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了原生鸿蒙操作系统,这个版本不再支持安卓开源代码AOSP,仅支持鸿蒙系统的应用,因此这一版鸿蒙也被叫做“纯血鸿蒙”,它是中国真正的首个原生操作系统,也成为跟iOS和安卓鼎立的第三大操作系统。那么,鸿蒙是否从此崛起,它还面临着哪些困难呢?
早在五年前,任正非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到,作系统最关键的是建立生态。所谓生态,就是有多少手机硬件安装了这个系统,又有多少开发者围绕这个系统产出了应用。
五年时间过去,截至10月20日,搭载鸿蒙HarmonyOS的设备已超过了10亿台,有超过15000个应用和元服务完成上架,包括微信、支付宝、京东、飞书等一批核心应用已经上线。但是作为对比,目前苹果的全球活跃设备数超过22亿台,安卓则超过40亿。而目前安卓平台 Google Play 应用数量已超过250万个,App Store现存应用总数也超过170万个,相比之下鸿蒙应用数量还不到百分之一。
那么鸿蒙应用数量到底卡在哪里呢?四个字,真金白银。鸿蒙使用独特的ArkTS编程语言,所有APP需要全部重写代码。有媒体报道,一款功能简单的App开发,维护费用一年也要上百万元,像京东这样的超大型应用,功能全迁移到鸿蒙,每年开发维护的成本可能上亿元。强大如微信,它的鸿蒙原生版,视频号、直播等功能都还没有上线;鸿蒙版的抖音,还没有抖音商城、搜索和支付这些重要的功能。说白了,开发鸿蒙版应用不是简单的适配大小,它等于把APP重新做了一遍,最终要靠重投入。
不过,鸿蒙生态还有很多后发优势,整体而言我也很看好鸿蒙生态的未来。首先,鸿蒙可以实现全场景互联,未来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智能穿戴等,多种终端上可以互联互通,开发者能够做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这就给物联网操作系统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其次,鸿蒙可以跟最新的人工智能成果相结合,实现原生智能,华为把AI直接下沉到系统层,而不是传统的应用层,从而AI功能贯穿在整个操作系统中,让应用之间实现更自然的AI协同。比如鸿蒙的AI助手“小艺”只用语音,就可以深入操作一系列第三方应用。
鸿蒙生态的壮大跟用户安装量有着极大关系。从存量上看,华为Mate 60、Pura 70系列主流旗舰都已经加入商用公测。从增量上看,今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在折叠屏手机、汽车和平板方面,华为也火力全开,这些为纯血鸿蒙的安装提供了基础硬件条件。展望未来,充满挑战的生态之战刚刚拉开帷幕,不妨再多给予鸿蒙一些时间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