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重大财务造假,东方集团或被强制退市

连续四年重大财务造假被证监会通报,将东方集团再次推向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

2月28日,证监会发布信息称,2024年6月20日,证监会对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集团”)立案调查。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

图片

当天晚些时候,东方集团公告称,已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当日为周五,3月3日周一开盘,东方集团一字跌停,报收1.93元/股。同为“东方系”旗下的联合能源集团也跌超7%,报收0.33港元/股。3月4日早盘,东方集团股价再次跌停。

律师表示,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造假,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投资者可按照《证券法》规定进行维权索赔。

01

房地产亏损占大头

东方集团是 “东方系” 核心成员企业。公开信息显示,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黑龙江省第一家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实行股份制改造并获准上市的民营企业之一。公司于1994年1月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涉及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金融、港**通、新型城镇化开发四大产业板块,总资产规模近500亿,净资产逾200亿。

如今,这家曾经辉煌的企业深陷财务造假泥潭,濒临退市,而这背后,与被房地产拖垮的东北首富张宏伟关联紧密。

张宏伟 1954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4 年 10 月,他创立了哈尔滨东方建筑工程公司,这便是东方集团的前身。1994 年,东方集团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后,他带领东方集团不断拓展业务,涉足农业、能源、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张宏伟的财富中,旗下上市公司东方集团是核心资产之一,主营业务是大米、油脂、豆制品加工及农产品购销等。从2018年开始,东方集团年营收就达到“百亿”量级。但张宏伟并不满足于只卖油卖米,2013年,他开始进入北京房地产圈,梦想在房地产行业中做大做强。

东方集团在北京青龙湖区域投资上百亿元,与万科、龙湖等房企合作开发多个项目。但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让东方集团遭受重创。

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实施,国开东方一、二级土地开发项目推进缓慢,资金回笼不及预期。2020 年 4 月,国开东方取得青龙湖南一区、南二区的棚改项目,可仅仅 2 年后,东方集团就申请退出,此时已投入约 8.4 亿元。而且,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核心区 C 地块多次挂牌出让,都因房地产市场环境影响未能成交。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东方集团在一级土地开发业务中合计投资约 65.06 亿元,结转收入仅 31.91 亿元;二级土地开发业务上,丰台区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核心区 A 地块已投资约 82.54 亿元,结转收入仅约 44.28 亿元。2024 年业绩预告显示,东方集团预计当年净利润亏损 8 亿元到 12 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预计计提减值 3 亿元至 6 亿元 。

除了房地产业务亏损,东方集团还面临诸多问题。去年以来,东方集团风波不断。

图片

2024年6月18日,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大额提取受限暨风险提示公告称,因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流动性暂时趋紧,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截至2024年6月17日,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存款余额16.40亿元、贷款余额6.66亿元。

6月19日,公司控股股东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张宏伟出具了《关于化解财务公司相关风险的承诺函》,承诺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处置等方式支持东方财务公司化解流动性资金不足问题,相关承诺将在未来3-6个月内完成。

不过,据2025年2月14日公告,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履行相关承诺,公司将继续督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落实承诺,确保上市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2024年6月22日,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2024年6月25日,公司收到债权人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请告知函》,因公司未能清偿东辉公司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一定重整价值,东辉公司向哈尔滨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2025年2月14日,东方集团还发布关于无法按期归还募集资金的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3月6日使用6.2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由于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公司预计无法按期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6.29亿元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公司正积极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加快推进资产处置,争取早日实现资金回笼、尽快归还募集资金。

此前,东方集团已连续三年亏损,2021 年到 2023 年合计净亏损 42.72 亿元。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7.11亿元,同比增长11.63%,实现净利润2.40亿元,同比下降58.8%;

2021年营业收入为137.29亿元,同比下降6.68%,净利润亏损17.19亿元,同比下降814.81%;

2022年营业收入为112.65亿元,同比下降17.94%,净利润亏损9.96亿元,同比增长42.08%;

2023年营业收入为60.81亿元,同比下降46.02%,净利润亏损15.57亿元,同比下降56.38%。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集团股票价格在去年7月初见底后,后续股价最高涨了5倍有余。截至目前,该股股价报收2.14元/股,市值为78.3亿元。

本月以来,东方集团已多次发布关于立案调查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公司表示,东方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若调查结果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

02

贷款银行“瑟瑟发抖”

财务造假风险暴露后,东方集团及关联公司在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贷款正持续引发市场担忧。截至2024年6月底,东方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约74亿元。根据最新披露,东方集团及子公司在招商银行、龙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到期未偿还本金合计已超17亿元。

东方集团上市后,张宏伟开始频繁在资本市场上出手,资本版图不断扩大。官网显示,东方集团参控股四家上市公司:东方集团、联合能源集团、民生银行、ST锦港,主要投资和经营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信息安全、金融、资源物产、港**通、新型城镇化开发七大产业。2023年上半年资产规模超过750亿。

民生银行是张宏伟最著名的投资案例。民生银行上市前夕的2000年入股的东方集团曾与刘永好的新希望系和卢志强的泛海系,并列为民生银行股东势力中的“三大系”。据2024年中报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东方集团在民生银行的直接持股比例为2.92%。

2014年3月至今十年来,张宏伟也一直担任民生银行董事局主席。期间,民生银行对东方集团关联贷款的敞口不断扩张。

图片

根据民生银行财报,2021年至2024年6月底,东方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在民生银行及附属公司的贷款余额为85.21亿元、88.37亿元、95.99亿元、74.04亿元。

2024年6月东方集团被立案调查之后,民生银行表示,“东方系”贷款在该行总体贷款中占比较低,预计对该行经营管理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已经关注到东方集团股份公司大额存款提取受限情况,后续会继续加强对东方集团的风险监测,积极推动风险化解工作,同时依法保障我行债权和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补充称,该行目前对“东方系”的贷款已降为70多亿元。

除民生银行外,东方集团及子公司还向多家金融机构大笔借入资金,近期到期未偿还金额超17亿元。东方集团最新披露的债务及担保逾期公告进展显示,截至2月12日,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到期未偿还银行贷款本金余额17.3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10.41%

其中,不乏多笔上亿元的借款。据了解,东方集团及子公司分别向招商银行、龙江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贷款10.92亿元、2.53亿元、2.5亿元。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东方集团总资产357.8亿元,总负债192.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3.75%。短期负债50.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36.94亿元,1年内要偿还的债务就达87.54亿元。

目前,已有金融机构因贷款归还逾期起诉东方集团。2025年1月,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道外支行(原告)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向东方集团起诉,相关诉讼标的金额为借款本金约6.93亿元及利息等。

2024年,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起诉东方集团,要求依法判令东方集团立即偿还贷款本金10.92亿元,逾期利息及复息。

但流动资金紧张的东方集团,又爆财务造假的雷,要归还目前欠下的金融机构借款,难度不小。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