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频吹 2025或许是乐信顺风顺水的一年

作者 李妍

$乐信(LX)$ 昨日发布了2024年Q4业绩,资产质量和净利持续改善,管理层出于对今年利润规模将显著提升的考虑,计划将今年的分红比例提升至25%。

从业绩会上的发言,可以听得出管理层对2025年的业绩持续转好充满信心,CEO表态“对2025利润发负增长充满信心”。再叠加前几天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政策利好,今年的消费信贷产业链上的企业应该可以放开手脚、再上一层楼了。

1,政策暖风再起

互联网金融行业属于强监管领域,政策口风的变化永远是影响产业发展和企业变革的头道大事,从过去几年中政策变化对包括奇富、乐信等在内的互金企业业务走向的影响,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之大,在多轮监管调整下,还能好好活着的基本上都是行业里的强者。

前些年的政策口风,整体上是对行业的规范和限制,如今,终于等到政策吹起了暖风,终于要鼓励消费金融产业发展了。互金企业一路走来确实挺不易的,终于熬到了春天。

这次政策鼓励对互金行业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小。原因是当前国家对于通过提振消费来刺激内需、加速内循环的愿望仍然是非常强烈的。去年,通过发放消费券、以旧换新补贴等手段,在不怎么乐观的经济背景下,确实起到了释放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的作用。可能是看到了政策刺激的效果还不赖,国家甚至直接加入双十一大促的“游戏”,一起参与补贴消费者,把消费热情推向高潮。

今年,国家队的玩法再度升级,要把金融工具一起拉进刺激消费的战队,鼓励产业主动丰富消费金融供给,适度放宽特定消费领域及优质消费人群的贷款额度、期限限制等。这对于金融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来说,是明确的利好,包括乐信在内的互金行业,也必将收益于此。

根据麦肯锡咨询统计,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获得长足发展,市场规模从早期5万亿元左右增加至如今超20万亿元,我国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扣除个人房贷后的消费信贷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快速提升,已从2016年13.4%上升至2023年的约30%,七年间增长近17%。

一方面,消费信贷规模的增长趋势还在持续,另一方面,这30%当中,其实有部分资金流入了非消费领域,虽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要求借贷者提交借款的消费用途,实际上脱离消费场景的借款当中仍有不少最终流向了其他非消费领域,比如用于小微企业经营周转以及其他债务偿还等。可以说消费金融地带还尚存不少的突破口,产业链可以放开手脚尝试并创新。

政策鼓励下,主要互金平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奇富电话会上表示,“我们预计监管环境将保持相对稳定,为我们提供更多创新和服务客户的空间。”信也表态“调控措施将更大程度地提振行业信心。” 乐信更是用行动开始探索,规模上主打“稳定”、但在优质客群上加大探索,“我们的目标是保持规模的稳定:一是提升效率,优化获客渠道,深耕优质客户;二是强化合作,加强与各合作伙伴及普惠、电商的生态协同”。

四季度,乐信交易额519.6亿元人民币,管理在贷余额1102.7亿元。或许是因为吃了前几年资产质量的把控没有匹配规模上涨的亏,管理层对规划规模目标有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仍然会优先考虑资产质量;或许随着鼓励政策不断展开,几家平台会将在规模上有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2,对“提盈利”充满信心

和“规模”比起来,管理层对于2025年“提盈利”的目标就明显充满了信心。

过去四个季度24Q1、24Q2、24Q3、24Q4乐信利润(Non-GAAP EBIT)分别为2.82亿、3.07亿、4.09亿、4.6亿,环比增长分别为9%、33.2%、12.5%,利润环比连续三个季度高速增长。这也使得公司估值得到明显修复。在经济没有全方位恢复前,谈什么都没有真实的利润摆在投资者面前更具说服力。

每个行业都有它不同的特点,比如,消费行业可以在任何时候追求规模,但金融行业它就是有周期,如要在经济下行周期追求规模,其实就是对资产质量要有所放宽。前些年乐信在规模上走的有点儿快,吃到了苦头,去年三季度以来,乐信收紧风控,主动压降贷款规模,四季度还引入前蚂蚁消金副总经理乔占稳加盟,有了他的背书,进一步重建了市场信心,在他的带领下乐信进一步升级风控体系,打造了风险智能化测试的风控实验室、构建细分客群专属数据体系和识别模型、加强对优质客群挖掘和运营等,夯实识别、风控工具等底层能力,一步步把资产质量扳回正轨。

随着高风险资产逐步到期,以及新增资产在更严格风控标准下占比越来越大,乐信的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财报显示,四季度新增资产早期风险指标FPD7环比下降约8%,fpd30+环比下降约9%;稳健优质的新增资产带动大盘风险持续下降,大盘资产入催率环比下降约4%,90+不良率环比下降3%。

持续改善的资产质量必然受到更多金融机构欢迎,继而带来资金成本下降的正反馈,Q4环比三季度下降26个BP。2024年全年乐信资金成本累计下降超200个bp,连续6个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在资产质量提升和资金成本降低的正面影响下,即使规模上短期有所回落,利润仍能实现明显改善。根本上讲,管理层对2025年利润增长的信心,来源于对资产质量的信心。

“展望2025年,面对当前宏观和行业环境,我们将继续秉持稳健的经营原则,坚持风险优先,持续推动风险下降、资产结构优化,我们对今年利润大幅增长充满信心”。

3,“控风险”意识和能力更强

利润大幅改善的信心,来自于包括风控在内的底层能力的夯实。跟踪近两期业绩跟踪后的最直观感受是,乐信公司的“控风险”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考虑到这个行业的特性,风控意识和能力强化,长久来看绝对是一件好事。资产质量的好坏,几乎影响着金融行业更为长久的规模变化和盈利走向,可以它说是这个行业的生命线。因而,优质客群永远是行业里最为宝贵的资产。

乐信在互金行业里算得上前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乐信注册用户数2.28亿,同比增8.6%;授信用户4510万,同比增6.8%;四季度活跃用户数470万,同比持平;2024年全年活跃用户数820万。

如果可以持续挖掘现有超2亿注册用户中的潜在优质客群(当然也包括新获取),丰富现有活跃用户的消费场景,精细化运营优质客群,同样是提升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办法。国家不是也在鼓励通过金融工具进一步刺激消费么,积极和政策联动是个不错的方向,乐信已经经营分期乐商城等消费金融产品多年,在场景建设上有一些经验,在这轮政策支持下或许能发挥一些场景建设优势,进一步向优质客群渗透、以及活跃现有优质客群的使用频次。

四季度,公司全面加强了对优质客群挖掘和运营。一方面,通过建立场景专属模型、重构场景端的全生命周期策略体系,拓展获客渠道和场景,新增活跃用户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基于快速测试验证的工作模式,全面升级和优化额度决策体系,额度和风险匹配更加精准。基于上述措施,公司称,四季度优质客群的价格竞争性、盈利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优质资产环比大幅上涨,公司优质客群稳步增长。

此外,优质客群的筛选和识别得益于公司在识别能力、风控工具等方面长期、持续的建设。四季度通过引入多维度三方数据、构建细分客群专属数据体系和识别模型、加强用户风险实时识别,以及通过最新大模型技术辅助矫正模型的稳定性,季度内,代表风险识别准确性提升了15%,风险稳定性提升了10%;风控工具上,平台打造了风险智能化测试的风控实验室,构建了一套"小范围实验-AB验证-长周期观测-动态策略进化"的全新范式,使得每一个风控决策和策略迭代都有数据和因果支撑;此外,作为最早一批接入DeepSeek的互金企业,公司大模型目前已在电销、客服、催收等主要业务流程中全面落地应用,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探索将其应用在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风控能力。

总的来说,无论外部政策利好,还是公司自身经营的改善,都驱动乐信2025年业绩增长,驱动管理层对“2025利润大幅改善充满信心”“分红比例从提升至25%”。期待看到2025年乐信能走出完美的业绩上升弧线。

(声明:数据来自官方信息,文章不具备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