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变革对车企而言,已是生死之战
人工智能(AI)正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被认为是AI技术全面应用于汽车行业的关键之年,AI不仅重塑了汽车产品的形态,更重构了整个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在这场变革中,车企若不积极布局AI,将面临出局的风险。
AI技术与汽车产业的交汇是双方发展的必然结果。从2010年AI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到2021年GPT-4的出现,AI技术的进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步推进。如今,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的核心要素。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长城汽车CTO吴会肖等多位车企高管均表示,AI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
AI技术的引入,使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智能移动终端。比如智能驾驶方面,AI大模型技术显著提升了感知和决策环节的性能,并降低了数据处理成本。此外,AI技术让大幅智能座舱体验,并推动传统零部件的升级,如汽车大灯的价值因AI技术的加持而大幅提升。
当下,车企纷纷加大AI投入,以构建核心竞争力。特斯拉计划年底搭建100EFLOPS智能算力,累计投入百亿美金用于FSD研发,奠定了其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小鹏汽车“All in AI”,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AI汽车公司,其2025款小鹏X9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理想汽车也高调宣布All in AI,2024年研发投入111亿元,近半数流向AI。传统车企如吉利汽车则完成了全域AI智能化布局,覆盖从底层架构到用户体验的全链路。
汽车产业的AI变革离不开生态合作伙伴的支持。阿里巴巴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布局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为车企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深化战略合作,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应用于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此外,阿里云还为小鹏、比亚迪等车企提供大规模算力支持,推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发展。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技术伦理、产业安全和社会法律等问题需要行业共同思考。车企需要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AI技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地平线创始人余凯预测,未来3年实现脱手开、5年实现闭眼开、10年实现随心开,届时汽车将成为智能空间和终端。 $特斯拉(TSLA)$ $小鹏汽车-W(09868)$ $阿里巴巴-W(09988)$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