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这种选股方式最容易选出中线牛股!
港股复盘:朋友们早晨,港股复盘改为早上发文了哈,因为晚上消息汇总复盘,在开市前给大家更新,方便大家阅读和交易。
昨日(3月5日)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2.84%,报23594.2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4.02%,国企指数涨3.14%。港股通方面,昨日港股通(南向)净流入83.69亿港元。
盘面上,科网板块股全线上涨, $小米集团-W (01810.HK)$涨7.22%, $美团-W (03690.HK)$涨6.39%, $哔哩哔哩-W (09626.HK)$涨4.30%, $快手-W (01024.HK)$涨3.85%, $百度集团-SW (09888.HK)$涨3.24%, $京东集团-SW (09618.HK)$涨3.06%, $腾讯控股 (00700.HK)$涨2.95%, $阿里巴巴-W (09988.HK)$涨1.64%, $网易-S (09999.HK)$涨2.26%, $商汤-W (00020.HK)$涨2.44%, $联想集团 (00992.HK)$涨4.74%。
港股复盘+这种选股方式最容易选出中线牛股!
芯片股集体走强, $华虹半导体 (01347.HK)$涨超7%, $中芯国际 (00981.HK)$涨超6%, $中电华大科技 (00085.HK)$涨超5%, $宏光半导体 (06908.HK)$、 $芯智控股 (02166.HK)$、 $地平线机器人-W (09660.HK)$涨超4%, $晶门半导体 (02878.HK)$、 $ASMPT (00522.HK)$、 $贝克微 (02149.HK)$涨超3%, $上海复旦 (01385.HK)$涨0.78%。
苹果概念股纷纷上行, $伟仕佳杰 (00856.HK)$涨7.27%, $比亚迪电子 (00285.HK)$涨5.79%, $丘钛科技 (01478.HK)$涨5.65%, $瑞声科技 (02018.HK)$涨3.95%, $舜宇光学科技 (02382.HK)$涨3.24%, $高伟电子 (01415.HK)$涨1.34%, $富智康集团 (02038.HK)$涨1.10%。
锂电池股普涨, $比亚迪股份 (01211.HK)$涨3.01%, $中创新航 (03931.HK)$涨2.83%, $理士国际 (00842.HK)$涨2.70%, $赣锋锂业 (01772.HK)$涨1.54%, $超威动力 (00951.HK)$涨1.41%, $天齐锂业 (09696.HK)$涨0.40%。
消息面上,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表示,RISC-V作为开源、开放的硬件架构,正成为全球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而据券商中国报道,市场有传闻称,中国计划首次发布指导意见,鼓励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开源RISC-V芯片。此外,当地时间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演讲中表示,美国应该废除芯片法案。他还表示,不会向芯片制造商提供任何来自该芯片法案的资金。
港股复盘+这种选股方式最容易选出中线牛股!
互联网医疗尾盘拉升大涨, $京东健康 (06618.HK)$涨超7%, $平安好医生 (01833.HK)$、 $众安在线 (06060.HK)$、 $叮当健康 (09886.HK)$、 $麦迪卫康 (02159.HK)$、 $阿里健康 (00241.HK)$涨超3%。
消息面上,3月4日,京东健康宣布联合WSA、科大讯飞、挚听、可孚、奥迪康等多个听力行业品牌,成立「JDH+N」助听器品牌联盟,品牌合作伙伴的多款重磅新产品,例如峰力Audeo Sphere Infinio、WSA旗下西万博RIC、科大讯飞耳挂式助听器、挚听DION3.0等,将在京东健康平台全网首发。
康宁杰瑞制药受业绩预期提振领涨医药股, $华领医药-B (02552.HK)$涨超26%, $腾盛博药-B (02137.HK)$、 $创胜集团-B (06628.HK)$涨超19%, $康宁杰瑞制药-B (09966.HK)$涨超15%, $基石药业-B (02616.HK)$涨超13%, $和誉-B (02256.HK)$涨超12%, $科笛-B (02487.HK)$涨超10%, $和铂医药-B (02142.HK)$涨超9%, $再鼎医药 (09688.HK)$、 $帝王国际投资 (00928.HK)$、 $加科思-B (01167.HK)$涨超7%。
消息面上,康宁杰瑞制药涨幅居前,该公司预计2024年度利润不少于1.5亿人民币,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港股复盘+这种选股方式最容易选出中线牛股!
建筑材料股走高, $中国建材 (03323.HK)$涨7.77%, $海螺水泥 (00914.HK)$涨6.56%, $华润建材科技 (01313.HK)$涨6.54%, $西部水泥 (02233.HK)$涨5.92%, $华新水泥 (06655.HK)$涨4.89%, $中国联塑 (02128.HK)$涨3.43%, $亚洲水泥(中国) (00743.HK)$涨2.95%。
港股复盘+这种选股方式最容易选出中线牛股!
$恒生指数 (800000.HK)$恒指昨日大涨,如昨天讲的,会议期间,指数被神秘力量拖着银行,指数没什么变化。
60F通道,两种玩法,先回去再破,或者直接破,考虑开会期间,先按红色走,最近这指数意义不大了,整体我认为没问题,震荡向上,无非是震荡多一会儿和直接向上的区别。
今年估计有很多朋友净值还没开始,还在打酱油中,交给大家一种方法,就是在回踩年线和880日线的个股来筛选机会,盘子太小的别碰。
背后原理是,经历过去年9月的快速放量突破年线后,差不多半年时间重新回踩年线附近或者880日线附近震荡,基本面没风险的个股,最好能叠加点题材的,都是不错的选股方向,这种选股方式最容易选出中线牛股。
回踩250日线,880日线,这2个大级别均线的个股,自己去筛选一下,现在趴着的这些,在这个大级别均线附近,后面都是重点!
不懂的就百度,去学吧,现在AI这么方便,问都能问出来。
提前潜伏,只要你能沉得住气,耐心等,下一波上涨你一定能赶上!
--------------
昨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看两会报告,大摩在两周前就开始让大家降低预期,基本和去年12月会议公布的方向一致,如今看来确是如此。
核心数据对比:
GDP:5%左右(符合预期)
预算赤字:4%(符合预期)
通胀目标:2%(符合预期)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200万以上(和24年持平)
城镇失业率目标:5.5%左右(和24年持平)
能源消耗:减少3%(高于2024)
国防开支:7.2%(持平2024)
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4.4万亿(符合预期)
超长期特别主权债券规模:1.3万亿(低于预期2万亿)
我觉得有几个对消费挺重要的点
1、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依然是刺激消费政策中扛大旗的角色,安排了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4年全年以旧换新总额大约在1500亿左右,但是去年是从3月之后陆续开始的。之前我们做过一项估算,对2024年以旧换新补贴财政乘数估算下来接近2.1,那25年就需要3000亿左右,所以也算预期内的数字。
但是以旧换新补贴对其他品类存在一定挤出效应,非补贴受益品类的社零增速从24年5-8月的3%下降到9-12月的2.3%。25年安排3000亿补贴,那就是撬动6300亿增量销售额,拉动社零1.3个pct。所以如果考虑到挤出效应和关税扰动,今年的补贴额应该大于3000亿才可以支撑5%GDP目标实现。
对于以旧换新,我一直认为有更好的方向可以拓展,就是服务消费。因为服务消费几乎没有制约,也不会前置需求。在我国的客观实际就是,北京上海对车牌摇号有限制,24年9-12月北京上海在国补受益中明显偏弱,但是在餐饮等消费券补贴中受益较多。
2、医疗卫生补助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24年居民医保也是提高了30元+5元,过去几年都一样。
3、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24年也是提高20元。增长幅度没有加快,没有看到明显的重视程度边际变化。
过去20年基础养老金大概有三个阶段:
2005-2015年:黄金十年
这一阶段,养老金涨幅基本维持在10%左右,最高甚至达到了2006年的23.7%。
2016-2020年:减速期
从2016年起,涨幅开始逐年下降:2016年6.5%,2017年5.5%,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保持在5%。
2021-2024年:微调时代
最近几年,涨幅稳定在4%以下:2021年4.5%,2022年4%,2023年3.8%,2024年3%。
今年还提到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但是没有说多少钱。由上面两项补贴力度可以想象,不会太多,能每周V我50吃肯德基吗?
从去年开始大家就对生育政策抱有期待,这个是一个需要长期鼓励的事情,增加未来人口供给,保证人口结构健康稳定,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还没有看到曙光。
接下来怎么看:
1、透过数字看诚意,如果接下来经济数据开始走弱,又没有有力的政策支撑,近期可能会压力比较大,市场风格可能还是在科技博弈和红利避险之间切换,直到类似924的黎明,二季度是重要的观测点。
2、顺周期beta承压,有独立逻辑的alpha标的最近不断新高,新消费里好公司还是很多,需要发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天下午3时的金融会议阵容确实豪华,到时候内容再给大家解读~
--------------
昨天在外参加券商策略会,聊了整整一天,由于小范围交流的人数比较多,房间里略显闷热,出会场时都有点晕晕乎乎。
我平时不太习惯去盯盘,价值投资也没啥需要盘中操作,尤其参会就更想不起来,在回程时拿出手机看了一眼,这不看倒还好,一看就吓一跳,很多票涨幅都不小。
到这里已经是有点不解,但资本市场总是会涨跌过头,想想还算正常。
再看看朋友圈吧,我估计卖方小伙伴都在纷纷截图留念,毕竟是传统板块难得的「盛世」。
起初画风都还算正常,但有一条属实有些离谱,配图是一张20cm涨停的机械股,市盈率PE已经超过100倍,而配文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夸张,那一刻真的有点头晕目眩。是我们对金子的定义不太一样吗?还是对「发光」的理解有些分歧?
前两天有个朋友问我,怎么看XX标的?我说,再涨就要考虑风险了。他很惊讶,说这时候不应该是加大配置吗?
我继续补充回答:涨起来了就慢慢卖,跌了就慢慢买,价值投资本就是逆势,现在如果加大配置就是趋势投资了啊。
这位朋友和那位卖方分析师,大概就是相同理念,涨起来看到明确趋势后再买,专业名词就是「右侧交易」。
而且,市场上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这类风格,我简单聊几句切身体会:
同样是一家企业,去年和今年基本面没啥变化,但关注度却是完全不一样。当年底部交流空空荡荡,如今涨起来摩肩接踵,而且有些参会者提问比较基础,很明显就是涨起来才开始关注的。
于是,股价越涨越高,越高越有人关注,关注就看到满是优点,估值就这么不断推升,直到后面实在撑不住了,泡沫破裂一地鸡毛,市场再次漠不关心,人群都涌到下个赛道……
当然,投研理念没有对错之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能赚到钱就是王道。但我想,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这个非常关键。既要价值又要趋势是不可取的,这个在已经论证过,不再赘述。
我会更愿意坚持「睡得着」投资模式,找到好公司、等待好价格,多久能涨不知道,但能确信,只要业绩长期保持增长,总有一天能涨回来。
那么做价值投资,涨起来是不是就无所事事了?肯定不是,我有个独创观念是:在无人问津时要逆势投资,而在人声鼎沸时要顺势研究。
理论层面,当某个概念涨起来时,卖方分析师为了赶热点或者拿佣金派点,都会不遗余力地组织路演、交流和调研,此时是捕获知识的最佳时机,甚至会有点信息量爆炸,对于做研究非常有利。
实践层面,当年新能源车赛道便是如此。记得2020-21年时候,新能源车板块涨到停不下来,随便买什么都能涨,政策催化不断、渗透率快速提升、新势力车企如雨后春笋,路演时遇到新能源车企业,挤都挤不进去。
印象很深刻,有一次跟好几家上市公司管理层交流,说起他们平时组织的董秘/投关活动,大部分桌子都是气氛低沉,唯独新能源那桌是谈笑风生。(这几年情况估计完全相反了哈)
那时候每周都有新能源专题论坛以及产业链调研,来不及参加。但如果你足够勤奋,就能事半功倍。参加一天专题会能聊10多家公司,参加一周系列调研能跑10家工厂,这种效率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有了这些积累,才能慢慢定义「好公司」,为何去年宁德下跌到7000-8000亿市值时候能够无比坚定?
就是「那些年」里高频研究和交流的结果:知道供应商们都以进入宁德产业链为荣、知道大部分车企只要买得起都想用宁德电池、知道产业内制定规则时都由宁德牵头主导……
需要高频跟踪的,不是冷冰冰的月度或周度数据,而是产业链上下游和竞争对手们对她的评价。
经常有人问我,既然价值投资不以月度数据作为参考,为什么还要跟踪得这么紧密?这就是答案。
同理,现在人形机器人板块就很像当年的新能源汽车行情。
每过段时间就有个催化,特斯拉机器人进展、华为组织伙伴大会、春晚上台扭个秧歌、高级别座谈会坐在第一排等等,每件事情都能带动几个涨停板。
券商活动无需多解释,看我文章提及次数就能知道,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自己愿意,每天都能畅游于机器人知识的海洋。
股价就更不用说了,涨得头晕眼花,很多标的自底部起来都涨了4-5倍,比当年新能源汽车来得更快、更猛。
这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用纠结,想清楚了就很简单:
投资层面,有「锦上添花」者跟着这股风涨起来,超过估值区间上限就能减一点,实在舍不得也没问题,好公司允许留下底仓,哪怕陪伴着泡沫都认了。
研究层面,抓紧时间搞清楚来龙去脉,争取找到新赛道里的好公司,挖掘到人形机器人里的「宁德」,会非常有意义。
以上两段就是常常提到的:研究做加法,投资做减法。
如果真能做到,心情就会非常愉悦,因为很笃定,只要等到那几家好公司的估值泡沫消化,有好价格就敢大胆买,而且是越跌越买。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更准确,用大白话就是:这一笔钱是肯定能赚到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写到这里,想要什么和该做什么都已经非常清楚,接下去就是继续朝着目标努力,一起加油!
-------------
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后续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些内容,欢迎粉丝看完给我点关注和文章点赞哈~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小岛大浪·03-07精彩港股强势反弹,科技与芯片股领涨,两会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导向与市场动态。点赞举报
- 大米饭00·03-06新能源板块再起,这波机会不能错过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