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没有想象空间的前提下能提前储备这么多钱已经非常厉害了,别奢求太多,已经很成功了
李想“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的理想,靠“抠”能实现吗?
作为志在成为“中国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的车企,理想却在研发成本上如此吝啬,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背道而驰。理想汽车曾提出2025年的销售目标是在800万辆新能源车市场中抢占20%的市场份额,即年产销达160万台,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而从2023年计划发布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到2025年,仅仅只有两年时间。这些骨感的现实,如何支撑未来的理想,成就李想“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的野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