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小酒、姚书恒
瑞幸咖啡这场戏,怎么会这么快就演不下去了?
4月2日瑞幸自爆造假账,2019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总销售额夸大22亿人民币,美股应声下跌80%,一度触发熔断,暂停交易。中概股也跟着陪葬:蛋壳、蔚来、房天下等50多家跌成狗。而今天的瑞幸一早却被爆单,网友生怕在倒闭前没法兑换最后一张3.8折的优惠券。
而此前浑水(Muddy)发布了瑞幸89页的做空报告之后,瑞幸还云淡风轻地否认了一切。不仅如此,一个月后瑞幸CEO钱治亚登上了《2020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凭借120亿元身价位列第42位。胡润这榜单,排的不应该是白手起家,而是「最佳圈钱」。
瑞幸到纳斯达克敲钟还不满一年,成立18个月就跑去上市,市值直接飙到42.5亿美元,成为2019年纳斯达克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
一
瑞幸这幕高潮迭起的大戏剧本,这就走到了尾声?
瑞幸这种资本套现局,陆正耀实在太娴熟了。
瑞幸模式,完全是神州模式的Ctrl C+Ctrl V。陆正耀在做瑞幸咖啡董事长之前,是神州优车的大股东。瑞幸在天使轮融资的时候,陆正耀就是投资人。而CEO钱治亚则是原来神州租车的COO,跟着陆正耀干了十余年。更不必提,瑞幸的CMO杨飞,和瑞幸公关团队也是来自神州租车。
不仅是管理层,资本也都原封不动的搬过来。从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和君联资本,都是在神州系里跟着陆正耀尝过甜头的「自己人」。
套路就分五步走:找风口,拉融资,狂撒币,IPO,最后挥一挥衣袖,套现离场。明眼人都能看懂的局,让瑞幸在纳斯达克的舞台起起伏伏演了九个月,被浑水收到的一份报告给戳破了。
再回头来看看浑水收到的那份89页的调查报告,一共找了1500个人(92名全职,1418名兼职),对1832家瑞幸咖啡门店监控,每天售出的商品数精确到个位数。没有内部人士,很难做到这么细。而递给浑水报告的人,或许跟瑞幸局内人士撇不开关系。
陆正耀的朋友圈,依然晒着马拉松记录
而就在几天前,瑞幸股票被爆出有人提前疯狂卖出2200万股,看跌期权成交量暴增两万多手。神州系得高层们已经准备拉帘子落幕了,这戏不好演。收摊走人前,还顺带暴跌赚个钱,嚼得骨头都不剩。
瑞幸所谓的「民族企业」,从来都只是披着羊皮的狼人杀。
转身离开得找个接锅侠,COO刘剑很荣幸地接下这场大戏的重任。瑞幸一年收入不到26亿人民币,COO一人抗下22亿的造假大锅。
不知道刘健拿到怎样的利益交换,才愿意眼睁睁看着董事长和CEO拿钱走人,独自承担这份「天降大任」?
然而这一个瑞幸倒下了,下一个瑞幸还会远吗?
二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瑞幸的陨落只不过是「崩盘教科书」的新一页而已。
为了让你可以保住自己的押金、花光收集的优惠券、停下买会员的手、提前识别下一个「瑞幸」,我们总结了崩盘前夜的四大特征:1、融资狂人,2、画饼充饥,3、优惠空前,4、同一把刀。
1、融资狂人。看上去高增长,但总需要融资的公司,需要高度警惕。
按照瑞幸之前的财报,2019年三季度收入15.42亿元,同比增长540.2%;门店增长到3680家,比2018年第三季度末的1189家增加了209.5%。
门店增2倍,收入增长5.4倍。形势一片大好。
但与此同时,瑞幸从未停止融资。在上市前,它就通过股权融资7.5亿美元,以各种方式借贷12.85亿元人民币。到了2019年,甚至要把自己的咖啡机、奶箱拿去抵押换来4500万元。就在今年初,一边宣称要做无人零售,一边又增发了1200万股,还发行了4亿美元的可转换债。
作为A股资深韭菜,这种招数实在见得太多了。乐视、康得新、康美药业,哪一个暴雷前不是营收大幅增长,但却需要不停融资的?出现这种情况,要么财务造假,要么现金流已经差到需要借钱来续命的地步了。
2、画饼充饥。只谈需求庞大,不谈竞争惨烈的都是耍流氓。
瑞幸用来支撑自己「亏损换增长」故事的逻辑无非就是:当咖啡的销量足够大、品牌足够知名,对咖啡豆、牛奶等原料的采购量大,获客成本、经营成本就可以降低。
不幸的是,这个逻辑是可以轻松证伪的。
廉价咖啡,或者说比星巴克便宜的咖啡,当然有需求,但能做到这么便宜,一定需要非常低的成本。一个新创品牌要在短时间内建立生产能力、销售渠道、广告投放,不可能做到低成本,企业很可能在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前就倒下了。
事实上,卖便宜咖啡是属于711、罗森、麦当劳们的生意,因为它们几乎不需要新增人手、店面、广告,直接在店里放两部咖啡机就可以开卖了。
因此,只关注需求侧的巨大增长潜力,忽视供给侧生产和产能快速提升以及带来的竞争格局恶化,是一个经典的to SBVC的陷阱。
3、优惠空前。产品优惠力度越来越大,很可能是企业快倒闭的前兆。
瑞幸的打折券、优惠力度不可谓不猛。注册App第一杯饮品免单、买5送5,买10送10,买2赠1,充1送1,甚至每周抽奖送500万现金。以致于有网友调侃,高于3折以上的券都贵了,只喝1.8折的咖啡。
花多眼乱、不断加码的优惠政策,这个剧情我们也不陌生,上一家这么大规模送温暖的公司叫乐视。买会员送手机,买电视送会员,充500送500,充1000送2000等等,本质就是公司卖产品的收入已经不足以支撑日常运转了,需求提前把未来的收入挪到现在来填补亏空。
4、同一把刀。近年快速上市的企业,背后往往由同一批投资方催熟。
美国作为头号经济大国,现在GDP年增速也就2-3%;中国经历了30年的高增长,近年第一次经历了GDP降速到6%,就不断有企业破产、现金流断裂、老板跑路的新闻了。
所以,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还能轻易获得高速增长的公司、行业,背后几乎都有资本在「催熟」。就在瑞幸暴雷前的几天,3月27日,刘二海辞去了瑞幸的审计委员会委员职位。
刘二海就是瑞幸快速上市的主要推手之一。在联想旗下的君联资本工作期间,投出了易车网、人人网、神州租车、智联招聘、乐逗游戏5家上市公司;创立愉悦资本后,又投了蔚来汽车、优信二有车、蛋壳公寓、摩拜单车、瑞幸咖啡。
类似的,估值或市值大幅缩水的WeWork、Uber、OYO、滴滴,背后也是同一个主要投资方:软银。
在镰刀的眼中,没有单车汽车咖啡酒店,只有可以快速催熟的韭菜。
尾声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当时在纳斯达克交易中心楼前,瑞幸在巨型LED屏幕上打了一个广告,广告上写着:
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比,差距在哪?
下面自言自语接了一句:
差在自信。
这是自信被黑得最惨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