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商业评论

研究过去,思考未来,我们试图发现商业社会正在移动的方向。

IP属地:重庆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8

      CoreWeave流血上市,AI算力泡沫撞冰山?

      美国这几年最大的泡沫要破灭了!就在今天,一家被看作英伟达头号信徒的神秘公司要上市了,这个公司就是CoreWeave,但是,在IPO前夜,CoreWeave遭遇了当头一棒,硬生生将估值从320亿美元砍到了230亿,募资缩水三分之一,最后英伟达不得不自掏腰包认购了2.5亿美元救场。
      1,205评论
      举报
      CoreWeave流血上市,AI算力泡沫撞冰山?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7

      AI数据中心真的要凉凉了?

      又一场科技大泡沫要破灭,昨天美股英伟达再次暴跌,破灭的序幕已经徐徐打开!微软取消了美国和欧洲的新数据中心项目,分析师称,AI数据中心建设已经出现泡沫的苗头,前天阿里董事长蔡崇信也说了类似的话。大家还记得2000年互联网泡沫吧?现在这波数据中心狂潮,是不是又要重蹈覆辙?AI算力的需求确实像火箭一样往上窜,但电力公司却成了‘输油管的阀门’。爱尔兰的微软机房已经吃掉了全国11%的电力,到2030年,爱尔兰全国70%的电力会被这些数据中心吞噬。美国中西部的小镇,立着成排崭新的机房,却连根电线都接不上,活像高科技鬼城。所以,AI数据中心的泡沫真的要破了?关注我,带你一起见证这场科技界的‘泡沫大戏’,说不定下一个发财的不是AI公司,而是电网公司!
      253评论
      举报
      AI数据中心真的要凉凉了?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6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复活”了?

      特斯拉又‘复活’了?中国市场成了它的救命稻草!特斯拉股价一周飙升26%,全球销量断崖式下跌,但在中国市场却连续三周销量攀升。Model Y订单量一路狂飙,力压小米SU7、比亚迪元等强劲对手,连续两周成为单车销量冠军。马斯克的东方突围战,似乎有了转机。特斯拉在中国的策略堪称‘田忌赛马’,错位竞争、本土化技术迭代、金融杠杆创新,三招齐下,成功稳住基本盘。涨价1万元,却让Model Y成了‘越涨越值’的香饽饽。但别忘了,比亚迪、小米、小鹏这些中国品牌可不是吃素的。特斯拉的领先优势正在被逐步蚕食。马斯克的东方突围战,能否持续胜利,关注我,见证特斯拉在华传奇能否延续!
      1,3791
      举报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复活”了?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6

      中国市场再成特斯拉拯救者,拆解马斯克的东方突围战

      特斯拉再次成为华尔街关注焦点,股价在3月25日飙升12%,3月26日继续拉升3.5%,一周之内已经反弹了26%。要知道,受各种负面消息影响,特斯拉已经连跌2个月,股价被腰斩。 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逆转了特斯拉的颓势?分析师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东方,因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连续三周销量攀升,在3月17日~23日这一周,焕新Model Y单周订单达到1.74万辆,之前两周的数据分别是1.53万辆和1.38万辆。在懂车排行榜上,新版Model Y自开售以来已经力压小米su7、比亚迪元等强劲对手,连续两周成为单车的中国销量冠军。这一戏剧性的逆转不禁让人思考:特斯拉是否再次在中国市场找到了救赎? 全球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在之前的几个月里,特斯拉的全球销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断崖式下跌,这和马斯克深度参与特朗普政局让特斯拉深陷政治漩涡有密切关联,也和特斯拉全球工厂为了上线焕新Model Y进行升级而导致产量暴跌有关。总而言之,结果是特斯拉全球业务正面临剧烈分化,欧洲市场2月销量继续保持断崖式下跌,北美市场同样告急,2月销量同比减少5%,连续四个月负增长,虽然美国已将袭击特斯拉汽车和4S点定性为恐怖袭击,但抗议带来的袭击依然还在继续。然而,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却上演了绝地反击,连续两周销量增长,Model Y重登销冠宝座,特斯拉在豪华车市场的占有率突破40%。这一“东升西降”的格局,与2020年上海工厂力挽狂澜的历史惊人相似。 中国战略的精准破局 毫无疑问,马斯克在中国有一个能力很强的执行团队,也有一帮热爱他产品的拥趸,这两者合力促成了特斯拉的在逆境中的突围,也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获得了三重精准预判: 1、错位竞争策略:在国产新能源品牌深陷价格战时,特斯拉反其道而行,将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成功塑造了"越涨越值"的消费心理,与国产车企形成鲜明区隔。 2、本土化技术迭代:标配AI 4智能驾驶硬
      1,4771
      举报
      中国市场再成特斯拉拯救者,拆解马斯克的东方突围战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5

      2纳米芯片让iPhone 18性能狂飙,价格“心惊胆战”

      2纳米芯片来袭,iPhone 18性能狂飙,但钱包可能要‘大出血’!台积电的2纳米制程技术已进入量产冲刺阶段,苹果已抢先下单锁定初期产能。这意味着iPhone 18将配备超强大的2纳米芯片,性能大幅提升,耗电更少。刷抖音、打游戏不再卡顿,电池续航还能多撑一天。台积电的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架构,让性能提升15%,能耗降低24%到35%。这简直就是芯片界的‘节能小能手’。但别高兴太早,iPhone 18的性能虽让人期待,价格却可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过别担心,技术总在进步,一两年后,2纳米芯片有望变得亲民。关注我,带你一起见证科技的飞速发展!
      455评论
      举报
      2纳米芯片让iPhone 18性能狂飙,价格“心惊胆战”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5

      2纳米量产倒计时,iPhone18或性能狂飙但售价不菲

      2纳米芯片,会带来什么变化?简单点说,它能让设备跑得更快、耗电更少。 比如,刷抖音、打《原神》再也不卡顿,电池还能多撑一天,出门不用老惦记充电宝。 AI功能也会更猛,比如戴上AR眼镜,路过商店时能直接看到折扣信息;玩VR游戏,画面细腻得跟现实差不多。 3月25日,有媒体透露,台积电2纳米制程技术已经进入量产冲刺阶段,苹果的新款iPhone 18订单已经下单锁定,以及每月5万片的初期产能规划,新一轮的芯片制造周期又将开始。 不过,新技术刚出来时,价格肯定不便宜。台积电官网提到,2纳米工艺研发成本高得吓人,初期生产费用也水涨船高。 所以,像iPhone 18这样首批用上2纳米芯片的设备,标价可能会让不少人皱眉。一两年后,等技术成熟、产量上去,价格才会慢慢降下来。 图片 01 制造密度和灵活性的双向突破 台积电2纳米工艺有个核心突破,那就是把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架构用得更深入了。 跟之前的3纳米技术比起来,2纳米在一样的功耗下,运算速度能提高15%,估计能耗能降低24%到35%,晶体管密度还能提高15%。 能耗降低这么多,性能又大幅提升,这就给AI训练、高性能计算这些场景提供了更强大的硬件支持。 当然这种技术革新,可不是单纯参数的改来改去。台积电同时推出的N2 NanoFlex设计技术,能让开发者按照应用场景,灵活地去选“单元高度”。 简单来说,就是要制造移动设备,就能用那种低功耗的矮单元;要制造服务器芯片呢,就能堆叠高单元来发挥出超强的性能。 这种“看需要来定制”的灵活性,让 2 纳米芯片既能满足智能手机要做得轻薄的需求,又能满足 AI 服务器对算力的大量需求。 02 双厂并进锁定苹果订单 从现有的资料来说,新竹宝山的 Fab 20 和高雄的 Fab 22 一起量产,这在台积电还是头一回在先进制程节点上两边同时开工。 现在新竹厂试产的良品率已经超过 60%了,高雄厂设备进
      634评论
      举报
      2纳米量产倒计时,iPhone18或性能狂飙但售价不菲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4

      美国第六代战机F-47为何不用纯AI?

      美国第六代战机F-47曝光,为啥不用纯AI驱动?背后真相让人意想不到!3月21日,波音拿下F-47战斗机合同,洛克希德马丁股价暴跌。F-47是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接替老化的F-22。在AI技术足以让无人机自主猎杀的年代,美军为何还要砸200亿美元造有人驾驶的六代机?技术没到那一步,AI在复杂空战中容易掉链子。战略上,人类飞行员的经验和直觉不可或缺。所以,F-47选择了有人驾驶,但AI依然扮演重要角色。未来,AI或许能成为飞行员的超级助理。关注我,带你一起探索军事科技的奥秘!
      985评论
      举报
      美国第六代战机F-47为何不用纯AI?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4

      美国第六代战机:为什么不用纯AI驱动?

      3月21日,当特朗普在白宫宣布波音拿下F-47战斗机合同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为丢失了这个单子而遭遇股价重创,但科技界却开始探讨一个话题:在AI技术足以让无人机自主猎杀的年代,美军为何还要砸200亿美元,造有人驾驶的六代机? 作为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的核心,F-47的目标是接替老化的F-22 Raptor。在AI、机器人、无人机技术崛起的当下,F-47并没有像科幻电影里那样,变成完全由AI驱动的无人战斗机,而是选择了有人驾驶的设计,这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F-47是什么?NGAD计划又在玩什么花样? 要搞清楚F-47的定位,先得了解NGAD计划。NGAD是美国空军为了应对未来空战威胁推出的一项大工程,不同于过去那种“造一架万能战斗机”的思路,它采用了一个“系统家族”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一个核心平台,再搭配一群助手。F-47就是这个核心,官方称它为“穿透性反空战飞机”(PCA),专门用来在敌人重兵防守的空域里发动空中突袭。而它的助手则是群体出动的无人协同作战飞机(CCA),有点像忠诚的僚机,负责侦察、干扰或者火力支援。 所以,F-47并不是孤军奋战,每次出战必然带着一大帮无人机小弟。不过,它既然有无人机的技术,为什么不直接让AI接管,把F-47也变成无人战斗机呢? 技术还没到那一步 AI这几年确实火得不行,无人机也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像侦察、扔炸弹这些活儿干得挺漂亮。但要让AI完全接管一架战斗机,尤其是在空战这种瞬息万变的场景里,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空战不是简单的直线飞行加按按钮开火,它需要实时判断敌人的意图、调整战术,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些事对AI来说要求太高了。 现在的AI在处理数据、认清目标方面很强,但遇到没见过的情况,需要随机应变时,就容易掉链子。比如,敌人突然换了个新战术,或者战场上信号被干扰,AI能不能稳住局面?现在的技术还没靠谱到能把生死攸关的任
      312评论
      举报
      美国第六代战机:为什么不用纯AI驱动?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2

      马斯克“画饼”?5秒造车、机器人上火星!

      马斯克又开始‘画饼’啦?这次他要5秒造车、送机器人上火星,还要让特斯拉产能翻倍!特斯拉刚跨过700万辆大关,他就宣布明年要冲到1000万辆。5秒造出一辆Cybercab的‘闪电生产线’,还有5万吨级巨型压铸机,这操作简直不要太科幻!自动驾驶功能要升级,1000万辆特斯拉随时变自动驾驶。Optimus机器人今年造5000台,明年飙到5万台,2026年还要送上火星。4680电池成本全球最低,续航比膀胱还持久。马斯克的未来愿景:让地球90%的电力靠太阳能+电池。这到底是‘全息大饼’,还是真有其事?关注我,带你一起见证马斯克的科幻梦能否成真!
      818评论
      举报
      马斯克“画饼”?5秒造车、机器人上火星!
    • 虎啸商业评论虎啸商业评论
      ·03-22

      马斯克发布最新“全息大饼”:5秒造车、火星机器人与千万产能

      最近特斯拉的坏消息实在是太多了,确实需要马斯克站出来提振一下员工和股东的信心。就在昨天的特斯拉2025年Q1全员大会上,马斯克终于出现在讲台上,又一次把“科技狂人”的演讲天赋发挥到极致。这位集企业家、官员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特斯拉CEO站在舞台中央,对着全球的特斯拉员工抛出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承诺——这次他不仅画饼,简 直是在用全息投影造饼。 先说最唬人的产能目标。特斯拉刚跨过700万辆总产量门槛,马斯克就拍胸脯保证明年要冲到1000万辆。为了这个目标,工厂里藏着两个秘密武器:号称5秒就能造出一辆Cybercab的“闪电生产线”,以及正在研发挑战人类物理极限的5万吨级巨型压铸机——这玩意儿相当于把三艘辽宁舰的吨位压进造车模具里。 自动驾驶这碗冷饭又被端上桌。马斯克声称路上跑的1000万辆特斯拉随时能通过软件升级变自动驾驶,5年内要让各国政府都点头放行。这让人想起2019年他说“明年就能完全自动驾驶”的旧账,马斯克之前就说过这次不会再跳票了,确实是,这次承诺要再跳票,马斯克就能凑齐七个自动驾驶的“空头支票”来召唤神龙了。 机器人成了全场最靓的仔。Optimus现在不仅能走猫步,还装上了22个关节的机械臂,马斯克说今年要造5000台,明年直接飙到5万台,2026 年下半年开放外部销售,员工可优先购买。最绝的是他宣布2026年底要用自家星舰把这些机器人发射到火星。或许这位CEO是真打算在火星开机器人4S店了啊。 电池技术这块倒是有真材实料。4680电池的成本已经做到全球最低,每度电比同行便宜个奶茶钱。Supercharger 适合长途旅行——“电池续航比你的膀胱更持久”。Megapack 和 Powerwall 大幅提升电网输出能力和稳定性。马斯克还扬言要让地球90%的电力都靠太阳能+电池,不过在电池回收的问题解决之前,这个宣言还是有点早。 Dojo超算和Cybercab生产线这对
      1,277评论
      举报
      马斯克发布最新“全息大饼”:5秒造车、火星机器人与千万产能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