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GPT
登录
注册
贝索斯“上天”
苦心经营21年后,贝索斯终于实现太空首飞的梦想。
关注
0人关注
登录后可发布短帖
资讯
资讯
帖子
帖子
精选
精选
亿欧网
亿欧网
·
2021-07-21
贝索斯“上天”,维珍银河惨跌
全文4837字,阅读约需10分钟文|林泽玲编辑|顾彦题图|Pixabay今天,美国首富、
$亚马逊(AMZN)$
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也“上天”了。当地时间7月20日上午9时,贝索斯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飞船“新谢泼德号”(New Shepard)进行了该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到达距离地面106公里的地球轨道,在体验了几分钟失重状态后,飞船滑行回地球,成功着陆。而就在9天前的7月11日,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已经抢先一步,搭乘旗下公司维珍银河的飞船,率先实现了太空旅行,成为亚轨道商业飞行领域第一位搭乘自家飞器前往太空边缘的企业创始人。钢铁侠马斯克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太空旅行的明确计划,但他也曾提到过,将来某一天会坐着SpaceX的飞船上火星。7月份的这场“上天”竞速,正在推动太空旅行进入全新的阶段。太空旅行,富豪们都想争“第一”尽管新谢泼德号成功实现了蓝色起源成立20年来的首次载人飞行,但对贝索斯来说,还是抱有遗憾。毕竟,“第一人”的称号本来仅有一步之遥,却被对手布兰森及其旗下的
$维珍银河(SPCE)$
抢走了。今年以来,三家企业先后公布了将搭载普通民众进行太空旅行的计划。2月初,马斯克创立的SpaceX发起Inspiration4任务,预计在今年9月份将搭载4名游客进入太空,进行为期3天的环绕地球之旅。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任务的4个参与者都不是专业的宇航员,如果顺利进行,将成为世界首个“全平民”的太空任务。5月26日,贝索斯在亚马逊股东大会上宣布将从7月5日起正式卸任CEO职位,并于7月20日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火箭,开启自己的
看
3,79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贝索斯“上天”,维珍银河惨跌
疑慢
疑慢
·
2021-07-21
差距产生美
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
未来,从北京到纽约或许半小时可达
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
看
1,04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xiaoming97
xiaoming97
·
2021-07-21
👍
贝索斯谈首次太空之旅:这是向修建太空之路迈出的一小步
此次发射标志着蓝色起源公司进入私人航天市场。
贝索斯谈首次太空之旅:这是向修建太空之路迈出的一小步
看
27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alex华丽转身
alex华丽转身
·
2021-07-21
老美玩航太我们玩外卖这就是差距
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
未来,从北京到纽约或许半小时可达
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
看
61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加载更多
{"themeInfo":{"themeId":"bd13f171cbe24d0b95c0b272c088cdb3","name":"贝索斯“上天”","description":"苦心经营21年后,贝索斯终于实现太空首飞的梦想。","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94619f9f8f836d8a2499563c837065df","type":2,"style":4,"follow":false,"createTime":1626830012000,"userCounts":0,"rnLink":"https://laohu8.com/RN?name=RNTheme&page=/theme/special/finance&rndata={\"themeId\":bd13f171cbe24d0b95c0b272c088cdb3}&rnconfig={\"headerBarHidden\": true}","subscribe":false,"allowFollow":false,"hasReward":false,"rewardScore":0,"rewardValidDate":0,"rewardEnd":false,"symbols":[],"tweetCounts":4,"categoryId":"2929bb7468f5415f853fd96fb35d7c3b","options":[],"votedOptionId":"","totalUserCount":0,"followStatus":false,"themeName":"贝索斯“上天”","tweetAmount":4,"imageIsDefault":false},"tab":"all","isFinancial":true,"allList":[{"id":176051522,"gmtCreate":1626848334266,"gmtModify":1626848666326,"author":{"id":"4088899517390930","authorId":"4088899517390930","name":"亿欧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b10bc3acd17f752b3d14bee7197c36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8899517390930","authorIdStr":"4088899517390930"},"themes":[],"title":"贝索斯“上天”,维珍银河惨跌","htmlText":"全文4837字,阅读约需10分钟文|林泽玲编辑|顾彦题图|Pixabay今天,美国首富、<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MZN)$</a> 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也“上天”了。当地时间7月20日上午9时,贝索斯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飞船“新谢泼德号”(New Shepard)进行了该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到达距离地面106公里的地球轨道,在体验了几分钟失重状态后,飞船滑行回地球,成功着陆。而就在9天前的7月11日,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已经抢先一步,搭乘旗下公司维珍银河的飞船,率先实现了太空旅行,成为亚轨道商业飞行领域第一位搭乘自家飞器前往太空边缘的企业创始人。钢铁侠马斯克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太空旅行的明确计划,但他也曾提到过,将来某一天会坐着SpaceX的飞船上火星。7月份的这场“上天”竞速,正在推动太空旅行进入全新的阶段。太空旅行,富豪们都想争“第一”尽管新谢泼德号成功实现了蓝色起源成立20年来的首次载人飞行,但对贝索斯来说,还是抱有遗憾。毕竟,“第一人”的称号本来仅有一步之遥,却被对手布兰森及其旗下的<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SPCE\">$维珍银河(SPCE)$</a> 抢走了。今年以来,三家企业先后公布了将搭载普通民众进行太空旅行的计划。2月初,马斯克创立的SpaceX发起Inspiration4任务,预计在今年9月份将搭载4名游客进入太空,进行为期3天的环绕地球之旅。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任务的4个参与者都不是专业的宇航员,如果顺利进行,将成为世界首个“全平民”的太空任务。5月26日,贝索斯在亚马逊股东大会上宣布将从7月5日起正式卸任CEO职位,并于7月20日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火箭,开启自己的","listText":"全文4837字,阅读约需10分钟文|林泽玲编辑|顾彦题图|Pixabay今天,美国首富、<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MZN)$</a> 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也“上天”了。当地时间7月20日上午9时,贝索斯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飞船“新谢泼德号”(New Shepard)进行了该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到达距离地面106公里的地球轨道,在体验了几分钟失重状态后,飞船滑行回地球,成功着陆。而就在9天前的7月11日,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已经抢先一步,搭乘旗下公司维珍银河的飞船,率先实现了太空旅行,成为亚轨道商业飞行领域第一位搭乘自家飞器前往太空边缘的企业创始人。钢铁侠马斯克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太空旅行的明确计划,但他也曾提到过,将来某一天会坐着SpaceX的飞船上火星。7月份的这场“上天”竞速,正在推动太空旅行进入全新的阶段。太空旅行,富豪们都想争“第一”尽管新谢泼德号成功实现了蓝色起源成立20年来的首次载人飞行,但对贝索斯来说,还是抱有遗憾。毕竟,“第一人”的称号本来仅有一步之遥,却被对手布兰森及其旗下的<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SPCE\">$维珍银河(SPCE)$</a> 抢走了。今年以来,三家企业先后公布了将搭载普通民众进行太空旅行的计划。2月初,马斯克创立的SpaceX发起Inspiration4任务,预计在今年9月份将搭载4名游客进入太空,进行为期3天的环绕地球之旅。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任务的4个参与者都不是专业的宇航员,如果顺利进行,将成为世界首个“全平民”的太空任务。5月26日,贝索斯在亚马逊股东大会上宣布将从7月5日起正式卸任CEO职位,并于7月20日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火箭,开启自己的","text":"全文4837字,阅读约需10分钟文|林泽玲编辑|顾彦题图|Pixabay今天,美国首富、$亚马逊(AMZN)$ 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也“上天”了。当地时间7月20日上午9时,贝索斯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飞船“新谢泼德号”(New Shepard)进行了该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到达距离地面106公里的地球轨道,在体验了几分钟失重状态后,飞船滑行回地球,成功着陆。而就在9天前的7月11日,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已经抢先一步,搭乘旗下公司维珍银河的飞船,率先实现了太空旅行,成为亚轨道商业飞行领域第一位搭乘自家飞器前往太空边缘的企业创始人。钢铁侠马斯克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太空旅行的明确计划,但他也曾提到过,将来某一天会坐着SpaceX的飞船上火星。7月份的这场“上天”竞速,正在推动太空旅行进入全新的阶段。太空旅行,富豪们都想争“第一”尽管新谢泼德号成功实现了蓝色起源成立20年来的首次载人飞行,但对贝索斯来说,还是抱有遗憾。毕竟,“第一人”的称号本来仅有一步之遥,却被对手布兰森及其旗下的$维珍银河(SPCE)$ 抢走了。今年以来,三家企业先后公布了将搭载普通民众进行太空旅行的计划。2月初,马斯克创立的SpaceX发起Inspiration4任务,预计在今年9月份将搭载4名游客进入太空,进行为期3天的环绕地球之旅。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任务的4个参与者都不是专业的宇航员,如果顺利进行,将成为世界首个“全平民”的太空任务。5月26日,贝索斯在亚马逊股东大会上宣布将从7月5日起正式卸任CEO职位,并于7月20日搭乘旗下公司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火箭,开启自己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3dafaaa8e0856d03ad85dc286da57c5","width":"688","height":"24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bb3bffb8c6e03e0e47d3fb9716b43d0","width":"688","height":"45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145e1c0b70888ade3adee1d4cd6864f","width":"688","height":"50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17605152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9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178446542,"gmtCreate":1626834060286,"gmtModify":1631891583320,"author":{"id":"3584579280833694","authorId":"3584579280833694","name":"疑慢","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4113375eef00b7c3f0eb22afb09a991","crmLevel":7,"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4579280833694","authorIdStr":"3584579280833694"},"themes":[],"htmlText":"差距产生美","listText":"差距产生美","text":"差距产生美","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78446542","repostId":"2153618462","repostType":4,"repost":{"id":"2153618462","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26830740,"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153618462?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07-21 09:25","market":"hk","language":"zh","title":"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153618462","media":"光锥智能","summary":"未来,从北京到纽约或许半小时可达","content":"<blockquote>\n 半个月之内,两位亿万富翁分别乘坐自己公司的火箭飞到太空边缘,假如未来人类成为星际移民,这也许会是一个里程碑。\n</blockquote>\n<p>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九点三十分钟左右,伴随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返航,又一位亿万富翁圆了自己的太空梦。</p>\n<p>世界首富、<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无疑是本次事件的头号人物,在这段从起飞到着陆大约11分钟的太空旅行中,这位太空冒险家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首秀,也实现了蓝色起源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p>\n<p>同时,此次与贝索斯同行的还有三位冒险者:包括贝索斯的弟弟马克·贝索斯、82岁的女飞行员沃利·芬克以及18岁的物理专业学生奥利弗·戴曼,后两位创下了宇航员年龄的新纪录,这也为本次火箭升空带来了更具普适性的特殊意义。</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06742fb040d2af7631117a4e2a6a87e\" tg-width=\"970\" tg-height=\"54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我们都知道,就在贝索斯去往太空的前一周,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抢先一步,乘坐<a href=\"https://laohu8.com/S/SPCE\">维珍银河</a>飞行器“团结号”去往86千米的太空“巡视”一番,并宣布自己是商业航天的第一人,抢了贝索斯的风头,但无论谁先谁后,这注定开启了一个商业航天的新时代。</p>\n<p>而当我们把目光朝向地球之外,究竟又对我们有哪些影响?为何理查德·布兰森、杰夫·贝索斯、艾隆·马斯克在内的富豪企业家们纷纷想要飞出地球飞往太空?中国商业航天又有哪些进展?</p>\n<p>富豪上太空,醉翁之意不在酒</p>\n<p>太空对新时代的亿万富豪们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但他们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只是上一次太空做一次秀这么简单,这一次谢泼德号升空共创造了四项重大纪录:</p>\n<p>1、沃利·芬克成为太空飞行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人;</p>\n<p>2、18岁的奥利弗· 戴曼是第一位买票并乘坐私人资助、获得许可的航天飞船宇航员,并且他也成为太空飞行史上最年轻的人;</p>\n<p>3、新谢泼德号成为第一个获得亚轨道可重复发射许可证的商用飞行器,可以将付费用户(包括载货和宇航员)送往太空并返回;</p>\n<p>4、杰夫·贝索斯和马克·贝索斯成为第一对一起在太空飞行的兄弟;</p>\n<p>对于第三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天时间不长,但蓝色起源这次搭载的新谢泼德号飞船最高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高于上周另一位亿万富翁布兰森乘坐太空船二号创造的86公里高度。</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01b70775a5648cc3d5e5906db5cfa5f\" tg-width=\"937\" tg-height=\"68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尽管按照NASA定义的太空边界50英里(80公里)计算,布兰森可以称得上是商业航天第一人,但如果按照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的62英里(即卡门线,100公里),贝索斯才是商业航天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而新谢泼德号则是第一个进入亚轨道的可重复发射的商用飞行器。</p>\n<p>关于卡门线,这是位于海拔100千米处、被国际认可的外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新谢泼德号飞到卡门线,并在失重环境下停留了大约3分钟,舱内四人在此过程中还愉快的玩起了太空乒乓球。<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58471c85e1f7f641ab5dd468552da9b\" tg-width=\"789\" tg-height=\"48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当然,此次成功着陆,证明了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至少具备了三种能力:</p>\n<p>1,进入卡门线完成太空旅行的能力;</p>\n<p>2,成本可控制的可回收火箭能力;</p>\n<p>3,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载人能力;</p>\n<p>这三种能力不但证明了蓝色起源在火箭发射上的技术水平,也可以证明年龄将不再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限制。毕竟连82岁的老人也能进入,就很能说明短途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尽管现阶段价格高昂,但确实是人人都可以尝试的项目,使其商业化迈出最重要的一步。</p>\n<p>事实上,蓝色起源也的确已经规划好了之后的项目,这家公司预计今年将增加两架载人航班,到2022年将有更多航班飞往太空。而当商业太空旅行的大幕拉开,这些企业的太空计划才可能继续向前,经过多年的巨额投入,虽然风险巨大,但这些拥有太空梦的企业家很可能因此获得巨额回报。</p>\n<p>投资太空,回报比人们想象中更多</p>\n<p>今时不同以往,尽管在美国,部分媒体认为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他们的短途太空之旅更像是亿万富豪的一次炫耀,甚至还不及20年前亿万富豪丹尼斯 · 蒂托在国际空间站旅游观光8天的壮举,但事实其实远不止如此。</p>\n<p>创办一家航天企业,实现火箭发射与回收,并实现载人目标。同为亿万富翁的杰夫·贝索斯和艾隆·马斯克在投资各自的航天公司时有着相似之处,其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人类在航天发射中的高昂成本。</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862e16a937927549a36daa767ce48b4\" tg-width=\"640\" tg-height=\"41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马斯克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在了降低太空运输成本上,他希望能将每公斤太空运输成本从一万美金降低到三千美金以内。这在SpaceX建立初期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SpaceX不但实现了这一目标,还做到更低,仅为2700美元,这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好基础。</p>\n<p>于是马斯克更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可重复火箭发射自己的“星链”卫星。在NASA的订单之外,星链卫星让SpaceX能够不断调整火箭设计,并伴随产品成熟让火箭发射成本进一步降低。</p>\n<p>另一方面,星链探索出的商业方向又为SpaceX提供了更多研发资金,自2018年2月发射星链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开始,截止到今年6月,共有29次猎鹰9号火箭升空,发射星链卫星总数达到1737颗,按照计划,星链一共会在地球三个轨道上部署近12000颗卫星,整个计划预计需要约100亿美元的支出,但预计到2025年收入可以超过300亿美元。</p>\n<p>贝索斯也同样对太空事业寄予厚望,尽管新谢泼德号在飞行速度(每秒1.3公里)和高度(100.4公里)方面落后于SpaceX的猎鹰九号,但他因此把目光放在亚轨道太空旅行当中。于是速度慢、飞行高度不够高这些劣势反而能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当中。</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1946ecbf715db200674ea5b6ce417ad\" tg-width=\"962\" tg-height=\"4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从本次发射来看,我们注意到新谢泼德号的太空舱实际上非常适合短途太空旅行,不但设计了一次可以乘坐6人的内部空间,还有四面环绕的玻璃窗供乘客欣赏进入亚轨道之后的太空景色,尽管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工程难度,但从之后直播情况来看,无疑很能吸引想要飞上太空的普通人。</p>\n<p>就目前阶段来说,贝索斯的太空旅行显然是富人才玩得起的项目,此前一位匿名用户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此次飞行,尽管之后因为未知原因放弃首飞被换成了奥利弗· 戴曼,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太空旅行的成本会一步步降低。</p>\n<p>一位商业航天专家告诉光锥智能,新谢泼德号采用的可回收火箭能大大节省航天发射的成本。按照测算,对第一级火箭实现回收重复使用,能将发射费用节省80%;如果加上第二级,费用可节省98%。</p>\n<p>而若按照蓝色起源目标,其未来将会发射的新格伦号火箭可以实现单次最多25名乘客运输,就意味着成本还会继续下降。就像贝索斯在采访中提到的:“我们需要重复地做这样的事情,就像今天的商业航班一样。”甚至,还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载人月球着陆。</p>\n<p>不过,若仅从市场规模来看,太空旅游终究只是小众,贝索斯和布兰森能够去往太空边缘停留并回到地球,从更具未来的市场来看,这或许有助于人类实现快速洲际航行。</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9412c8d2aaa7048dbabe4116d8fc918\" tg-width=\"600\" tg-height=\"40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想象一下,从北京飞往纽约,目前乘坐飞机需要至少13小时,不论你是普通乘客还是拥有私人飞机的富豪,时间都不会变得更短。但通过贝索斯或者布兰森的太空船,进入亚轨道再回到地球,从北京到纽约只需要短短半个小时(这也是马斯克的想法),这样的体验无疑能够将地球交通系统再提升一个台阶,而市场规模也从数十亿的太空旅行直接面向更广阔的商务交通,也许会再次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p>\n<p>当然,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有着太空梦的他们也都计划参与卫星宽频服务当中,这这一领域显然有着更广阔的市场。</p>\n<p>此前,布兰森投资的OneWeb计划向太空发射700颗卫星,目前已经购买通信频率许可证,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在2017年与第一位亚洲客户达成交易,计划在亚太地区提供卫星宽频服务。ABI Research预测,到2021年,卫星宽带用户将达350万,到2026年会增长至520万,并产生41亿美元的服务收入。</p>\n<p>不过,说到这里,或许可能会有朋友问,中国在太空载人旅行、卫星宽频服务上的进度如何,什么时候会出现中国商业航天旅行第一人?</p>\n<p>中国在前进,差距在缩小</p>\n<p>不得不承认,尽管中国目前航天领域进展飞快,仅在近两年我们就已经看到探测车登陆月球和火星,但在商业领域,我们相比美国起步时间晚,因此速度上相对落后。</p>\n<p>我国在2015年正式提出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这被看做“中国商业航天元年”,随着面向民营资本打开大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亿元增长到10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在2020年市场规模更是突破10000亿元,企业融资规模突破100亿元,说明虽然起步晚,但行业增速很快。</p>\n<p>据创业邦睿兽分析统计,2020年商业航天投融资集中在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由于目前大量企业还在行业发展早期,处于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因此造价成本高的火箭制造、载人航天等都还在摸索阶段,并且围绕需求端考虑,未来5-10年,中国在卫星运营、服务环节会持续增长。</p>\n<p>不过,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下一阶段,未来我们对于卫星等太空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垂直和深入,过去的太空投资帮助人类推动一些技术进入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手机上的GPS功能、天气追踪服务,而从当下开始,太空领域的技术也开始越来越多与其他领域相融合。</p>\n<p>比如<a href=\"https://laohu8.com/S/000901\">航天科技</a>的“鸿雁”星座工程,计划2022年建成60颗覆盖全球低轨的卫星通讯与空间互联网系统,能够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实时双向通信能力,与地面的5G网络组合在一起,构成“海、陆、空、天”的互联网接入,并与星链、OneWeb展开正面竞争。</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ef3943136a204e1218cfbf2f8e890d3\" tg-width=\"320\" tg-height=\"21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再比如今年年初,哈尔滨在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中,就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探地雷达、激光推扫车和人工普查结合,历时一年半,探测核实了城市地下各类管线1.9万公里,300余万个城市部件数据,不但弄清了哈尔滨的每一处井盖,还弄清了每一根电线杆、变电器,过去这样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如今却只需一年半便能完成。</p>\n<p>说回载人航天,这项工程的复杂度是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实现飞行器重复利用是其中的关键。就在三天前,根据新华社报道,一艘中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飞行器首次成功飞行,尽管目前暂时没有任何图片或视频说明,但该航天器可用于空间运输系统,并且官方表示其成功飞行\"为中国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意味着我国在技术方面进步的速度已经非常迅速。</p>\n<p>当然,技术上的赶超是一方面,但航天领域的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基础投入也十分重要。贝索斯从小便喜欢《银河系漫游指南》,他五岁起就梦想着去太空旅行,并说:“我会和我的兄弟一起去太空旅行。”就连他的前女友也提到,这位雄心勃勃的世界首富赚钱的目的是“让所有人离开地球,将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公园”。这种疯狂在马斯克身上同样明显,后者的名言是希望自己“死在火星上。”</p>\n<p>与其说科技富豪们普遍有个太空梦,不如说50年前人类登月的“太空种子”在无数儿童心中撒下了种子,只是恰好贝索斯和马斯克梦想成真了。</p>\n<p>但无论中美,当时代大幕拉开,如今等待着我们的都是商业航天的新时代。</p>","source":"36kr_stock","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n</h2>\n\n<h4 class=\"meta\">\n\n\n2021-07-21 09:2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36kr.com/p/1319847926006145><strong>光锥智能</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半个月之内,两位亿万富翁分别乘坐自己公司的火箭飞到太空边缘,假如未来人类成为星际移民,这也许会是一个里程碑。\n\n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九点三十分钟左右,伴随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返航,又一位亿万富翁圆了自己的太空梦。\n世界首富、亚马逊&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无疑是本次事件的头号人物,在这段从起飞到着陆大约11分钟的太空旅行中,这位太空冒险家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首秀,也实现了蓝色起源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p>\n\n<a href=\"https://36kr.com/p/1319847926006145\">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5275554279d63da2835020672451b1d0","relate_stocks":{"SPCE":"维珍银河"},"source_url":"https://36kr.com/p/1319847926006145","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153618462","content_text":"半个月之内,两位亿万富翁分别乘坐自己公司的火箭飞到太空边缘,假如未来人类成为星际移民,这也许会是一个里程碑。\n\n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九点三十分钟左右,伴随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返航,又一位亿万富翁圆了自己的太空梦。\n世界首富、亚马逊&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无疑是本次事件的头号人物,在这段从起飞到着陆大约11分钟的太空旅行中,这位太空冒险家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首秀,也实现了蓝色起源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n同时,此次与贝索斯同行的还有三位冒险者:包括贝索斯的弟弟马克·贝索斯、82岁的女飞行员沃利·芬克以及18岁的物理专业学生奥利弗·戴曼,后两位创下了宇航员年龄的新纪录,这也为本次火箭升空带来了更具普适性的特殊意义。\n\n我们都知道,就在贝索斯去往太空的前一周,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抢先一步,乘坐维珍银河飞行器“团结号”去往86千米的太空“巡视”一番,并宣布自己是商业航天的第一人,抢了贝索斯的风头,但无论谁先谁后,这注定开启了一个商业航天的新时代。\n而当我们把目光朝向地球之外,究竟又对我们有哪些影响?为何理查德·布兰森、杰夫·贝索斯、艾隆·马斯克在内的富豪企业家们纷纷想要飞出地球飞往太空?中国商业航天又有哪些进展?\n富豪上太空,醉翁之意不在酒\n太空对新时代的亿万富豪们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但他们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只是上一次太空做一次秀这么简单,这一次谢泼德号升空共创造了四项重大纪录:\n1、沃利·芬克成为太空飞行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人;\n2、18岁的奥利弗· 戴曼是第一位买票并乘坐私人资助、获得许可的航天飞船宇航员,并且他也成为太空飞行史上最年轻的人;\n3、新谢泼德号成为第一个获得亚轨道可重复发射许可证的商用飞行器,可以将付费用户(包括载货和宇航员)送往太空并返回;\n4、杰夫·贝索斯和马克·贝索斯成为第一对一起在太空飞行的兄弟;\n对于第三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天时间不长,但蓝色起源这次搭载的新谢泼德号飞船最高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高于上周另一位亿万富翁布兰森乘坐太空船二号创造的86公里高度。\n\n尽管按照NASA定义的太空边界50英里(80公里)计算,布兰森可以称得上是商业航天第一人,但如果按照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的62英里(即卡门线,100公里),贝索斯才是商业航天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而新谢泼德号则是第一个进入亚轨道的可重复发射的商用飞行器。\n关于卡门线,这是位于海拔100千米处、被国际认可的外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新谢泼德号飞到卡门线,并在失重环境下停留了大约3分钟,舱内四人在此过程中还愉快的玩起了太空乒乓球。\n当然,此次成功着陆,证明了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至少具备了三种能力:\n1,进入卡门线完成太空旅行的能力;\n2,成本可控制的可回收火箭能力;\n3,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载人能力;\n这三种能力不但证明了蓝色起源在火箭发射上的技术水平,也可以证明年龄将不再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限制。毕竟连82岁的老人也能进入,就很能说明短途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尽管现阶段价格高昂,但确实是人人都可以尝试的项目,使其商业化迈出最重要的一步。\n事实上,蓝色起源也的确已经规划好了之后的项目,这家公司预计今年将增加两架载人航班,到2022年将有更多航班飞往太空。而当商业太空旅行的大幕拉开,这些企业的太空计划才可能继续向前,经过多年的巨额投入,虽然风险巨大,但这些拥有太空梦的企业家很可能因此获得巨额回报。\n投资太空,回报比人们想象中更多\n今时不同以往,尽管在美国,部分媒体认为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他们的短途太空之旅更像是亿万富豪的一次炫耀,甚至还不及20年前亿万富豪丹尼斯 · 蒂托在国际空间站旅游观光8天的壮举,但事实其实远不止如此。\n创办一家航天企业,实现火箭发射与回收,并实现载人目标。同为亿万富翁的杰夫·贝索斯和艾隆·马斯克在投资各自的航天公司时有着相似之处,其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人类在航天发射中的高昂成本。\n\n马斯克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在了降低太空运输成本上,他希望能将每公斤太空运输成本从一万美金降低到三千美金以内。这在SpaceX建立初期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SpaceX不但实现了这一目标,还做到更低,仅为2700美元,这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好基础。\n于是马斯克更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可重复火箭发射自己的“星链”卫星。在NASA的订单之外,星链卫星让SpaceX能够不断调整火箭设计,并伴随产品成熟让火箭发射成本进一步降低。\n另一方面,星链探索出的商业方向又为SpaceX提供了更多研发资金,自2018年2月发射星链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开始,截止到今年6月,共有29次猎鹰9号火箭升空,发射星链卫星总数达到1737颗,按照计划,星链一共会在地球三个轨道上部署近12000颗卫星,整个计划预计需要约100亿美元的支出,但预计到2025年收入可以超过300亿美元。\n贝索斯也同样对太空事业寄予厚望,尽管新谢泼德号在飞行速度(每秒1.3公里)和高度(100.4公里)方面落后于SpaceX的猎鹰九号,但他因此把目光放在亚轨道太空旅行当中。于是速度慢、飞行高度不够高这些劣势反而能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当中。\n\n从本次发射来看,我们注意到新谢泼德号的太空舱实际上非常适合短途太空旅行,不但设计了一次可以乘坐6人的内部空间,还有四面环绕的玻璃窗供乘客欣赏进入亚轨道之后的太空景色,尽管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工程难度,但从之后直播情况来看,无疑很能吸引想要飞上太空的普通人。\n就目前阶段来说,贝索斯的太空旅行显然是富人才玩得起的项目,此前一位匿名用户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此次飞行,尽管之后因为未知原因放弃首飞被换成了奥利弗· 戴曼,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太空旅行的成本会一步步降低。\n一位商业航天专家告诉光锥智能,新谢泼德号采用的可回收火箭能大大节省航天发射的成本。按照测算,对第一级火箭实现回收重复使用,能将发射费用节省80%;如果加上第二级,费用可节省98%。\n而若按照蓝色起源目标,其未来将会发射的新格伦号火箭可以实现单次最多25名乘客运输,就意味着成本还会继续下降。就像贝索斯在采访中提到的:“我们需要重复地做这样的事情,就像今天的商业航班一样。”甚至,还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载人月球着陆。\n不过,若仅从市场规模来看,太空旅游终究只是小众,贝索斯和布兰森能够去往太空边缘停留并回到地球,从更具未来的市场来看,这或许有助于人类实现快速洲际航行。\n\n想象一下,从北京飞往纽约,目前乘坐飞机需要至少13小时,不论你是普通乘客还是拥有私人飞机的富豪,时间都不会变得更短。但通过贝索斯或者布兰森的太空船,进入亚轨道再回到地球,从北京到纽约只需要短短半个小时(这也是马斯克的想法),这样的体验无疑能够将地球交通系统再提升一个台阶,而市场规模也从数十亿的太空旅行直接面向更广阔的商务交通,也许会再次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n当然,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有着太空梦的他们也都计划参与卫星宽频服务当中,这这一领域显然有着更广阔的市场。\n此前,布兰森投资的OneWeb计划向太空发射700颗卫星,目前已经购买通信频率许可证,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在2017年与第一位亚洲客户达成交易,计划在亚太地区提供卫星宽频服务。ABI Research预测,到2021年,卫星宽带用户将达350万,到2026年会增长至520万,并产生41亿美元的服务收入。\n不过,说到这里,或许可能会有朋友问,中国在太空载人旅行、卫星宽频服务上的进度如何,什么时候会出现中国商业航天旅行第一人?\n中国在前进,差距在缩小\n不得不承认,尽管中国目前航天领域进展飞快,仅在近两年我们就已经看到探测车登陆月球和火星,但在商业领域,我们相比美国起步时间晚,因此速度上相对落后。\n我国在2015年正式提出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这被看做“中国商业航天元年”,随着面向民营资本打开大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亿元增长到10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在2020年市场规模更是突破10000亿元,企业融资规模突破100亿元,说明虽然起步晚,但行业增速很快。\n据创业邦睿兽分析统计,2020年商业航天投融资集中在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由于目前大量企业还在行业发展早期,处于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因此造价成本高的火箭制造、载人航天等都还在摸索阶段,并且围绕需求端考虑,未来5-10年,中国在卫星运营、服务环节会持续增长。\n不过,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下一阶段,未来我们对于卫星等太空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垂直和深入,过去的太空投资帮助人类推动一些技术进入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手机上的GPS功能、天气追踪服务,而从当下开始,太空领域的技术也开始越来越多与其他领域相融合。\n比如航天科技的“鸿雁”星座工程,计划2022年建成60颗覆盖全球低轨的卫星通讯与空间互联网系统,能够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实时双向通信能力,与地面的5G网络组合在一起,构成“海、陆、空、天”的互联网接入,并与星链、OneWeb展开正面竞争。\n\n再比如今年年初,哈尔滨在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中,就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探地雷达、激光推扫车和人工普查结合,历时一年半,探测核实了城市地下各类管线1.9万公里,300余万个城市部件数据,不但弄清了哈尔滨的每一处井盖,还弄清了每一根电线杆、变电器,过去这样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如今却只需一年半便能完成。\n说回载人航天,这项工程的复杂度是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实现飞行器重复利用是其中的关键。就在三天前,根据新华社报道,一艘中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飞行器首次成功飞行,尽管目前暂时没有任何图片或视频说明,但该航天器可用于空间运输系统,并且官方表示其成功飞行\"为中国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意味着我国在技术方面进步的速度已经非常迅速。\n当然,技术上的赶超是一方面,但航天领域的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基础投入也十分重要。贝索斯从小便喜欢《银河系漫游指南》,他五岁起就梦想着去太空旅行,并说:“我会和我的兄弟一起去太空旅行。”就连他的前女友也提到,这位雄心勃勃的世界首富赚钱的目的是“让所有人离开地球,将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公园”。这种疯狂在马斯克身上同样明显,后者的名言是希望自己“死在火星上。”\n与其说科技富豪们普遍有个太空梦,不如说50年前人类登月的“太空种子”在无数儿童心中撒下了种子,只是恰好贝索斯和马斯克梦想成真了。\n但无论中美,当时代大幕拉开,如今等待着我们的都是商业航天的新时代。","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4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178486383,"gmtCreate":1626832061842,"gmtModify":1633770582870,"author":{"id":"3585664795193547","authorId":"3585664795193547","name":"xiaoming97","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aad15c759f45ce7dfe4397f33e862e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5664795193547","authorIdStr":"3585664795193547"},"themes":[],"htmlText":"👍","listText":"👍","text":"👍","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78486383","repostId":"2153126690","repostType":4,"repost":{"id":"2153126690","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26825046,"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153126690?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07-21 07:50","market":"hk","language":"zh","title":"贝索斯谈首次太空之旅:这是向修建太空之路迈出的一小步","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153126690","media":"36氪的朋友们","summary":"此次发射标志着蓝色起源公司进入私人航天市场。","content":"<p><a href=\"https://laohu8.com/S/00700\">腾讯</a>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在历史性的飞行任务和首次太空之旅结束后,蓝色起源公司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蓝色起源公司的太空旅游项目是该公司朝着修建一条太空之路的使命迈出的“一小步”。</p>\n<p>“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制造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这是修建太空之路的唯一途径,我们需要修建一条太空之路,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建设未来。”贝索斯说。</p>\n<p>“如果你今天想成为一名太空企业家,你必须一切从头做起。没有任何真正的基础设施是以负担得起的成本建造的。所以这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就是建造这样的基础设施,然后子孙后代就可以直接使用它们了。”贝索斯补充说。</p>\n<p>贝索斯是新谢泼德火箭和太空舱首次载人发射任务的四名乘客之一。作为蓝色起源公司的创始人,贝索斯将新谢泼德火箭视为其公司其他更大规模项目的先驱。</p>\n<p>“这次亚轨道旅游任务让我们可以得到锻炼。”他补充说,“我们需要从头再来,一遍一遍地练习,直到像我们运营商业客机一样熟练地运营航天器。”</p>\n<p>除了太空旅游火箭——新谢泼德火箭,他的公司还在研究一种名为新格伦(New Glenn)的大型轨道火箭、一种稳定的下一代火箭发动机以及一种载人月球着陆器。贝索斯强调,“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如可以发射和回收的新谢泼德火箭,是蓝色起源公司目标的关键。</p>\n<p>贝索斯强调,他现在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他于2000年创立的太空事业。</p>\n<p>“自从我辞去<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CEO一职后,我就有很多时间来致力于实现这一愿景。因此,我将把我的时间分配给贝索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这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贝索斯说。</p>\n<p>此外,贝索斯周二从太空中看到的景象意味着他亲眼看到了“这个星球的大气层有多小”。</p>\n<p>“这真的是一个支撑着所有生命的小东西。所以我们需要把所有的污染工业,所有的重工业都搬离地球。这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这是我们能做的事情。”贝索斯补充说。</p>\n<p>贝索斯说,在微重力条件下在新谢泼德火箭的太空舱内漂浮几分钟,是一次“美丽”的体验。</p>\n<p>贝索斯说:“这感觉很舒服,很自然。”</p>\n<p>当被媒体问及他是否会“再来一次”时,贝索斯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肯定的!”</p>\n<p>贝索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现在也是第一个在地球之外保持这一头衔的人。</p>\n<p>周二,蓝色起源公司将他带入了太空飞行的历史时刻,贝索斯乘坐的是他公司的第一枚载人火箭——新谢泼德火箭,与他一起在太空飞行的既有年龄很大的人,也有年龄很小的人。</p>\n<p>蓝色起源公司搭载乘客的太空舱在到达80公里(这是美国用来标记太空边缘的边界)之前加速到三倍于音速的速度。乘客在微重力下漂浮几分钟,然后太空舱返回并悬在一套降落伞下降落。</p>\n<p>此次发射标志着蓝色起源公司进入私人航天市场,加入了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a href=\"https://laohu8.com/S/SPCE\">维珍银河</a>公司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行列。维珍银河公司是蓝色起源公司在亚轨道旅游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p>\n<h2>创造历史</h2>\n<p>除了他独一无二的净资产,57岁的贝索斯也是唯一一位乘坐他的公司首次载人飞行的创始人。虽然SpaceX和维珍银河之前都曾发射过宇航员,但贝索斯是第一个把自己放在首次载人飞行上的人。</p>\n<p>漂浮在他旁边的是82岁的沃利-芬克(Wally Funk)和18岁的奥利弗-达门(Oliver Damen)——他们分别是有史以来在太空飞行的年龄最大和最年轻的人类——以及贝索斯53岁的弟弟马克(Mark)。</p>\n<p>贝索斯邀请了他的兄弟和女性航空先驱芬克(Funk)加入这次飞行。达门是后来才加入的,因为他的座位最初是公开拍卖的一部分。但拍卖会的获胜者,一位出价2800万美元与贝索斯一起飞行的匿名人士,未能赶上7月20日的发射日期。达门的父亲乔斯是荷兰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也是此次拍卖的竞标者之一,达门计划以付费乘客的身份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的第二次载人发射任务。当神秘的竞标者退出后,该公司将达门提前到了第一次发射任务。</p>\n<p>周二的发射任务也是另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7月20日是<a href=\"https://laohu8.com/S/APOL\">阿波罗</a>11号登月52周年。</p>\n<h2>贝索斯的太空愿景</h2>\n<p>新谢泼德火箭的推出是其迈向贝索斯愿景的一个里程碑。他创立了蓝色起源公司,目标是创造一个“数百万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造福地球的未来”。</p>\n<p>新谢泼德火箭及其上面的太空舱都是可重复使用的,能够多次发射、着陆和再次发射。该火箭系统在很多方面都是蓝色起源公司其他更大规模项目的<a href=\"https://laohu8.com/S/300005\">探路者</a>——比如它的轨道新格伦火箭。</p>\n<p>与新谢泼德火箭一样,新格伦火箭助推器的设计也是可重复使用的,该公司预计每个助推器都能发射和着陆25次。新格伦的首次发射日期目标是2022年底,旨在将近50吨的有效载荷提升到近地球轨道。</p>\n<p>蓝色起源公司还开发了多个发动机来为其火箭提供动力,包括BE-3、BE-4和BE-7发动机。</p>\n<p>最后,蓝色起源公司正在研究一种名为“蓝色月亮”的载人着陆器,该公司希望有一天能将宇航员和货物运送到月球表面。</p>","source":"36kr_stock","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贝索斯谈首次太空之旅:这是向修建太空之路迈出的一小步</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贝索斯谈首次太空之旅:这是向修建太空之路迈出的一小步\n</h2>\n\n<h4 class=\"meta\">\n\n\n2021-07-21 07:50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36kr.com/p/1319701049133573><strong>36氪的朋友们</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在历史性的飞行任务和首次太空之旅结束后,蓝色起源公司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蓝色起源公司的太空旅游项目是该公司朝着修建一条太空之路的使命迈出的“一小步”。\n“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制造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这是修建太空之路的唯一途径,我们需要修建一条太空之路,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建设未来。”贝索斯说。\n“如果你今天想成为一名太空企业家,你...</p>\n\n<a href=\"https://36kr.com/p/1319701049133573\">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b98587b5c81b2fc132df8572df3306","relate_stocks":{},"source_url":"https://36kr.com/p/1319701049133573","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153126690","content_text":"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在历史性的飞行任务和首次太空之旅结束后,蓝色起源公司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蓝色起源公司的太空旅游项目是该公司朝着修建一条太空之路的使命迈出的“一小步”。\n“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制造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这是修建太空之路的唯一途径,我们需要修建一条太空之路,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建设未来。”贝索斯说。\n“如果你今天想成为一名太空企业家,你必须一切从头做起。没有任何真正的基础设施是以负担得起的成本建造的。所以这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就是建造这样的基础设施,然后子孙后代就可以直接使用它们了。”贝索斯补充说。\n贝索斯是新谢泼德火箭和太空舱首次载人发射任务的四名乘客之一。作为蓝色起源公司的创始人,贝索斯将新谢泼德火箭视为其公司其他更大规模项目的先驱。\n“这次亚轨道旅游任务让我们可以得到锻炼。”他补充说,“我们需要从头再来,一遍一遍地练习,直到像我们运营商业客机一样熟练地运营航天器。”\n除了太空旅游火箭——新谢泼德火箭,他的公司还在研究一种名为新格伦(New Glenn)的大型轨道火箭、一种稳定的下一代火箭发动机以及一种载人月球着陆器。贝索斯强调,“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如可以发射和回收的新谢泼德火箭,是蓝色起源公司目标的关键。\n贝索斯强调,他现在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他于2000年创立的太空事业。\n“自从我辞去亚马逊CEO一职后,我就有很多时间来致力于实现这一愿景。因此,我将把我的时间分配给贝索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这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贝索斯说。\n此外,贝索斯周二从太空中看到的景象意味着他亲眼看到了“这个星球的大气层有多小”。\n“这真的是一个支撑着所有生命的小东西。所以我们需要把所有的污染工业,所有的重工业都搬离地球。这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这是我们能做的事情。”贝索斯补充说。\n贝索斯说,在微重力条件下在新谢泼德火箭的太空舱内漂浮几分钟,是一次“美丽”的体验。\n贝索斯说:“这感觉很舒服,很自然。”\n当被媒体问及他是否会“再来一次”时,贝索斯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肯定的!”\n贝索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现在也是第一个在地球之外保持这一头衔的人。\n周二,蓝色起源公司将他带入了太空飞行的历史时刻,贝索斯乘坐的是他公司的第一枚载人火箭——新谢泼德火箭,与他一起在太空飞行的既有年龄很大的人,也有年龄很小的人。\n蓝色起源公司搭载乘客的太空舱在到达80公里(这是美国用来标记太空边缘的边界)之前加速到三倍于音速的速度。乘客在微重力下漂浮几分钟,然后太空舱返回并悬在一套降落伞下降落。\n此次发射标志着蓝色起源公司进入私人航天市场,加入了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维珍银河公司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行列。维珍银河公司是蓝色起源公司在亚轨道旅游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n创造历史\n除了他独一无二的净资产,57岁的贝索斯也是唯一一位乘坐他的公司首次载人飞行的创始人。虽然SpaceX和维珍银河之前都曾发射过宇航员,但贝索斯是第一个把自己放在首次载人飞行上的人。\n漂浮在他旁边的是82岁的沃利-芬克(Wally Funk)和18岁的奥利弗-达门(Oliver Damen)——他们分别是有史以来在太空飞行的年龄最大和最年轻的人类——以及贝索斯53岁的弟弟马克(Mark)。\n贝索斯邀请了他的兄弟和女性航空先驱芬克(Funk)加入这次飞行。达门是后来才加入的,因为他的座位最初是公开拍卖的一部分。但拍卖会的获胜者,一位出价2800万美元与贝索斯一起飞行的匿名人士,未能赶上7月20日的发射日期。达门的父亲乔斯是荷兰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也是此次拍卖的竞标者之一,达门计划以付费乘客的身份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的第二次载人发射任务。当神秘的竞标者退出后,该公司将达门提前到了第一次发射任务。\n周二的发射任务也是另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登月52周年。\n贝索斯的太空愿景\n新谢泼德火箭的推出是其迈向贝索斯愿景的一个里程碑。他创立了蓝色起源公司,目标是创造一个“数百万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造福地球的未来”。\n新谢泼德火箭及其上面的太空舱都是可重复使用的,能够多次发射、着陆和再次发射。该火箭系统在很多方面都是蓝色起源公司其他更大规模项目的探路者——比如它的轨道新格伦火箭。\n与新谢泼德火箭一样,新格伦火箭助推器的设计也是可重复使用的,该公司预计每个助推器都能发射和着陆25次。新格伦的首次发射日期目标是2022年底,旨在将近50吨的有效载荷提升到近地球轨道。\n蓝色起源公司还开发了多个发动机来为其火箭提供动力,包括BE-3、BE-4和BE-7发动机。\n最后,蓝色起源公司正在研究一种名为“蓝色月亮”的载人着陆器,该公司希望有一天能将宇航员和货物运送到月球表面。","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7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EN","totalScore":0},{"id":178415845,"gmtCreate":1626831659987,"gmtModify":1633770589684,"author":{"id":"3578567804943357","authorId":"3578567804943357","name":"alex华丽转身","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145a8eb7ef33908e25e4e75adb71918","crmLevel":6,"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78567804943357","authorIdStr":"3578567804943357"},"themes":[],"htmlText":"老美玩航太我们玩外卖这就是差距","listText":"老美玩航太我们玩外卖这就是差距","text":"老美玩航太我们玩外卖这就是差距","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78415845","repostId":"2153618462","repostType":4,"repost":{"id":"2153618462","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26830740,"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153618462?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07-21 09:25","market":"hk","language":"zh","title":"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153618462","media":"光锥智能","summary":"未来,从北京到纽约或许半小时可达","content":"<blockquote>\n 半个月之内,两位亿万富翁分别乘坐自己公司的火箭飞到太空边缘,假如未来人类成为星际移民,这也许会是一个里程碑。\n</blockquote>\n<p>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九点三十分钟左右,伴随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返航,又一位亿万富翁圆了自己的太空梦。</p>\n<p>世界首富、<a href=\"https://laohu8.com/S/AMZN\">亚马逊</a>&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无疑是本次事件的头号人物,在这段从起飞到着陆大约11分钟的太空旅行中,这位太空冒险家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首秀,也实现了蓝色起源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p>\n<p>同时,此次与贝索斯同行的还有三位冒险者:包括贝索斯的弟弟马克·贝索斯、82岁的女飞行员沃利·芬克以及18岁的物理专业学生奥利弗·戴曼,后两位创下了宇航员年龄的新纪录,这也为本次火箭升空带来了更具普适性的特殊意义。</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06742fb040d2af7631117a4e2a6a87e\" tg-width=\"970\" tg-height=\"54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我们都知道,就在贝索斯去往太空的前一周,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抢先一步,乘坐<a href=\"https://laohu8.com/S/SPCE\">维珍银河</a>飞行器“团结号”去往86千米的太空“巡视”一番,并宣布自己是商业航天的第一人,抢了贝索斯的风头,但无论谁先谁后,这注定开启了一个商业航天的新时代。</p>\n<p>而当我们把目光朝向地球之外,究竟又对我们有哪些影响?为何理查德·布兰森、杰夫·贝索斯、艾隆·马斯克在内的富豪企业家们纷纷想要飞出地球飞往太空?中国商业航天又有哪些进展?</p>\n<p>富豪上太空,醉翁之意不在酒</p>\n<p>太空对新时代的亿万富豪们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但他们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只是上一次太空做一次秀这么简单,这一次谢泼德号升空共创造了四项重大纪录:</p>\n<p>1、沃利·芬克成为太空飞行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人;</p>\n<p>2、18岁的奥利弗· 戴曼是第一位买票并乘坐私人资助、获得许可的航天飞船宇航员,并且他也成为太空飞行史上最年轻的人;</p>\n<p>3、新谢泼德号成为第一个获得亚轨道可重复发射许可证的商用飞行器,可以将付费用户(包括载货和宇航员)送往太空并返回;</p>\n<p>4、杰夫·贝索斯和马克·贝索斯成为第一对一起在太空飞行的兄弟;</p>\n<p>对于第三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天时间不长,但蓝色起源这次搭载的新谢泼德号飞船最高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高于上周另一位亿万富翁布兰森乘坐太空船二号创造的86公里高度。</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01b70775a5648cc3d5e5906db5cfa5f\" tg-width=\"937\" tg-height=\"68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尽管按照NASA定义的太空边界50英里(80公里)计算,布兰森可以称得上是商业航天第一人,但如果按照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的62英里(即卡门线,100公里),贝索斯才是商业航天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而新谢泼德号则是第一个进入亚轨道的可重复发射的商用飞行器。</p>\n<p>关于卡门线,这是位于海拔100千米处、被国际认可的外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新谢泼德号飞到卡门线,并在失重环境下停留了大约3分钟,舱内四人在此过程中还愉快的玩起了太空乒乓球。<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58471c85e1f7f641ab5dd468552da9b\" tg-width=\"789\" tg-height=\"48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当然,此次成功着陆,证明了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至少具备了三种能力:</p>\n<p>1,进入卡门线完成太空旅行的能力;</p>\n<p>2,成本可控制的可回收火箭能力;</p>\n<p>3,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载人能力;</p>\n<p>这三种能力不但证明了蓝色起源在火箭发射上的技术水平,也可以证明年龄将不再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限制。毕竟连82岁的老人也能进入,就很能说明短途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尽管现阶段价格高昂,但确实是人人都可以尝试的项目,使其商业化迈出最重要的一步。</p>\n<p>事实上,蓝色起源也的确已经规划好了之后的项目,这家公司预计今年将增加两架载人航班,到2022年将有更多航班飞往太空。而当商业太空旅行的大幕拉开,这些企业的太空计划才可能继续向前,经过多年的巨额投入,虽然风险巨大,但这些拥有太空梦的企业家很可能因此获得巨额回报。</p>\n<p>投资太空,回报比人们想象中更多</p>\n<p>今时不同以往,尽管在美国,部分媒体认为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他们的短途太空之旅更像是亿万富豪的一次炫耀,甚至还不及20年前亿万富豪丹尼斯 · 蒂托在国际空间站旅游观光8天的壮举,但事实其实远不止如此。</p>\n<p>创办一家航天企业,实现火箭发射与回收,并实现载人目标。同为亿万富翁的杰夫·贝索斯和艾隆·马斯克在投资各自的航天公司时有着相似之处,其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人类在航天发射中的高昂成本。</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862e16a937927549a36daa767ce48b4\" tg-width=\"640\" tg-height=\"41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马斯克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在了降低太空运输成本上,他希望能将每公斤太空运输成本从一万美金降低到三千美金以内。这在SpaceX建立初期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SpaceX不但实现了这一目标,还做到更低,仅为2700美元,这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好基础。</p>\n<p>于是马斯克更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可重复火箭发射自己的“星链”卫星。在NASA的订单之外,星链卫星让SpaceX能够不断调整火箭设计,并伴随产品成熟让火箭发射成本进一步降低。</p>\n<p>另一方面,星链探索出的商业方向又为SpaceX提供了更多研发资金,自2018年2月发射星链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开始,截止到今年6月,共有29次猎鹰9号火箭升空,发射星链卫星总数达到1737颗,按照计划,星链一共会在地球三个轨道上部署近12000颗卫星,整个计划预计需要约100亿美元的支出,但预计到2025年收入可以超过300亿美元。</p>\n<p>贝索斯也同样对太空事业寄予厚望,尽管新谢泼德号在飞行速度(每秒1.3公里)和高度(100.4公里)方面落后于SpaceX的猎鹰九号,但他因此把目光放在亚轨道太空旅行当中。于是速度慢、飞行高度不够高这些劣势反而能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当中。</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1946ecbf715db200674ea5b6ce417ad\" tg-width=\"962\" tg-height=\"49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从本次发射来看,我们注意到新谢泼德号的太空舱实际上非常适合短途太空旅行,不但设计了一次可以乘坐6人的内部空间,还有四面环绕的玻璃窗供乘客欣赏进入亚轨道之后的太空景色,尽管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工程难度,但从之后直播情况来看,无疑很能吸引想要飞上太空的普通人。</p>\n<p>就目前阶段来说,贝索斯的太空旅行显然是富人才玩得起的项目,此前一位匿名用户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此次飞行,尽管之后因为未知原因放弃首飞被换成了奥利弗· 戴曼,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太空旅行的成本会一步步降低。</p>\n<p>一位商业航天专家告诉光锥智能,新谢泼德号采用的可回收火箭能大大节省航天发射的成本。按照测算,对第一级火箭实现回收重复使用,能将发射费用节省80%;如果加上第二级,费用可节省98%。</p>\n<p>而若按照蓝色起源目标,其未来将会发射的新格伦号火箭可以实现单次最多25名乘客运输,就意味着成本还会继续下降。就像贝索斯在采访中提到的:“我们需要重复地做这样的事情,就像今天的商业航班一样。”甚至,还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载人月球着陆。</p>\n<p>不过,若仅从市场规模来看,太空旅游终究只是小众,贝索斯和布兰森能够去往太空边缘停留并回到地球,从更具未来的市场来看,这或许有助于人类实现快速洲际航行。</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9412c8d2aaa7048dbabe4116d8fc918\" tg-width=\"600\" tg-height=\"40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想象一下,从北京飞往纽约,目前乘坐飞机需要至少13小时,不论你是普通乘客还是拥有私人飞机的富豪,时间都不会变得更短。但通过贝索斯或者布兰森的太空船,进入亚轨道再回到地球,从北京到纽约只需要短短半个小时(这也是马斯克的想法),这样的体验无疑能够将地球交通系统再提升一个台阶,而市场规模也从数十亿的太空旅行直接面向更广阔的商务交通,也许会再次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p>\n<p>当然,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有着太空梦的他们也都计划参与卫星宽频服务当中,这这一领域显然有着更广阔的市场。</p>\n<p>此前,布兰森投资的OneWeb计划向太空发射700颗卫星,目前已经购买通信频率许可证,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在2017年与第一位亚洲客户达成交易,计划在亚太地区提供卫星宽频服务。ABI Research预测,到2021年,卫星宽带用户将达350万,到2026年会增长至520万,并产生41亿美元的服务收入。</p>\n<p>不过,说到这里,或许可能会有朋友问,中国在太空载人旅行、卫星宽频服务上的进度如何,什么时候会出现中国商业航天旅行第一人?</p>\n<p>中国在前进,差距在缩小</p>\n<p>不得不承认,尽管中国目前航天领域进展飞快,仅在近两年我们就已经看到探测车登陆月球和火星,但在商业领域,我们相比美国起步时间晚,因此速度上相对落后。</p>\n<p>我国在2015年正式提出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这被看做“中国商业航天元年”,随着面向民营资本打开大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亿元增长到10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在2020年市场规模更是突破10000亿元,企业融资规模突破100亿元,说明虽然起步晚,但行业增速很快。</p>\n<p>据创业邦睿兽分析统计,2020年商业航天投融资集中在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由于目前大量企业还在行业发展早期,处于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因此造价成本高的火箭制造、载人航天等都还在摸索阶段,并且围绕需求端考虑,未来5-10年,中国在卫星运营、服务环节会持续增长。</p>\n<p>不过,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下一阶段,未来我们对于卫星等太空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垂直和深入,过去的太空投资帮助人类推动一些技术进入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手机上的GPS功能、天气追踪服务,而从当下开始,太空领域的技术也开始越来越多与其他领域相融合。</p>\n<p>比如<a href=\"https://laohu8.com/S/000901\">航天科技</a>的“鸿雁”星座工程,计划2022年建成60颗覆盖全球低轨的卫星通讯与空间互联网系统,能够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实时双向通信能力,与地面的5G网络组合在一起,构成“海、陆、空、天”的互联网接入,并与星链、OneWeb展开正面竞争。</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ef3943136a204e1218cfbf2f8e890d3\" tg-width=\"320\" tg-height=\"21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再比如今年年初,哈尔滨在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中,就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探地雷达、激光推扫车和人工普查结合,历时一年半,探测核实了城市地下各类管线1.9万公里,300余万个城市部件数据,不但弄清了哈尔滨的每一处井盖,还弄清了每一根电线杆、变电器,过去这样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如今却只需一年半便能完成。</p>\n<p>说回载人航天,这项工程的复杂度是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实现飞行器重复利用是其中的关键。就在三天前,根据新华社报道,一艘中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飞行器首次成功飞行,尽管目前暂时没有任何图片或视频说明,但该航天器可用于空间运输系统,并且官方表示其成功飞行\"为中国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意味着我国在技术方面进步的速度已经非常迅速。</p>\n<p>当然,技术上的赶超是一方面,但航天领域的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基础投入也十分重要。贝索斯从小便喜欢《银河系漫游指南》,他五岁起就梦想着去太空旅行,并说:“我会和我的兄弟一起去太空旅行。”就连他的前女友也提到,这位雄心勃勃的世界首富赚钱的目的是“让所有人离开地球,将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公园”。这种疯狂在马斯克身上同样明显,后者的名言是希望自己“死在火星上。”</p>\n<p>与其说科技富豪们普遍有个太空梦,不如说50年前人类登月的“太空种子”在无数儿童心中撒下了种子,只是恰好贝索斯和马斯克梦想成真了。</p>\n<p>但无论中美,当时代大幕拉开,如今等待着我们的都是商业航天的新时代。</p>","source":"36kr_stock","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世界首富只有三分钟?别急,商业航天好戏还长\n</h2>\n\n<h4 class=\"meta\">\n\n\n2021-07-21 09:2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36kr.com/p/1319847926006145><strong>光锥智能</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半个月之内,两位亿万富翁分别乘坐自己公司的火箭飞到太空边缘,假如未来人类成为星际移民,这也许会是一个里程碑。\n\n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九点三十分钟左右,伴随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返航,又一位亿万富翁圆了自己的太空梦。\n世界首富、亚马逊&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无疑是本次事件的头号人物,在这段从起飞到着陆大约11分钟的太空旅行中,这位太空冒险家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首秀,也实现了蓝色起源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p>\n\n<a href=\"https://36kr.com/p/1319847926006145\">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5275554279d63da2835020672451b1d0","relate_stocks":{"SPCE":"维珍银河"},"source_url":"https://36kr.com/p/1319847926006145","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153618462","content_text":"半个月之内,两位亿万富翁分别乘坐自己公司的火箭飞到太空边缘,假如未来人类成为星际移民,这也许会是一个里程碑。\n\n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九点三十分钟左右,伴随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返航,又一位亿万富翁圆了自己的太空梦。\n世界首富、亚马逊&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无疑是本次事件的头号人物,在这段从起飞到着陆大约11分钟的太空旅行中,这位太空冒险家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首秀,也实现了蓝色起源公司的首次载人飞行。\n同时,此次与贝索斯同行的还有三位冒险者:包括贝索斯的弟弟马克·贝索斯、82岁的女飞行员沃利·芬克以及18岁的物理专业学生奥利弗·戴曼,后两位创下了宇航员年龄的新纪录,这也为本次火箭升空带来了更具普适性的特殊意义。\n\n我们都知道,就在贝索斯去往太空的前一周,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抢先一步,乘坐维珍银河飞行器“团结号”去往86千米的太空“巡视”一番,并宣布自己是商业航天的第一人,抢了贝索斯的风头,但无论谁先谁后,这注定开启了一个商业航天的新时代。\n而当我们把目光朝向地球之外,究竟又对我们有哪些影响?为何理查德·布兰森、杰夫·贝索斯、艾隆·马斯克在内的富豪企业家们纷纷想要飞出地球飞往太空?中国商业航天又有哪些进展?\n富豪上太空,醉翁之意不在酒\n太空对新时代的亿万富豪们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但他们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只是上一次太空做一次秀这么简单,这一次谢泼德号升空共创造了四项重大纪录:\n1、沃利·芬克成为太空飞行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人;\n2、18岁的奥利弗· 戴曼是第一位买票并乘坐私人资助、获得许可的航天飞船宇航员,并且他也成为太空飞行史上最年轻的人;\n3、新谢泼德号成为第一个获得亚轨道可重复发射许可证的商用飞行器,可以将付费用户(包括载货和宇航员)送往太空并返回;\n4、杰夫·贝索斯和马克·贝索斯成为第一对一起在太空飞行的兄弟;\n对于第三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天时间不长,但蓝色起源这次搭载的新谢泼德号飞船最高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高于上周另一位亿万富翁布兰森乘坐太空船二号创造的86公里高度。\n\n尽管按照NASA定义的太空边界50英里(80公里)计算,布兰森可以称得上是商业航天第一人,但如果按照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的62英里(即卡门线,100公里),贝索斯才是商业航天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而新谢泼德号则是第一个进入亚轨道的可重复发射的商用飞行器。\n关于卡门线,这是位于海拔100千米处、被国际认可的外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新谢泼德号飞到卡门线,并在失重环境下停留了大约3分钟,舱内四人在此过程中还愉快的玩起了太空乒乓球。\n当然,此次成功着陆,证明了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至少具备了三种能力:\n1,进入卡门线完成太空旅行的能力;\n2,成本可控制的可回收火箭能力;\n3,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载人能力;\n这三种能力不但证明了蓝色起源在火箭发射上的技术水平,也可以证明年龄将不再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限制。毕竟连82岁的老人也能进入,就很能说明短途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尽管现阶段价格高昂,但确实是人人都可以尝试的项目,使其商业化迈出最重要的一步。\n事实上,蓝色起源也的确已经规划好了之后的项目,这家公司预计今年将增加两架载人航班,到2022年将有更多航班飞往太空。而当商业太空旅行的大幕拉开,这些企业的太空计划才可能继续向前,经过多年的巨额投入,虽然风险巨大,但这些拥有太空梦的企业家很可能因此获得巨额回报。\n投资太空,回报比人们想象中更多\n今时不同以往,尽管在美国,部分媒体认为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他们的短途太空之旅更像是亿万富豪的一次炫耀,甚至还不及20年前亿万富豪丹尼斯 · 蒂托在国际空间站旅游观光8天的壮举,但事实其实远不止如此。\n创办一家航天企业,实现火箭发射与回收,并实现载人目标。同为亿万富翁的杰夫·贝索斯和艾隆·马斯克在投资各自的航天公司时有着相似之处,其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人类在航天发射中的高昂成本。\n\n马斯克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在了降低太空运输成本上,他希望能将每公斤太空运输成本从一万美金降低到三千美金以内。这在SpaceX建立初期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SpaceX不但实现了这一目标,还做到更低,仅为2700美元,这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好基础。\n于是马斯克更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可重复火箭发射自己的“星链”卫星。在NASA的订单之外,星链卫星让SpaceX能够不断调整火箭设计,并伴随产品成熟让火箭发射成本进一步降低。\n另一方面,星链探索出的商业方向又为SpaceX提供了更多研发资金,自2018年2月发射星链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开始,截止到今年6月,共有29次猎鹰9号火箭升空,发射星链卫星总数达到1737颗,按照计划,星链一共会在地球三个轨道上部署近12000颗卫星,整个计划预计需要约100亿美元的支出,但预计到2025年收入可以超过300亿美元。\n贝索斯也同样对太空事业寄予厚望,尽管新谢泼德号在飞行速度(每秒1.3公里)和高度(100.4公里)方面落后于SpaceX的猎鹰九号,但他因此把目光放在亚轨道太空旅行当中。于是速度慢、飞行高度不够高这些劣势反而能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当中。\n\n从本次发射来看,我们注意到新谢泼德号的太空舱实际上非常适合短途太空旅行,不但设计了一次可以乘坐6人的内部空间,还有四面环绕的玻璃窗供乘客欣赏进入亚轨道之后的太空景色,尽管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工程难度,但从之后直播情况来看,无疑很能吸引想要飞上太空的普通人。\n就目前阶段来说,贝索斯的太空旅行显然是富人才玩得起的项目,此前一位匿名用户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此次飞行,尽管之后因为未知原因放弃首飞被换成了奥利弗· 戴曼,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太空旅行的成本会一步步降低。\n一位商业航天专家告诉光锥智能,新谢泼德号采用的可回收火箭能大大节省航天发射的成本。按照测算,对第一级火箭实现回收重复使用,能将发射费用节省80%;如果加上第二级,费用可节省98%。\n而若按照蓝色起源目标,其未来将会发射的新格伦号火箭可以实现单次最多25名乘客运输,就意味着成本还会继续下降。就像贝索斯在采访中提到的:“我们需要重复地做这样的事情,就像今天的商业航班一样。”甚至,还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载人月球着陆。\n不过,若仅从市场规模来看,太空旅游终究只是小众,贝索斯和布兰森能够去往太空边缘停留并回到地球,从更具未来的市场来看,这或许有助于人类实现快速洲际航行。\n\n想象一下,从北京飞往纽约,目前乘坐飞机需要至少13小时,不论你是普通乘客还是拥有私人飞机的富豪,时间都不会变得更短。但通过贝索斯或者布兰森的太空船,进入亚轨道再回到地球,从北京到纽约只需要短短半个小时(这也是马斯克的想法),这样的体验无疑能够将地球交通系统再提升一个台阶,而市场规模也从数十亿的太空旅行直接面向更广阔的商务交通,也许会再次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n当然,不论是理查德·布兰森还是杰夫·贝索斯,有着太空梦的他们也都计划参与卫星宽频服务当中,这这一领域显然有着更广阔的市场。\n此前,布兰森投资的OneWeb计划向太空发射700颗卫星,目前已经购买通信频率许可证,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在2017年与第一位亚洲客户达成交易,计划在亚太地区提供卫星宽频服务。ABI Research预测,到2021年,卫星宽带用户将达350万,到2026年会增长至520万,并产生41亿美元的服务收入。\n不过,说到这里,或许可能会有朋友问,中国在太空载人旅行、卫星宽频服务上的进度如何,什么时候会出现中国商业航天旅行第一人?\n中国在前进,差距在缩小\n不得不承认,尽管中国目前航天领域进展飞快,仅在近两年我们就已经看到探测车登陆月球和火星,但在商业领域,我们相比美国起步时间晚,因此速度上相对落后。\n我国在2015年正式提出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这被看做“中国商业航天元年”,随着面向民营资本打开大门,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亿元增长到10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在2020年市场规模更是突破10000亿元,企业融资规模突破100亿元,说明虽然起步晚,但行业增速很快。\n据创业邦睿兽分析统计,2020年商业航天投融资集中在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由于目前大量企业还在行业发展早期,处于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因此造价成本高的火箭制造、载人航天等都还在摸索阶段,并且围绕需求端考虑,未来5-10年,中国在卫星运营、服务环节会持续增长。\n不过,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下一阶段,未来我们对于卫星等太空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垂直和深入,过去的太空投资帮助人类推动一些技术进入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手机上的GPS功能、天气追踪服务,而从当下开始,太空领域的技术也开始越来越多与其他领域相融合。\n比如航天科技的“鸿雁”星座工程,计划2022年建成60颗覆盖全球低轨的卫星通讯与空间互联网系统,能够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实时双向通信能力,与地面的5G网络组合在一起,构成“海、陆、空、天”的互联网接入,并与星链、OneWeb展开正面竞争。\n\n再比如今年年初,哈尔滨在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中,就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探地雷达、激光推扫车和人工普查结合,历时一年半,探测核实了城市地下各类管线1.9万公里,300余万个城市部件数据,不但弄清了哈尔滨的每一处井盖,还弄清了每一根电线杆、变电器,过去这样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如今却只需一年半便能完成。\n说回载人航天,这项工程的复杂度是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实现飞行器重复利用是其中的关键。就在三天前,根据新华社报道,一艘中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飞行器首次成功飞行,尽管目前暂时没有任何图片或视频说明,但该航天器可用于空间运输系统,并且官方表示其成功飞行\"为中国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意味着我国在技术方面进步的速度已经非常迅速。\n当然,技术上的赶超是一方面,但航天领域的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基础投入也十分重要。贝索斯从小便喜欢《银河系漫游指南》,他五岁起就梦想着去太空旅行,并说:“我会和我的兄弟一起去太空旅行。”就连他的前女友也提到,这位雄心勃勃的世界首富赚钱的目的是“让所有人离开地球,将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公园”。这种疯狂在马斯克身上同样明显,后者的名言是希望自己“死在火星上。”\n与其说科技富豪们普遍有个太空梦,不如说50年前人类登月的“太空种子”在无数儿童心中撒下了种子,只是恰好贝索斯和马斯克梦想成真了。\n但无论中美,当时代大幕拉开,如今等待着我们的都是商业航天的新时代。","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1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essenList":[],"allBottom":false,"essenBottom":true,"topicSourc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