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反内卷”喊话,真的是在为外卖行业发声吗?

近期 $京东(JD)$ 外卖的热度提升,刘强东一份针对外卖业务的内部讲话“毫不意外”地“意外”流出,暗指美团利润过高。

但仔细看完整版,这只是刘强东向下PUA、对外立人设的营销策略。做外卖按照刘强东这个思路,是无法对美团造成什么威胁的。

他核心的三个观点都有逻辑上的问题。

一是控制利润率,保持净利润在5%以内,为了保证商家利润

京东给大众一个预设假象是外卖可以很简单就达到“很高的利润”,只不过京东“好心”收敛,刻意让利给商家罢了。

问题就出在,外卖平台这么容易就能达到5%的利润率吗?

  • 外卖日均7000万单的美团,从做外卖业务开始一直到2019年才实现盈利,但疫情的纷扰也使得其盈利情况不断反复,人人居家的时代(21Q3)的经营利润率仅为3.3%,2024年全年外卖业务净利率也仅为3%(这一数字来自三方,美团并没有公布过,但根据财报结构调整前的不同业务部门的毛利率水平来看,符合实际情况)。

  • 可能有些人会把美团的外卖业务与核心本地商业大部门搞混,后者2024Q4的经营利润率为19.7%,但包含本地生活、闪购、到店酒旅等业务。其中主要利润是由到店酒旅(毛利率超70%)、本地业务(主要是高毛利的竞价广告)贡献的。

  • 外卖日均2000万单的饿了么甚至还未盈利,在被 $阿里巴巴(BABA)$ 收购之后,一直到2023年才实现外卖单位经济效益(UE)首次转正(即每单外卖开始实现盈利),而平摊固定成本之后的整体季度盈利要到2024Q2才勉强接近,整体的盈利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

宣称自己日均目前500万单(有大量烧钱补贴)的京东,在没有规模效应的加持下,如何实现这5%的利润率?

  • 甚至有一种情形是,刘强东根本没有搞清楚“订单总额(GTV)”和“收入(Revenue)”的区别,因此也没有搞“Take rate”(从商家方面获得的单均抽成比例)和“净利润”(获得收入后减掉所有的成本费用后的存余)的区别。

  • 刘强东刻意流出的“内部讲话”的意思,更倾向于现在美团对商家抽佣过高,如果他真正的目标是将“抽佣率”降至5%,那可能全行业都可以参考他如何极致“降本增效”的,毕竟从历史上来看,京东完全不是行业内运营效率最高的公司。

整体来看,外卖行业是经过多年弱肉强食的混战,再到与商家的互相博弈中,才渐渐形成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营的趋势。而刘强东的一句5%,可能会重新掀起行业混战。

二是全职外卖员签署劳动合同并且全方位覆盖社保

这一点美团一直做得不够好,企业的确应该一开始就更注重员工权益,这点毋庸置疑。给骑手上社保的提案甚至在人大的提案中出现过,但执行起来依然不会刘强东喊话那样一蹴而就。

据计算,美团若为所有骑手缴纳社保,年成本或超100亿元,远超其2021年47亿元的净利润。即使仅为11%高频骑手(约82万人)缴纳,年支出仍达20-30亿元。而这最终可能是由平台、消费者、政府,甚至骑手本身多方来负担。

为骑手缴纳社保的难点本质是效率与公平、短期利益与长期责任的冲突。

  • 骑手角度考虑:流动性。骑手本身就是流动性特别大的职业,不少比例是兼职和过渡性从业,他们更倾向“现金为王”,社保需个人与企业共同缴费,实际到手工资可能减少15%。且骑手很高比例并不是本地人,可能在老家参与过“新农合”等缴费,而重复缴费也会有转移困难的问题。因此,比起养老保险的长期保障,医疗和工伤保险(如交通事故赔付)可能更重要。此外,骑手也会担忧上了保险之后,订单单价(收入)下降。

  • 平台角度:如果整个行业无法处在长期盈利(哪怕利润率很低)的可持续发展情况,那也是无法长期保障骑手权益的。美团目前的利润线是经过行业混战后,通过“算法优化“、”低成本扩张”模式磨炼出来的,而京东作为新入局者没有成型的利润线,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烧钱”补贴,可以承受更长久的试错,因此京东更愿意搅乱当前行业格局。

  • 消费者角度:如果平台的利润率低,按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则,提价之后最终都是消费者来买单,这跟关税一个道理。

此外,刘强东历史发言都非常擅长于基层员工“共情”,不过京东员工的平均工资也并没有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有意提及这部分是有煽动民粹来倒逼竞争对手之疑。

如果美团一开始就给骑手上了社保,实际上会改写行业的商业化成熟的进程,行业整体稳定盈利会推后几年。当然,也不排除 $拼多多(PDD)$ (通过不交社保的方式)异军突起,重新打乱行业。

所以仅仅依靠这些无法推动行业进步,真正可能改变即时配送行业的可能是技术,例如通过非人力的方式进行配送。一方面需要技术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投入。

三主要是民生属性与长期主义,包括品质外卖、刷新算法价值观

刘强东表达的核心是“反内卷”,例如,目前行业用算法来压缩配送时间(计算最快路线)而导致骑手逆行抢单等高风险行为、广告排名内卷导致餐厅被迫压缩成本、使用劣质食材。

按照他的意思,只要京东给配送员规划了合理路线(多花一倍时间不逆行等红绿灯),配送员就不会逆行了吗?

刘强东并不是不懂“内卷”,相反,正因为京东“过于躺平”,早早的被拼多多反超。而后知后觉的刘强东也加入了内卷大军。

其实,京东入局外卖,各种分发优惠券的本质不也是内卷么?

事实上,刘强东多次突出“给骑手买社保”,也是想把届时“京东外卖单价高于美团外卖”(指同一家店)合理化。但市场最终还是会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最可能出现的结局

真正的长期主义,首先是要能确定行业生存,至少一家企业能实现盈亏平衡,然后是行业间玩家实现动态平衡(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最终在技术进步的提升下共同向上发展。

  • 目前的外卖行业,就是宏观经济学上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Oligopoly)(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主导市场、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行业形态),特点就是市场集中度高、企业间决策高度依存,且存在显著的进入壁垒。

  • 寡头垄断行业中,新入局者对行业格局的冲击往往呈现 “精准打击非龙头玩家” 的特征,而非直接颠覆行业老大。因此,饿了么受到影响可能要大于美团。例如:

    • $DiDi Global Inc.(DIDIY)$ 滴滴因安全事件陷入信任危机时,高德打车、曹操出行迅速填补空缺,而原本的第二名首汽约车反而被新入局者超越;

    • 淘宝直播崛起时,京东未能及时跟进,而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开辟新战场,导致京东在直播电商和下沉市场双线失守

京东现在想要做这个搅局者,对行业掀起波澜。光靠“烧钱”、拉踩,并不能解决行业问题,相反,破坏行业平衡可能会使得乱像持续更久。

京东真正应该重点宣传的,不是刘强东本人多么“亲民”的形象,而是如何通过科技产出,如何为这个行业带来更大的价值(例如京东在物流配送方面本就是行业的领军者),或者京东是如何通过一个行业新支点,来促使整体行业的进步。

# 特朗普关税再生变!美股你是偏悲观or乐观?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

  • 推荐
  • 最新
  • 体道合德
    ·04-16 16:58
    利润率算法有问题,不行该除以商家营业额,而应该是美团实际投入成本,以此计算利润率应该会大增
    回复
    举报
  • hjfd
    ·04-16 17:00
    美团的利润来自酒店旅游,外卖不赚钱,大强子又来忽悠爱国人了
    回复
    举报
  • 钞能力8888
    ·04-16 16:49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