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胜集团(06628.HK),一家在临床阶段具备生物药品发现、研发、工艺开发和生产全流程整合能力的国际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在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发表了基于人源化LIV-1抗体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的最新临床前研究数据。 此次公布的研究数据聚焦于两款新型ADCs——ADC-1和ADC-2。这两款药物使用创胜集团专有的新型人源化抗LIV-1单抗48D6,通过特定位点偶联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进行设计。这两款ADCs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肿瘤模型中展现出的肿瘤消退活性,显著高于基于MMAE的ADC。 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复发率最高。对于晚期TNBC的主要标准治疗带来的缓解通常短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LIV-1作为锌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在多种癌症中高度表达,包括93%的乳腺癌,使其成为开发ADC疗法时值得注意的细胞表面靶点。 创胜集团的研究表明,乳腺肿瘤细胞,如MDA-MB-468和MCF-7,对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的敏感性高于MMAE。因此,创胜集团采用糖基转移酶介导的特定位点偶联,开发了两款基于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的抗体偶联药物(ADC-1和ADC-2)。ADC-1和ADC-2的药物-抗体比(DAR)均为4,但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载荷。作为对照,还合成了一种具有相同特定位点偶联和药物-抗体比的,基于MMAE的抗体偶联药物(ADC-3)。 尽管ADC-1和ADC-2在体外对人类LIV-1表达的肿瘤细胞展现了特异的细胞毒活性,但在体内实验中展现出远高于SGN-LIV1A类似物的最大肿瘤细胞杀伤能力。此外,这两款ADCs还展现出强大的旁观者效应,这对于克服肿瘤异质性至关重要。 在药理研究中,ADC-1和ADC-2在人类LIV-1转染的MDA-MB-468(一种TNBC肿瘤模型)中展示出剂量依赖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