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探财经

征探之路,探寻真相。

IP属地:未知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30 18:53

      水井坊2024年营收突破50亿 展现长期发展韧性

      4月29日晚间,水井坊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营收突破50亿元。 根据报告,水井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17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净利润13.41亿元,同比增长5.69%。2025年一季度,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15%。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延续了2024年整体向好的态势。 受邛崃项目一期投产以及对部分经销商放开信用销售的影响,公司现金流同比出现一定下调,但整体财务情况依旧保持健康,长期稳健经营积累与战略布局将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指出:“在行业整体调整周期延长、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水井坊的关键经营指标持续成长,核心财务数据保持健康、稳健,反映出了难能可贵的发展韧性和优秀的长期投资价值。“ “在白酒消费场景和消费行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当下,水井坊围绕‘极致消费体验、扩容增长动能、实现健康、跨越式发展’这一目标,制定了面向未来五年的长期发展战略。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上下贯彻‘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精神,在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的同时,更为我们高质量落地五年战略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井坊总经理胡庭洲表示。 01 以消费为导向,强化增长韧性 目前,白酒行业正经历从“供给驱动”到“需求引领”的结构性转型,白酒消费呈现出情感需求增加,消费场景日趋多元化的趋势。面对行业的变化,水井坊坚持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动销为锚拉动业绩成长;全渠道扩容以服务日益多元的消费场景;通过强化品牌情感链接抢占消费者心智份额,实现了健康、稳健的增长。 今年春节旺季期间,水井坊聚焦动销,结合数字化、精细化的营销策略,提升消费端资源配置的力度与效率;通过赞助张学友演唱会等整合营销活动,触达重要目标客群,有效拉动终端消费和开瓶率的提升,形成了以
      34评论
      举报
      水井坊2024年营收突破50亿 展现长期发展韧性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30 18:47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徽酒老二“困于”安徽

      图片来源:征探君 4月28日,迎驾贡酒同时披露了2024年报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迎驾贡酒营收73.44亿元,同比增长8.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9亿元,同比增长13.45%。 然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迎驾贡酒的业绩出现下滑——收入20.47亿元,同比减少1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减少9.54%。 受此影响,4月29日,迎驾贡酒股价一度触及跌停,最终以44.41元/股收盘,跌幅8.98%。 过去几年里,通过发力中高档白酒市场,迎驾贡酒的营收和净利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而2024年,迎驾贡酒营收增速降至个位,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更是出现下滑。新的一年,迎驾贡酒能否稳住增长呢? 01 发力中高档白酒 在过去几年里,迎驾贡酒一直保持着两位数增长。2021年-2023年,迎驾贡酒分别收入45.77亿元、55.05亿元、6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58%、19.59%、2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82亿元、17.05亿元、22.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96%、22.97%、34.17%。 2024年,迎驾贡酒营收增速在近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营收73.44亿元,同比增长8.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9亿元,同比增长13.45%。 在财报中,迎驾贡酒表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白酒产品结构优化所致。迎驾贡酒将产品分为中高档白酒、普通白酒两类,中高档白酒主要代表品牌有洞藏系列、金星系列、银星系列等,普通白酒主要代表品牌有百年迎驾贡系列、简装酒系列等。 迎驾贡酒通过围绕大众酒市场进行产品线布局优化;围绕中、高档白酒,全面布局洞藏等系列产品;围绕渠道发展推进产品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建设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 据华鑫证券,从价格带看,迎驾贡酒价格带覆盖面广,涵盖全价格带。生态洞藏中的洞6
      94评论
      举报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徽酒老二“困于”安徽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28

      业绩增速降至个位,销售费用破百亿,五粮液也“焦虑”

      图片来源:Pixabay 4月25日,五粮液(000858.SZ)同时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五粮液收入891.75亿元,同比增长7.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53亿元,同比增长5.44%。 五粮液为2024年定下的目标是,营业总收入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显然,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在2024年年报中,五粮液提到,202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巩固和增强稳健发展态势,推动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双提升,营业总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拉长时间来看,五粮液近年来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21年-2023年,五粮液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5.51%、11.72%、1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15%、14.17%、13.19%。 2025年第一季度,五粮液依旧处于个位数增长——营收369.4亿元,同比增长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5.8%。五粮液是否就此进入低增长状态? 01 八代普五仍在稳价 2024年,五粮液产品收入678.75亿元,同比增长8.07%,占酒类产品收入的81.65%;其他酒系列收入152.51亿元,同比增长11.79%。 而在2023年,五粮液产品收入628.04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他酒系列收入136.43亿元,同比增长11.58%。 显然,五粮液产品收入的放缓是五粮液收入增速降至个位数的主要因素。 在财报中,五粮液表示,2024年,公司紧扣“抓动销、稳价格、提费效、转作风”方针,持续提升五粮液品牌市场地位。第八代五粮液(即八代普五)产品价格基本稳定,1618、39度五粮液消费氛围浓厚;全年焕新上市45度、68度五粮液,战略发布经典五粮液10、20、30、50产品系列;上新金熊猫纪念酒、考古五粮液等文化酒;持续丰富并加大投放差异化产品。 但八代普五作为五粮
      34评论
      举报
      业绩增速降至个位,销售费用破百亿,五粮液也“焦虑”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25

      踩雷宝能系、频收罚单,“换帅”是上海银行的良药吗?

      图片来源:Pixabay 4月22日,上海银行(601229.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长金煜的辞呈。因年龄原因,金煜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在新任董事长任职之前,由公司副董事长施红敏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同日,上海银行官方公众号上银微动态发文称,4月22日,上海银行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顾建忠同志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并提名任董事长;金煜同志不再担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资料显示,金煜现年60岁,2015年6月出任上海银行董事长,至今已10年。顾建忠则是上海银行老将,曾在上海银行工作17余年,历任上海银行多个部门高管;2018年底又出任上海农商行(601825.SH)行长,推动其在A股上市。 近几年,上海银行从曾经的城商行“二哥”滑落至第四,2022年、2023年其营收分别下滑5.54%、4.8%,到2024年才重回正增长。同时,上海银行还多次被行政处罚,顾建忠执掌之下,上海银行能否迎来新开始? 01 盈利能力下滑? 在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后,上海银行在2024年实现了正增长。 2022年,上海银行收入531.12亿元,同比下降5.54%,归母净利润222.8亿元,同比增长1.08%;2023年,505.64亿元,同比减少4.8%,归母净利润225.45亿元,同比增长1.19%。2024年,上海银行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银行收入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增长2.3%。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上海银行的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同比减少7.62%,收入占比从上一年的69.54%降至61.31%;非利息净收入204.99亿元,同比增长3
      193评论
      举报
      踩雷宝能系、频收罚单,“换帅”是上海银行的良药吗?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23

      绿色工厂与污染罚单并存:华润啤酒的ESG光环下暗藏危机

      图片来源:Pixabay 4月17日,华润啤酒(0291.HK)发布2024年报,营收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股东应占溢利为47.39亿元,同比下降8.03%。 在年报中,华润啤酒表示,在公司治理现代化发展方面,集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年内共有两家啤酒工厂获得碳中和认证,六家啤酒工厂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使得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数量增加至11家。集团在环境、社会、管治(“ESG”)的表现受到市场认可,明晟给予的评级也上调至“A”级。 资料显示,ESG用于评估企业在非财务绩效上的表现,体现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 仅在2024年,华润啤酒旗下两个子公司就因未批先建、安全问题被处罚,其ESG治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在经营上,啤酒业务出现业绩下滑,白酒业务则依旧占比较小。华润啤酒将如何推行“啤+白”战略? 01 因环境问题被罚 2024年3月,金沙县自然资源局发布了一则处罚公告公告显示,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因违反规划建设,被处以罚款229.45万元,责令限时整改。公示违规事实为:公司于2022年7月开始,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在金沙县民兴街道大水社区、光明社区修建制曲八厂房、制酒十九厂。 在2024年报中,华润啤酒表示,集团于2023年1月10日完成了对金沙酒业的收购,成为集团的简介非全资附属公司,纳入旗下华润酒业白酒业务板块管理。因此,贵州金沙2024及2023年的资料已按相关制度收集、审核并纳入本年度ESG报告汇报范围,2022年同期不属于本集团附属公司,资料无法收集及披露。 此次处罚可以算作是金沙酒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但就在完成收购的2023年,金沙酒业就出现了污水排放问题。2023年7月,金沙酒业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
      218评论
      举报
      绿色工厂与污染罚单并存:华润啤酒的ESG光环下暗藏危机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22

      江苏徐州杀出年入百亿光伏IPO,行业第一如何“沦落”年亏13亿?

      图片来源:Pixabay 2025年3月13日,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润光能”)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中润光能是一家总部位于江苏的光伏电池片制造商。主要生产单晶P型PERC电池片、N型TOPCon电池片、多晶电池片和少部分光伏组件。公司在江苏徐州、宿迁以及安徽滁州都设有生产基地,并在老挝万象也建立了一座加工厂。 目前公司业务遍及29个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外,美国、欧洲、中东和东南亚也是公司主要的产品销售地。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中润光能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18.3%,其客户包含了全球十大组件制造商中的九家,如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都是其大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润光能的市场排名靠前,但是公司整体的经营却并不如排名那般亮眼。这家年营收超百亿的光伏巨头,但同年营收同比腰斩45.68%、净亏损13.63亿元的业绩。 其业绩下滑、技术滞后、治理风险及行业周期等因素,暴露出公司在行业周期性调整与内部治理危机中的多重困境。从A股撤回上市申请到转战港股,中润光能能否借资本市场扭转颓势?其230亿元的估值又能否获得投资者认可? 01 营收与利润下降 中润光能曾于2023年5月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IPO申请,并于同年12月通过上市委审核。然而,2024年第一季度突如其来的业绩亏损(净利润-3.2亿元)叠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危机,导致中润光能不得不撤回在创业板的IPO申请。 作为全球光伏电池领域头部企业,中润光能自2021年起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达34.688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盈科资本、西子联合、国润新能等十余家机构。此次转战港股,既是应对A股遇阻的替代方案,也是行业下行周期中寻求资本输血的关键举措。 此次港股IPO计划募资23亿元,较原A股40亿元目标缩水42.5%,且补充流动资
      227评论
      举报
      江苏徐州杀出年入百亿光伏IPO,行业第一如何“沦落”年亏13亿?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18

      重庆水果“第一股”濒临退市,多名高管被抓,涉嫌骗取贷款

      图片来源:Pixabay 4月16日,洪九果品(6689.HK)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等,目前均已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原因与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就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之事项进行的立案侦查相关。 同时,该事件导致自2025年1月6日起公司主要办公场所之一重庆市渝北区东湖南路3号中铁峰汇B座22层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公司无法正常办公。 2024年3月,洪九果品因延迟刊发2023年年报,在港交所停牌,至今已超过一年。目前,其2023年年报、2024年中报、2024年年报均未公告。 有着水果第一股之称的洪九果品,似乎难以度过此次危机了。 01 财报连续“难产” 2002年,邓洪九与妻子江宗英在重庆成立了洪九果品,从事生意。2022年9月,洪九果品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逼近200亿港元,成为水果第一股。而今其市值仅27.95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按2021年的销售收入计,洪九果品是中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以及火龙果、山竹及龙眼的前五大分销商。截至2022年5月31日,洪九果品在越南和泰国核心水果产品原产地运营了16个水果加工厂,并组建了400人以上的当地团队。 在上市的2022年,洪九果品收入150.8亿元,同比增长46.7%;经调整净利润14.55亿元,同比增长33.49%。2023年上半年,洪九果品收入85.38亿元,同比增长19.37%;期内利润8.03亿元,同比减少6.5%。 2024年3月,洪九果品发布公告称,公司需要更多时间提供核数师就审核全年业绩所要求的所有资料及解决核数师在审核过程中提出的该等事宜,公司无法在2024年3月31日或之前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同时将暂时停牌。 核数师注意到,根据公司未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余额约为44.7亿元。在2023
      130评论
      举报
      重庆水果“第一股”濒临退市,多名高管被抓,涉嫌骗取贷款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15

      广东深圳杀出千亿饮料IPO,4年分了53亿,“沉迷”理财还要借钱

      图片来源:Pixabay 4月3日,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 东鹏饮料在招股书表示,其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全国化战力,拓展、深耕和精细化运营渠道网络;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及并购机会;加强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实现产品品类拓展;以及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对东鹏饮料来说,近年来业绩逐渐上市,2023年推出的东鹏补水啦逐渐打开了运动饮料的市场,但目前其依旧依赖能量饮料。在拓展品类的发展战略下,其研发费用的体量与增速远不及销售费用,能否推出更多爆款饮品也存在隐忧。 而在大量理财的同时,东鹏饮料负债也在不断攀升,此时抛出东鹏饮料赴港上市计划,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01 依赖能量饮料与线下经销商 据东鹏饮料招股书,其收入从2022年的8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5%;净利润从2022年的14.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 按产品类别来看,2022年-2024年,东鹏饮料来自能量饮料的收入分别为82.11亿元、103.54亿元、133.0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6.6%、91.9%、84%。运动饮料的收入从2023年的3.9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4.95亿元,收入占比从3.5%提升至9.4%。 东鹏饮料表示,运动饮料的增长源于新推出的运动饮料东鹏补水啦,其自推出第二年录得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80.4%。 其他饮料产品的收入从2022年的2.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0.23亿元,收入占比从3.3%提升至6.5%。显然,东鹏饮料正在减轻对能量
      212评论
      举报
      广东深圳杀出千亿饮料IPO,4年分了53亿,“沉迷”理财还要借钱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11

      国信证券51.92亿“收编”同行,暗藏什么野心?

      图片来源:Pixabay 4月11日,国信证券(002736.SZ)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文件的通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报送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申请文件齐备,决定予以受理。同时,中国证监会就本次交易涉及的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等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依法予以受理。 本次交易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以及股东变更等事项经过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核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前两天,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购买万和证券96.08%的股份,交易对价为51.92亿元。交易完成后,万和证券将成为国信证券控股子公司,国信证券总股本将从96.12亿股增至102.16亿股。 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国信证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其收入201.67亿元,同比增长1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增长27.84%。但这一业绩仍未恢复到2021年水平——2021年,国信证券收入238.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15亿元。 收购万和证券能否让国信证券的业绩再创新高呢? 01 持续降本 作为收购方的国信证券,业绩尚未回到高点。 2021年,国信证券收入238.18亿元,同比增长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15亿元,同比增长52.89%,收入与净利润创下近几年新高。 2022年,国信证券收入158.76亿元,同比减少3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88亿元,同比减少39.81%。在财报中,国信证券表示,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受资本市场变化影响较大,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2022年末,上证指数下跌15.1%;深证成指下跌25.9%。两市全年成交额224.5万亿元,同比减少130%%。
      335评论
      举报
      国信证券51.92亿“收编”同行,暗藏什么野心?
    • 征探财经征探财经
      ·04-11

      宜宾银行上市首年利息净收入下滑11.6%,三成存款来自五粮液

      图片来源:pixabay 新晋港股宜宾银行(02596.HK)近日交出了其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2024年,宜宾银行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微增0.5%,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9.58%,作为一家背靠白酒巨头五粮液、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的城商行,从数据上看,宜宾银行此番财报增长不多。 然而,从这份年报,不难发现其增长质量堪忧,净利息收入大幅下滑11.6%,净息差从2.18%骤降至1.71%,压缩了0.47个百分点,位列港股上市城商行净息差下降之最。更值得警惕的是,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从0.84%飙升至3.79%,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也升至1.99%,资产质量隐患正在积聚。 在港股银行板块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这家新晋上市银行对于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业务结构单一等多重挑战,已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01 净息差大跌,盈利能力减弱 回顾宜宾银行近三年的业绩,增长动力的变化令人担忧。2022-2023年,宜宾银行营收同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分别达到18.5%和15.7%,而2024年却骤降至0.5%,增速大幅下滑。 宜宾银行2024年财报中显示,从营收结构看,该行2024年总营业收入21.8亿元中,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达72.3%,但这一核心业务收入却同比下降11.6%。能够维持整体营收0.5%的微弱增长,完全依赖于金融投资净收益—该项收入同比暴增至3.15亿元。然而,这种依赖金融市场波动的收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难以成为业绩的稳定支撑。 更令人担忧的是,宜宾银行的净息差从2023年的2.18%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1.71%,压缩幅度达0.47个百分点,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一恶化主要源于一降一升的双重挤压,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从4.34%下降至4.00%,而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却从2.26%上升至2.43%。这种结构性变化反映出在利率市场化深化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的严峻生存环境—贷款定价能
      383评论
      举报
      宜宾银行上市首年利息净收入下滑11.6%,三成存款来自五粮液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