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之一,其技术突破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近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发表了重要观点,指出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将开始装车,并在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
这一预测不仅揭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更预示着能源利用及存储格局即将迎来重大变革。
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之一,其技术突破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根据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的共识以及欧阳明高院士的主旨报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径已成为主流方向。
这一技术路线的聚焦,意味着固态电池领域将迎来技术升级的新机遇,产业链内的各个环节也将因此受益。
短期内,半固态电池的装车进展以及全固态电池样品的推出,都有望为市场带来催化效应。
这些技术上的突破和进展,将进一步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应用。
而从长期来看,新兴应用场景如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迫切,这将为固态电池产业催生广阔的增量空间。
事实上,近期固态电池产业的进展已经不断加速。多家企业已经公布了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产业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势头。
这一趋势将驱动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满足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业绩有较强支撑的电池环节、边际改善预期的材料环节头部企业,以及固态电池产业链受益环节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业已经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SZ000625)$ 发布的金钟罩固态电池,其能量密度达到了400Wh/kg,可支持1500km的续航,且预计将在2027年开始逐步量产。
比亚迪 $比亚迪(SZ002594)$ 也已经量产了60Ah全固态电池产品,并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批量示范装车应用。
此外,恩捷股份 $恩捷股份(SZ002812)$ 在云南落户的1000吨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也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