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双十一即将到来,但双十一的枪声早已打响。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小红书,他们的双十一大促在一个月前的十月上中旬就拉开大幕。跟去年相比,今年双十一启动日整体提前了十天左右,而在双十一结束后,各电商平台可能还将延期返场到11月底,双十一从一天变成一个月,甚至两个月。这可真是没完没了、史上最长的双十一了。那今年的双十一有什么特点呢?
双十一走到十六个年头,周期越来越长,但用户热度却越来越淡。按照百度指数,双十一的热度在2016至2018年达到高峰后,从2019年开始持续下滑,近两年来关于双十一的搜索热度,甚至倒退回了2013年的水平。
一些平台发布了阶段性的成绩单,比如天猫在14日开启预售后10月份累计有373个品牌成交破亿。京东有超过1.6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成交额破亿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超40%。但是在这些亮眼数据背后,是天猫叠加了各地政府的大额消费券,还有近300亿元的消费者优惠红包,是京东跨店满减每满300元减50元的活动,有了大额促销活动,才取得了规模化销量的成绩。所以超前预售和活动,会不会对双十一本身造成透支,还需要观察。
今年双十一,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平台之间开启了商家争夺战,淘宝、京东、抖音针对商家,推出一系列更有弹性的政策。今年下半年,针对商家困扰已久的“仅退款”和“运费险”难题,传统电商平台巨头纷纷减轻商家负担,松绑“仅退款”。比如,天猫上线的退货宝,让商家退货成本普遍下降20%。拼多多的提现门槛从100元下降至1元,对异常恶意订单开放了申诉通道,商家申诉成功后,平台会进行赔付。
同时双十一延续今年电商普遍形成的策略思路:不再追求片面低价,而是追求成交额GMV。一个明显信号是,向来以“低价”著称的拼多多,在今年双十一,面向商家缩小了比价范围,取消了“全网最低价”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同款同价”。
避免卷低价的一个原因是,如果价格作为流量分配的最重要因素,就忽视了对商品质量和购物体验的关注,导致电商行业无脑卷低价,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导致整个电商平台信誉和口碑的垮台。所以电商平台双十一的目标,是把谁卖的便宜,改成了谁卖的多,依然在卷总的成交量。
总之,经过了十几年竞逐,双十一不再有人工造节的狂热感了。商业回归本质,最终更好服务用户,留住用户,成了每一家平台的必答题。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