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辛苦耕耘之后开始收获

上午参加了小鹏汽车关于与滴滴合作项目的沟通会,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小鹏汽车这次走出了非常明智的一步。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DiDi Global Inc.(DIDIY)$

其实,小鹏汽车从诞生以来到现在,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推进智能化(关键是智能驾驶)的技术开发、产品落地和用户普及。这是一件一以贯之的事情,只不过到了这个阶段,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更重要的是落地和普及。当然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也相当于是多年的辛苦耕耘之后要开始收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落地已经开始,小鹏 G9、P7i 以及 6 月份发布的「大招」 G6 这些车型一个接一个,已经把智驾的门槛拉到了 20 万的向下入口处。但相对于小鹏汽车的「科技普惠、智能平权」愿景来说,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怎么办?当然是要寻找各种机会将智驾能力下探,包括寻找合作伙伴。

这时候,恰逢滴滴有了放弃造车项目的意向,而巧合的是,滴滴造车项目所面向的市场恰好是 15 万级别的 A 级市场,而网约车市场是 15 万级纯电动车的绝好落地场景。而这个市场还没有一款在智能化体验层面非常好的车型,以小鹏汽车的产品和技术能力,它所打造出来的量产车型在这个市场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通过这次合作,至少可以获得:

——滴滴已经投入大几十亿研发的平台,包括设备和团队,而不是从零开始;
——将智能驾驶能力下放到 15 万以下 A 级车规模市场的机会;
——来自滴滴平台的网约车销量规模保证,这一点对于小鹏汽车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而滴滴则可以一方面甩掉造车的包袱,一方面可以获得小鹏汽车的份额,跟它一起成长;从长远来说,滴滴非常重视的 Robotaxi 也可以在合作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有意思的是,伴随着这次合作,小鹏汽车成立了一个新品牌。这非常明智,一方面是产品的市场目标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保持 MONA 项目与小鹏汽车主品牌之间的独立性,彼此不影响。

总体来看,这一次合作是双方在对彼此优势的一次重要整合,需要时机,需要信任,也需要决策的魄力。接下来,小鹏汽车需要在 MONA 项目中充分落地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优势,而滴滴则需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做好销量规模的覆盖,二者合力,才能够把这次合作体现出来的「双赢」效果真正走向落地。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还是比较看好双方的合作,小鹏汽车的港股股价在今日开盘后最高上涨了超过 15%。

来源:微博 42号车库

# 小鹏与滴滴“联姻”,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5

  • 推荐
  • 最新
  • 焦糖布丁11
    ·2023-08-28

    辅助驾驶要是能想办法优化掉司机的风琴脚就好了

    回复
    举报
  • 考股学家
    ·2023-08-28

    希望有了小鹏,体验能升级一下

    回复
    举报
  • 究极失眠患者
    ·2023-08-28

    就是把项目和团队卖给小鹏了

    回复
    举报
  • 你还会爱吗
    ·2023-08-28

    小鹏和滴滴算是相辅相成

    回复
    举报
  • 没有高算力芯片没用吧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