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饮料”双引擎,农夫山泉 2024 年报背后的韧性与增长密码
3月25日晚间,农夫山泉交出2024财年答卷:营收428.96亿元,净利润121.23亿元,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这份看似常规的财报背后,暗藏着'水+饮料'双引擎的独特增长密码,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茶饮料板块37%的逆势增长,也印证了这家企业穿越周期的深层动能。
21.3%——受2024年长达3个月舆论攻击事件影响,农夫山泉全年包装饮用水收益下滑21.3%。这是在很多人预料之中的一个数据。
意料之外的是,农夫山泉这份年报指出,公司目前仍“稳居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同时净利率保持在28.3%的行业领先水平。
同样在意料之外的是,茶饮料板块逆势增长37%,缔造了茶饮界难以复制的"长坡厚雪"传奇。
怎么看?简单地说:这是一家企业在滔天巨浪之下的坚韧与坚定,也是一个成熟的市场里更多人理性选择的力量。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证明真正的好产品终将跨越舆论的沟壑。
员工也用自己的“双脚”作出选择:2024年,农夫山泉员工离职率和经销商关户率均创3年来最低,分别为13.9%和10.6%,离职率远低于消费品整体行业平均水平的19%。
对于茶饮市场的持续增长,市场或许早已有所期待,但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在消费者健康需求日益高涨的今天,这需要超乎寻常的产品力与战略眼光。
正如人们常说:“好产品不怕迟早,市场终会给出回报。”茶饮料的成功,不仅是农夫山泉产品创新的结果,更是其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至少有159个新sku进入市场(含无糖/代糖)。2024年,东方树叶持续引领无糖茶在整个即饮茶领域的份额不断扩张,在即饮茶头部品牌中是唯一一个市占率保持年度正增长的,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6%。
这也许就是商业世界的常态:在短期的风口浪尖上,依赖的不是一时的热度,而是长期扎实的创新和质量积累。在产品和市场竞争上,真正的赢家往往不是那些“短跑选手”,而是那些能耐得住寂寞、沉下心做长远布局的“马拉松选手”。
单看2024年,农夫山泉这份年报还可以更漂亮。甚至一些同道中人也深表惋惜地说:如果包装饮用水市场没有下滑……
其实,还有很多种如果。每一种如果,都可以让农夫山泉有更高的营收和利润,也可以把成本压缩到更低。
市场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如果”。
资本市场总在追逐季报年报的涨跌,真正的企业家在丈量另一种时间尺度。
在商业世界被流量、风口、资本回报率裹挟的今天,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像一位固执的农夫,用18年光阴在赣南土地上培育脐橙,用14年时间等待一瓶东方树叶的觉醒。
钟睒睒曾经在央视采访中表示,东方树叶最开始前6年都是不赚钱的。这被钟睒睒称之为“战略性亏损”。14年后的今天,东方树叶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东方树叶的14年蛰伏,是商业理性对时间魔法的极致验证。商业世界充满了短期的博弈和瞬息万变的动荡,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往往体现在对长期价值的深刻思考上。正如钟睒睒所言,“不为一时得失所困,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迎接真正的机会。”对于农夫山泉来说,2024年面临的舆论风波并非“破产的预兆”,反而是一次重新证明自我的机会。
当"战略性亏损"与"农业情怀"成为商业叙事的异类,这位企业家用近乎偏执的坚持,在速朽的消费主义浪潮中,凿刻出永续经营的价值坐标。
企业的价值,不是立竿见影的成果,而是在波动中依旧能坚持初心,持续创新并迎接未来。一时的辉煌可以偶然,但只有持续的努力和战略布局,才能成就百年伟业。
在急功近利、追逐短期利益的时代,农夫山泉依旧坚持深耕主营业务,执着于产品创新与质量保障。每一次的舆论风波,或许在短期内让其受到了冲击,但却无法动摇其对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念。
“一年两年”的业绩波动无法衡量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真正的价值体现往往要在“十年、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维度中才能看见。
大道至简,一切喧嚣最终要回归于常识。
水跟水,是不一样的。
“搬运”大自然里流淌的天然水,跟“加工”水龙头流出来的自来水,是不一样的。
农夫山泉正是认准了这个朴素的常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虽然舆论场众说纷纭,但对于农夫山泉,有两件事永远不会变:农夫山泉是一家中国企业的本质不会变,让14亿中国人喝上健康水的追求不会变。
农夫山泉不仅仅是一个饮品企业,更是一个生态企业。公司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自然资源与产业化的良性结合。这不仅是对未来社会的责任,更是一种“生态智慧”的体现。在水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今天,农夫山泉在行业中始终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
通过深度挖掘并保护水源地,农夫山泉在市场中形成了独有的“水源生态链”,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全产业链布局。当现代企业还在将自然视为生产资料时,农夫山泉已将其升维为生态合伙人。从水源保护到水质保障,再到产品创新,农夫山泉一直在践行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人曾说:“企业不是资源的掠夺者,而应是资源的守护者。”而农夫山泉无疑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一个前瞻者与前行者的姿态。
“生态优先”并非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深刻的战略布局。它不是仅仅停留在产品的表面,而是涉及到公司运营的每一环节、每一个决策,甚至每一滴水的流动。这种“生态主义”的商业哲学,给农夫山泉带来了无法复制的市场优势,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天性逐利的商人,可以谈情怀吗?
农夫山泉工厂到消费市场所在地平均距离为500公里,最远甚至达到1000公里。
为何要舍近求远?打开近在咫尺的水龙头,就地“加工”自来水,不是更节约成本吗?
每一瓶天然水跨越千里的“旅程”背后,都是农夫山泉这场关于责任与情怀的长征。
一瓶水的旅程,从深山到城市,跨越千公里,最终抵达消费者的手中。这不仅是商品的流动,更是一种价值的传递——对自然的敬畏、对品质的执着、对信任的珍视。或许,这正是农夫山泉能成为行业标杆的原因:它让商业回归本质,让产品承载更多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农夫山泉的“远行”,恰恰是离消费者的心更近。
在过往的这些年里,钟睒睒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怀的农业企业家。
钟睒睒曾表示,农夫山泉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是不断的战略性投资和坚守。他在农业领域的投入,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的表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农民的收入增长,并推动中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在江西赣州的脐橙种植基地,农夫山泉不惜投入大量资源,帮助农民实现土地现代化、生产效益最大化。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脐橙的产值,将其打造成农夫山泉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最终成就了双赢局面。钟睒睒所强调的“战略性亏损”,正是这种情怀的体现——即便短期内不盈利,但却为长期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回报埋下了种子。
前阵子,有一张照片在网络上“刷屏”: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开放招商大会上,素来低调的钟睒睒,落座在省委书记和省长中间。
大家都在猜:农夫山泉在云南又要布下什么局?钟睒睒这回又要如何为情怀“买单”?
或许答案很快就会揭晓。那个答案,或许又会在很多年之后才会看得清。
“利润”与“情怀”,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只有具备深厚情怀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长期扎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忽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注定无法走得长远。农夫山泉的每一次创新、每一项投资,背后都隐藏着钟睒睒对农业、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深刻洞察。
“企业的价值,不是瞬间的冲动,而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深刻积淀。”在农夫山泉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个能够穿越时间的品牌——它的成功,远不止眼前的一杯水,而是与大自然、与社会、与未来的深度融合。
正像农夫山泉遍布各地的水源地,真正的商业生命力从不显山露水。它静默地流淌,在时光的长河里积蓄能量。这或许就是中国民营企业最珍贵的品格:在喧嚣中保持静气,在湍流里修炼内功,用水的智慧溶解短期主义的坚冰,以山的定力重构长期主义的坐标系。当所有急流都渴望成为瀑布时,真正的力量永远在深水区沉默地雕刻河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