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说智行

智能出行产业老兵,与你一起看懂智能出行产业的一切事。

IP属地:北京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3-27

      如祺出行2024业绩公告发布:继续延续增长态势,已在探索低空出行服务运营

      据飞说智行获悉,今日,如祺出行(09680.HK)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2024年,如祺出行延续了过往的增长态势,全年总收入达到24.6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80%,全年多项核心财务指标持续改善。同时,包括网约车和Robotaxi的出行服务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2%。 如祺出行在业绩报告中称,将继续实施既定业务战略,包括利用已有成功经验将网约车和Robotaxi出行服务扩展至国际规模、提高网约车运营效率、迭代有人驾驶网约车和Robotaxi服务的混合运营模式、提供流畅Robotaxi体验等。 收入连续三年双位数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超20% 这是如祺出行自2024年7月成为港交所“自动驾驶运营科技第一股”以来发布的首份年度业绩公告,该公司此前的招股书中曾经提及,公司已制定出一条盈利路线,包括扩大业务规模及促进收入增长、提高毛利率、提升经营和管理效率等。该份业绩公告显示了如祺出行上市以来在盈利路线上的最新进展。 报告显示,该公司出行服务及技术服务两大核心业务均录得增长,带动整体收入从2023年21.61亿元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24.63亿元,增速达14%。其中,包括网约车和Robotaxi的出行服务作为主营业务,为如祺出行贡献了21.9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1.2%。 对比该公司以往公开招股书及报告可见,这已是如祺出行连续三年保持总收入双位数增长,忠实且不断扩大的乘客群及不断增加的订单量是推动出行服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注册用户达到3,450万,同比增长45%;全年出行服务订单量达到1.13亿单,同比增长15.7%。单量增加推动了整体交易额增长8.7%至2024年的29.79亿元。与此同时,涵盖AI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和高精地图的技术服务收入同比稳步增长2.7%。 此外,该公司毛利率显著
      291评论
      举报
      如祺出行2024业绩公告发布:继续延续增长态势,已在探索低空出行服务运营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3-20

      不到两年时间快速奔跑,极氪从追赶到迈入智驾第一梯队

      文/周雄飞 快速发展的智驾行业,从不缺少逆袭者。 放眼智驾行业自研之路,极氪起步并不算早。 2023年年底,极氪推出了全栈自研的智驾系统;反观华为、小鹏和理想等车企品牌起步更早,都早已推出各自的自研智驾系统。 但进入2024年后,极氪在智驾研发方面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在加快。去年年底,极氪发布端到端Plus架构,全新的数字先觉网络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并喊出了“让智驾更类人,人驾更省心”的口号。 这两天,极氪的千里浩瀚智驾再次实现进化,对外正式发布了行业首个满血版的车位到车位、G-AES主动安全功能以及L3级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和新架构。 其中,极氪的“满血版”车位到车位,从发布会现场播放的演示视频来看,在面对停车场收费闸机、收费站ETC、大车流环岛和掉头等行业困难场景时,可以做到0接管,丝滑且高效的通行。 按照极氪表示,这套“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会在下个月开始向用户推送,就此极氪也成为继理想、华为和小鹏等玩家之后,少部分能实现量产这一功能的车企。 车位到车位之外,极氪还首发了名为“G-AES”的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从演示来看,面对小至三角警示牌、锥桶,大至乱入的牦牛、刮倒的树木等异形障碍物,均可识别、避让。 更加重要的是,极氪的G-AES也具备两次避让的能力,而且是在120km/h的时速下。 在一些前后夹击、或者旁边且对向车道有车辆或者障碍物时,仅靠AEB和一次AES无法避免发生危险,此时两次AES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样的是,极氪也是目前行业内极少数能做到这一功能的车企,该功能据介绍会在今年6月向用户推送。 极氪能做到这些,其背后是硬件和算法的支撑。 感知硬件方面,极氪用两颗Orin-X 芯片搭配融合感知的方案,并且宣布会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算法上,在一端式端到端架构之外,还引入了MLM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和数字先觉网络,通过多模态的认知输入,加上可能是群体智能或者先验
      350评论
      举报
      不到两年时间快速奔跑,极氪从追赶到迈入智驾第一梯队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3-18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智能汽车时代由此进入“兆瓦闪充”时代

      据飞说智行获悉,这两天,比亚迪召开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暨汉L、唐L预售发布会,发布划时代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 实现电动化深度整合,刷新多项全球之最。 在充电速度上,实现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实现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达到全球量产最快充电速度——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在性能上,达到单模块单电机功率580kW,最高车速超300km/h,定义全球最强专业纯电平台,首发搭载于划时代旗舰汉L、唐L,即日起正式开启预售,引领电动车下一个时代。 电动车技术发展至今,“充电焦虑”仍是制约用户体验的最大痛点。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直言:“为了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我们的追求,就是让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和燃油车的加油时间一样短,也就是在充电速度上实现「油电同速」。” 兆瓦闪充,开启油电同速新时代 要实现“油电同速”,在充电上就必须同时做到超高电压和超大电流。 此次发布的超级e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把电池、电机、电源、空调等都做到了1000V,将电动车带入千伏时代。  比亚迪此次还正式发布“闪充电池”,从电池正极到负极,全方位构建起超高速离子通道,将电池内阻降低50%,充电电流做到1000A,充电倍率达到10C,都是全球之最。 在超高电压1000V和超大电流1000A的加持下,“闪充电池”可以做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让充电功率正式迈入“兆瓦时代”。 兆瓦闪充可实现“1秒2公里”的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充电体验。 搭载闪充电池的汉L,可实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过去,燃油车加一次油需要5-8分钟;而现在,相同的续航里程,电动车充电也仅用5-8分钟,最终实现充电时间和加油时间一样短。兆瓦闪充开启“
      252评论
      举报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智能汽车时代由此进入“兆瓦闪充”时代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3-06

      亿咖通科技与大众集团就大众与斯柯达品牌全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达成合作

      据飞说智行获悉,今日,全球出行科技企业亿咖通科技(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CX)(以下简称 “ECARX”或“亿咖通科技”或“公司”) 今日宣布,正式与大众集团达成合作,将为该集团旗下大众(Volkswagen)和斯柯达(Skoda)品牌全球车型提供先进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根据合作协议,亿咖通科技将提供包括亿咖通·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及亿咖通·云山跨域软件平台在内的完整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双方合作的首批车型将在巴西和印度两大新兴市场推出,并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更多市场。亿咖通科技与大众集团将共同构建智能化用户体验标准,并在未来将该解决方案规模化拓展至其他具备增长潜力的市场。 亿咖通·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是亿咖通科技研发的具备可扩展性的第四代跨域计算平台,搭载芯擎科技“龙鹰一号”7纳米车规级高性能SoC。 亿咖通·云山跨域软件平台是基于安卓车载操作系统和 Linux 构建的灵活、模块化跨域软件平台,可集成谷歌地图、谷歌助理语音控制、谷歌在线应用商店,同时支持Android Auto和苹果CarPlay车载,灵活适配各区域市场的移动生态系统及服务。 该计算平台的操作系统及亿咖通·云山跨域软件平台均由亿咖通科技自主研发,旨在打造紧凑、高效、低功耗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提供基于安卓操作系统与支持Google Automotive Services的高质量用户体验的同时,预留了未来更多功能与服务扩展的迭代空间。 亿咖通科技计算平台和云山跨域软件平台的产品组合方案,将全面助力大众和斯柯达品牌全球车型的智能座舱体验升级,携手提升其全球用户的智能化出行体验。 亿咖通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表示:“此次与大众集团的深度合作,是亿咖通科技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集团之一,大众集团的信任与选择不仅印证了我们在汽车智能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我们与全球头部整
      299评论
      举报
      亿咖通科技与大众集团就大众与斯柯达品牌全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达成合作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2-26

      全球专利布局总量第一!禾赛第四代芯片架构2025年全面量产,加速赋能机器人变革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全民智驾”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一背景下,激光雷达作为智能汽车的“隐形安全气囊”,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同时,智能驾驶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趋势也在加速,人形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都将广泛采用激光雷达。 作为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凭借深厚的专利储备和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推动智能驾驶与机器人技术变革的核心力量。 专利公开及授权量全球第一,铸就坚实技术壁垒 专利数量是衡量一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据飞说智行获悉,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禾赛已在全球范围内累计拥有近 1800 项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根据权威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智慧芽显示,禾赛全球公开专利总量超 1500 项,全球授权专利超 600 项,PCT 国际申请超 200 项,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达 992 项,国内授权专利超 500 项。禾赛在全球及国内专利公开数量、授权数量以及 PCT 国际申请数量方面均位列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第一。 智慧芽专利数据检索平台(截至 2024年12月31日) 这些专利涵盖了从基础原理、系统架构、制造工艺到应用算法等多个维度,保护范围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全面覆盖的专利申请策略,禾赛构建起了牢不可破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禾赛在专利数量和覆盖领域的广度、深度上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其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SPAD 技术前瞻布局,拥有最早、最深厚的数字激光雷达技术储备 SPAD (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技术是数字激光雷达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未来激光雷达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也是禾赛专利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早在 2020 年的 iPhone 12 Pro 系列起,苹果就在其设备中引入了基于 S
      687评论
      举报
      全球专利布局总量第一!禾赛第四代芯片架构2025年全面量产,加速赋能机器人变革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2-25

      宝马标准,中国速度:已启动大圆柱电池试生产,2026年国内量产上车

      据飞说智行获悉,本月21日,宝马集团首次全面发布全新一代电驱技术,以技术创新引领电动化发展趋势。以宝马大圆柱电池技术和支持超级快充的全新800V高压平台为代表,宝马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王炸”亮相,不仅让新世代车型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电池安全和整车能效等全维度拥有卓越优势,更将开启电动驾驶乐趣新纪元。 宝马集团负责采购和供应商网络的董事普斯特博士表示:“宝马集团认为,电动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凭借宝马第六代 eDrive 电驱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宝马集团再次夯实了在电动化领域的优势地位。我们坚持技术开放路径,充分认识到全球不同地区的多样化需求,致力于为每一位客户量身打造最契合其需求的驱动技术方案。我们既满足多样化的驱动技术需求,又始终站在电动出行的最前沿。”    宝马大圆柱电池即将随新世代车型量产:电池包更薄,充电更快,续航更长  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首次创新使用大圆柱电芯,具有46毫米标准直径、95毫米和120毫米两种高度。第六代动力电池将采用全新的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快充10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大幅提升客户充电体验。全新的电芯和全新的设计理念呈现“电池包更薄,充电更快,续航更长”的优势,实现了核心性能的显著提升: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里程增加30%,充电速度提升30%,甚至在部分车型上表现更优。在第六代动力电池研发早期,宝马电池科研团队设计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动力电池评选机制,大圆柱电池方案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多维度关键指标上,凭借全方位的卓越表现脱颖而出,满足宝马对于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极致追求,成为新世代纯电车型的不二之选。 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采用全新结构设计理念,采用“无模组” (Cell to Pack)方式将大圆柱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中,并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Pack to&nb
      583评论
      举报
      宝马标准,中国速度:已启动大圆柱电池试生产,2026年国内量产上车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2-25

      文远知行全新量产Robotaxi GXR在北京开启纯无人规模化商业运营,展现“文远速度”

      据飞说智行获悉,这两天,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WRD)的新一代量产Robotaxi 「GXR」正式获准在北京开展“车内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收费服务(Robotaxi),服务范围囊括北京经开区核心区域,包括市内高铁站等重要站点。 GXR是文远知行在北京落地的第二个纯无人商业化运营Robotaxi车型,也是继去年12月在阿布扎比上线Uber平台后,首次在国内投入大规模纯无人商业应用。除城区道路,文远知行GXR还获准在京开展覆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高速路段的Robotaxi商业收费运营。 文远知行新一代量产Robotaxi GXR在北京 去年10月15日,文远知行正式发布全新一代Robotaixi量产车型——GXR。仅4个月后,该公司就实现了从新品发布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的快速推进,再一次向行业展示了Robotaxi商业落地的“文远速度”。 文远知行GXR拥有行业领先的车内宽敞空间 GXR是文远知行在Robotaxi领域深耕超5年的大成之作,具备行业领先的L4级公开道路纯无人商业化运营能力。得益于正向开发的L4级冗余线控底盘架构、开阔式移动出行空间以及全球首创的隐藏式B柱设计,GXR把乘客的安全和体验放在首位,可为最多「5」名乘客提供Robotaxi行业最宽的上下车空间、最优的乘坐空间以及最大的行李放置空间,充分满足市民走亲访友、往返机场和火车站等的多人出行需求,真正做到更大更巧思,五座皆舒适。 文远知行GXR自如应对北京各类复杂交通环境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在中国和海外均实现Robotaxi商业化运营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已将Robotaxi服务融入广州、北京、南京、鄂尔多斯、苏州、阿布扎比等多个海内外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并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瑞士首都苏黎世开启Robotaxi纯无人运营。此外,文远知行更是携手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及配送科技
      352评论
      举报
      文远知行全新量产Robotaxi GXR在北京开启纯无人规模化商业运营,展现“文远速度”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2-23

      “智驾版DeepSeek”将在上海车展实车部署,商汤绝影发布全新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路线R-UniAD

      据飞说智行获悉,在上海以“模塑全球 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25GDC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于这两天在上海徐汇举办,旨在探索大模型产业化解决方案,推进场景落地应用,实现商业模式的正向闭环。 在昨日的商汤大模型生产力论坛上,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重磅发布了行业首个「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路线R-UniAD」,通过构建世界模型生成在线交互的仿真环境,以此进行端到端模型的强化学习训练。这与春节开始持续受到市场关注的DeepSeek技术创新思路同归一源:从模仿学习向强化学习升级演进,从而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超越人类的驾驶表现。 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发布「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路线R-UniAD」 “算法、算力和数据三者共同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螺旋式上升和进步,随着强化学习等算法引入到大模型训练的思路得到验证,新的尺度定律正在开启,数据价值被进一步深入挖掘,模型能力天花板被打开。”王晓刚表示,强化学习的技术创新也同样可以迁移到端到端自动驾驶领域。 基于UniAD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和「开悟」世界模型,商汤绝影R-UniAD将通过强化学习加速智驾跨越式演进。在4月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商汤绝影将重磅发布R-UniAD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并完成实车部署,持续引领端到端智驾技术的潮流。 强化学习,全新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关键所在 2022年底,商汤绝影提出了行业首个感知决策一体化自动驾驶通用模型UniAD,并在次年荣获2023年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最佳论文,同年8月,特斯拉CEO马斯克直播试驾FSD V12,即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越来越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开始跟进端到端的技术路线。如今,数据驱动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共识。 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本质是通过海量的高质量人类驾驶数据,来实现
      385评论
      举报
      “智驾版DeepSeek”将在上海车展实车部署,商汤绝影发布全新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路线R-UniAD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2-10

      长安汽车“北斗天枢2.0”计划发布,打造“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

      在AI等技术的发展和赋能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据飞说智行获悉,昨日,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携手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腾讯、英飞凌等等“中国智驾合伙人”,共启全民智驾元年,打造中国智驾新名片! “北斗天枢2.0”计划以“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为愿景,坚持“自主研发+合作共创”两条腿走路,全面开启“四大数智升级”行动。这既是长安汽车在智能化征程中全新奇点,也体现了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之一,长安汽车共启智驾新纪元的使命担当。董事长朱华荣用一句话“长江黄河浪卷浪,中国品牌创辉煌!”描绘了对于中国品牌向新向上、富有激情的竞争场景,以及对中国品牌携手共进的美好期许和祝愿。 全新发布的“北斗天枢2.0”计划擎画了未来出行数智新蓝图:长安汽车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在智驾维度,2026年天枢智驾将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同时预计今年底长安新一代飞行汽车将完成试飞,到2028年长安的人形机器人将生产下线。 智能化迈入2.0新纪元,开启“四大数智升级”行动 回溯2018年,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正式宣布了“4+1”行动,开启中国品牌智能化转型的新征程,历经7载筑梦,推动1.0计划目标全面达成,全面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进入2025年,长安汽车坚持无AI不创新、无AI不长安,率先将智能化推进至全新高度,启动“北斗天枢2.0”计划,开展“四大数智升级”行动。 行动一:升级数智产品,推进智驾平权。在数智技术方面,长安汽车基于SDA平台以及天枢大模型赋能,分别为智能化技术命名,其中智能驾驶为“天枢智驾”,智能座舱为“天域座舱”,智控底盘为“天衡底盘”。三大智能技术早已走在行业的前沿,长安天枢智驾系统将
      796评论
      举报
      长安汽车“北斗天枢2.0”计划发布,打造“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02-07

      无人配送新物种!文远知行发布全新无人物流车Robovan W5,为城市无人配送降本增效

      据飞说智行获悉,今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 WRD)正式发布新一代无人物流车——Robovan W5(下称“W5无人物流车”)。凭借自研L4级无人驾驶技术、全场景适应能力、长续航大载重以及车端、云端与运营端一站式部署的优势,W5无人物流车直击物流行业痛点,特别是在快递、城市配送和各类点对点物流领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无人配送解决方案。 (文远知行Robovan W5无人物流车) 「真L4纯无人,全场景无盲区」 作为一款专为城市开放道路打造的L4级无人驾驶物流车,W5无人物流车承袭了文远知行在Robotaxi领域近1,900天、4,000万公里的公开道路运营经验,具备行业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实力。车辆搭载了公司自研的冗余传感器套件,可精准识别车辆、信号灯、行人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实现整车360度无盲区、365天全天候精准感知。在快递配送、城市配送及各种点对点物流等各类场景下,均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纯无人配送服务。 (W5无人物流车搭载文远知行自研冗余传感器套件) 「大载重长续航,降本增效」 W5无人物流车专为城市高频物流场景设计,车身空间全部用于载货,拥有同类产品中最大载货容积——5.5m³,最大载重可达1,000kg,续航里程达220km。此配置不仅能满足快递行业对高频、快速配送的需求,也能有效解决城市配送和点对点物流中长距离、大批量运输的难题,帮助客户一站式应对多场景配送需求。 · 智能路径优化系统:实时分析交通状况,动态选择最佳行驶路线,规避拥堵,确保快递、城市配送及点对点物流任务的高效执行。 · 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格口组合货箱,灵活适应快递、社区配送和个性化点对点物流场景下的不同装载需求。 (规整的内部空间支持多种格口组合货箱) 此外,W5无人物流车支持多车编队,仅需1人即可实现车队标准化、规模化运营,配合纯电驱动与7x
      8741
      举报
      无人配送新物种!文远知行发布全新无人物流车Robovan W5,为城市无人配送降本增效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