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资金追踪:欧洲基金连续4周获资金流入,创2021年以来最长记录
花旗研究部(Citi Research)刚刚发布的最新报告《Fund Flow Insights》(资金流向洞察)显示,欧洲基金市场正经历自2021年以来最长且最大的连续资金流入周期。
这一积极信号是否暗示全球资金正重新青睐欧洲市场?而同时亚洲市场则持续面临资金外流压力。截至3月5日当周,全球股票基金净流入高达229亿美元,其中尤以欧洲市场表现最亮眼。
"European funds have been their longest and largest consecutive inflows seen since 2021."
(欧洲基金正经历着自202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连续资金流入。)这已经是欧洲基金连续第四周净流入,规模更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长纪录,资金回流明显加速。
但亚洲市场的整体表现却令人担忧。台湾市场遭遇了51亿美元的外资撤离,印度和韩国分别面临25亿美元和16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即使是日本市场也未能幸免,上周遭遇了41亿美元的外资净卖出。
这种区域性的资金流动差异揭示了全球投资者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看法。过去一周,新兴市场基金实现24亿美元净流入,其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ETF分别吸引16亿和11亿美元资金流入,中国ETF也迎来6亿美元的净流入。
欧洲为何吸金?
欧美市场资金“吸金”趋势明显,可能是投资者策略的转变。数据显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似乎有所提高,除传统股票基金外,债券基金单周也吸纳了120亿美元资金。资金同时涌入股票与债券市场,背后的逻辑可能源于投资者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寻求“攻守兼备”的布局。这或许也表明,欧洲正在成为全球资金避险与进攻的“新共识”。
在新兴市场方面,资金正呈现明显分化。GEM(全球新兴市场)基金连续三周净流入,本周达10亿美元,但具体区域分化显著。拉美和东欧中东非洲(CEEMEA)市场整体表现较弱,资金流入相对较少,而亚洲市场虽然资金流出明显,但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却逆势吸引资金。这种分化表明新兴市场资金正高度选择性地涌入少数“确定性”区域,谨慎情绪依旧占据主流。
同时,ETF和非ETF基金的资金流向截然不同,全球ETF资金涌入明显快于非ETF基金。ETF由于流动性优势,持续受到资金青睐,尤其在资金频繁转换策略的市场环境中更受欢迎。“Liquidity is king,”流动性优势正成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工具的重要标准。整体来看,资金流动给出了清晰的信号:欧洲市场被视为“避风港”,亚洲面临阶段性调整,而ETF产品则是全球资金布局的首选工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