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GPT
登录/注册
老虎财报季2023Q4
财报季即将拉开序幕,你觉得哪个公司的财报超出你的预期,哪个公司的财报又让你失望透顶?快来分享财报点评,赢取心动好礼。
关注
10人关注
登录后可发布短帖
帖子
帖子
精选
精选
资本要闻
资本要闻
·
2024-07-02
启动覆盖111, Inc. : 中国数字健康革命的领导者
转自:水塔研究
$1药网(YI)$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
看
4,98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启动覆盖111, Inc. : 中国数字健康革命的领导者
美港股观察社
美港股观察社
·
2024-04-08
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趣活(QH)$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
看
4,532
回复
8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趣活
趣活
·
2024-04-03
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
2023年4月3日,趣活
$趣活(QH)$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看
5.46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
来咖智库
来咖智库
·
2024-04-03
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
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
看
2,28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3
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
$长城汽车(601633)$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
看
1,64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
明大教主
明大教主
·
2024-04-02
现金储备比市值还高,怪兽充电的低估肉眼可见
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
看
3,866
回复
4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现金储备比市值还高,怪兽充电的低估肉眼可见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2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
$商汤-W(00020)$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
看
1,91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1
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招商银行(600036)$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
看
1,94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2024-04-01
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601998)$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
看
1,78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
明大教主
明大教主
·
2024-04-01
乐普生物催化剂陆续推出,被严重低估的黑马公司
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
看
2,47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乐普生物催化剂陆续推出,被严重低估的黑马公司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1
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
$亚朵(ATAT)$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
看
2,19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
躺平指数
躺平指数
·
2024-04-01
当稀缺遇上成长,泡泡玛特进入黄金时代
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
看
1.11万
回复
8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当稀缺遇上成长,泡泡玛特进入黄金时代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3-31
锅圈首份成绩单亮相,净利增23.8%的锅圈该咋看?
$锅圈(02517)$
今年的财报季,在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发布财报的同时,也有一些新晋上市企业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在这其中锅圈就是重要的一份子,其首份成绩单亮相,面对着这份成绩单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发展又该怎么看? 一、锅圈的首份成绩单亮相? 据港股研究社的报道,锅圈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毛利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率为22.2%,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近5%;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同时,锅圈现金储备由2022年的12.63亿元增至19.35亿元,整体发展较为稳健。 2017年锅圈食汇在河南开出第一家零售门店,定位为一站式“社区中央厨房”,售卖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涵盖冻品、生鲜、小吃、底料蘸酱、四季饮品、火锅器具、烧烤器具等。2023年11月,锅圈于港交所上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锅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有10307家零售门店。锅圈通过C2F模式不断丰富产品组合,并定期针对区域市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独特偏好。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锅圈推出339个新SKU,SKU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超4成,产品品类覆盖底料、调味料、肉丸虾滑、肉类、蔬菜类、饮料、锅具。 在消费端,锅圈持续开发和运营锅圈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并通过第三方线上平台便捷触达用户,提升购物体验。目前锅圈的注册总会员数达2790万,储蓄卡预存金额达7亿元,同比上升18%。 二、净利增23.8%的锅圈该怎么看? 近日,锅圈发布了其首份成绩单,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8%,毛利率达到22.2%,同比提升近5%。这一成绩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成绩表现呢? 首先,从财务数据上看,
看
2,05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锅圈首份成绩单亮相,净利增23.8%的锅圈该咋看?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3-31
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如何分析?
$叮当健康(09886)$
今年财报季,互联网医疗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在最近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公布了,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该怎么看?叮当健康的未来表现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呢? 一、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的叮当健康成绩单 据证券之星的报道,叮当健康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财报显示,叮当健康在2023年实现营收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毛利人民币15.11亿元,同比增长4.21%;期间亏损人民币2.31亿元,较2022年同比收窄91.9%;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26亿元,同比收窄92%。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1.07亿元,同比收窄17.2%;调整后亏损率为2.2%,较2022年改善0.8个百分点。2023年,叮当健康的毛利率为31.1%。 药品供应上,叮当健康凭借其供应链体系优势,包括打造冷链物流及仓储物流服务能力,在糖尿病、皮肤病等专科领域,以数字化+专业物流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能力,保障用户安全用药。 在线问诊业务方面,叮当健康在2023年启动了叮当HealthGPT,并推出了基于此项研发的应用型医药AI产品“叮当药师”、“营养师AI助手”。该公司的医疗团队包括超过800名内外部医生,以及超过400名的医疗专业药师覆盖他们的智慧药房网络,报告期内,该公司提供了超过821万次在线问诊。 二、叮当健康的成绩表现该如何分析? 近日,叮当健康公布了其最新的财务成绩单,显示公司整体营收超过48亿元,同时亏损情况得到了大幅收窄。这一成绩单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表现和发展前景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份成绩单究竟如何分析? 首先,叮当健康近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其整体业绩呈现出积极态势,特别是在营收和亏损控制两个关键指标上。营收突破48亿元人
看
2,72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如何分析?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3-30
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迪阿股份(301177)$
在婚恋市场上,DR钻戒可以说是爆款单品,凭借着一个男人一辈子只能买一颗的营销手段成为了市场的热门,其背后母公司迪阿股份也实现了上市,但是就在最近迪阿股份净利预跌9成上了热搜,这件事该如何分析? 一、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拥有DR钻戒的迪阿股份。根据近期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去年迪阿股份的净利润预期下跌约九成,营收则预期下降四成。 公告显示,2023年期间迪阿股份营业收入预计为207094.66万元至228894.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83%至43.75%。归属于上市公司元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036.27万元至9044.9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7.60%至91.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830.60万元至12866.4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6.03%至120.98%。 对此,迪阿股份解释称:“钻石镶嵌饰品作为可选消费品需求不足,复苏缓慢,加之黄金的避险属性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黄金需求显著提升,对钻石镶嵌行业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公司在全自营销售模式且以钻石镶嵌饰品为主的情况下遇到了较大压力和挑战。”同时,因关闭了部分低势能或与品牌形象不符的门店,也对2023年的净利润表现产生了较大影响。 诞生于深圳、创始人夫妻来自河南,以“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火遍大江南北,母公司迪阿股份曾是资本界的宠儿。迪阿股份相较于3年半前高达每股116.88元的发行价,已经跌去78%。 二、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钻石,这个曾经被赋予了无数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宝石,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近日,DR钻戒净利预跌9成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让人们不禁要问: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首先,钻石,作为一种由碳原
看
2,16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窝轮女神Fifi
窝轮女神Fifi
·
2024-03-30
【财报解读】中国光大银行23年利润下降9%,收入下降5%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48.1亿元人民币下降9%。 每股收益从0.6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至0.61元人民币,未达到Visible Alpha估计的0.73元人民币。 这家中国贷款机构在此期间的净利息收入为1074.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的1136.6亿元人民币下降了5.4%。弗吉尼亚州调查的分析师预测净利息收入为1106.4亿元人民币。 周三的文件补充说,该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须经7月31日股东批准。 财报解读: 从散户的角度来看,中国光大银行的年度报告,呈现了一些挑战和值得关注的方面: (一)净利润下降: 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了9%,这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净利润的下降,表明公司在面对一些挑战,如成本管理、资产质量或市场竞争等方面遇到了问题。 (二)每股收益下降: 每股收益的下降意味着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受到了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关注每股收益的变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回报。 (三)净利息收入下降: 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反映了银行在利息收入方面的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贷款需求的下降或资产质量的恶化等因素造成的。 (四)现金股息分配计划: 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需要股东批准。 这是公司对股东的一种回报,但也表明公司有能力分配利润给股东。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投资者会关注中国光大银行面临的净利润下降、每股收益下降和净利息收入下降等问题。 同时,他们也会关注公司的现金股息分配计划,以及公司未来的经营策略和业绩改善计划。 目前公司财报总体呈现盈利下降趋势,不考虑投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
看
1.47万
回复
11
点赞
28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财报解读】中国光大银行23年利润下降9%,收入下降5%
窝轮女神Fifi
窝轮女神Fifi
·
2024-03-30
【财报解读】君实生物23年年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君实生物(01877)$
发布2023年年报。 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君实生物营收上升亏损收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03亿元,同比上升3.38%,归母净利润-22.83亿元,同比上升4.3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5.16亿元,同比上升119.51%,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下降10.5%。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6.56亿元左右。 以下是详细的预测信息: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64.0%,同比减2.0%,净利率-168.76%,同比增5.0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3.1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87.43%,同比增5.56%,每股净资产7.25元,同比减24.8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03元,同比减12.56%,每股收益-2.32元,同比增10.77%。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4年业绩在-13.7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1.4元。 重仓君实生物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持有君实生物最多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指数(LOF)A,目前规模为9.06亿元,最新净值0.765(3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9%,近一年下跌28.9%。 财报解读: 从散户视角来看,君实生物的财报呈现出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营收增长但仍亏损: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应对成本管理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挑战。 (二)第四季度营收暴增: 第四季度营收的大幅增长是积极的迹象,显示公司产品或服务在某些领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或需求的提升。 但是,归母净利润下降,暗示着在该季度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或
看
2,10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财报解读】君实生物23年年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明大教主
明大教主
·
2024-03-29
一直心心念念的
$沛嘉医疗-B(09996)$
终于出年报了,让我关注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他们的商业化管线和现金流。2023年瓣膜业务收入增长72.8%,神介收入增加78%,然而销售成本+销售分销开支增速远小于营收增速。说明沛嘉医疗已经度过了从0到1,进入了从1到100可以依靠规模商业化盈利的阶段。 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神介业务,2022年还亏了6000万,2023年基本盈亏平衡了。 管线整体进展符合预期,因BD支付过了高速支出期,在手现金流相对还可以。今年问题不大。 财报尾页说什么有8000万港元的金融资产估值在于审计方讨论,于是先发了未经审计的报告。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毕竟金融资产并非主业,可能去年波动大减一些,今年涨了计提又回转了。上市公司必须要看主业,沛嘉医疗去年植入2484台TAVR,市占率过了20%,对我而言是更重要的信息!
看
2,03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躺平指数
躺平指数
·
2024-03-28
心动公司2023年报:困境反转,是他们最大的预期差
一家企业在困境中的选择,不但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于他们的预期,也决定了在脱离困境之后,业绩能否实现直接反转。
$心动公司(02400)$
总结 1)大幅度的减亏,是心动这次年报最显著的亮点。特别是心动年度EBITDA两年来首次转正,标志公司整体主营业务趋势,已显著扭转。也是因此,市场对这份财报是持肯定态度的,中午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只经历了短暂的回调,随后快速上涨,在当天实现了2%的涨幅。 2)TapTap稳定发挥和《出发吧麦芬》超市场预期表现,令身处降本周期叠加游戏业务收入减少的心动,熬过了艰难时刻。TapTap在公司上市以来,持续贡献年度超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幅度,帮助公司保持了去年整年收入较同期的基本稳定,这增厚了公司业务安全边际。 3)1月底公司自研游戏《出发吧麦芬》在港澳台服上线,创下了令市场瞩目的成绩,2月份多次登顶港台市场iOS手游畅销榜,收入环比增257%,并打入当月手游出海收入榜单Top30。该游戏将于5月15日在国内正式上线,其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先看数据,过去一年心动年营收收入3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毛利同增12.7%至20.7亿,毛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带动公司整体经调整后EBITDA由亏转正,盈利约1.6亿,净亏损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同比缩窄了89%和98%,距离真正的扭亏为盈只有一步之遥。 从这份喜忧参半的业绩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底赴港上市以来,去年可以说是心动较困难的一年。这从游戏业务营收、研发支出等指标,得到体现—— 2023年,公司网游平均MAU减少了23.3%,平均MPU同比减少了16.9%。财报表示,这两个数据下降主要是由于《香肠派对》的用户数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这一下降,部分被《火力苏打》、《火炬之光:无限》及《铃兰之剑》这三款游戏于202
看
4,249
回复
6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心动公司2023年报:困境反转,是他们最大的预期差
资本要闻
资本要闻
·
2024-03-28
Keep2023年净亏损收窄55.7%,机构预测明年将盈利
3月28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03650)
$KEEP(03650)$
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Keep总营收为21.38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月活跃用户和平均月度订阅会员分别为2976万名和319万。值得注意的是,Keep 亏损同比收窄55.7%。根据报告, Keep 2023年经调整后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同)为2.95亿元,对比2022年的6.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30.2%收窄至13.8%。毛利方面,Keep 2023年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上涨至9.62亿元,实现了45%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Keep董事会主席兼CEO王宁表示,“2023年,我们专注于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毛利率显著提升,净亏损大幅收窄,保持了坚韧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未来,我们将积极研发和应用前沿技术和智能功能,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机会,以AI带动创新,以更高效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新颖和升级的运动体验,吸引新的用户群,发掘新的商业化机会。”毛利连续3年增长,亏损持续收窄,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Keep营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消费品)、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线上业务)与广告及其他。其中,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96亿元,占比由2022年的40.4%提升至46.58%,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9.46亿元,占比44.24%,广告及其他收入1.96亿元,占比9.18%,同比增长9%。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与毛利的增加,带来了整体毛利增加与毛利率提升。财报显示,Keep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增长6.8%至2023年的9.62亿元。毛利率由2022年的40.7%增加4.3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45.0%。截至2
看
1,59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Keep2023年净亏损收窄55.7%,机构预测明年将盈利
加载更多
资本要闻
资本要闻
·
2024-07-02
启动覆盖111, Inc. : 中国数字健康革命的领导者
转自:水塔研究
$1药网(YI)$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
看
4,98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启动覆盖111, Inc. : 中国数字健康革命的领导者
明大教主
明大教主
·
2024-04-02
现金储备比市值还高,怪兽充电的低估肉眼可见
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
看
3,866
回复
4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现金储备比市值还高,怪兽充电的低估肉眼可见
明大教主
明大教主
·
2024-04-01
乐普生物催化剂陆续推出,被严重低估的黑马公司
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
看
2,47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乐普生物催化剂陆续推出,被严重低估的黑马公司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1
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招商银行(600036)$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
看
1,94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躺平指数
躺平指数
·
2024-04-01
当稀缺遇上成长,泡泡玛特进入黄金时代
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
看
1.11万
回复
8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当稀缺遇上成长,泡泡玛特进入黄金时代
美港股观察社
美港股观察社
·
2024-04-08
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趣活(QH)$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
看
4,532
回复
8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3
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
$长城汽车(601633)$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
看
1,64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1
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
$亚朵(ATAT)$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
看
2,19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
来咖智库
来咖智库
·
2024-04-03
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
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
看
2,28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
2024-04-02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
$商汤-W(00020)$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
看
1,91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2024-04-01
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601998)$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
看
1,78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
趣活
趣活
·
2024-04-03
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
2023年4月3日,趣活
$趣活(QH)$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看
5.46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
{"themeInfo":{"themeId":"4ef2b853c3f54891b134ecab855e56ad","name":"老虎财报季2023Q4","description":"财报季即将拉开序幕,你觉得哪个公司的财报超出你的预期,哪个公司的财报又让你失望透顶?快来分享财报点评,赢取心动好礼。","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f22a4ec825bcaf90e69fd50758557dd4","type":0,"style":1,"follow":false,"createTime":1704775401861,"userCounts":10,"rnLink":"https://laohu8.com/RN?name=RNTheme&page=/theme/detail&rndata={\"themeId\":4ef2b853c3f54891b134ecab855e56ad}&rnconfig={\"headerBarHidden\": true}","subscribe":false,"allowFollow":true,"hasReward":false,"rewardScore":0,"rewardValidDate":0,"rewardEnd":false,"symbols":[],"tweetCounts":92,"categoryId":"d3c66e9d6c224ba082ca76ee654847ca","options":[],"votedOptionId":"","totalUserCount":0,"followStatus":false,"themeName":"老虎财报季2023Q4","tweetAmount":92,"imageIsDefault":false},"tab":"all","isFinancial":false,"allList":[{"id":323100048048408,"gmtCreate":1719901475199,"gmtModify":1719901555411,"author":{"id":"3524106587938986","authorId":"3524106587938986","name":"资本要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b73ab963c29c77d538b8de17c26e93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6587938986","authorIdStr":"3524106587938986"},"themes":[],"title":"启动覆盖111, Inc. : 中国数字健康革命的领导者","htmlText":"转自:水塔研究 <a href=\"https://laohu8.com/S/YI\">$1药网(YI)$</a>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listText":"转自:水塔研究 <a href=\"https://laohu8.com/S/YI\">$1药网(YI)$</a>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text":"转自:水塔研究 $1药网(YI)$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475f9d84e2c4f8f6d938eaf1018843a","width":"1092","height":"84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0f663de39ca0b7aa2091d0aa26c7abe","width":"600","height":"39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de1cb3b10ab5042831ca6d5531bf50d","width":"1066","height":"43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3231000480484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8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3093370917088,"gmtCreate":1712575667445,"gmtModify":1712658830636,"author":{"id":"3519157433193136","authorId":"3519157433193136","name":"美港股观察社","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fcc85fddcd77379cda6138d51be4c1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9157433193136","authorIdStr":"3519157433193136"},"themes":[],"title":"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htmlText":"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listText":"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text":"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趣活(QH)$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8e9de729eb36936ac99940e05d7da9a","width":"830","height":"44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7b3d5f5bbc2aced9a73b27638f7d067","width":"600","height":"37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794c0d3c2d1966bcf0cd0ad44a8e84f","width":"637","height":"42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8,"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2930933709170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53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79274694556928","authorId":"3479274694556928","name":"栋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d8c624463b4c9a72b92ec0e1653d14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79274694556928","authorIdStr":"3479274694556928"},"content":"🙌 謝謝您分享這麼精彩的內容,我從中學到了很多。","text":"🙌 謝謝您分享這麼精彩的內容,我從中學到了很多。","html":"🙌 謝謝您分享這麼精彩的內容,我從中學到了很多。"}],"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1293312634896,"gmtCreate":1712138633641,"gmtModify":1712138659784,"author":{"id":"3577686193150063","authorId":"3577686193150063","name":"趣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6d95330dc3b7442e1427c802125f146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77686193150063","authorIdStr":"3577686193150063"},"themes":[],"title":"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htmlText":"2023年4月3日,趣活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listText":"2023年4月3日,趣活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text":"2023年4月3日,趣活 $趣活(QH)$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c5ccfb14b94d7a19a3bf01c2af2ff11","width":"3022","height":"3207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2912933126348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57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1248728396008,"gmtCreate":1712131614768,"gmtModify":1712134530284,"author":{"id":"3507250777591162","authorId":"3507250777591162","name":"来咖智库","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6f0d2755dfb56154f3f81b2bb5ca74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7250777591162","authorIdStr":"3507250777591162"},"themes":[],"title":"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htmlText":"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listText":"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text":"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8e8defe6a48a5d2b7947c4058d59961","width":"800","height":"57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12487283960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8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1161179726136,"gmtCreate":1712110162108,"gmtModify":1712111326614,"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2808518866931","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1633\">$长城汽车(601633)$</a>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1633\">$长城汽车(601633)$</a>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text":"$长城汽车(601633)$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31024cb628d074ed70f588fdbdb1826","width":"2078","height":"114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052bd097eef952f6683f25fbc683c0b","width":"1679","height":"108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547249ee65e88d1b9cca791233fe51c","width":"2221","height":"123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11611797261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4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958974759184,"gmtCreate":1712060792862,"gmtModify":1712063085401,"author":{"id":"4120462527107840","authorId":"4120462527107840","name":"明大教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923b570045ef396e894082089df0a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462527107840","authorIdStr":"4120462527107840"},"themes":[],"title":"现金储备比市值还高,怪兽充电的低估肉眼可见","htmlText":"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listText":"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text":"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706865085e7072ed9fb23740955b995","width":"957","height":"44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4,"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9589747591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86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02367573048215","authorId":"3502367573048215","name":"韭菜红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1b7457754c6bbb1f157e2a15d2528d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502367573048215","authorIdStr":"3502367573048215"},"content":"你多买点,没人抬轿","text":"你多买点,没人抬轿","html":"你多买点,没人抬轿"}],"imageCount":1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776364855552,"gmtCreate":1712016209784,"gmtModify":17120162230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2808518866931","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020\">$商汤-W(00020)$</a>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020\">$商汤-W(00020)$</a>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text":"$商汤-W(00020)$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6592c1bb1fc04d51abe1dbaef858779","width":"2606","height":"18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9f2f6ee2cb3b2ee5b3c843ee3d43406","width":"2532","height":"142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d80b91fef2c762624ef1e00a724c0d","width":"2532","height":"142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7763648555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648590319928,"gmtCreate":1711985018209,"gmtModify":1711985309294,"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2808518866931","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36\">$招商银行(600036)$</a>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36\">$招商银行(600036)$</a>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text":"$招商银行(600036)$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3b7254ed5f103f62eed22449f7f9240","width":"2299","height":"152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045af5c3ce55bc4007cb20964be22ec","width":"2671","height":"17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1e27cdac0efa8e46366cbebaa7e43a","width":"2670","height":"17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6485903199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641763528752,"gmtCreate":1711983398271,"gmtModify":1711983936111,"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htmlText":"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998\">$中信银行(601998)$</a>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listText":"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998\">$中信银行(601998)$</a>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text":"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601998)$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6417635287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8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552006639936,"gmtCreate":1711961441294,"gmtModify":1711963114579,"author":{"id":"4120462527107840","authorId":"4120462527107840","name":"明大教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923b570045ef396e894082089df0a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462527107840","authorIdStr":"4120462527107840"},"themes":[],"title":"乐普生物催化剂陆续推出,被严重低估的黑马公司","htmlText":"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listText":"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text":"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ecbf173af140253c53fb5ed0c908da3","width":"1285","height":"50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5520066399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47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533655425248,"gmtCreate":1711937706041,"gmtModify":171193772346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2808518866931","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TAT\">$亚朵(ATAT)$</a>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TAT\">$亚朵(ATAT)$</a>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text":"$亚朵(ATAT)$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edd9cfcb3dffb581aedb4531e1481af","width":"2070","height":"13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353489f1bb7080e1768f30b13c0305f","width":"1016","height":"65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41af3ebc7f1b4c5fb55591b686b8aa","width":"2071","height":"13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5336554252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531188461688,"gmtCreate":1711936999440,"gmtModify":1711937175487,"author":{"id":"3526437230772528","authorId":"3526437230772528","name":"躺平指数","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500a27501e73e9bde05437de1974e50","crmLevel":9,"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6437230772528","authorIdStr":"3526437230772528"},"themes":[],"title":"当稀缺遇上成长,泡泡玛特进入黄金时代","htmlText":"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listText":"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text":"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81157da9028a611d993fafe4eb485f5","width":"1080","height":"91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8,"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5311884616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0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304","authorId":"9000000000000304","name":"港谷小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9d4f8ffcd5c7dbdf55c839a078f4f66","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304","authorIdStr":"9000000000000304"},"content":"去年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达到61%,同比上一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样的赚钱能力,这样的成长性,很难让人不心动","text":"去年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达到61%,同比上一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样的赚钱能力,这样的成长性,很难让人不心动","html":"去年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达到61%,同比上一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样的赚钱能力,这样的成长性,很难让人不心动"}],"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206097199232,"gmtCreate":1711857631480,"gmtModify":1711859174354,"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2808518866931","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锅圈首份成绩单亮相,净利增23.8%的锅圈该咋看? ","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517\">$锅圈(02517)$</a> 今年的财报季,在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发布财报的同时,也有一些新晋上市企业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在这其中锅圈就是重要的一份子,其首份成绩单亮相,面对着这份成绩单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发展又该怎么看? 一、锅圈的首份成绩单亮相? 据港股研究社的报道,锅圈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毛利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率为22.2%,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近5%;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同时,锅圈现金储备由2022年的12.63亿元增至19.35亿元,整体发展较为稳健。 2017年锅圈食汇在河南开出第一家零售门店,定位为一站式“社区中央厨房”,售卖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涵盖冻品、生鲜、小吃、底料蘸酱、四季饮品、火锅器具、烧烤器具等。2023年11月,锅圈于港交所上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锅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有10307家零售门店。锅圈通过C2F模式不断丰富产品组合,并定期针对区域市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独特偏好。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锅圈推出339个新SKU,SKU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超4成,产品品类覆盖底料、调味料、肉丸虾滑、肉类、蔬菜类、饮料、锅具。 在消费端,锅圈持续开发和运营锅圈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并通过第三方线上平台便捷触达用户,提升购物体验。目前锅圈的注册总会员数达2790万,储蓄卡预存金额达7亿元,同比上升18%。 二、净利增23.8%的锅圈该怎么看? 近日,锅圈发布了其首份成绩单,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8%,毛利率达到22.2%,同比提升近5%。这一成绩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成绩表现呢? 首先,从财务数据上看,","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517\">$锅圈(02517)$</a> 今年的财报季,在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发布财报的同时,也有一些新晋上市企业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在这其中锅圈就是重要的一份子,其首份成绩单亮相,面对着这份成绩单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发展又该怎么看? 一、锅圈的首份成绩单亮相? 据港股研究社的报道,锅圈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毛利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率为22.2%,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近5%;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同时,锅圈现金储备由2022年的12.63亿元增至19.35亿元,整体发展较为稳健。 2017年锅圈食汇在河南开出第一家零售门店,定位为一站式“社区中央厨房”,售卖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涵盖冻品、生鲜、小吃、底料蘸酱、四季饮品、火锅器具、烧烤器具等。2023年11月,锅圈于港交所上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锅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有10307家零售门店。锅圈通过C2F模式不断丰富产品组合,并定期针对区域市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独特偏好。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锅圈推出339个新SKU,SKU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超4成,产品品类覆盖底料、调味料、肉丸虾滑、肉类、蔬菜类、饮料、锅具。 在消费端,锅圈持续开发和运营锅圈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并通过第三方线上平台便捷触达用户,提升购物体验。目前锅圈的注册总会员数达2790万,储蓄卡预存金额达7亿元,同比上升18%。 二、净利增23.8%的锅圈该怎么看? 近日,锅圈发布了其首份成绩单,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8%,毛利率达到22.2%,同比提升近5%。这一成绩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成绩表现呢? 首先,从财务数据上看,","text":"$锅圈(02517)$ 今年的财报季,在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发布财报的同时,也有一些新晋上市企业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在这其中锅圈就是重要的一份子,其首份成绩单亮相,面对着这份成绩单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发展又该怎么看? 一、锅圈的首份成绩单亮相? 据港股研究社的报道,锅圈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毛利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率为22.2%,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近5%;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同时,锅圈现金储备由2022年的12.63亿元增至19.35亿元,整体发展较为稳健。 2017年锅圈食汇在河南开出第一家零售门店,定位为一站式“社区中央厨房”,售卖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涵盖冻品、生鲜、小吃、底料蘸酱、四季饮品、火锅器具、烧烤器具等。2023年11月,锅圈于港交所上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锅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有10307家零售门店。锅圈通过C2F模式不断丰富产品组合,并定期针对区域市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独特偏好。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锅圈推出339个新SKU,SKU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超4成,产品品类覆盖底料、调味料、肉丸虾滑、肉类、蔬菜类、饮料、锅具。 在消费端,锅圈持续开发和运营锅圈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并通过第三方线上平台便捷触达用户,提升购物体验。目前锅圈的注册总会员数达2790万,储蓄卡预存金额达7亿元,同比上升18%。 二、净利增23.8%的锅圈该怎么看? 近日,锅圈发布了其首份成绩单,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8%,毛利率达到22.2%,同比提升近5%。这一成绩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成绩表现呢? 首先,从财务数据上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a4fe6a11faa1019d721d5af630abfb9","width":"1208","height":"6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f23e0ba26355ff44d0f18ae9c26df5c","width":"2070","height":"13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dabacd5e9dcc5dfe8f7a47d09417cdf","width":"2070","height":"13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2060971992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202269130960,"gmtCreate":1711856796761,"gmtModify":1711859161472,"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2808518866931","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如何分析?","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9886\">$叮当健康(09886)$</a> 今年财报季,互联网医疗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在最近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公布了,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该怎么看?叮当健康的未来表现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呢? 一、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的叮当健康成绩单 据证券之星的报道,叮当健康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财报显示,叮当健康在2023年实现营收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毛利人民币15.11亿元,同比增长4.21%;期间亏损人民币2.31亿元,较2022年同比收窄91.9%;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26亿元,同比收窄92%。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1.07亿元,同比收窄17.2%;调整后亏损率为2.2%,较2022年改善0.8个百分点。2023年,叮当健康的毛利率为31.1%。 药品供应上,叮当健康凭借其供应链体系优势,包括打造冷链物流及仓储物流服务能力,在糖尿病、皮肤病等专科领域,以数字化+专业物流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能力,保障用户安全用药。 在线问诊业务方面,叮当健康在2023年启动了叮当HealthGPT,并推出了基于此项研发的应用型医药AI产品“叮当药师”、“营养师AI助手”。该公司的医疗团队包括超过800名内外部医生,以及超过400名的医疗专业药师覆盖他们的智慧药房网络,报告期内,该公司提供了超过821万次在线问诊。 二、叮当健康的成绩表现该如何分析? 近日,叮当健康公布了其最新的财务成绩单,显示公司整体营收超过48亿元,同时亏损情况得到了大幅收窄。这一成绩单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表现和发展前景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份成绩单究竟如何分析? 首先,叮当健康近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其整体业绩呈现出积极态势,特别是在营收和亏损控制两个关键指标上。营收突破48亿元人","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9886\">$叮当健康(09886)$</a> 今年财报季,互联网医疗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在最近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公布了,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该怎么看?叮当健康的未来表现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呢? 一、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的叮当健康成绩单 据证券之星的报道,叮当健康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财报显示,叮当健康在2023年实现营收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毛利人民币15.11亿元,同比增长4.21%;期间亏损人民币2.31亿元,较2022年同比收窄91.9%;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26亿元,同比收窄92%。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1.07亿元,同比收窄17.2%;调整后亏损率为2.2%,较2022年改善0.8个百分点。2023年,叮当健康的毛利率为31.1%。 药品供应上,叮当健康凭借其供应链体系优势,包括打造冷链物流及仓储物流服务能力,在糖尿病、皮肤病等专科领域,以数字化+专业物流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能力,保障用户安全用药。 在线问诊业务方面,叮当健康在2023年启动了叮当HealthGPT,并推出了基于此项研发的应用型医药AI产品“叮当药师”、“营养师AI助手”。该公司的医疗团队包括超过800名内外部医生,以及超过400名的医疗专业药师覆盖他们的智慧药房网络,报告期内,该公司提供了超过821万次在线问诊。 二、叮当健康的成绩表现该如何分析? 近日,叮当健康公布了其最新的财务成绩单,显示公司整体营收超过48亿元,同时亏损情况得到了大幅收窄。这一成绩单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表现和发展前景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份成绩单究竟如何分析? 首先,叮当健康近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其整体业绩呈现出积极态势,特别是在营收和亏损控制两个关键指标上。营收突破48亿元人","text":"$叮当健康(09886)$ 今年财报季,互联网医疗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在最近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公布了,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该怎么看?叮当健康的未来表现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呢? 一、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的叮当健康成绩单 据证券之星的报道,叮当健康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财报显示,叮当健康在2023年实现营收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毛利人民币15.11亿元,同比增长4.21%;期间亏损人民币2.31亿元,较2022年同比收窄91.9%;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26亿元,同比收窄92%。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1.07亿元,同比收窄17.2%;调整后亏损率为2.2%,较2022年改善0.8个百分点。2023年,叮当健康的毛利率为31.1%。 药品供应上,叮当健康凭借其供应链体系优势,包括打造冷链物流及仓储物流服务能力,在糖尿病、皮肤病等专科领域,以数字化+专业物流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能力,保障用户安全用药。 在线问诊业务方面,叮当健康在2023年启动了叮当HealthGPT,并推出了基于此项研发的应用型医药AI产品“叮当药师”、“营养师AI助手”。该公司的医疗团队包括超过800名内外部医生,以及超过400名的医疗专业药师覆盖他们的智慧药房网络,报告期内,该公司提供了超过821万次在线问诊。 二、叮当健康的成绩表现该如何分析? 近日,叮当健康公布了其最新的财务成绩单,显示公司整体营收超过48亿元,同时亏损情况得到了大幅收窄。这一成绩单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表现和发展前景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份成绩单究竟如何分析? 首先,叮当健康近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其整体业绩呈现出积极态势,特别是在营收和亏损控制两个关键指标上。营收突破48亿元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1261d31a0a7ae672995e2dd9d83d3be","width":"1026","height":"67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5c7bc0938ff919e27f94b04d2bfb376","width":"2070","height":"13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2ffd678afb7d5616799a21b9570ad8d","width":"2069","height":"138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202269130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72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9937258631392,"gmtCreate":1711792101356,"gmtModify":1711794087035,"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2808518866931","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301177\">$迪阿股份(301177)$</a> 在婚恋市场上,DR钻戒可以说是爆款单品,凭借着一个男人一辈子只能买一颗的营销手段成为了市场的热门,其背后母公司迪阿股份也实现了上市,但是就在最近迪阿股份净利预跌9成上了热搜,这件事该如何分析? 一、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拥有DR钻戒的迪阿股份。根据近期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去年迪阿股份的净利润预期下跌约九成,营收则预期下降四成。 公告显示,2023年期间迪阿股份营业收入预计为207094.66万元至228894.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83%至43.75%。归属于上市公司元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036.27万元至9044.9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7.60%至91.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830.60万元至12866.4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6.03%至120.98%。 对此,迪阿股份解释称:“钻石镶嵌饰品作为可选消费品需求不足,复苏缓慢,加之黄金的避险属性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黄金需求显著提升,对钻石镶嵌行业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公司在全自营销售模式且以钻石镶嵌饰品为主的情况下遇到了较大压力和挑战。”同时,因关闭了部分低势能或与品牌形象不符的门店,也对2023年的净利润表现产生了较大影响。 诞生于深圳、创始人夫妻来自河南,以“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火遍大江南北,母公司迪阿股份曾是资本界的宠儿。迪阿股份相较于3年半前高达每股116.88元的发行价,已经跌去78%。 二、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钻石,这个曾经被赋予了无数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宝石,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近日,DR钻戒净利预跌9成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让人们不禁要问: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首先,钻石,作为一种由碳原","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301177\">$迪阿股份(301177)$</a> 在婚恋市场上,DR钻戒可以说是爆款单品,凭借着一个男人一辈子只能买一颗的营销手段成为了市场的热门,其背后母公司迪阿股份也实现了上市,但是就在最近迪阿股份净利预跌9成上了热搜,这件事该如何分析? 一、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拥有DR钻戒的迪阿股份。根据近期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去年迪阿股份的净利润预期下跌约九成,营收则预期下降四成。 公告显示,2023年期间迪阿股份营业收入预计为207094.66万元至228894.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83%至43.75%。归属于上市公司元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036.27万元至9044.9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7.60%至91.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830.60万元至12866.4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6.03%至120.98%。 对此,迪阿股份解释称:“钻石镶嵌饰品作为可选消费品需求不足,复苏缓慢,加之黄金的避险属性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黄金需求显著提升,对钻石镶嵌行业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公司在全自营销售模式且以钻石镶嵌饰品为主的情况下遇到了较大压力和挑战。”同时,因关闭了部分低势能或与品牌形象不符的门店,也对2023年的净利润表现产生了较大影响。 诞生于深圳、创始人夫妻来自河南,以“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火遍大江南北,母公司迪阿股份曾是资本界的宠儿。迪阿股份相较于3年半前高达每股116.88元的发行价,已经跌去78%。 二、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钻石,这个曾经被赋予了无数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宝石,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近日,DR钻戒净利预跌9成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让人们不禁要问: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首先,钻石,作为一种由碳原","text":"$迪阿股份(301177)$ 在婚恋市场上,DR钻戒可以说是爆款单品,凭借着一个男人一辈子只能买一颗的营销手段成为了市场的热门,其背后母公司迪阿股份也实现了上市,但是就在最近迪阿股份净利预跌9成上了热搜,这件事该如何分析? 一、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拥有DR钻戒的迪阿股份。根据近期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去年迪阿股份的净利润预期下跌约九成,营收则预期下降四成。 公告显示,2023年期间迪阿股份营业收入预计为207094.66万元至228894.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83%至43.75%。归属于上市公司元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036.27万元至9044.9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7.60%至91.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830.60万元至12866.4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6.03%至120.98%。 对此,迪阿股份解释称:“钻石镶嵌饰品作为可选消费品需求不足,复苏缓慢,加之黄金的避险属性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黄金需求显著提升,对钻石镶嵌行业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公司在全自营销售模式且以钻石镶嵌饰品为主的情况下遇到了较大压力和挑战。”同时,因关闭了部分低势能或与品牌形象不符的门店,也对2023年的净利润表现产生了较大影响。 诞生于深圳、创始人夫妻来自河南,以“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火遍大江南北,母公司迪阿股份曾是资本界的宠儿。迪阿股份相较于3年半前高达每股116.88元的发行价,已经跌去78%。 二、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钻石,这个曾经被赋予了无数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宝石,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近日,DR钻戒净利预跌9成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让人们不禁要问: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首先,钻石,作为一种由碳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ff21aaaa8f8eb0961242028c5cd37f8","width":"1740","height":"11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526fd03214217cf1b706f886e2b8018","width":"1740","height":"11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963a47087a598ce63e7cd6b7f44bf8f","width":"1740","height":"11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899372586313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6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9826323099776,"gmtCreate":1711764913193,"gmtModify":1711924802468,"author":{"id":"3575872801573742","authorId":"3575872801573742","name":"窝轮女神Fifi","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dd5cec26aa0c03c7e4a623ee5f49f8c","crmLevel":7,"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75872801573742","authorIdStr":"3575872801573742"},"themes":[],"title":"【财报解读】中国光大银行23年利润下降9%,收入下降5%","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818\">$中国光大银行(06818)$</a>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48.1亿元人民币下降9%。 每股收益从0.6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至0.61元人民币,未达到Visible Alpha估计的0.73元人民币。 这家中国贷款机构在此期间的净利息收入为1074.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的1136.6亿元人民币下降了5.4%。弗吉尼亚州调查的分析师预测净利息收入为1106.4亿元人民币。 周三的文件补充说,该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须经7月31日股东批准。 财报解读: 从散户的角度来看,中国光大银行的年度报告,呈现了一些挑战和值得关注的方面: (一)净利润下降: 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了9%,这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净利润的下降,表明公司在面对一些挑战,如成本管理、资产质量或市场竞争等方面遇到了问题。 (二)每股收益下降: 每股收益的下降意味着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受到了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关注每股收益的变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回报。 (三)净利息收入下降: 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反映了银行在利息收入方面的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贷款需求的下降或资产质量的恶化等因素造成的。 (四)现金股息分配计划: 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需要股东批准。 这是公司对股东的一种回报,但也表明公司有能力分配利润给股东。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投资者会关注中国光大银行面临的净利润下降、每股收益下降和净利息收入下降等问题。 同时,他们也会关注公司的现金股息分配计划,以及公司未来的经营策略和业绩改善计划。 目前公司财报总体呈现盈利下降趋势,不考虑投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818\">$中国光大银行(06818)$</a>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48.1亿元人民币下降9%。 每股收益从0.6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至0.61元人民币,未达到Visible Alpha估计的0.73元人民币。 这家中国贷款机构在此期间的净利息收入为1074.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的1136.6亿元人民币下降了5.4%。弗吉尼亚州调查的分析师预测净利息收入为1106.4亿元人民币。 周三的文件补充说,该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须经7月31日股东批准。 财报解读: 从散户的角度来看,中国光大银行的年度报告,呈现了一些挑战和值得关注的方面: (一)净利润下降: 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了9%,这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净利润的下降,表明公司在面对一些挑战,如成本管理、资产质量或市场竞争等方面遇到了问题。 (二)每股收益下降: 每股收益的下降意味着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受到了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关注每股收益的变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回报。 (三)净利息收入下降: 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反映了银行在利息收入方面的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贷款需求的下降或资产质量的恶化等因素造成的。 (四)现金股息分配计划: 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需要股东批准。 这是公司对股东的一种回报,但也表明公司有能力分配利润给股东。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投资者会关注中国光大银行面临的净利润下降、每股收益下降和净利息收入下降等问题。 同时,他们也会关注公司的现金股息分配计划,以及公司未来的经营策略和业绩改善计划。 目前公司财报总体呈现盈利下降趋势,不考虑投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text":"$中国光大银行(06818)$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48.1亿元人民币下降9%。 每股收益从0.6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至0.61元人民币,未达到Visible Alpha估计的0.73元人民币。 这家中国贷款机构在此期间的净利息收入为1074.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的1136.6亿元人民币下降了5.4%。弗吉尼亚州调查的分析师预测净利息收入为1106.4亿元人民币。 周三的文件补充说,该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须经7月31日股东批准。 财报解读: 从散户的角度来看,中国光大银行的年度报告,呈现了一些挑战和值得关注的方面: (一)净利润下降: 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了9%,这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净利润的下降,表明公司在面对一些挑战,如成本管理、资产质量或市场竞争等方面遇到了问题。 (二)每股收益下降: 每股收益的下降意味着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受到了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关注每股收益的变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回报。 (三)净利息收入下降: 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反映了银行在利息收入方面的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贷款需求的下降或资产质量的恶化等因素造成的。 (四)现金股息分配计划: 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需要股东批准。 这是公司对股东的一种回报,但也表明公司有能力分配利润给股东。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投资者会关注中国光大银行面临的净利润下降、每股收益下降和净利息收入下降等问题。 同时,他们也会关注公司的现金股息分配计划,以及公司未来的经营策略和业绩改善计划。 目前公司财报总体呈现盈利下降趋势,不考虑投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b98117a73a7595f07d3cc5b5f32ec17","width":"1125","height":"1403"}],"top":1,"highlighted":2,"essential":2,"paper":2,"likeSize":28,"commentSize":11,"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2898263230997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7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10000000000010288","authorId":"10000000000010288","name":"姊妹七个","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84b67aa9aa453dae8e5f7d201a5689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10000000000010288","authorIdStr":"10000000000010288"},"content":"感谢你分享这么有价值的内容,你真是个出色的分析师!","text":"感谢你分享这么有价值的内容,你真是个出色的分析师!","html":"感谢你分享这么有价值的内容,你真是个出色的分析师!"}],"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9822514209000,"gmtCreate":1711763984321,"gmtModify":1711765682822,"author":{"id":"3575872801573742","authorId":"3575872801573742","name":"窝轮女神Fifi","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dd5cec26aa0c03c7e4a623ee5f49f8c","crmLevel":7,"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75872801573742","authorIdStr":"3575872801573742"},"themes":[],"title":"【财报解读】君实生物23年年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1877\">$君实生物(01877)$</a> 发布2023年年报。 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君实生物营收上升亏损收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03亿元,同比上升3.38%,归母净利润-22.83亿元,同比上升4.3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5.16亿元,同比上升119.51%,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下降10.5%。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6.56亿元左右。 以下是详细的预测信息: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64.0%,同比减2.0%,净利率-168.76%,同比增5.0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3.1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87.43%,同比增5.56%,每股净资产7.25元,同比减24.8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03元,同比减12.56%,每股收益-2.32元,同比增10.77%。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4年业绩在-13.7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1.4元。 重仓君实生物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持有君实生物最多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指数(LOF)A,目前规模为9.06亿元,最新净值0.765(3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9%,近一年下跌28.9%。 财报解读: 从散户视角来看,君实生物的财报呈现出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营收增长但仍亏损: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应对成本管理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挑战。 (二)第四季度营收暴增: 第四季度营收的大幅增长是积极的迹象,显示公司产品或服务在某些领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或需求的提升。 但是,归母净利润下降,暗示着在该季度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或","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1877\">$君实生物(01877)$</a> 发布2023年年报。 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君实生物营收上升亏损收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03亿元,同比上升3.38%,归母净利润-22.83亿元,同比上升4.3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5.16亿元,同比上升119.51%,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下降10.5%。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6.56亿元左右。 以下是详细的预测信息: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64.0%,同比减2.0%,净利率-168.76%,同比增5.0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3.1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87.43%,同比增5.56%,每股净资产7.25元,同比减24.8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03元,同比减12.56%,每股收益-2.32元,同比增10.77%。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4年业绩在-13.7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1.4元。 重仓君实生物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持有君实生物最多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指数(LOF)A,目前规模为9.06亿元,最新净值0.765(3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9%,近一年下跌28.9%。 财报解读: 从散户视角来看,君实生物的财报呈现出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营收增长但仍亏损: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应对成本管理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挑战。 (二)第四季度营收暴增: 第四季度营收的大幅增长是积极的迹象,显示公司产品或服务在某些领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或需求的提升。 但是,归母净利润下降,暗示着在该季度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或","text":"$君实生物(01877)$ 发布2023年年报。 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君实生物营收上升亏损收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03亿元,同比上升3.38%,归母净利润-22.83亿元,同比上升4.3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5.16亿元,同比上升119.51%,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下降10.5%。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6.56亿元左右。 以下是详细的预测信息: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64.0%,同比减2.0%,净利率-168.76%,同比增5.0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3.1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87.43%,同比增5.56%,每股净资产7.25元,同比减24.8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03元,同比减12.56%,每股收益-2.32元,同比增10.77%。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4年业绩在-13.7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1.4元。 重仓君实生物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持有君实生物最多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指数(LOF)A,目前规模为9.06亿元,最新净值0.765(3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9%,近一年下跌28.9%。 财报解读: 从散户视角来看,君实生物的财报呈现出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营收增长但仍亏损: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应对成本管理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挑战。 (二)第四季度营收暴增: 第四季度营收的大幅增长是积极的迹象,显示公司产品或服务在某些领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或需求的提升。 但是,归母净利润下降,暗示着在该季度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或","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00938612061ef14b05d367d8f9b8db7","width":"745","height":"61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a72e73e48275172b47ce6b413900ef3","width":"680","height":"44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8f0540ae5739879e14382c933064274","width":"680","height":"39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898225142090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0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9382705160240,"gmtCreate":1711673030723,"gmtModify":1711673036850,"author":{"id":"4120462527107840","authorId":"4120462527107840","name":"明大教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923b570045ef396e894082089df0a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462527107840","authorIdStr":"4120462527107840"},"themes":[],"htmlText":"一直心心念念的<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9996\">$沛嘉医疗-B(09996)$ </a>终于出年报了,让我关注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他们的商业化管线和现金流。2023年瓣膜业务收入增长72.8%,神介收入增加78%,然而销售成本+销售分销开支增速远小于营收增速。说明沛嘉医疗已经度过了从0到1,进入了从1到100可以依靠规模商业化盈利的阶段。 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神介业务,2022年还亏了6000万,2023年基本盈亏平衡了。 管线整体进展符合预期,因BD支付过了高速支出期,在手现金流相对还可以。今年问题不大。 财报尾页说什么有8000万港元的金融资产估值在于审计方讨论,于是先发了未经审计的报告。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毕竟金融资产并非主业,可能去年波动大减一些,今年涨了计提又回转了。上市公司必须要看主业,沛嘉医疗去年植入2484台TAVR,市占率过了20%,对我而言是更重要的信息!","listText":"一直心心念念的<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9996\">$沛嘉医疗-B(09996)$ </a>终于出年报了,让我关注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他们的商业化管线和现金流。2023年瓣膜业务收入增长72.8%,神介收入增加78%,然而销售成本+销售分销开支增速远小于营收增速。说明沛嘉医疗已经度过了从0到1,进入了从1到100可以依靠规模商业化盈利的阶段。 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神介业务,2022年还亏了6000万,2023年基本盈亏平衡了。 管线整体进展符合预期,因BD支付过了高速支出期,在手现金流相对还可以。今年问题不大。 财报尾页说什么有8000万港元的金融资产估值在于审计方讨论,于是先发了未经审计的报告。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毕竟金融资产并非主业,可能去年波动大减一些,今年涨了计提又回转了。上市公司必须要看主业,沛嘉医疗去年植入2484台TAVR,市占率过了20%,对我而言是更重要的信息!","text":"一直心心念念的$沛嘉医疗-B(09996)$ 终于出年报了,让我关注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他们的商业化管线和现金流。2023年瓣膜业务收入增长72.8%,神介收入增加78%,然而销售成本+销售分销开支增速远小于营收增速。说明沛嘉医疗已经度过了从0到1,进入了从1到100可以依靠规模商业化盈利的阶段。 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神介业务,2022年还亏了6000万,2023年基本盈亏平衡了。 管线整体进展符合预期,因BD支付过了高速支出期,在手现金流相对还可以。今年问题不大。 财报尾页说什么有8000万港元的金融资产估值在于审计方讨论,于是先发了未经审计的报告。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毕竟金融资产并非主业,可能去年波动大减一些,今年涨了计提又回转了。上市公司必须要看主业,沛嘉医疗去年植入2484台TAVR,市占率过了20%,对我而言是更重要的信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35dddfc6d69c7ca77e782c047777d4a","width":"674","height":"64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893827051602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3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9212052635896,"gmtCreate":1711631451192,"gmtModify":1711632869858,"author":{"id":"3526437230772528","authorId":"3526437230772528","name":"躺平指数","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500a27501e73e9bde05437de1974e50","crmLevel":9,"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6437230772528","authorIdStr":"3526437230772528"},"themes":[],"title":"心动公司2023年报:困境反转,是他们最大的预期差","htmlText":"一家企业在困境中的选择,不但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于他们的预期,也决定了在脱离困境之后,业绩能否实现直接反转。 <a href=\"https://laohu8.com/S/02400\">$心动公司(02400)$</a> 总结 1)大幅度的减亏,是心动这次年报最显著的亮点。特别是心动年度EBITDA两年来首次转正,标志公司整体主营业务趋势,已显著扭转。也是因此,市场对这份财报是持肯定态度的,中午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只经历了短暂的回调,随后快速上涨,在当天实现了2%的涨幅。 2)TapTap稳定发挥和《出发吧麦芬》超市场预期表现,令身处降本周期叠加游戏业务收入减少的心动,熬过了艰难时刻。TapTap在公司上市以来,持续贡献年度超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幅度,帮助公司保持了去年整年收入较同期的基本稳定,这增厚了公司业务安全边际。 3)1月底公司自研游戏《出发吧麦芬》在港澳台服上线,创下了令市场瞩目的成绩,2月份多次登顶港台市场iOS手游畅销榜,收入环比增257%,并打入当月手游出海收入榜单Top30。该游戏将于5月15日在国内正式上线,其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先看数据,过去一年心动年营收收入3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毛利同增12.7%至20.7亿,毛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带动公司整体经调整后EBITDA由亏转正,盈利约1.6亿,净亏损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同比缩窄了89%和98%,距离真正的扭亏为盈只有一步之遥。 从这份喜忧参半的业绩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底赴港上市以来,去年可以说是心动较困难的一年。这从游戏业务营收、研发支出等指标,得到体现—— 2023年,公司网游平均MAU减少了23.3%,平均MPU同比减少了16.9%。财报表示,这两个数据下降主要是由于《香肠派对》的用户数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这一下降,部分被《火力苏打》、《火炬之光:无限》及《铃兰之剑》这三款游戏于202","listText":"一家企业在困境中的选择,不但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于他们的预期,也决定了在脱离困境之后,业绩能否实现直接反转。 <a href=\"https://laohu8.com/S/02400\">$心动公司(02400)$</a> 总结 1)大幅度的减亏,是心动这次年报最显著的亮点。特别是心动年度EBITDA两年来首次转正,标志公司整体主营业务趋势,已显著扭转。也是因此,市场对这份财报是持肯定态度的,中午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只经历了短暂的回调,随后快速上涨,在当天实现了2%的涨幅。 2)TapTap稳定发挥和《出发吧麦芬》超市场预期表现,令身处降本周期叠加游戏业务收入减少的心动,熬过了艰难时刻。TapTap在公司上市以来,持续贡献年度超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幅度,帮助公司保持了去年整年收入较同期的基本稳定,这增厚了公司业务安全边际。 3)1月底公司自研游戏《出发吧麦芬》在港澳台服上线,创下了令市场瞩目的成绩,2月份多次登顶港台市场iOS手游畅销榜,收入环比增257%,并打入当月手游出海收入榜单Top30。该游戏将于5月15日在国内正式上线,其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先看数据,过去一年心动年营收收入3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毛利同增12.7%至20.7亿,毛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带动公司整体经调整后EBITDA由亏转正,盈利约1.6亿,净亏损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同比缩窄了89%和98%,距离真正的扭亏为盈只有一步之遥。 从这份喜忧参半的业绩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底赴港上市以来,去年可以说是心动较困难的一年。这从游戏业务营收、研发支出等指标,得到体现—— 2023年,公司网游平均MAU减少了23.3%,平均MPU同比减少了16.9%。财报表示,这两个数据下降主要是由于《香肠派对》的用户数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这一下降,部分被《火力苏打》、《火炬之光:无限》及《铃兰之剑》这三款游戏于202","text":"一家企业在困境中的选择,不但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于他们的预期,也决定了在脱离困境之后,业绩能否实现直接反转。 $心动公司(02400)$ 总结 1)大幅度的减亏,是心动这次年报最显著的亮点。特别是心动年度EBITDA两年来首次转正,标志公司整体主营业务趋势,已显著扭转。也是因此,市场对这份财报是持肯定态度的,中午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只经历了短暂的回调,随后快速上涨,在当天实现了2%的涨幅。 2)TapTap稳定发挥和《出发吧麦芬》超市场预期表现,令身处降本周期叠加游戏业务收入减少的心动,熬过了艰难时刻。TapTap在公司上市以来,持续贡献年度超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幅度,帮助公司保持了去年整年收入较同期的基本稳定,这增厚了公司业务安全边际。 3)1月底公司自研游戏《出发吧麦芬》在港澳台服上线,创下了令市场瞩目的成绩,2月份多次登顶港台市场iOS手游畅销榜,收入环比增257%,并打入当月手游出海收入榜单Top30。该游戏将于5月15日在国内正式上线,其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先看数据,过去一年心动年营收收入3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毛利同增12.7%至20.7亿,毛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带动公司整体经调整后EBITDA由亏转正,盈利约1.6亿,净亏损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同比缩窄了89%和98%,距离真正的扭亏为盈只有一步之遥。 从这份喜忧参半的业绩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底赴港上市以来,去年可以说是心动较困难的一年。这从游戏业务营收、研发支出等指标,得到体现—— 2023年,公司网游平均MAU减少了23.3%,平均MPU同比减少了16.9%。财报表示,这两个数据下降主要是由于《香肠派对》的用户数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这一下降,部分被《火力苏打》、《火炬之光:无限》及《铃兰之剑》这三款游戏于20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6,"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892120526358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24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300","authorId":"9000000000000300","name":"股友之家00","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cf1da32355d7fcd455bcb763ef83cd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300","authorIdStr":"9000000000000300"},"content":"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盈利能力真好,赚钱的企业我看好","text":"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盈利能力真好,赚钱的企业我看好","html":"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盈利能力真好,赚钱的企业我看好"}],"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9160844509224,"gmtCreate":1711618125929,"gmtModify":1711618368566,"author":{"id":"3524106587938986","authorId":"3524106587938986","name":"资本要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b73ab963c29c77d538b8de17c26e93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6587938986","authorIdStr":"3524106587938986"},"themes":[],"title":"Keep2023年净亏损收窄55.7%,机构预测明年将盈利","htmlText":"3月28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03650) <a href=\"https://laohu8.com/S/03650\">$KEEP(03650)$</a> 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Keep总营收为21.38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月活跃用户和平均月度订阅会员分别为2976万名和319万。值得注意的是,Keep 亏损同比收窄55.7%。根据报告, Keep 2023年经调整后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同)为2.95亿元,对比2022年的6.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30.2%收窄至13.8%。毛利方面,Keep 2023年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上涨至9.62亿元,实现了45%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Keep董事会主席兼CEO王宁表示,“2023年,我们专注于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毛利率显著提升,净亏损大幅收窄,保持了坚韧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未来,我们将积极研发和应用前沿技术和智能功能,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机会,以AI带动创新,以更高效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新颖和升级的运动体验,吸引新的用户群,发掘新的商业化机会。”毛利连续3年增长,亏损持续收窄,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Keep营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消费品)、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线上业务)与广告及其他。其中,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96亿元,占比由2022年的40.4%提升至46.58%,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9.46亿元,占比44.24%,广告及其他收入1.96亿元,占比9.18%,同比增长9%。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与毛利的增加,带来了整体毛利增加与毛利率提升。财报显示,Keep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增长6.8%至2023年的9.62亿元。毛利率由2022年的40.7%增加4.3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45.0%。截至2","listText":"3月28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03650) <a href=\"https://laohu8.com/S/03650\">$KEEP(03650)$</a> 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Keep总营收为21.38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月活跃用户和平均月度订阅会员分别为2976万名和319万。值得注意的是,Keep 亏损同比收窄55.7%。根据报告, Keep 2023年经调整后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同)为2.95亿元,对比2022年的6.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30.2%收窄至13.8%。毛利方面,Keep 2023年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上涨至9.62亿元,实现了45%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Keep董事会主席兼CEO王宁表示,“2023年,我们专注于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毛利率显著提升,净亏损大幅收窄,保持了坚韧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未来,我们将积极研发和应用前沿技术和智能功能,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机会,以AI带动创新,以更高效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新颖和升级的运动体验,吸引新的用户群,发掘新的商业化机会。”毛利连续3年增长,亏损持续收窄,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Keep营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消费品)、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线上业务)与广告及其他。其中,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96亿元,占比由2022年的40.4%提升至46.58%,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9.46亿元,占比44.24%,广告及其他收入1.96亿元,占比9.18%,同比增长9%。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与毛利的增加,带来了整体毛利增加与毛利率提升。财报显示,Keep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增长6.8%至2023年的9.62亿元。毛利率由2022年的40.7%增加4.3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45.0%。截至2","text":"3月28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03650) $KEEP(03650)$ 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Keep总营收为21.38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月活跃用户和平均月度订阅会员分别为2976万名和319万。值得注意的是,Keep 亏损同比收窄55.7%。根据报告, Keep 2023年经调整后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同)为2.95亿元,对比2022年的6.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30.2%收窄至13.8%。毛利方面,Keep 2023年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上涨至9.62亿元,实现了45%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Keep董事会主席兼CEO王宁表示,“2023年,我们专注于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毛利率显著提升,净亏损大幅收窄,保持了坚韧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未来,我们将积极研发和应用前沿技术和智能功能,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机会,以AI带动创新,以更高效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新颖和升级的运动体验,吸引新的用户群,发掘新的商业化机会。”毛利连续3年增长,亏损持续收窄,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Keep营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消费品)、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线上业务)与广告及其他。其中,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96亿元,占比由2022年的40.4%提升至46.58%,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9.46亿元,占比44.24%,广告及其他收入1.96亿元,占比9.18%,同比增长9%。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与毛利的增加,带来了整体毛利增加与毛利率提升。财报显示,Keep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增长6.8%至2023年的9.62亿元。毛利率由2022年的40.7%增加4.3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45.0%。截至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2891608445092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9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essenList":[{"id":323100048048408,"gmtCreate":1719901475199,"gmtModify":1719901555411,"author":{"id":"3524106587938986","authorId":"3524106587938986","name":"资本要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b73ab963c29c77d538b8de17c26e93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24106587938986","idStr":"3524106587938986"},"themes":[],"title":"启动覆盖111, Inc. : 中国数字健康革命的领导者","htmlText":"转自:水塔研究 <a href=\"https://laohu8.com/S/YI\">$1药网(YI)$</a>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listText":"转自:水塔研究 <a href=\"https://laohu8.com/S/YI\">$1药网(YI)$</a>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text":"转自:水塔研究 $1药网(YI)$ 公司概述引领中国医疗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1药网或111(NASDAQ:YI)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医疗平台之一,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连接供应链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药品制造商到分销商、药店和消费者,高效管理制药供应链。公司于2013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Yao Wang Holdings Ltd.,并于2018年4月更名为1药网,在2018年9月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刚博士(联席董事长)和刘峻岭(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办了1号药网,这是中国早期在线零售药房平台的先驱之一。然而,B2C市场的这一部分很快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ASDAQ:BABA/0241:HK)和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NASDAQ:JD/6618:HK)两大电商巨头在内的激烈竞争,它们在客户流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促使111的管理层重新进行了战略思考,并于2017年开发并推出了其B2B平台,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直接服务消费者转变为服务于中国不断扩展的独立零售药房网络,后者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这更多是对最初为支持其B2C平台而设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系统的重新定向,而非业务模式的重新发明。111的B2B平台比其B2C平台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旨在为药房提供一站式服务,采购种类繁多且不断扩展的药品。目前中国有超过60万家独立零售药房,其中约一半是独立店,而前十大连锁店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111的B2B平台在过去五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吸引了约47万家药房加入其生态系统,渗透率接近80%。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二线至五线城市(根据GDP、行政级别和人口划分)的小型和中型连锁药房,那里的药房市场高度分散,为111提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475f9d84e2c4f8f6d938eaf1018843a","width":"1092","height":"84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0f663de39ca0b7aa2091d0aa26c7abe","width":"600","height":"39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de1cb3b10ab5042831ca6d5531bf50d","width":"1066","height":"43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3231000480484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8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958974759184,"gmtCreate":1712060792862,"gmtModify":1712063085401,"author":{"id":"4120462527107840","authorId":"4120462527107840","name":"明大教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923b570045ef396e894082089df0a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20462527107840","idStr":"4120462527107840"},"themes":[],"title":"现金储备比市值还高,怪兽充电的低估肉眼可见","htmlText":"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listText":"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text":"今年中期,美联储大概率将迎来年内首次降息,并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在这将降未降的阶段,正是吾辈挖掘中概股投资机会的好时候。恰好我就发现了这只极度低估的怪兽充电。 怪兽充电2023年营业收入30亿元,净收入8770万元,较2022年7.112亿亏损大幅扭亏;Non-GAAP经调净收入1.081亿元,同样较2022年净亏损6.83亿元大幅转好。 (怪兽充电2023年报) 本次怪兽充电在年报同时也公布了上市后首次派息预案。公司拟每ADS派发0.03美元,分红总金额约800万美元。如果按照28日怪兽充电0.65美元/股计算,股息率也非常可观! 美股没有过度炒预期的习惯,业绩拐点往往与股价拐点同步。本次怪兽充电恢复盈利并首度分红,很可能就是那个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 01 怪兽充电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自由现金流比市值还高 2023年怪兽充电移动充电业务总成交金额(GMV)同比增长超27%,创历史新高,移动设备充电订单6.564亿,同比增长18.7%。公司在全国拥有123.4万个POI(点位),同比2022年的99.7万个增长23.8%。同时,怪兽充电去年末充电设备数量920万,同比去年末的670万增长36.6%。 截止2023年末,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为3.915亿,较2022年末增长约5780万。 怪兽充电以上数据全部创出新高,但···这还不算完!。 2023年Q2开始,怪","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706865085e7072ed9fb23740955b995","width":"957","height":"44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4,"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9589747591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86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02367573048215","authorId":"3502367573048215","name":"韭菜红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1b7457754c6bbb1f157e2a15d2528d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authorIdStr":"3502367573048215","idStr":"3502367573048215"},"content":"你多买点,没人抬轿","text":"你多买点,没人抬轿","html":"你多买点,没人抬轿"}],"imageCount":1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552006639936,"gmtCreate":1711961441294,"gmtModify":1711963114579,"author":{"id":"4120462527107840","authorId":"4120462527107840","name":"明大教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923b570045ef396e894082089df0a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20462527107840","idStr":"4120462527107840"},"themes":[],"title":"乐普生物催化剂陆续推出,被严重低估的黑马公司","htmlText":"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listText":"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text":"2023年,创新药大多细分领域走势较弱,但ADC是个例外。 (Insight) 去年国内ADC药企达成BD合作的项目数量、潜在交易总金额高于2021-2022两年总和。 从上市公司股价角度来看,国内ADC第一梯队中,只有乐普生物身处估值洼地。本文我将通过乐普生物年报,再次审视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乐普生物商业化实现“从0到1”,净亏损大幅缩窄 2023年,乐普生物收入2.25亿元,比2022年的1560万增长1347.2%。其中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在获批后首个完整销售的年度实现收入1.01亿元。另外,1.24亿元来自于CMG 901授权阿斯利康取得的BD及技术服务收入,商业化加速带动。 (乐普生物2023年报) 乐普生物归母净亏损3030万元,较2022年大幅缩窄96.8%。即使扣除出售皓阳生物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1.04亿元以及所持长期股权投资武汉滨会因股权被动稀释录得收益约1.16亿元,乐普生物2.5亿元经调净亏损也较2022年的6.994亿元减少了64.3%。 2024年,随着乐普生物研发管线持续高效推进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披露,外加ADC提报NDA,步入“从1到100”阶段的乐普生物正迎来商业化加速期。 二、MRG003今年有望NDA,乐普生物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一)MRG003。 MRG003是一款EGFR靶向ADC药物,在研二线及以上鼻咽癌、头颈鳞癌两个适应症。 晚期鼻咽癌适应症中,MRG003已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快速通道资格。 (2023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 现行CSCO指南一线鼻咽癌I级推荐方案是特瑞普利单抗和卡瑞丽珠单抗。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线鼻咽癌ORR 20.5%,中位PFS、OS分别为1.9个月和17.4个月;卡瑞利珠单抗ORR 28.2%,中位PFS、OS分别为3.7个月及17.4个月。 2023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ecbf173af140253c53fb5ed0c908da3","width":"1285","height":"50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5520066399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47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648590319928,"gmtCreate":1711985018209,"gmtModify":1711985309294,"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36\">$招商银行(600036)$</a>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36\">$招商银行(600036)$</a>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text":"$招商银行(600036)$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3b7254ed5f103f62eed22449f7f9240","width":"2299","height":"152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045af5c3ce55bc4007cb20964be22ec","width":"2671","height":"17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1e27cdac0efa8e46366cbebaa7e43a","width":"2670","height":"17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6485903199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531188461688,"gmtCreate":1711936999440,"gmtModify":1711937175487,"author":{"id":"3526437230772528","authorId":"3526437230772528","name":"躺平指数","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500a27501e73e9bde05437de1974e50","crmLevel":9,"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26437230772528","idStr":"3526437230772528"},"themes":[],"title":"当稀缺遇上成长,泡泡玛特进入黄金时代","htmlText":"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listText":"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text":"图文|躺姐 如果你带着看传统消费股的眼光去看泡泡玛特,到最后一定是满满的问号。比如,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四年,为什么到最近几年增速还能节节攀升?再比如,这么好的市场,怎么看起来没人抢他们的生意?又或者,明明他们的净利润率和净调整利润率没超过20%,为什么还有30多倍的市盈率? 在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之前,存在这些疑虑很正常。想要弄懂他们的增长,搞清楚估值的逻辑,还要从泡泡玛特的特性说起。 总结 1)2023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了全方位的高速增长,运营效率也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展现出了一只成长股该有的素质。在业绩会上,通过管理层对其2024年全年业绩的指引,那些让他们运营效率提升的因素都会持续,因此,全年维持高增长概率依然很大。 2)消费者购买潮玩,一个核心的追求就是彰显个性;而这个追求,和传统消费企业那种大规模扩店的模式是相悖的。不必担心2024年新开门店少会对增速有什么影响,更不用担心竞争对手能带来什么威胁,审慎且高效的门店扩张,是保持泡泡玛特IP竞争力的基础。 3)由于海外产品的售价更高,以及公司预计明年增长不低于100%,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加上24年预期整体增长不低于30%,中长期毛利率不低于60%,意味着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端都有着持续增长的空间;因此,公司目前32倍的市盈率显得并不算贵。 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实现的是一种“非主流”式的增长,他们是通过个性化的潮玩IP,从长尾需求末端的小圈子开始一点一点渗透,直到加速破圈。要知道,潮玩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其增长只关乎消费者对IP的喜爱程度,与市场容量、友商竞争等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IP运营,就能赢得增长;这听起来简直太难了,而正是泡泡玛特做到了。可以说这样的标的,在整个港股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从财报整体数据看,2023年,泡泡玛特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81157da9028a611d993fafe4eb485f5","width":"1080","height":"91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8,"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5311884616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0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304","authorId":"9000000000000304","name":"港谷小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9d4f8ffcd5c7dbdf55c839a078f4f66","crmLevel":1,"crmLevelSwitch":0,"authorIdStr":"9000000000000304","idStr":"9000000000000304"},"content":"去年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达到61%,同比上一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样的赚钱能力,这样的成长性,很难让人不心动","text":"去年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达到61%,同比上一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样的赚钱能力,这样的成长性,很难让人不心动","html":"去年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6.5%;毛利39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达到61%,同比上一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这样的赚钱能力,这样的成长性,很难让人不心动"}],"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3093370917088,"gmtCreate":1712575667445,"gmtModify":1712658830636,"author":{"id":"3519157433193136","authorId":"3519157433193136","name":"美港股观察社","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fcc85fddcd77379cda6138d51be4c1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19157433193136","idStr":"3519157433193136"},"themes":[],"title":"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htmlText":"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listText":"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text":"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趣活(QH)$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8e9de729eb36936ac99940e05d7da9a","width":"830","height":"44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7b3d5f5bbc2aced9a73b27638f7d067","width":"600","height":"37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794c0d3c2d1966bcf0cd0ad44a8e84f","width":"637","height":"42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8,"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2930933709170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53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79274694556928","authorId":"3479274694556928","name":"栋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d8c624463b4c9a72b92ec0e1653d14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authorIdStr":"3479274694556928","idStr":"3479274694556928"},"content":"🙌 謝謝您分享這麼精彩的內容,我從中學到了很多。","text":"🙌 謝謝您分享這麼精彩的內容,我從中學到了很多。","html":"🙌 謝謝您分享這麼精彩的內容,我從中學到了很多。"}],"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1161179726136,"gmtCreate":1712110162108,"gmtModify":1712111326614,"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1633\">$长城汽车(601633)$</a>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1633\">$长城汽车(601633)$</a>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text":"$长城汽车(601633)$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31024cb628d074ed70f588fdbdb1826","width":"2078","height":"114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052bd097eef952f6683f25fbc683c0b","width":"1679","height":"108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547249ee65e88d1b9cca791233fe51c","width":"2221","height":"123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11611797261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4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533655425248,"gmtCreate":1711937706041,"gmtModify":171193772346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TAT\">$亚朵(ATAT)$</a>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TAT\">$亚朵(ATAT)$</a>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text":"$亚朵(ATAT)$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edd9cfcb3dffb581aedb4531e1481af","width":"2070","height":"13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353489f1bb7080e1768f30b13c0305f","width":"1016","height":"65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41af3ebc7f1b4c5fb55591b686b8aa","width":"2071","height":"13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5336554252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1248728396008,"gmtCreate":1712131614768,"gmtModify":1712134530284,"author":{"id":"3507250777591162","authorId":"3507250777591162","name":"来咖智库","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6f0d2755dfb56154f3f81b2bb5ca74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07250777591162","idStr":"3507250777591162"},"themes":[],"title":"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htmlText":"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listText":"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text":"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8e8defe6a48a5d2b7947c4058d59961","width":"800","height":"57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12487283960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8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776364855552,"gmtCreate":1712016209784,"gmtModify":17120162230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authorId":"3482808518866931","name":"江瀚视野","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c6e4485cf99feeda324217af19f817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82808518866931","idStr":"3482808518866931"},"themes":[],"title":"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020\">$商汤-W(00020)$</a>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020\">$商汤-W(00020)$</a>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text":"$商汤-W(00020)$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6592c1bb1fc04d51abe1dbaef858779","width":"2606","height":"18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9f2f6ee2cb3b2ee5b3c843ee3d43406","width":"2532","height":"142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d80b91fef2c762624ef1e00a724c0d","width":"2532","height":"142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7763648555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0641763528752,"gmtCreate":1711983398271,"gmtModify":1711983936111,"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htmlText":"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998\">$中信银行(601998)$</a>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listText":"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998\">$中信银行(601998)$</a>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text":"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601998)$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906417635287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8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91293312634896,"gmtCreate":1712138633641,"gmtModify":1712138659784,"author":{"id":"3577686193150063","authorId":"3577686193150063","name":"趣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6d95330dc3b7442e1427c802125f146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77686193150063","idStr":"3577686193150063"},"themes":[],"title":"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htmlText":"2023年4月3日,趣活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listText":"2023年4月3日,趣活 <a href=\"https://laohu8.com/S/QH\">$趣活(QH)$</a>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text":"2023年4月3日,趣活 $趣活(QH)$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c5ccfb14b94d7a19a3bf01c2af2ff11","width":"3022","height":"3207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2912933126348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57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allBottom":false,"essenBottom":false,"topicSourc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