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斯新报道

美股市场达人&IPO小司机

IP属地:未知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4-28 11:16

      首日认购超募150%!元保用AI科技撬动千亿市场

      招股信息:估值6.8亿美元的科技保险故事2025年4月24日,中国互联网保险分销平台 $元保(YB)$ 更新招股书,计划以每股13-15美元发行200万份ADS,募资最高3450万美元,估值达6.81亿美元。高盛、花旗、中金等国际投行担任承销商,现有股东及关联方拟认购1700万美元ADS(占发行量60.7%)。若顺利,元保将于4月30日登陆纳斯达克,成为2025年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保险科技企业。公司定位:AI重构保险分销链元保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方锐为网易前高管,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互联网大厂。其商业模式本质是“保险界的拼多多”——通过AI技术连接46家保险公司与下沉市场用户,定制普惠型健康险产品。截至2024年底,平台已开发4700个互联模型,覆盖从精准营销到智能理赔的全流程,62.1%的员工为研发人员。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23年首年保费计算,元保是中国第二大在线保险分销商,也是最大的独立分销商(剔除蚂蚁保等平台系企业)。其差异化在于:技术替代人力:AI模型将核保效率提升至8秒/单,三线以下城市用户贡献70%理赔量,医保外费用报销比例达81%;大单品策略:聚焦短期健康险,2024年短期险保费占比99.5%,通过高频低客单价快速起量。财务表现:盈利拐点2022-2024年,元保营收从8.5亿元飙升至32.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6.7%;净利润从-4.35亿元扭转为8.66亿元,净利率达26.4%。高增长背后存在结构性风险:营销依赖症:2024年销售费用占比仍达54.5%,虽较2023年71.5%有所优化,但获客成本仍是盈利桎梏;短期险困局:长期险收入占比不足1%,用户留存率仅27.6%,需持续“烧钱”维持增长;大客户集中:前三大保险公司贡献59%收入,合作缺乏排他性条款。行业前景:渗透
      7,2561
      举报
      首日认购超募150%!元保用AI科技撬动千亿市场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4-24

      沪上阿姨三度叩响港交所大门,下沉市场茶饮龙头新征程?

      2025年4月23日,现制茶饮品牌沪上阿姨于港交所披露聆讯后招股书,或将正式启动香港IPO进程。本次上市由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东方证券联合担任联席保荐人。此前,公司已于2024年2月14日和12月27日两度递交招股书,显示其资本化意愿强烈。一、品牌定位:多元产品布局,专注中价位市场沪上阿姨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上海,最初以“五谷奶茶”切入市场。公司目前拥有三大产品品牌线:主品牌“沪上阿姨”,定位中价鲜果茶;副品牌“沪咖”,切入现磨咖啡赛道;新品牌“轻享版”主打低糖、低卡、健康化饮品。该品牌专注中价位饮品市场,与茶百道、古茗等品牌构成竞争格局,目标用户覆盖广泛,尤其在下沉市场优势明显。二、渠道扩张:加盟模式驱动下的快速增长沪上阿姨采用以加盟为主、自营为辅的门店拓展策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运营9176家门店,其中9152家为加盟门店,覆盖全国超过300个城市。2022年门店总数:5307家2023年门店总数:7789家2024年门店总数:9176家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公司已成为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品牌,并是中国覆盖城市最多的中价位现制茶饮品牌。其中,约50.4%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构建了广泛的下沉渠道网络。三、营收结构:加盟商相关收入为核心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以下三部分:加盟商相关收入:包括食材、包装、设备销售,以及加盟服务费用(如经营指导、员工培训、市场营销等),为最主要收入构成。直营店收入:通过直营门店直接对外销售饮品产品。其他收入:电商平台销售及部分城市的会员制付费产品等。该收入模式在标准化、可复制性强的基础上,利于规模化扩张,并能有效控制成本。四、经营数据表现:营收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稳定过去三年,公司在门店数量与营业收入层面均实现大幅提升。尽管2024年部分指标出现轻微回调,但整体表现稳健:2023年公司GMV同比增长60.4%,而2024年增长放
      2.15万7
      举报
      沪上阿姨三度叩响港交所大门,下沉市场茶饮龙头新征程?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4-15

      一手1万以上的港股新股,都是暴涨

      $映恩生物(09606)$ 暗盘和首日都暴涨,打这个票的朋友赚翻了。招股期间就超百倍的认购,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出热度。统计了一下过去2年的3只一手超过10000港币的个股,每一只都是“暴涨”虽然 $蜜雪集团(02097)$$布鲁可(00325)$ 都是现象级的新股,并且市场热度极高。不过更重要的是这种高价股的暴涨,能带来的绝对收益增大。只有对自己业绩或者认购有十足信心的,才敢把定价提高一手金额的上升,其实也相当于设置了投资者门槛单票单手收益的绝对值提升,也进一步提高了该票的市场热度
      1.72万3
      举报
      一手1万以上的港股新股,都是暴涨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4-11

      估值折价,霸王茶姬IPO能否复刻蜜雪?

      茶饮品牌$霸王茶姬(CHA)$ 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CHA”,取自“茶”的拼音。从创业背景到门店扩张,再到盈利能力和品牌策略,最后到现在登录美股上市,是否能复刻上个月彼时 $蜜雪集团(02097)$ IPO时的荣光呢?招股书透露了不少关键信息。从参与IPO打新的角度,我觉得以下几个点值得关注:1. 新店扩张迅速,但又能维持业绩,撑起亮眼业绩霸王茶姬2024年全年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295亿元,同比大增173%。其中,营收124亿元,远高于同类竞争对手 $古茗(01364)$ 的87.9亿元,仅次于蜜雪冰城,成为国内第二大茶饮品牌。盈利能力方面,霸王茶姬净利润达25.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倍,净利率达到20.3%。这个数字在茶饮行业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高于蜜雪冰城(17.9%)和古茗(17%)。在“卷低价”的市场环境下,霸王茶姬依然能维持高利润,说明其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和精细化运营水平已经跑通。同时,2024年,霸王茶姬新开门店近3000家,年底总门店数已达到6440家。这种规模的快速增长,在茶饮行业并不多见。但进入2024年下半年,公司单店销售额开始出现疲软,第四季度单店月均销售仅45.6万元,同比下滑18.4%。在这样的背景下,霸王茶姬也调整了2025年的开店节奏,预计新开门店1000至1500家,仅为2024年的一半左右。这与不少其他公司拿了钱就疯狂扩张的路径不同,不仅反映出公司对市场节奏的把握,也说明其更加注重长期经营质量,而不是盲目追求门店数量的快速堆积。
      4.26万9
      举报
      估值折价,霸王茶姬IPO能否复刻蜜雪?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3-27

      “妖股”舒宝国际,上一个可参考Case是……

      $舒宝国际(02569)$ 一家简简单单卖卫生巾的高利润率的小公司,打新前期不太起眼,但最后热度岳超越高,居然录得142倍的超够。原因只有一个——保荐人的历史“妖”绩。保荐人:日进资本,历史上只保荐过一只票 $双财庄(02321)$ ,首日即大涨41%,然后拉了快5倍,之后便是熟悉的瀑布型抛售,有可能是大股东爆仓。所以市场情绪的焦点都在与是否重演往日妖股的辉煌。
      1.64万2
      举报
      “妖股”舒宝国际,上一个可参考Case是……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3-26

      快手业绩到底好不好?

      $快手-W(01024)$ 2024Q4 业绩验证 “技术驱动 + 生态协同” 战略有效性:AI赋能广告与电商效率提升,海外业务亏损收窄标志模式跑通,可灵AI商业化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当前估值反映市场对其长期增长的期待,但需警惕用户增长放缓与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重点跟踪 AI 技术转化效率、电商用户复购率及海外市场盈利能力。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核心数据亮点Q4 营收 354 亿元(+8.7% yoy),略超市场预期 348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 47 亿元(+7.8% yoy),全年调整后净利润 177 亿元(+72.5% yoy);日活用户 4.01 亿(+4.8% yoy),月活用户 7.34 亿(+5.0% yoy);线上营销收入 206 亿元(+13.3% yoy),电商 GMV 达 4621 亿元(+14.4% yoy);海外收入增长 52.9%,经营亏损收窄 57.2%。股价与投资者情绪财报发布后,快手跌2%。市场对其广告与电商双轮驱动、海外亏损收窄及 AI 商业化进展给予积极评价,但担忧用户增长环比小幅下滑。投资要点1. AI 技术驱动广告效率跃迁,商业化短剧成增量引擎线上营销收入占比 57.1%,全年 724 亿元(+20.1% yoy),主因:AIGC 素材日均消耗超 3000 万元,提升广告转化效率;商业化短剧生态贡献新增量,单用户广告收入达 51.4 元(+7.9% yoy)。分析师焦点:广告收入增速能否持续?公司回应称,AI 大模型优化推荐算法,客户数同比增长 18%,中小商家占比提升至 65%。2. 电商 GMV 破 1.39 万亿,用户粘性与供给升级共振Q4 电商 GMV 同比增长 14.4%,全年 1.39 万亿(+17.3% yoy),核心驱动力:月活买家数 1.43
      8,995评论
      举报
      快手业绩到底好不好?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3-07

      南山铝业港股IPO:氧化铝龙头的资本远征

      3月4日,南山铝业国际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聆讯后资料集,即将登陆港交所主板。 $南山铝业(600219)$从此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建设,由华泰国际、招银国际领衔的承销团,携手中信里昂等国际投行,为这场资本远征保驾护航。此次发行恰逢全球大宗商品结构性牛市周期,伦敦铝价年内涨幅超15%,为IPO营造了难得的窗口期。值得玩味的是,基石投资者名单中出现了马来西亚铝业巨头Press Metal的身影,既是对供应链安全的加码,亦是对产业协同的深度绑定。公司简介——从胶东半岛到赤道雨林的产业跃迁当赤道的阳光洒在印尼廖内群岛的海面上,一座现代化的氧化铝生产基地正以每秒 1.5 吨的速度吞吐着铝土矿。这个占地数千公顷的工业奇迹,正是南山铝业在东南亚铝业版图上落下的关键一子。这家由中国南山集团孵化的国际化企业,承载着中国铝业出海的野望。追溯其血脉,母公司山东南山铝业早在1993年便登陆A股,如今已构建起“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的全产业链帝国。而南山铝业国际作为海外战略支点,自2012年落子印尼民丹岛经济特区起,便以“基建狂魔”的速度建成东南亚最大氧化铝生产基地。民丹岛这个距离新加坡仅45分钟船程的印尼岛屿,如同镶嵌在马六甲海峡的翡翠。南山铝业在此打造的产业园区,集深水码头、自备电厂、环保设施于一体,堪称“热带雨林中的工业奇迹”。这种“港口+工厂”的集约化布局,使其物流成本较同行降低约30%,成为穿透行业周期的护城河。主营业务——技术红利催动产能裂变作为核心产品的冶金级氧化铝,是电解铝的核心原料。南山铝业采用低温拜耳法工艺,产品纯度达AO-1级标准,单位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这种“高技术+低成本”的双重优势,使其成为东南亚高端铝材厂商的首选。2023年公司销量达191万吨,占区域市场份额34
      1.29万2
      举报
      南山铝业港股IPO:氧化铝龙头的资本远征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3-03

      赤峰黄金打新机会如何?这种情况最利好!

      一、基本情况 $赤峰黄金(600988)$ 是中国领先的黄金生产商,业务覆盖黄金采选、多金属矿开发及资源回收。公司拥有7个黄金及多金属矿山,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和西非,形成全球化布局。截至2024年9月,黄金资源量为1250万盎司,2023年产量46.15万盎司,均位列中国第五。黄金产量复合增长率(2021-2023年达33.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16.4%),主要得益于海外矿山(如老挝塞班矿、加纳瓦萨矿)的高效运营。此外,公司计划在老挝开发稀土资源,并通过资源综合回收业务延伸产业链。不过,海外矿的净利率(4%)远低于国内(14%),可能需要更大规模效应,以及本土化运营效率提升之后才能好转。二、财务情况营收与增长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37.8亿、62.6亿、72.2亿人民币,2024年前三季度达62.2亿,同比增长22.93%。增长驱动因素包括黄金价格上行、海外产能释放(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71.9%)。2024年Q2单季营收环比增长26.35%,Q3因雨季影响部分矿山生产,环比下降13%,但全年仍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3-18.0亿元,同比增幅超115%。成本与毛利2023年黄金全维持成本为1179.1美元/盎司,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48.5美元/盎司),成本控制能力处于全球第一四分位数。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达39.5%(同比+7.74pct),Q2单季毛利率达44.29%,主要受益于高品位矿石开采及采购优化。盈利与现金流2023年净利润8.0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达11.05亿元,同比增长112.59%,自由现金流8.88亿元(同比+127.67%),反映经营质量提升。2022年净利润短期下滑(4.51亿元)主要因黄金价格波动及部分矿山开发成本增加,但2023年迅
      1.82万2
      举报
      赤峰黄金打新机会如何?这种情况最利好!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3-03

      不愧是雪王,散户又被“摆了一道”

      $蜜雪集团(02097)$ 雪王不愧是雪王,就这么在暗盘巨大抛压的情况下顶住了。从周五的暗盘情况看,散户占比极高的某牛的报价一直落后与其他家的暗盘,甚至超过10港币/股,这说明散户踩踏情绪严重。而今日开盘的强势,则证明有机构趁此机会上车,还是对配置行业龙头的情绪比较高。
      9,4021
      举报
      不愧是雪王,散户又被“摆了一道”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2-18

      美台半导体博弈,深层逻辑与战略分析

      郭明錤发表了他对近期Trump政府对芯片制造业的政策以及可能的博弈分析在中美科技角力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与台积电的谈判博弈折射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的战略图景。一、美国政府的战略诉求技术霸权维护:通过吸引台积电赴美设厂,意图重建本土先进制程产能,弥补5nm以下尖端芯片制造空白,维持对华技术代差优势。产业链重构:在中美脱钩背景下,将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向北美转移,建立"可信任供应链",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产业政策驱动:借助《芯片与科学法案》的520亿美元补贴杠杆,推动制造业回流,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控制。二、台积电的博弈智慧技术防火墙策略• 严格限定亚利桑那工厂仅生产次世代N-2制程(初期5nm,后续3nm)• 核心研发与最先进2nm技术保留在台湾本部• 通过技术代差维持全球领导地位成本转嫁机制• 美国建厂成本较台湾高出4-5倍,通过政府补贴、客户议价分摊超额支出• 运用"技术授权费+设备折旧"模式实现财务平衡地缘对冲布局• 同步扩大日本熊本、德国德累斯顿的海外产能• 形成"台湾+美国+日欧"的三角产能配置• 分散地缘风险的同时保持技术主导权三、战略博弈的深层矛盾技术控制权争夺:美国要求技术转移与本地化研发,与台积电"研发根留台湾"原则形成根本冲突产业补贴悖论:美国政府要求超额利润分成,与企业期待的长期补贴形成预期落差人才争夺暗战:美国试图吸纳台湾工程师团队,动摇台积电核心竞争力的人力基础四、未来演进趋势研判技术扩散风险:美方可能通过设备管控、专利壁垒等手段逐步渗透先进制程技术产能重心迁移:2026年后美国本土先进制程产能或达全球15%,改变产业地理格局两岸博弈升级:台积电战略选择将深度影响中美台三角关系的科技维度较量这场博弈实质是后全球化时代产业主权争夺的微观呈现。台积电在维护商业利益与应对政治压力间走钢丝的战略抉择,不仅关乎企业存续,更牵动着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重塑进
      3.37万1
      举报
      美台半导体博弈,深层逻辑与战略分析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