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差点就出个马斯克
@华商韬略:
作 者丨华商韬略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音 频丨点击小程序边听边看1989年,马斯克才刚满18岁。1989年再过12年,中国才正式将电动汽车作为重大专项纳入国家研发计划。1989年2月10日,温州的叶文贵已研制出一台充电八小时、行驶200公里的电动汽车,并且将它开上了温州最高的山。华商韬略七台河首富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中心的煤城七台河,至今还有人记得温州知青叶文贵。1969年,19岁的叶文贵跟着一群难兄难弟,支边到七台河的一个小山村,9年后返乡时,他已成了七台河市的“首富”。▲1969年的叶文贵他盖了四间砖瓦房,为七台河最大;戴的表是二十五钻梅花,全市只有两块,一块价格是普通人一年工资;离开时身上揣着六七万块钱,在1978年,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钱从哪儿来?从浙商的骨血里,从精明的脑子里。叶文贵下乡后被安排在七台河矿务局工作,矿务局有几万工人,工人所用的煤锹柄全部都要从外地买。这让他看到赚钱的机会,然后联络了几个知青,从家乡温州买来木旋床和锯子,办了个锹柄厂。这在当时,相当冒险,甚至是犯政治错误,但叶文贵用个人和集体都双赢的模式,争取到生产大队的默许:凡是在厂里工作不能出农活的知青,每人每天向生产队交两元钱。也是从那时起,叶文贵就痴迷上了技术创新。锹柄厂最初靠手工削圆,日产100根,已是供不应求,但叶文贵不满足。他根据卷笔刀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个类似的机器,让山上运下来的大木头用火锯剖成方块后,塞进去,再拉出来就成了圆锹柄。工具改进后,锹柄日产量从100根直接飙升到1000根,一天能卖800块。产量高了,当地消化不掉,叶文贵又拓展销路,把锹柄卖到了山西省。屯子到车站没有路,运输不方便,他又请人开通了一段通向大路的六公里绕山公路,还以故乡的名字把路牌命名为“小金乡站”。叶文贵的伙伴张忠达说,这给当地带来极大的改变和震撼:大公鸡一块钱一只,他们每天都能吃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