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汽车观察

传播信息,分享思考,共享价值。

IP属地:未知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04-02 16:53

      埃安三龙新矩阵破局,3月销量破3.4万

      今年的汽车市场,像极了一场“价格大甩卖”,“一口价”、“限时补贴”满天飞,但消费者心里明白:便宜≠超值。去年更换“AION”字母标后,埃安陆续推出了埃安霸王龙、埃安RT、埃安UT三款全球战略车型,凭借新潮的设计、越级的空间、先进的智能科技等实力深受C端用户认可,推动埃安销量持续增长。在过去的3月份,埃安销量突破3.4万辆,环比、同比均有提升,用实力证明“科技普惠更高级”的硬逻辑。 销量跃升的背后,是埃安以个人用户需求打造的全新智能产品矩阵。全新上市的埃安UT是埃安“先进、新潮、高品质”的最新注解,不仅拥有符合全球审美的外观、越级灵活的空间、中欧双五星安全的车身设计,更是首款将AI云端大模型打入8万内的车型。埃安UT以“大一圈,高级很多”的断层实力,成为了埃安销量的重要推手。 而在当下众多车企全力角逐的智驾领域,埃安早已构建起护城河。通过埃安霸王龙、埃安RT,将十年磨一剑的L4级冗余技术赋能L2++级体验,并率先实现将激光雷达引入15万级,彻底打破“高阶智驾遥不可及”的普遍认知,同时在短短5个月就吸引了超15万人次深度体验,“懂智驾,选埃安”已成为广大用户共识,全民智驾的浪潮也就此掀起。 不止于此,埃安更是为智驾的普及添砖加瓦。当部分车企仍在用“免责声明”规避风险时,埃安以行业首个15万元级“智驾险”打破信任壁垒,用最高300万的保障为用户托底,让“能用、好用、放心用”成为埃安智驾的独家标签。 如果说埃安三龙领先的智能化体验,是埃安对当下用户追求“科技平权”的精准解构,那高品质则是埃安从诞生时就始终坚守的初衷。在近期公布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排行榜中,埃安再次夺魁,已连续三年蝉联第一。“高科技+高品质”的双重标签,让埃安在激烈竞争中建立起深厚的用户信任,这份信任正转化为市场势能,成为埃安销量企稳回升的重要催化剂。 如果说销量是当下实力的注脚,那么埃安对L4级自动驾驶的
      28评论
      举报
      埃安三龙新矩阵破局,3月销量破3.4万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04-02 16:50

      燃油车逆袭?雅阁用实力证明:技术才是硬道理!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订意见,对燃油车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型车油耗需降至2.57升/百公里,中型车3.3升/百公里,大型车4.7升/百公里。这一政策不仅加速了新能源车的普及,更倒逼传统燃油车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绿色突围”。 在政策驱动下,燃油车通过轻量化设计、热效率提升、混合动力集成等创新路径,大幅降低排放与能耗。例如,米勒循环、均质压燃技术可使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0%,48V轻混系统则能将燃油经济性提升15%-20%。这些技术突破证明,燃油车并非“落后产能”,而是通过持续进化满足时代需求。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燃油车仍是全球主流选择。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燃油车保有量占比仍超80%。尤其在充电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燃油车凭借补能便利性、成熟产业链和稳定性能,持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在众多车型中,广汽本田雅阁无疑是当前市场的燃油用车首选。 雅阁1.5T VTEC涡轮增压发动机实现“性能与能效平衡术” 面对严苛的油耗限值,雅阁搭载的1.5T VTEC涡轮增压发动机展现了本田“地球梦科技”的精髓。通过高响应涡轮增压器、多孔缸内直喷和VTEC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协同,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41kW,峰值扭矩260N·m,百公里综合油耗却低至6.8L(WLTC工况),较上一代机型燃油效率提升10%。 这一成就得益于三大技术突破:铝合金缸体与树脂进气歧管的应用,降低发动机重量15%;通过冷却EGR系统减少爆震,提升燃烧效率;ECU实时调整空燃比,匹配不同工况需求。 在工信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的背景下,雅阁搭载的Honda SENSING 360+系统以全方位感知能力树立安全标杆。该系统整合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6个前置摄像头,实现360°无死角监测,核心功能包
      8评论
      举报
      燃油车逆袭?雅阁用实力证明:技术才是硬道理!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03-28

      广本P7亮“技术底牌”:日系车终于要翻身了?‌

      3月26日,26年前雅阁下线的同一天,广汽本田在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里,下线了烨品牌首款纯电车型P7。 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一是意味着广本觉醒了,从燃油车全面走向智能电动车;二是寓意从一款经典车型,走向另一个创造性的时代。 雅阁过去之于广本的意义,可能就是广本对烨P7的期望值。即便广本在官方信息里没有明说,不过也可以猜到,烨品牌P7就是广本的“技术觉醒之作”。 从广汽本田投巨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到烨P7的技术含量看,合资的代表车企广汽本田,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式的技术“卷”。 这意味着,日系车沉默了一段时间后,重新找回市场地位的节点到了。 在大环境上,“懂王”对进口车征税,推动中日韩合作迎来“窗口期”,日系车回暖的外部环境开始改善。而从历史经验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起伏,恰恰反映该系别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冷暖。 这是一个新起点。 01. “技术觉醒”时刻 合资车企过去几年的低迷,被认为是技术上应用迟缓,自主品牌抢了先机。 客观说,合资在某些新技术上,确实因为外方管理层认知更新较慢,导致落后市场一步。但这并不能说是合资车企的认知,因为中方管理层在中国市场的体感,和所有自主品牌没有区别。 广汽本田这一波技术大释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通过全球制造和中国创新的结合,全链条创新。说白了,就是尊重中国技术革新的成果,内外实现了融合。 比如烨P7应用宁德时代和Honda高标准定制的90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锂大电池,能量密度比很多自主一线品牌都要高,续航达到650KM。 动力电池采用了热泵空调(Heat Pump AC)智能热管理系统,低温(-7℃)环境下,续航里程可提升5%。即便在-30℃的极寒环境下,仍能保持86.8%以上的容量。 “三电”内外结合开发,对于本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本田工程师对汽车的驾趣有近乎偏执的追求,他们在电动车上,仍然延续了这一理念,目标是重新定义电动车时
      967评论
      举报
      广本P7亮“技术底牌”:日系车终于要翻身了?‌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03-21

      周鸿祎记不过来!掌舵人阐明用什么再造广汽

      3月18日,周鸿祎坐在台下第一排看广汽的发布会,扭头对旁边的冯兴亚来了一句: “你们新技术好多啊,我都记不过来。” 这是普通车主这两年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抱怨”,背后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赞叹国产新能源车科技含量高;二是技术迭代太快了,快到普通车主难以招架。 新技术加速度涌现,让每一个人都在加速度革新。 作为广汽掌门人,如何承接技术大爆炸时代,也是冯兴亚的首要任务。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敏锐地判断行业和车企未来的主线。 接任广汽董事长仅一个月的冯兴亚,在广汽星灵智行行动计划发布会后,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未来几年广汽发展的主线——智能生态的构建。 从对市场的预判,倒推研发、产品定义、多品牌组合打法、营销等等,落脚点是智能化站上全球竞争的第一梯队,才有可能获得一个超大的基本盘。 “智驾功能会成为衡量造车水平的标准。”冯兴亚说。简而言之,就是智驾水平高不高,决定了一家车企行不行。 说得再透一点,就是车企的竞争已经由新能源动力相关的技术,转移到了智驾水平。 01. 造车的底层能力变了 2019年,广汽在深圳发布了ADiGO智驾互联系统。五年过去了,中国新能源智能车对汽车的改变,可以用颠覆来形容。 很多欧美车企的高管,在疫情期间三四年没来中国,现在彻底傻眼了——已经看不懂中国车。 大的背景是人工智能的集体爆发,特别是最近两年AI兴起,最终确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路线,自动驾驶也从高精地图、轻图、无图,发展到现在的端到端。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变化是智驾和智能座舱。广汽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五年中已经迭代到了6.0版本,取了个名叫“星灵智行”。 和今年爆火的DeepSeek、Manus等AI大模型一样,车企的智驾系统发展速度,也在以天计算。 第一梯队的车企,已经进入AI驱动的一段式端到端高阶智驾,ADiGO PILOT智驾系统升级为ADiGO GSD,成为可以主动思考、逻辑透明的“驾
      208评论
      举报
      周鸿祎记不过来!掌舵人阐明用什么再造广汽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03-14

      高阶智能车制造中国名片

      前几天,广汽传祺在珠海发布传祺向往车系,本来觉得这可能就是一场平常的汽车发布会。 但当国产C919大飞机开进发布会现场时,忽然意识到,站在更加宏大的视野看中国智能车的崛起,意义远非我们微观视角下的一辆车和一个品牌的更迭。 我们经常说百年未有之变局,似乎老生常谈,不太具有视觉冲击,但当看到实实在在的巨变发生在身边,细品一下,就能切身体会到巨变已经发生: 这句话不是口号,未来已来。 中国人和中国科技的边界,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视野所能及。大飞机、新能源智能汽车,以及今年爆火的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那些曾经以为落后西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技术,似乎一夜之间就实现了超越。 背后牵涉到很多领域,很难直观呈现,看似在刷短视频的时候,一个片段一个片段从眼前飞过。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超越已经不是某一个层面,而是一个体系。 广汽传祺为了讲清楚智能车的飞跃,特意和C919大飞机同台出现,让人更加直观地看到,中国车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汽车,可以说它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是一个新时代的缩影。 01.中国科技正在卷死西方 就在去年,不管是舆论,还是研究AI的专家,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AI大模型至少落后美国三五年。 很多人因此产生了比较悲观的预期,认为在老美对高端芯片的封锁下,中国AI很难赶上老美。 然而,DeepSeek在春节前爆红后,忽然发现中国AI功能上并没有落后,甚至在某些层面上实现了突破,比如成本是美国同类公司的1/10。 该焦虑的变成了美国同行和精英阶层。连马斯克都觉得,中国的AI不可思议。 没过两个月,另一个中国团队的AI大模型Manus再次爆红。这说明中国AI的超越已经不是偶发事件,而是背后体系的支撑。老美更加焦虑了,社交网站甚至封了Manus的账号。 可以说,以中国速度去卷西方,超越大概率是时间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的无人机蜂群式表演,代表公司是大疆;近期也很火的人形机器人,代表公司是宇树
      174评论
      举报
      高阶智能车制造中国名片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01-13

      广汽制造“小华为”

      去年有一段时间,广汽和华为的中高管来回走动很频繁,广汽的中层一队一队去华为位于东莞松山湖的总部交流。 华为很客气,说欢迎来交流,广汽的人也很客气,连声说“是学习,学习”。 中国车企走到现在,转型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不是喊喊口号,而是真正在底层逻辑上改变。 广汽内部在准备了大半年后,一场巨大的变革在去年11月的广州车展前后启动,对外称“番禺行动”。今年1月13日,广汽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及数字化变革项目正式拉开。 IPD流程出自华为,是华为最令人称道的产品管理流程。汽车行业内已经有多家公司仿效华为,施行IPD流程,比如理想汽车。 李想对于向华为学习一点也不避讳,甚至大张旗鼓,要求高管都要研究华为,学习华为。 广汽似乎比李想还彻底一点,除了想学华为压箱底的流程,甚至要从文化、机制上全面学习华为,在内部造一个汽车界的“小华为”。 01. 11月30日广汽和华为签约,双方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再造一个高端智能型能源车品牌。 很多人想不明白,广汽的自主品牌序列已经很完整,高端品牌也已经有昊铂,为什么还要再造一个品牌? 言外之意是昊铂之外,新品牌找到差异化比较难。 但事实上,这可能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品牌多少和差异化的问题,而是车企在百年不遇的大变革中,面临的本质问题到底是什么。 品牌的背后是企业,企业的背后是商业逻辑,商业逻辑的背后是体制、机制和文化。所以,车企和科技公司的区别,不是品牌和产品的问题,而是冰山下那套外人看不见的逻辑。 再造一个新品牌是结果,再往前推就是路径,怎么来做才关键。因此,新品牌就不会在原有的体系内打造,而是会有一家新公司。 1月10日,广汽宣布投资设立 GH 项目公司(暂定名,以登记注册为准),注册资本为 15 亿元,并计划以本项目公司为载体,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 可以看到,广汽这一次痛下决心,要和华为进
      448评论
      举报
      广汽制造“小华为”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01-07

      8.98万起!国产车把外资车逼到悬崖边

      1月6日,埃安UT鹦鹉龙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420智享版、420智豪版、420智尊版3个版本,预售价8.98万元-10.98万元。作为年底热度最高的车型之一,我们前期基于埃安UT公布的产品信息对其价格做了大胆预估,仅凭米兰时尚掀背设计、同级唯一中欧双五星安全车身、越级软包大后排、双大屏智能座舱这些亮点,亮相喊出的10万级已经很香了,没想到预售价格又给了超过1万的惊喜,看来是不准备给同级竞品留后路了。 光这样讲,可能很多朋友还是没有概念,但只要拿此前10万级主流车型作为参照,就会发现埃安UT起步即豪配,产品实力确实做到“断层领先”,8.98万元起的预售价,堪称8-10万通吃的节奏。 10万以内的“A级颜霸” 在过去,10万级代步车的设计难掩“廉价感”,新生代车型虽然有所突破,但在科技时尚和高级感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埃安UT的出现,打开了10万以内精品车时代的大门。 米兰设计大师Stephen,号称“概念车之王”,他笔下的设计稿,被业内尊称为“神之手稿”。这次他出山的亲自操刀,让埃安UT融合了欧洲前卫格调与科技时尚潮流,米兰掀背造型、萌鸟大眼、数字魔方前雾灯、撞色悬浮车顶这些标志性设计,在致敬宝马MINI两厢经典设计的同时,给出了自己对品位和时尚的独特见解。说它是 “A级颜霸”也好,“纯电大MINI”也罢,在看脸买车的年轻人眼里,埃安UT已经天生领先了。 精品化可不能只下表面功夫,埃安UT在相关的成本用料上,也非常舍得投入。例如,同级车日行灯的亮度普遍只有二三十瓦,埃安UT则高达62瓦,这源于其内部用了多达16颗大功率LED灯珠,打造出更加耀目的萌鸟大眼。车灯对颜值加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都有共识。很多人发现埃安UT的车色与众不同,很有高级质感,这是因为其6款车漆用料都对标豪车,底部色浆与迈巴赫同级,珠光层用料看齐帕拉梅拉,金属漆层更是用了加工成本最高的银元铝粉。对“迈巴赫同
      805评论
      举报
      8.98万起!国产车把外资车逼到悬崖边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2024-12-30

      在小赛道做到“天花板”,传祺打开新上升通道

      临近年底,中国汽车行业的卷依旧没有减弱的势头,大家过得并不轻松,有的卷不动,有的躺不平;有的车企裁员,有的车企倒闭。 很多人在问,行业还能变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硬币的另一面,有些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的“破坏式创新”中,已经重构了格局,特别是有几家战略得当的中国车企,肉眼可见实现了突围。 我们把目光放在流量较低的MPV细分市场,不难发现这个昔日由外国品牌垄断的小赛道,如今已经被中国品牌重塑,像传祺这种MPV赛道的头部品牌已经构建起巨大的用户价值,形成了累计销量突破70万的“天花板”。 广汽传祺的这套打法,我们称之为在小赛道做到“天花板”的战略。如果用科技公司的话说,广汽传祺通过一个小品类,跑通了打造爆品的路径。类似的还有家用SUV中的理想,智驾赛道的问界等,都是这一轮中国品牌崛起中,战略聚焦应用得当的典型代表。 广汽传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2月27日,广汽传祺通过第400万台整车传祺新能源E9的下线,用一台新能源MPV致敬未来。 01. 聚焦“小赛道” 中国汽车市场之所以卷,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和品牌过于同质化,缺乏用户价值研究。 最近两年打价格战,最痛苦的,莫过于那些毫无特点、产品全面铺开的车企和品牌。有些造车新势力崩盘的速度惊人,就是因为产品没特长品牌没特色,看起来都差不多。 广汽传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与传统车企的拉锯战中,搞全品类、长战线的打法,资源过于分散,在产品和品牌层面都没有突围的胜算,反而容易陷入“被动应战,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泥淖。 因此,五年前广汽传祺就开始搞聚焦战略。当时,在MPV市场,有两三款外资品牌的车在江湖上的地位无人能动。很多人认为,那是一个被外资品牌MPV统治的小市场,不值得重视。 广汽传祺不这么认为:一是当时传祺已经推出了几款MPV,市场反馈很好;二是中国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外资品牌不可能继续垄断市场。但份额大的轿车、SUV市场竞争
      360评论
      举报
      在小赛道做到“天花板”,传祺打开新上升通道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2024-12-30

      “比亚迪奴役事件”背后,车企出海矛盾尖锐化

      这两天“比亚迪巴西事件”持续升温,很多网民看不到背后的本质,也跟着起哄。 要说在巴西的中国工人生活条件不咋地,那是肯定的,我们国内这样的工地和工作环境随处可见,别说床上没有被褥,就算没有床都不稀罕。 但要说“被奴役”,那肯定夸大其词了,只要公司还是正规公司,人还是正常人,那根本就不可能。 奇怪的是,就这么一个常识性的、连不了解中国情况的人都可能会半信半疑的问题,很多中国网民却相信了,而且言之凿凿。 仔细想想,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比亚迪90年代靠代工起家,现在,底层思维里仍然带着粗放型制造业的影子,尽管最近两年汽车销量上来了,号称头部车企,但思维没转过来。 比亚迪基层员工的待遇,可以说一言难尽,不要说对比外资和国企,就算和三四线的自主比,可能也排不上号。很多基层员工,确实有不少怨言。 比亚迪本身的用工量又很多,进进出出,在比亚迪工作过或者与其相关的人,长期积累起来数量极大。内容平台经过算法推送,很容易就将他们汇聚成了一股洪流。 再加上“奴役”、“解救”等极具冲击力的词汇,在不需要逻辑、只有情绪的短视频时代,很多人将对比亚迪其他的怨恨,也发泄到了这个事件上,包括价格战对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很容易极度放大一个事件。 01. 关于网民如何看待,我们这里不深究,作为一个汽车博主,我认为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巴西为什么要这么干。 事件之所以指向比亚迪,是因为这些劳工,是在巴西卡马萨里市建比亚迪工厂的工作人员。 2023年7月4日,比亚迪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双方在卡马萨里市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约45亿元人民币。 比亚迪当时称,会为当地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巴西总统卢拉在一个月前的二十国峰会上,盛赞了比亚迪的投资,并且说未来它将在巴伊亚州将拥有两万名员工。 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信息不一致,也就是说,要么卢拉吹牛了,南美的政客经常这么干
      552评论
      举报
      “比亚迪奴役事件”背后,车企出海矛盾尖锐化
    • 新锐汽车观察新锐汽车观察
      ·2024-12-23

      十万级最值得买的皮卡,雷达金刚强势进入商用皮卡市场

      12月23日,定位全球商乘两用纯电皮卡的雷达金刚正式上市。2025年1月31日前锁单的用户,还可享受限时先享指导价。两驱版招财金刚 9.98万元起;四驱版大力金刚11.98万元起。雷达金刚以电比油低的方式,颠覆传统燃油皮卡,既是一台最具动力颠覆、省钱颠覆、操控颠覆、安全颠覆的纯电皮卡,价格又极具竞争力,是一台十万级最值得买的纯电皮卡。 此前,在中汽信科举办的TOP Grade挑战中,雷达金刚成为国内首个挑战三项全能皮卡成功的车型,本次发布会上为其展现出的卓越商用皮卡性能颁发了证书。 动力颠覆,塑造商用皮卡动力新标杆 雷达金刚峰值功率高达280kW,超越了众多3.0T的柴油皮卡,空载零百加速5.7秒,满载也仅需7.8秒。动力表现方面,不仅起步迅猛,更可以在满载状态下秒杀空载下的燃油皮卡,运输效率做到游刃有余,能拉、还有劲。 峰值扭矩高达485N·m,可以在重载爬坡时表现出非凡的爬坡实力。比传统柴油2.0T皮卡高出85N·m,甚至相比2.4T的柴油皮卡,仍然具备明显的动力优势。不仅扭矩大,雷达金刚扭矩响应时间在20ms以内,响应速度比燃油皮卡快10倍,更加迅猛。无论是崎岖山路,还是长距离爬坡,超强动力都可以随时拥有。 驾驶模式方面,雷达金刚还拥有经济、舒适、运动三大模式,以及雪地、泥地和越野三种脱困模式。无论面对任何极端路况,都能凭借毫秒级的扭矩响应迅速脱困,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脱困能力。 装载方面,雷达金刚装得多、扛得住、更耐造,是名副其实的“拉货扛把子”。货箱长度达1765mm,容积约为1400L,无论是商业建材、还是农产品都能轻松容纳。额定载重达到910kg,比燃油皮卡高约400kg。承载效能同样高达44%,比传统燃油皮卡高出2倍。这主要源于雷达金刚采用与特斯拉Cybertruck同类型的一体化笼式内骨骼的车身技术,以及隐藏式大梁,车身具备双纵梁及12根大截面的嵌入式横梁
      599评论
      举报
      十万级最值得买的皮卡,雷达金刚强势进入商用皮卡市场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