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突进一步扩散,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遭遇波折

目前,多数投资者认为这只是 “噪音”。

文丨李梓楠

编辑丨王姗姗

晚点独家获悉,4 月 18 日摩根大通告知了部分计划认购宁德时代港股股票的机构投资者,原定于 4 月最后一周至五月初的 IPO,被推迟到五一假期之后。摩根大通是负责此次宁德时代赴港二次上市的四个承销商之一。

一天前,美国众议院中国事务特别委员会致信要求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退出宁德时代赴港上市的承销事宜,理由是今年 1 月初美国国防部将宁德时代纳入 “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List,简称 “ CMC 清单” )。彼时,宁德时代已公开回应从未参与过任何涉及军事的业务或活动,美国国防部的这项决定实属错误。

投资人一度担心宁德时代上市进程会因此遇阻,但据多位接近承销商的消息人士在 4 月 18 日透露,目前上市相关计划不会改变,也不会临时更换承销商。

“很多美国投资者消化这个新闻,觉得只是噪声,所以还是会坚定看好宁德 IPO。”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指出,美国众议院的施压实际影响有限。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暂无公开回应。

宁德时代 2 月 25 日提交港交所的文件显示,此次 IPO 的保荐人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摩根大通(亚太)和美银美林(亚太),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为整体协调人。

当前事件的短期变数是摩根大通和美银是否能继续服务宁德时代的港股 IPO 。前述消息人士称,目前部分认购宁德时代股份的机构投资者已经锁单,最后一轮将投资者请到公司做参观和业绩推介的反向路演 ( Reverse Roadshow ) 也于本周二(4 月 15 日)在宁德总部结束,可以说上市已进行到最终阶段,保荐人和承销商 “基本不太会换了”。

有两位知情人士近期告诉我们,宁德时代港股 IPO 募资规模约为 40 亿美元,其中 25 亿美元由机构投资者认购。若顺利完成,它将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上市案,同时也是继 2021 年快手上市后香港最大规模的 IPO 。按照惯例,承销商可收取不超过募资规模的 1% 作为经纪费,此次四家承销商的收入约为 4000 万美元。

一位参与此次上市的机构投资者分析认为,摩根大通不会在此时选择退出,因为 “利益可观”。“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有很多外资投行愿意给他们做承销商,上市的最终结果不会被改变。” 他说。

据我们了解,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本周二在宁德总部接待了 50 多位中资外资机构。这基本算是宁德时代上市前最后一次与投资者正式交流,也是曾毓群自 2022 年二月后第一次直面投资者。其中很多投资人,两周前曾被安排过一轮到访宁德的反向路演,但他们都不愿错过与曾毓群本人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曾毓群重点回应了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业务现状、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据一位在场投资者回忆,曾毓群当天的态度较为轻松,“乐乐呵呵的,皮肤很好”,整体演讲给人留下很踏实、较为谦虚的印象。

有关美国 “对等关税”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宁德管理层在 15 日的路演活动中表示,美国储能电池客户购买的储能电池相当一部分没有安装在美国,因此 “对等关税” 对宁德时代既有业务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公司也很难预测美国本土市场未来的变化;由于关税冲突带来太多不确定性,对此宁德时代 “无法提供更多信息,投资者可自行判断关税事件影响”。

CMC 清单的前身为 CCMC 清单,最早于 2020 年 6 月发布,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被列入其中。2020 年 11 月,特朗普在上届总统任期中签署行政命令,宣布进入 CCMC 清单的企业被禁止在股票市场、衍生证券或其他旨在提供相关证券投资敞口的交易;对于被纳入清单的已在美上市企业,禁止美国投资者继续持有其股票。随后拜登政府继续执行了这一行政令。

2021 年初,美国把小米等公司列入 CCMC 名单。小米于同年(拜登总统任期内)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得胜诉。法院裁定,美国国防部在将企业列入清单时存在严重程序性缺陷,未能遵守《行政程序法》的相关规定。美国国防部将小米从 CCMC 名单中移除。

美国国会在 2021 年 12 月新设立 CMC 清单。同月,美国财政部选择在商汤科技赴港 IPO 的定价日宣布将其列入所谓 “涉军企业名单”,并发布针对性的投资禁令,限制美国投资者交易其股票。商汤因此一度被迫宣布暂停上市,随后仅用了 7 天时间,完成了剔除 4 家外资基石投资者、全部换为中资机构的 “闪电战”,最终上市日期比原定时间只晚了两周。

2025 年 2 月 21 日,特朗普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优先投资政策》(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的备忘录,涉及美国政府对外国赴美投资和美国对外投资的最新立场,重点加强对中美双向投资的限制,其中提及阻止华尔街将美国散户投资者的退休金等资金投资给中国的公司,而对于被投中国企业的界定与被列入 CMC 清单的标准一致。

今年 2 月 11 日,宁德时代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3 月 25 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从受理至获批,用时仅 25 天,创近年来境外上市备案最快纪录。4 月 11 日,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宁德时代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2024 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 3620 亿元、净利润 507 亿元。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宁德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全球市占率为 37.9%,储能的全球市占率为 36.5%,出货量均为全球第一。

一位参与此次宁德 IPO 的机构投资者告诉我们,在美国政府出台 “对等关税” 政策前,资本市场对宁德 IPO 所做的估值就几乎剔除了它的美国业务的利润。

4 月 8 日,摩根大通分析师在测算对等关税对宁德时代影响时,将宁德时代今年净利润预期从 670 亿元下调至 600 亿元。即使按最坏的情况计算,对照宁德时代在 A 股目前 9900 亿元左右的市值,宁德时代当前的动态 PE 是 16.5 倍。因此,这位投资者对此次宁德时代赴港二次上市的评价是 “已经非常便宜,很有投资价值”。

4 月 14 日,宁德时代发布 2025 年一季报,实现营收 847.05 亿元,净利润为 139.63 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 2863 亿元。

虽然短期看,美国众议院 4 月 17 日的呼吁信并非正式的法律文件,并不具备约束力,对宁德时代的港股上市进程阻碍有限,但显然,当下日益紧张的中美摩擦中,冲突和博弈已经不限于关税所涉及的商品贸易问题,全球化的金融合作也有被切断的风险,宁德时代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题图来源:宁德时代 X 账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
  • 齐舞飞扬8X
    ·04-21 16:57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