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CHA)$ 霸王茶姬开启招股!能否复制蜜雪冰城IPO?
3月26日凌晨,霸王茶姬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招股书,拟赴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CHA”。若成功上市,霸王茶姬将成为“美股新茶饮第一股” ,也是近四年来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消费企业。
在这之前,已经有4家新茶饮公司在港股上市,特别是最近上市的蜜雪冰城在港股爆火,认购金额达1.84万亿港元,创造了港股市场新股认购的新纪录,投资者热捧之下,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港币。那么,霸王茶姬能否复制蜜雪冰城IPO的辉煌呢?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霸王茶姬的优势
• 经营效率高:招股书的数据显示,霸王茶姬2024年单店月均杯数为25099杯,较两年前增长了近三倍,单店年均GMV约600万元,闭店率仅1.5%,远超过其他上市新茶饮公司。门店数略多于霸王茶姬的古茗和茶百道,2024年闭店率都超过6%,门店数是霸王茶姬7倍的蜜雪冰城,单店年均GMV约100万元,只有霸王茶姬的六分之一。
• 业绩增长快:2024年,霸王茶姬全年GMV高达294.58亿元,同比增长172.9%;全年营收高达124.06亿元,同比增长167.4%;全年净利润高达25.1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13.3%;毛利率高达51.5%,净利润率20.27%。仅仅7年时间,霸王茶姬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已仅次于蜜雪冰城,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更是远超其他新茶饮上市公司。
• 大单品策略成功:提及霸王茶姬,消费者最先想到的绝对是伯牙绝弦。这个带有茉莉香气的原叶鲜奶茶产品,截至去年8月份已卖出了超过6亿杯,是霸王茶姬最成功的超级大单品。按照每杯16块的价格,伯牙绝弦过去三年给霸王茶姬带来了近100亿的收入,相当于约三分之一的营收。核心品类和超级大单品不仅塑造了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也是成就霸王茶姬超强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简单的菜单,不但保证了供应链的成本优势,也带来了极致的效率和品质控制:霸王茶姬出餐速度压缩到8秒/杯,口味误差率控制在千分之二。
• 全球化潜力大:早在2018年,公司成立第二年,国内门店数还不到100家,霸王茶姬就已成立海外事业部。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在海外共有156家门店,主要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虽然门店数量上不算多,但是通过与李宗伟等当地巨星的合作,霸王茶姬在东南亚地区已具备较高知名度,店均GMV甚至在马来西亚排名第一。
霸王茶姬面临的挑战
• 同店GMV增速放缓:在2023年Q4季度,霸王茶姬的同店GMV增速达到156.9%、单店交易额增长至57.4万元的历史高点后,其赚钱能力就有点跟不上自己开店的速度了。2024年Q1,霸王茶姬同店GMV增速下滑至46.0%,Q2为38.0%,Q3则进一步下滑至1.5%。到了Q4旺季,这一指标甚至还出现了-18.4%的罕见负增长 ,单店交易额也只剩下45.6万元。同店GMV下滑将直接影响到加盟门店的回本周期,未来加盟商们对于投资霸王茶姬的门店,可能会更加谨慎冷静。
• 产品集中度风险:2024年,霸王茶姬中国市场的GMV总额中约91%来自招牌茶拿铁产品,其中约61%的GMV来自最畅销的三款茶拿铁。产品集中度太高,意味着一旦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发生变化,或者竞争对手推出类似的爆款产品,霸王茶姬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业绩风险。
• 竞争激烈:新茶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国内竞争对手,还有星巴克等国际品牌。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供应链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霸王茶姬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 美股市场不确定性:虽然美股聚集了星巴克、麦当劳等市值超过千亿美金的全球连锁餐饮巨头 ,美国本土咖啡品牌Dutch Bros的PE更是超过180倍,但毕竟是海外市场,存在着文化差异、政策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而且,近年来中概股在美股市场也面临着一些监管压力。
总体来看,霸王茶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亮点,在经营效率、业绩增长、产品策略和全球化布局上都有出色表现。但也面临着同店GMV增速放缓、产品集中度风险、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美股市场的不确定性等挑战。它要复制蜜雪冰城IPO的爆火场面,难度不小。不过,如果霸王茶姬能在上市后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有望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