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警后傍上风口上的恒科指数,昭衍新药 (06127) 为何一个半月股价涨近 90%?

1 月 24 日,昭衍新药 (06127) $昭衍新药(06127)$ 披露盈警,预计 2024 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 77.8% 到 85.2%。

并且昭衍新药还在公告中提到:报告期内公司实验室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签单压力增大,订单价格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毛利率同比降低,实验室服务业务净利润相应下降。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生物资产市场价格下降,致使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业绩产生了消极影响。

签单压力大、利润空间被压缩、猴价下跌风险还未出清,对于一家 CRO 企业来说,这些单拎出一条就够市场 “喝上一壶”,但昭衍新药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路径。

智通财经 APP 观察到,1 月 27 日之后,昭衍新药港股股价节节攀升,一个月后的 2 月 27 日盘中最高触及 16.28 港元,当日收盘 15.56 港元,区间涨幅高达 85.24%,增长斜率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在业绩表现并不出色的情况下,昭衍新药的股价表现似乎脱离了传统 CXO 行业复苏逻辑,上升到了资产重估的维度。

一个半月涨近 9 成的背后

从市场情绪来看,自从去年 11 月 4 日,昭衍新药放量大涨 11.91%,达成单日 1.81 亿港元成交额来推动 9 月末行情最后一批持筹者离场后,昭衍新药再未放出大量,场内分歧转一致迹象明显,持筹者更倾向持筹待涨,不轻易交出手中筹码。

image.png

直到 2 月 20 日,重磅文件《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第二轮征求意见稿在网络流传,丙类目录与商业报销共振,利好创新药高质量长期发展。由此 AH 两地医药 CXO 和创新药强势大涨,提振整个医药情绪。

从情绪周期来看,今年 1 月以来,港股 CXO 标的情绪一直在冰点反复摩擦,场内外一直看跌也让成交量一直低迷。在 “合久必分” 之后,2 月 20 日前 CXO 板块场内已出现明显的放量分歧,而上面这份重磅文件的流传,则成为点燃 CXO 题材高潮情绪的导火索。

不难看到,2 月 20 日港股多家 CXO 标的都不同程度放出巨量并拉出大阳线,场内外实现久违的换手,并且除凯莱英外,其他 CXO 企业均在次日继续拉升,兑现情绪溢价。

一般来说,消息炒作推动下的市场情绪涨的快退的也快。2 月 24 日和 25 日,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持续震荡低走。相较之下,昭衍新药在 24 日和 25 日连续两天缩量,加速场内分歧转一致,25 日收涨 3.31% 也是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在次日获得市场情绪溢价,股价再次收涨 11.21%,拉开了与同业公司股价的差距。

image.png

南向资金加码意欲何为?

去年 9 月末,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轮人民币计价资产价值重估的浪潮,港股市场受益颇多。今年年初,Deepseek 横空出世再次引爆市场,加速了全球对中国新质生产力估值体系的重塑。

其最直观的展现在于恒生科技指数从今年 1 月 14 日启动,一个半月时间拉升幅度达逾 40%,并且由此带动整个 AH 两地股市走出了年初一轮由 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概念引领的牛市行情。

数据显示,今年 2 月南向港股通资金合计净买入额已达 1528 亿港元,创出最近四年来月度净买入额新高,亦为史上第二大单日净买入额,仅次于 2021 年 1 月的 3106 亿港元。另外,2025 年以来仅两个月的时间,港股通合计净买入额便达 2784 亿港元,已超过此前不少年份全年净买入额。

而此轮行情的情绪溢价也出现在昭衍新药港股股价上。智通财经 APP 观察到,近 60 日,中国创盈为昭衍新药的买方第一席,净买入额达到 887.37 万股。另外,今年以来,港股通资金一直在加大昭衍新药的持股比例,最高已达 40.24%。

image.png

港股通资金的增持路径似乎在不同节点显示出不同逻辑。第一段在今年年初至 2 月 10 日前,港股通资金对于昭衍新药是 “越跌越买”,主打低吸持仓。但在 2 月 20 日后,港股通资金对昭衍新药却是 “越涨越买”,抢筹意味浓厚。

港股通资金对昭衍新药持仓逻辑出现变化的背后,可能是南向资金在港股低估优质资产配置逻辑变化上的一个缩影。正如上文提到,海外资金正在加速抢筹港股海量低估优质的人民币计价资产,而南向资金的加码或正是资产配置格局下的一种 “对抗”。

另外,就昭衍新药本身而言,虽然公司发布了年度盈警,但内容却显示归母净利润和实验室业务净利润实现扭亏。分季度来看,昭衍新药的归母净利润其实从今年二季度就已实现亏损收窄,最新财报则显示其已止跌回升。至于市场担心的猴价损失也在进一步收窄,说明其风险正在出清。

image.png

在行业整体下行阶段,昭衍新药作为龙头企业显示出逆势更强的状态,超过市场预期,投资安全边际显然更大。

除了内在基本面较为扎实外,此次南向资金配置昭衍新药的逻辑之下或许还有 “炒 AI 概念”。智通财经 APP 了解到,去年 7 月,昭衍新药宣布与生仝智能合作开发的数字病理辅助分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广泛认可。

公司还表示,在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将继续深耕 AI 领域,引入了全方位的 AI 辅助诊断技术,拓宽了 AI 技术在 CRO 领域的应用场景,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提高研发效率。

据悉,昭衍新药是目前 AH 两地为数不多明确进行 AI 辅助业务的 CXO 龙头企业,正好契合了此轮 Deepseek 概念启动的牛市,也由此成为了一次风口上的 “AI 医疗概念股”,与目前大热的恒生科技指数形成了共振。

image.png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