则将其视为小鹏汽车挑战高端战略的开始,坐等震惊同行,血洗车圈。然而,等到发布会正式结束,所有的乐观都消失了。“你们疯了吗?”有媒体朋友直接站起来怒喷小鹏高管。这可是小鹏发布会现场,能参与进来的媒体基本都要“给点面子”,现在“面子”彻底被撕掉了。能把现场媒体气成这样,是因为彼时的G9确实离谱。多种选配方案,复杂到销售都难以记清。更可怕的是,明明是一家以智驾为卖点的车企,但G9最低配竟然连最基础、最低端的辅助驾驶都没有,而就这,竟然还售价31万。瞬间,从直播间到车友群再到媒体,骂声铺天盖地,原本的订单大规模退订。很快,何小鹏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留下一部分媒体,第二天紧急召开两场媒体沟通会议。本来就是
      318评论
      举报
      他用1000亿代价证明,公司的一大灾难就是CEO想做“好人”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4-29

      比你还像你的AI,来了!

        技术是人类认知和记忆的外在化。   文 | 华商韬略 耳东   一款名为Altar AI的工具正在美国AI圈迅速走红。   看似传统笔记整理与资料夹归档的Altar AI,让AI工具从代替人“生成内容”升级成为跟随人们行动轨迹一起记忆、思考的助手,参与人们创作的进程,就仿佛是让人们在互联网上培养一个新的自己。   【不再只是工具】   设想这样一个午后,你正坐在工作台前,筹划一款全新的开源智能手表原型。   浏览器里是几十个标签页,PDF文档散落在本地文件夹,桌面上还堆着几张手绘草图。信息像星星一样零碎,你试图在它们之间搭起某种联系,却又感到力不从心。   这时,Altar AI 悄然在浏览器一侧亮起,没有打扰你的节奏,却开始默默将混乱梳理成一张有序的知识网。   你点开一篇关于低功耗芯片设计的论文,刚扫过几行,Altar已在边栏生成了页面摘要:几个核心观点被精准提炼——“模块化架构支持动态功耗调整”、“实验验证能耗降低30%”。你不必再反复通读,只需一瞥,便已掌握重点,足以判断这是否是你想深入探索的方向。   随后你跳转到另一个页面,查阅“微型传感器集成方案”的实现路径。当你随手高亮一个术语,Altar自动联想起你曾保存的《传感器技术演进报告》,高亮出技术变迁的关键节点——从早期体积过大的模块,到如今柔性电路的广泛应用。眼前的资料,仿佛被一条条看不见的线连接起来,从孤立变成了延续。   你保存了一张设计精巧的电路图,Altar不只是简单地收进资料库,而是将它归入“硬件原型”空间下的“电路设计”子线程,顺带联动起上周你保存的那篇《曲面屏适配分析》。几秒之后,系统在边栏提醒你:“该电路尺寸或许可与当前屏幕曲率契合。”原本只是一次保存,却触发了一个新的思考路径。   资料慢慢堆积起来:专利文档、白皮书、图纸、代码片段,每一样都被 Altar有序安放。你刚收藏了一张“太阳能表
      38评论
      举报
      比你还像你的AI,来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