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教主

长期跟踪A、港美股,擅长结合基本面、技术面深度分析

IP属地:未知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25

      寿险改革进入分红险时代,中国平安已做好准备

      去年,因假设模型再度调整以及分红险占比增加等原因,中国平安等险企期末合同服务边际继续下行,寿险集团负债端改善驱动股价上涨告一段落。加之今年一季度指数保持震荡,寿险企业股价表现不温不火。 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内容不算丰富,好在阅读起来也并不耗时间。下面我着重谈一下今年人身险行业最大的变化,即中国平安在寿险改革进入分红险时代的竞争性,顺便回答一下刚才各位看官在我帖子里向我提的问题。 一、中国平安个代人力虽回落,但表现仍优于可比同行。 寿险集团高价值率产品通过个代销售,且个人代理人贡献新业务价值的比例也较高。 (中国平安2024年报) 2024年 $中国平安(02318)$ 个代渠道贡献新业务价值首年保费的57.4%以及新业务价值的79.6%。高素质人力能否持续恢复是中国平安负债端能否延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年末, $中国平安(601318)$ 传统保代36.3万人,自2024年一季度后连续三个季度回升,较2023年底的34.7万人增加了1.6万人。 其他保险集团中, $中国太保(02601)$ 2024年期末保险代理人18.8万人,较去年中报期增加了2.7%。若与2023年底相比,太保去年个代人力仍减少了5.5%。 中国人寿去年期末个险销售人力61.5万人,较2023年底下降了约3%。 新华保险去年末个代13.64万人,同比下降约12%。 先于行业启动寿险改革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个代人力也率先回暖。 (中国平安财报数据汇总) 今年一季度,中国平安个代人数下降至33.8万人(较去年一季度多5000人)。应是居民收入等宏观基本面变
      492评论
      举报
      寿险改革进入分红险时代,中国平安已做好准备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24

      AI订阅+出海能否驱动天下秀再次增长?

      前几年我在AI应用层陆续挖掘出像美图、有道这样细分领域的潜力股,今天趁着年报期和大家一起看看AI营销赛道的天下秀。 一、天下秀强化信用管控,经营抗风险能力增强。 2024年,天下秀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3%至40.66亿元。可能这份下滑的财报看着有些“扎眼”,但其实和天下秀三季报经营数据相比大差不差,倒也不算低于预期。 (QuestMobile)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去年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速受宏观因素影响小幅下滑, $天下秀(600556)$ 难以独善其身。更重要的原因是行业“寒气”扩散,天下秀强化了信用风险管控。天下秀去年加强筛选履约、付账好的客户,优化客户结构。虽因此导致短期营收微幅下滑,但公司资产质量也有所提升。 就结果而言,去年天下秀信用减值7645万,同比2023年减少了2000多万元。资产减值方面,天下秀去年还就北京爱马思计提商誉减值1263万。经此一役,天下秀账面商誉减值已不足100万,有助于后续年份盈利表现“轻装上阵”。 (天下秀财报数据整理) 2024年天下秀应收账款余额下降2600多万,自2022年来连续两年下降。预计也与天下秀强化信用风险管控,加大促回款力度有关。因此,天下秀去年经营现金流再次实现净流入1.54亿元,经营现金流连续3年实现净流入。 截止2024年末,天下秀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全部应收账款的85%+,基本可以确保后续应收账款不会发生大额减值。 (天下秀财报数据整理) 销售费用支出也能侧面佐证天下秀优化客户结构的举措。去年天下秀销售费用支出2.26亿元,同比减少2400余万元,较2021年更是减少9000余万元,说明天下秀红人经济正从“追求订单量”到“追求增长质量”转变! (天下秀财报数据整理) 在宏观基本面趋弱的背景下,天下秀选择了降杠杆。2024年公司短期
      579评论
      举报
      AI订阅+出海能否驱动天下秀再次增长?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22

      营收下降系净额法收入占比增加,国联股份产业互联网出海增长潜力较大

      21日晚,看完了国联股份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后,我的感觉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国联股份“全额法转净额法”的影响已成为过去,2024年国联股份再获标准无保留报告。 忧的是国联股份被立案的衍生影响在扩大,经营现金流净流出幅度在增大! 下面我就 $国联股份(603613)$ 短期遇到的增长困境,逐一剖析其原因,并对后续国联潜在增长点进行分析。 一、国联股份多平台抗风险能力强,结案时间将间接影响国联业绩增速。 亿邦动力发布的《2024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物资采购总额为17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数字化采购总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数字化采购渗透率9.8%,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2021年为7.5%)。 上述数据说明尽管企业采购总额增速放缓,但产业互联网仍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渗透率增幅也一如往年。产业互联网依然是蓝海赛道。 (国联股份2024年报) 2024年涂多多、玻多多、肥多多、粮油多多仍延续了增长势头。芯多多、蛋多多等新平台去年也取得了17%的营收增长。 国联可比公司上海钢联钢银电商平台去年结算量6033.81万吨,同比下降5.19%。钢银电商收入805.4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80%。上海钢联在年报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是因钢材价格趋势下降,客户转为高频小额下单导致了营收下滑”。经营单一品类抗产业周期能力弱,国联股份布局一众多多平台可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作用,抗风险能力较强。 纵观行业可比公司,其他产业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横向拓展经营范围,促进GMV增长。比如同为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找钢网招股书显示,截止2024年9月末,找钢网非钢铁产品交易业务GMV 2.82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95.9%。多品类发展已成为产业互联网企业的共识。
      1.15万评论
      举报
      营收下降系净额法收入占比增加,国联股份产业互联网出海增长潜力较大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21
      $大悦城(000031)$ 和其他类似房企2024年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基本都是营收小幅下降,净利润下滑较多。 大悦城2024年各类减值虽然比前一年少一些,但总量依然还是不少。大悦城去年计提存货减值超15亿,整体资产减值金额更是超过了24亿。 从经营角度看, $大悦城地产(00207)$ 是比较有特点的。其一,大悦城相比于其他商场更迎合当下年轻人“吃谷”的浪潮。本地大悦城三楼有众多卡牌、潮玩店,年轻人消费热度非常高;其二是“首店经济”,大悦城以此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打卡”!以餐饮为例,大悦城中不少餐饮企业都是本地首家,甚至是区域首家。以至于我在午间想要吃顿饭时,大多时间都要等位。 地产行业不知何时才能迎来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但好在大悦城也通过发行REITs实现资产的完美退出,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表现也相对稳健。 对于如今的大悦城而言,降低运营成本,凭借自身优势“熬”过行业寒冬是没大问题的!若追求股价弹性,标的受行业影响较大,可能依然不是特别好的选择!
      369评论
      举报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21
      年报显示, $乐普医疗(300003)$ ​ 2024年冠脉植介入业务营业收入超16.2亿元,同比增长6.35%;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营业由于可降解产品对金属封堵产品的替代,收入超4.69亿元,同比增长44.03%;外科麻醉业务也还好,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0.27%。 不过乐普生物体外诊断业务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约3.3亿元,同比下降 51.31%。乐普生物表示人员优化已告一段落,预计业务将逐步恢复正常增长。 乐普生物药品板块受集采及衍生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7.57亿元,同比下降 42.25%。其中,制剂(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14亿元,同比下降 46.50%;原料药3.49亿元,同比下降 14.99%。药品板块虽然致力于向创新药转型,但构建新增长点需要时间。 另外2024年乐普医疗计提存货、商誉、无形资产及信用减值超过3.43亿。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开发减值那4000多万。因竞争原因,奈西立肽原料药中止研发,计提减值1415万元;乐普医疗购入的艾塞那肽原料药及注射剂技术因为同靶点其他具有优势的生物类似药项目研发管线推进,公司终止研发计提了2264万元。在创新之路上很多家企业都因效率问题导致过商业化折戟或是销售不及预期,希望乐普医疗研发效率这块后续能有所提升。 整体来看,乐普医疗的复苏仍显得道阻且长···
      552评论
      举报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18

      利民股份一季度高比例预增,“对等关税”背后兽药板块弹性值得关注

      $利民股份(002734)$ 是我一个好友新加仓的股票,应他的要求,我给他写了一篇利民股份的投资要点。未免资源浪费,现截取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 2024年利民股份营业收入42.37亿元,几乎与去年持平;归母净利润8136万元,同比增长31.11%;扣非净利润5118万,同比增长了12.52%。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利民股份加强了资产质量的管控力度,全年资产减值6229.34万元。这一数值是2023年末减值的2914万元的2倍还多。若刨除该影响,利民股份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幅还要更高。 一、农药业务。 基本盘农药业务方面,2024年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210.2亿元,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10%,预计到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330.9亿元,折合年化复合增长率17.1%! 2024年2月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实施,农业农村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并加快修订禁限用目录。此外,农业农村部拟修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推行“一证一品”举措。 上述政策均对利民股份这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龙头企业有利。 从利民股份披露的财报数据看,公司以代森锰锌、三乙膦酸铝为代表的农药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市占率。 (iFind) 随着产品市占率不断提升,利民股份第一大业务农用杀菌剂近6年营收持续增长。2024年利民股份农用杀菌剂收入同比增长3.3%至21.52亿元。 2025年“一号文件”中,首当其冲就提到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并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与此同时,高层还将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让农户们可以安心种
      793评论
      举报
      利民股份一季度高比例预增,“对等关税”背后兽药板块弹性值得关注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17

      银保渠道跃进,中国平安已先行一步

      引语: ·参照可比地区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银保占比50%左右,中国银保市场还有很大的渗透空间,尤其是当前银保占比较低的中国平安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银保客群有“三高”特点,即年龄高、个人资产规模高、保单保费规模高,在国内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平安在银保渠道将大有可为 ·24年末平安仅与1.2万个银行网点合作,在一些大行中网点渗透率仍低于10%,合作网点扩张潜力巨大   近几日,港A股市场迎来回暖,保险板块走强明显,当日,中国平安A股收盘价50.16,上涨0.56%,H股收盘价43.8,上涨1.15%。 几周前有投资者艾特在下询问中国平安及其他一些保司渠道及保费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比较久远,已经找不到那位投资者的用户名了,现我特出一文谈谈分红险时代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权当作之前问题的回复。 从各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人身险公司负债端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保险行业累计原保费收入1.52万亿元,同比微降1.16%。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2万亿元,同比下降2.63%。 个险、银保、经代三大渠道中,今年1-2月个险渠道标准保费不足400亿,同比下降14%;银保渠道规模保费下降近25%;经代渠道保费收入大幅下降80%。人身险新单保费整体下滑15.6%······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去年预定利率调整的“透支效应”尚未恢复,今年前两个月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保费下降35%;另一方面是去年9月全面实施“报行合一”后,银保渠道手续费降幅超40%,导致众多中小险企产品竞争力被大幅削弱,展业困难程度提高;还有就是蜕变为主力销售险种的分红险仅贡献了12%的新单保费,分红险发力不及预期。 但换位思考一下,中小险企银保渠道竞争力减弱,岂不意味着大保险集团银保渠道将有更广阔发展空间?尤其是2024年报里银保渠道表现最稳健的中
      829评论
      举报
      银保渠道跃进,中国平安已先行一步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14
      愚以为即使中国真的减少对美国影片的引进不能算是对 $阅文集团(00772)$ 的利好,毕竟电影行业并非是“非此即彼”的竞争,更多的还是要看IP所积累的势能。像去年的《异人之下》电影就不似动漫那么反响热烈。   最近这几年美国影片也排不上春节档或者是长假的档期,基本都在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从档期角度看,对国内影片影响也不大!     当然,对阅文集团IP运营影响最大的还是内容的制作效率。像我心心念念的一部动漫的第二季,上映时间远晚于我预期!    就短期来说,阅文的爆发节点可能在于出海和“谷子经济”,尤其是后者,见效可能会比较快,何况是在阅文在衍生品实现全链条布局之后。
      4,8641
      举报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10
      据老夫了解, $沛嘉医疗-B(09996)$ 神经介入原材料此前就采取国产替代、欧盟替代等措施,神介业务自美国进口的原材料在1%上下。 而瓣膜业务中原材料自美国进口的比重还不足1%。整体应该是相当有限。 且YonFlow刚刚宣布上市,不但是补齐了沛嘉医疗神介的一个弱环,今年组套销售对神介业务的助力也非常值得期待!
      898评论
      举报
    • 明大教主明大教主
      ·04-08

      高频降息将至,“大饼”本轮调整很可能是“假摔”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这句箴言不仅在股市投资中屡屡生效,在“大饼”投资中亦然! 近期随着“对等关税”持续发酵,全球风险资产遭遇抛售潮。纳斯达克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快速跌入“技术性熊市”,“大饼”价格也在4月初跌破8万美元大关。Microstrategy、灿谷等“大饼”概念股股价较前期高点出现了显著回撤。 $灿谷(CANG)$ 等“大饼概念股”能调整到几时?我们还得从风险资产的相关性看起! 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期间,“大饼”和纳斯达克100指数相关性飙升至0.78。2022年,“大饼”全年跌幅64%,标普500跌幅19%;2023年“大饼”上涨75%,标普500上涨24%! “大饼”和股指同属风险资产。2017-2022年期间,“大饼”与标普500指数基本呈同向波动。虽然近年来随着机构持仓“大饼”比例升高,“大饼”与股指走势相关性略有降低。但若股指底部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大饼”价格也能料个大差不差。 (美股2025年以来恐慌指数) 美股恐慌指数高于40的时间只占2.3%。4月7日,美股恐慌指数已升至50上下。 虽说2008年次贷危机和2020年Covid-19时,恐慌指数曾逼近过80,但事后验证两次恐慌均为极其理想的长期布局点位。本次大概率亦然! 目前美元指数正在走弱,外国投资者抛售美股科技股并将资金转回本国。高盛将美国2025年第四季度GDP增长预测下调至0.5%,并将12个月衰退概率从35%上调至45%。美联储可能很快“被迫”降息并重启量化宽松以应对关税对经济的冲击。 隔夜利率互换市场走势预示,美联储到年底前将降息125个基点(相当于五次25个基点的降息),5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57%。就在上周,交易员还认为美联储会有三次降息。而美元流动性回升对“大饼”价格是美味的催化剂。
      6,9662
      举报
      高频降息将至,“大饼”本轮调整很可能是“假摔”
       
       
       
       

      热议股票