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GPT
登录
注册
点赞
点赞
回复
评论
收藏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矩形
天覆金融667788
2024-11-18
致敬马斯克!
特朗普的最大难题
突破偏见
特朗普的最大难题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形状备份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评论
推荐
最新
暂无评论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data":{"magic":2,"id":372015476834672,"tweetId":"372015476834672","gmtCreate":1731863755363,"gmtModify":1731895375799,"author":{"id":4193576398603090,"idStr":"4193576398603090","authorId":4193576398603090,"authorIdStr":"4193576398603090","name":"天覆金融667788","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056fc02466fab9f5f09b348a2cdcc19","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致敬马斯克!</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致敬马斯克!</body></html>","text":"致敬马斯克!","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72015476834672","repostId":2484172685,"repostType":2,"repost":{"id":"2484172685","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731839638,"share":"https://www.laohunote.com/m/news/248417268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4-11-17 18:33","market":"us","language":"zh","title":"特朗普的最大难题","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484172685","media":"格隆汇","summary":"突破偏见","content":"<html><head></head><body><p>继现实版钢铁侠、新时代鲁迅后,马斯克又获得新称号:<strong>美国版王安石</strong>。</p><p>当地时间11月13日,马斯克提出一项激进的计划:将美国现有的428个联邦机构精简至99个,并对政府部门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率高达77%。</p><p>力度之大,远远超过80年代初的中国。</p><p>次日,“政府效率部”账号发布招聘启事:<em>需要超高智商的小政府改革者,并愿意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将简历直接发送给本账号,埃隆和维韦克将对前 1%的申请者进行审核。</em></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eed870f02540b66eaae9d8cf9f73087\" tg-width=\"751\" tg-height=\"383\"/></p><p>结合看,裁撤冗余的政府岗位,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开支,更是为了引入新鲜血液,为接下来的改革创造条件。</p><p>特朗普想要美国再工业化,马斯克想得更多,甚至想要推动第四次科技革命、实现自己的终极梦想。</p><p>这些毫无疑问都极其难。</p><p>但现在,至少是个好的开始。</p><h3 id=\"id_1336708913\">01 现实的困难</h3><p>工业化难,再工业化同样很难。</p><p>不同于农业和服务业,工业从来都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生产活动。</p><p>绝对不是招人、建厂房,然后就能开工那么简单。</p><p>客观来看,已经事实上去工业化的美国,想要重新工业化、乃至重建世界工厂,至少有四个直接难题:</p><p><strong>1. 劳动力</strong></p><p>截至今年6月,美国劳动人口数量为1.68亿人,实际被雇佣人数远小于这个数字。</p><p>其中80%从事服务业,第二产业雇佣人数长期维持在一千万左右。</p><p>作为对比,中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2.1亿……</p><p>在生产力没有巨大飞跃的情况下,以目前的劳动力规模,美国想要重建世界非常困难。</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efb4ce31e32c456a1e1fec96fb51dae\" tg-width=\"856\" tg-height=\"681\"/></p><p><strong>2. 产业链</strong></p><p>美国虽然掌握了全球大多数尖端科技,但实用技术却是短板。</p><p>去工业化半个世纪至今,大量基础产业链丢失。666个工业小类、41个工业大类,能独立自主的不到5%。</p><p>以工业原料为例。</p><p>美国并不缺矿,但很缺加工类的产业;而中国占全球最工业原料市场份额超过40%。</p><p>一旦重新发展制造业,又限制进口中国商品,到时这个难题怎么解决。</p><p>虽然可以在别处市场另外扶持加工业,但必然需要付出时间和更高的金钱成本。</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f713955ccf0d14eb113444631f06487\" tg-width=\"855\" tg-height=\"669\"/></p><p><strong>3. 能源</strong></p><p>或者更具体一点,电力供应怎么解决?</p><p>2023年,美国总发电量约4.49万亿度,工业用电量约1.01万亿度,占比不到23%。</p><p>1万亿度工业用电,看似庞大,但从90年代到现在都几乎没有变化,明显反映了美国去工业化的现象。</p><p>作为对比,中国2023年总发电量约8.8万亿度,工业用电量超过6万亿度,占比约68%。</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28847d202e6202ee2670cff816749f4\" tg-width=\"868\" tg-height=\"771\"/></p><p>如果把中国的用电结构作为“世界工厂”的标准,那么美国的总发电量大概应为3.48÷0.32=10.875万亿度。</p><p>即便把标准再放低一点,也意味着电力生产翻一倍。</p><p>再看下图,现存<a href=\"https://laohu8.com/S/AEP\">美国电力</a>系统的价值规模……</p><p>毫无疑问,这是个超级大工程,不仅需要耗费数以万亿级计的资金,更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119dfd6d42e0604d28ad6f7d98b4a02\" tg-width=\"849\" tg-height=\"433\"/></p><p><strong>4. 物流</strong></p><p>水路方面,目前全球前十大港口,美国一个也没有。</p><p>最大的港口纽约港,吞吐量虽然高达6亿吨,但与现有的巨港相比,相距仍然巨大。</p><p>陆路方面,稍微好一些,长达40万公里的铁路只是老旧,并没有完全荒废。</p><p>无论如何,攻克这些难题又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p><p>2021年,拜登曾发起1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计划,其中用于港口、铁路、公路的不足20%,可以说是杯水车薪。</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1e269a0032c410baecdd7426c9ae0e6\" tg-width=\"873\" tg-height=\"718\"/></p><p>上面所列举的,并不全面。</p><p>但仅仅只看这些,特朗普要推动制造业回流,乃至让美国重新成为世界工厂、实现再次伟大,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也将是个天文数字。</p><p>尤其是,想要在任期内的短短数年实现目标,几乎不可能。</p><p>除非从根本改写上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工业逻辑,生产效率、财富创造再次出现十倍、甚至数十倍进化……</p><h3 id=\"id_1431927751\">02 工业的巅峰</h3><p>在中国之前,历史上没有争议的世界工厂只有两个,英国和美国。</p><p>虽然都被称作“世界工厂”,三者有相似性,但更有本质的区别。</p><p><strong>最关键的,首先就是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次,发展路径也截然不同。</strong></p><p><strong>英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源于第一次能源革命。</strong></p><p>蒸汽机使工厂摆脱对人力、畜力的依赖。</p><p>1760-1860年,英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倍,以2%的人口贡献了世界一半工业生产。</p><p>巅峰时期,英国工厂生产了全世界约三分之二的煤、七分之五的钢、50%的铁、50%的棉布、和40%的金属器件……总工业产值占全世界比重高达51%。</p><p>到18世纪中叶,英国本土已经高度工业化,人均收入飙升的同时、生产成本也冠绝全球。</p><p>当时,有能承接产业链的地方,只有长期作为英国商品倾销地、有一定工业底子的北美大陆。</p><p>极度渴望财富的美利坚,抓住了机遇,大量配套产业和技术人员被打包输送到这里。</p><p>历史上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了。</p><p>作为英国产业链下游的加工厂,美国制造业开始崛起,并很快迎来质变。</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95710515a58d35cd17fed68c33c40af\" tg-width=\"871\" tg-height=\"412\"/></p><p><strong>美国能成为世界工厂,源于第二次能源革命。</strong></p><p>电力为主、燃气为辅。</p><p>继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爱迪生首先将自激式发电机应用于照明、并发明了白炽电灯泡,将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力延长至夜晚。</p><p>仅仅几年后,<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a>发明交流发电机,功率大、且极大降低发电的成本,为工业提供了巨大的能源。</p><p>杜里埃兄弟发明汽车、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莱特兄弟发明凭借内燃机发明飞机……</p><p>众多新技术雨后春笋般出现,使得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国家。</p><p>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越英国,成为第二个世界工厂,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30%;1945年,占比达到最高峰56%。</p><p>这一地位,维持了长达116年之久。</p><p>直到2011年,美国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才被中国反超。</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d85ce7022e42a46758464393eb18db7\" tg-width=\"859\" tg-height=\"684\"/></p><p>很明显,英美成为世界工厂的<a href=\"https://laohu8.com/S/600405\">动力源</a>泉,都是作为能源革命引领者、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自然结果。</p><p>中国工业产能的崛起,则主要靠庞大的劳动力堆,与前两者有本质的区别。</p><p>至少到现在为止,中国并不能称为“世界工厂”,更准确的称呼是“世界加工厂”。</p><p>所以,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专家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前提,讨论美国再工业化的种种困难,包括上文列举的那些难点……</p><p>实际上,是在讨论美国成为“世界加工厂”,非常困难。</p><p>某种程度上,这是陷入了逻辑误区。</p><p>特朗普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应该说的是让美国再次成为世界工厂,而不是成为世界加工厂。</p><p>严格意义上,如果中国不算第三个“世界工厂”。那也就是说,近十余年,世界工厂这个席位实际上是由全球各国合作担任的。</p><p>此时,美国想要重建世界工厂地位,究竟是回归曾经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第二任世界工厂,还是新建第三任世界工厂、并继续由自己担任?</p><p><strong>这才是当下这个时代,最关键的变量。</strong></p><p>如果是前者,所面临的问题就如第一部分所说,主要方向是恢复曾经的生产力,困难的点基本围绕钱、能源和人力这几个方面。</p><p>如果是后者,就意味着在能源或生产效率上做出巨大突破,那前者的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p><p>目前的情况,大概处于两者之间。</p><h3 id=\"id_3189745481\">03 尾声</h3><p>历史上有三次科技革命,却只有两次能源革命。</p><p>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日本作为美国产业链的承接地、同时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工业能力虽然一度辉煌,却最终无法成为第三个世界工厂。</p><p>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有一点是确定的:<strong>生产力并没有质的飞跃。</strong></p><p>之后的四小龙、中国大陆、乃至现在的东南亚,总体上看都是在复制日本的剧本、而不是英美的路径。</p><p>而此时的美国工业,按照过去几十年的逻辑来看,要回归到第二个世界工厂的位置,确实只有大搞基建、让产业链大量回流,就行了。</p><p>特朗普自己也承诺:<strong>等我回到白宫,会立刻签署法案,批准在美国本土开采石油!</strong></p><p>但最大的变化,在于马斯克突然成为新政府的关键人物。</p><p>马斯克的最终目标,不是成为政客,而是需要足够的工业力量,支持自己的太空事业。</p><p>从难到易,至少有三种猜想:</p><p><strong>1.能源革命,目前最可靠的还是可控核聚变,但距离实用还是遥遥无期。</strong></p><p><strong>2.最底层的东西暂时还无法改变,但依然可以如第三次科技革命那样,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业4.0。</strong></p><p><strong>虽然无法实现生产力飞跃,但依然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对人力的依赖,解决美国再工业化最迫在眉睫的人力和资金问题。</strong></p><p><strong>3.再不济,按照特斯拉模式,比如疯狂裁减人员,也可以将现有理论上的效率最大化。</strong></p><p>(具体说起来,挺复杂的。关于这块,另起一篇文章再深入聊。)</p><p>分别对应三种结果:</p><p><strong>美国继续引领新时代,成为第三代世界工厂;</strong></p><p><strong>恢复曾经第二任世界工厂的辉煌;</strong></p><p><strong>制造业回流、解决社会矛盾,但未能恢复世界工厂地位。</strong></p><p>关键看马斯克愿意为了梦想付出多少,以及能创造多大的奇迹吧。</p><p>当然,还有第四种结果:以上三者皆不成。</p><p>你不得不承认,此时此刻,他才是全世界最关键的那个人。(全文完)</p></body></html>","source":"gelonghui_highlight","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特朗普的最大难题</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特朗普的最大难题\n</h2>\n\n<h4 class=\"meta\">\n\n\n2024-11-17 18:33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www.gelonghui.com/p/1336175><strong>格隆汇</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继现实版钢铁侠、新时代鲁迅后,马斯克又获得新称号:美国版王安石。当地时间11月13日,马斯克提出一项激进的计划:将美国现有的428个联邦机构精简至99个,并对政府部门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率高达77%。力度之大,远远超过80年代初的中国。次日,“政府效率部”账号发布招聘启事:需要超高智商的小政府改革者,并愿意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将简历直接发送给本账号,埃隆和维韦克将对前 1%的...</p>\n\n<a href=\"https://www.gelonghui.com/p/1336175\">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7b899f1e12f438a119d80711b5ba1085","relate_stocks":{},"source_url":"https://www.gelonghui.com/p/1336175","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6b8fa6424aebe95f6781d04ef17a1852","article_id":"2484172685","content_text":"继现实版钢铁侠、新时代鲁迅后,马斯克又获得新称号:美国版王安石。当地时间11月13日,马斯克提出一项激进的计划:将美国现有的428个联邦机构精简至99个,并对政府部门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率高达77%。力度之大,远远超过80年代初的中国。次日,“政府效率部”账号发布招聘启事:需要超高智商的小政府改革者,并愿意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请将简历直接发送给本账号,埃隆和维韦克将对前 1%的申请者进行审核。结合看,裁撤冗余的政府岗位,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开支,更是为了引入新鲜血液,为接下来的改革创造条件。特朗普想要美国再工业化,马斯克想得更多,甚至想要推动第四次科技革命、实现自己的终极梦想。这些毫无疑问都极其难。但现在,至少是个好的开始。01 现实的困难工业化难,再工业化同样很难。不同于农业和服务业,工业从来都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生产活动。绝对不是招人、建厂房,然后就能开工那么简单。客观来看,已经事实上去工业化的美国,想要重新工业化、乃至重建世界工厂,至少有四个直接难题:1. 劳动力截至今年6月,美国劳动人口数量为1.68亿人,实际被雇佣人数远小于这个数字。其中80%从事服务业,第二产业雇佣人数长期维持在一千万左右。作为对比,中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高达2.1亿……在生产力没有巨大飞跃的情况下,以目前的劳动力规模,美国想要重建世界非常困难。2. 产业链美国虽然掌握了全球大多数尖端科技,但实用技术却是短板。去工业化半个世纪至今,大量基础产业链丢失。666个工业小类、41个工业大类,能独立自主的不到5%。以工业原料为例。美国并不缺矿,但很缺加工类的产业;而中国占全球最工业原料市场份额超过40%。一旦重新发展制造业,又限制进口中国商品,到时这个难题怎么解决。虽然可以在别处市场另外扶持加工业,但必然需要付出时间和更高的金钱成本。3. 能源或者更具体一点,电力供应怎么解决?2023年,美国总发电量约4.49万亿度,工业用电量约1.01万亿度,占比不到23%。1万亿度工业用电,看似庞大,但从90年代到现在都几乎没有变化,明显反映了美国去工业化的现象。作为对比,中国2023年总发电量约8.8万亿度,工业用电量超过6万亿度,占比约68%。如果把中国的用电结构作为“世界工厂”的标准,那么美国的总发电量大概应为3.48÷0.32=10.875万亿度。即便把标准再放低一点,也意味着电力生产翻一倍。再看下图,现存美国电力系统的价值规模……毫无疑问,这是个超级大工程,不仅需要耗费数以万亿级计的资金,更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4. 物流水路方面,目前全球前十大港口,美国一个也没有。最大的港口纽约港,吞吐量虽然高达6亿吨,但与现有的巨港相比,相距仍然巨大。陆路方面,稍微好一些,长达40万公里的铁路只是老旧,并没有完全荒废。无论如何,攻克这些难题又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2021年,拜登曾发起1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计划,其中用于港口、铁路、公路的不足20%,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上面所列举的,并不全面。但仅仅只看这些,特朗普要推动制造业回流,乃至让美国重新成为世界工厂、实现再次伟大,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尤其是,想要在任期内的短短数年实现目标,几乎不可能。除非从根本改写上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工业逻辑,生产效率、财富创造再次出现十倍、甚至数十倍进化……02 工业的巅峰在中国之前,历史上没有争议的世界工厂只有两个,英国和美国。虽然都被称作“世界工厂”,三者有相似性,但更有本质的区别。最关键的,首先就是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次,发展路径也截然不同。英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源于第一次能源革命。蒸汽机使工厂摆脱对人力、畜力的依赖。1760-1860年,英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倍,以2%的人口贡献了世界一半工业生产。巅峰时期,英国工厂生产了全世界约三分之二的煤、七分之五的钢、50%的铁、50%的棉布、和40%的金属器件……总工业产值占全世界比重高达51%。到18世纪中叶,英国本土已经高度工业化,人均收入飙升的同时、生产成本也冠绝全球。当时,有能承接产业链的地方,只有长期作为英国商品倾销地、有一定工业底子的北美大陆。极度渴望财富的美利坚,抓住了机遇,大量配套产业和技术人员被打包输送到这里。历史上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了。作为英国产业链下游的加工厂,美国制造业开始崛起,并很快迎来质变。美国能成为世界工厂,源于第二次能源革命。电力为主、燃气为辅。继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爱迪生首先将自激式发电机应用于照明、并发明了白炽电灯泡,将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力延长至夜晚。仅仅几年后,特斯拉发明交流发电机,功率大、且极大降低发电的成本,为工业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杜里埃兄弟发明汽车、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莱特兄弟发明凭借内燃机发明飞机……众多新技术雨后春笋般出现,使得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国家。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越英国,成为第二个世界工厂,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30%;1945年,占比达到最高峰56%。这一地位,维持了长达116年之久。直到2011年,美国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才被中国反超。很明显,英美成为世界工厂的动力源泉,都是作为能源革命引领者、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自然结果。中国工业产能的崛起,则主要靠庞大的劳动力堆,与前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至少到现在为止,中国并不能称为“世界工厂”,更准确的称呼是“世界加工厂”。所以,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专家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前提,讨论美国再工业化的种种困难,包括上文列举的那些难点……实际上,是在讨论美国成为“世界加工厂”,非常困难。某种程度上,这是陷入了逻辑误区。特朗普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应该说的是让美国再次成为世界工厂,而不是成为世界加工厂。严格意义上,如果中国不算第三个“世界工厂”。那也就是说,近十余年,世界工厂这个席位实际上是由全球各国合作担任的。此时,美国想要重建世界工厂地位,究竟是回归曾经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第二任世界工厂,还是新建第三任世界工厂、并继续由自己担任?这才是当下这个时代,最关键的变量。如果是前者,所面临的问题就如第一部分所说,主要方向是恢复曾经的生产力,困难的点基本围绕钱、能源和人力这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就意味着在能源或生产效率上做出巨大突破,那前者的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目前的情况,大概处于两者之间。03 尾声历史上有三次科技革命,却只有两次能源革命。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日本作为美国产业链的承接地、同时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工业能力虽然一度辉煌,却最终无法成为第三个世界工厂。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生产力并没有质的飞跃。之后的四小龙、中国大陆、乃至现在的东南亚,总体上看都是在复制日本的剧本、而不是英美的路径。而此时的美国工业,按照过去几十年的逻辑来看,要回归到第二个世界工厂的位置,确实只有大搞基建、让产业链大量回流,就行了。特朗普自己也承诺:等我回到白宫,会立刻签署法案,批准在美国本土开采石油!但最大的变化,在于马斯克突然成为新政府的关键人物。马斯克的最终目标,不是成为政客,而是需要足够的工业力量,支持自己的太空事业。从难到易,至少有三种猜想:1.能源革命,目前最可靠的还是可控核聚变,但距离实用还是遥遥无期。2.最底层的东西暂时还无法改变,但依然可以如第三次科技革命那样,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业4.0。虽然无法实现生产力飞跃,但依然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对人力的依赖,解决美国再工业化最迫在眉睫的人力和资金问题。3.再不济,按照特斯拉模式,比如疯狂裁减人员,也可以将现有理论上的效率最大化。(具体说起来,挺复杂的。关于这块,另起一篇文章再深入聊。)分别对应三种结果:美国继续引领新时代,成为第三代世界工厂;恢复曾经第二任世界工厂的辉煌;制造业回流、解决社会矛盾,但未能恢复世界工厂地位。关键看马斯克愿意为了梦想付出多少,以及能创造多大的奇迹吧。当然,还有第四种结果:以上三者皆不成。你不得不承认,此时此刻,他才是全世界最关键的那个人。(全文完)","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8,"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1,"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hasMoreComment":false,"orderTyp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